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11)
2023(3873)
2022(3260)
2021(3026)
2020(2490)
2019(5341)
2018(5343)
2017(9641)
2016(4827)
2015(5187)
2014(4389)
2013(4192)
2012(3784)
2011(3307)
2010(3420)
2009(3143)
2008(3019)
2007(2853)
2006(2365)
2005(1916)
作者
(11495)
(9766)
(9553)
(8897)
(6212)
(4548)
(4142)
(3608)
(3537)
(3347)
(3227)
(3167)
(3088)
(3002)
(2946)
(2862)
(2786)
(2768)
(2729)
(2617)
(2313)
(2233)
(2228)
(2183)
(2151)
(2120)
(2089)
(2077)
(1969)
(1842)
学科
(22312)
管理(20710)
(20534)
企业(20534)
(15384)
经济(15375)
技术(13403)
技术管理(11176)
中国(5883)
方法(5401)
业经(5377)
(4496)
数学(4028)
(3998)
数学方法(3988)
理论(3785)
(3704)
(3591)
(3588)
银行(3586)
(3463)
产业(3442)
(3241)
地方(3173)
(3127)
金融(3127)
农业(2901)
(2725)
贸易(2720)
经营(2681)
机构
学院(61557)
大学(60401)
管理(28086)
(27074)
经济(26626)
理学(24449)
理学院(24234)
管理学(24020)
管理学院(23872)
研究(18259)
中国(13981)
(11880)
(11761)
(9647)
科学(9588)
财经(9220)
中心(8630)
(8407)
商学(8203)
经济学(8128)
商学院(8108)
(7657)
(7656)
北京(7351)
(7270)
师范(7219)
经济学院(7205)
(6968)
经济管理(6960)
业大(6918)
基金
项目(43055)
科学(36204)
研究(34174)
基金(31348)
(26549)
国家(26302)
科学基金(24291)
社会(23382)
社会科(22273)
社会科学(22269)
(18666)
基金项目(16869)
(16745)
教育(15773)
(14683)
自然(14554)
创新(14402)
自然科(14325)
自然科学(14323)
自然科学基金(14124)
编号(12807)
资助(10886)
(10577)
(10505)
成果(9904)
国家社会(9783)
(9618)
重点(9482)
(9479)
课题(9447)
期刊
(29581)
经济(29581)
研究(19163)
中国(15821)
管理(13973)
教育(9726)
(9192)
科学(7506)
技术(7088)
科技(6612)
学报(5683)
(5638)
金融(5638)
业经(5213)
(5149)
大学(5059)
经济研究(4991)
技术经济(4711)
学学(4580)
财经(4506)
(3999)
(3915)
论坛(3915)
(3636)
农业(3462)
商业(3216)
问题(3094)
现代(3085)
职业(2834)
经济管理(2813)
共检索到93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杰  张少军  刘志彪  
本文构建了一个纳入发达国家创新活动的外包模型,来研究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外包转移,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工资不平等以及作为发包方的发达国家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我们发现,外包转移活动中不同因素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工资不平等有着较为复杂的影响效应;更为重要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外包转移程度越大,越能激励作为发包方的发达国家企业的创新活动。进一步,考虑到作为外包转移接受方的发展中国家之间普遍存在的模仿行为特征,在外包模型中引入了发展中国家企业之间的模仿系数。模型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代工企业之间的模仿程度越大,则会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工资不平等;而且,作为代工方的发展中国...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清春  张莹莹  C.-Y.Cynthia Lin Lawell  
文章运用1995-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部门内和部门间两个视角,考察总体创新和产业创新水平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创新活动对收入不平等产生了不同影响:对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总体创新水平和高新技术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扩大作用,创新带来了不同收入阶层内部的分化;对于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农业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缩小作用,显示出农业创新对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对于城乡收入差距,总体创新水平和农业创新水平具有缩小作用,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水平具有显著扩大作用。不仅如此,由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总体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对相邻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扩大作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清春  张莹莹  C.-Y.Cynthia Lin Lawell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晨  张卫东  
有效推进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微观基础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所以本文基于机会不平等与努力不平等理论视角,研究收入不平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理论分析、实证检验以及异质性分析等方法,有效识别不平等指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努力不平等可通过激励企业员工努力工作促进企业创新,机会不平等导致企业人力资本扭曲与错配抑制企业创新能力。(2)实证检验表明,由于努力不平等的促进作用与机会不平等的抑制作用相互抵消,收入不平等对企业创新无显著作用,且机会不平等通过降低社会流动预期和社会信任间接抑制了企业创新能力,其中降低社会流动预期效果更为显著。(3)合理企业结构、健全创新激励制度、财政适度的"有为政府"以及高水平的企业人力资本能够降低机会不平等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4)不平等指标对企业非核心创新影响较大,对企业核心创新影响较小。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健全创新产业政策,有效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蔼婷  邱可阳  祝瑜晗  
基于创新内涵契合性与实际测算可行性双重考量,提出更为合理的创新能力量化代理指标——R&D资本,继而根据BEA方法测度省域创新能力。进一步地,采用集中指数测度与经济水平相匹配的省域创新能力不平等程度,并动态分解省域创新能力不平等的变化。研究结果发现: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同时伴随显著的区域集聚效应,且地区间差距有进一步扩大趋势。从不平等测度结果看,Gini系数等一维不平等指标在早期呈下降态势,2000年后一直保持高位的稳定状态但近几年又见反弹上升迹象;与经济水平相关的省域创新能力则表现为“亲富”不平等,且自1996年以来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省域创新能力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度逐渐提高。从动态分解结果看,地区间经济发展协同度提升有利于降低区域创新能力不平等程度,而创新能力的累积效应尤其是创新能力规模效应则进一步加剧区域创新能力不平等程度。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戴一鑫  李杏  冉征  
基于政策性研发补贴"偏国有化"这一特征事实,将研发补贴在"国民"所有制间的不平等定义为水平不平等,将企业个体间的不平等定义为垂直不平等。理论和实证研究证明,研发补贴水平不平等对国企和民企的创新效率皆具有抑制效应且对国企的影响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研发补贴的水平不平等分别通过"研发补贴诅咒效应"和"低创新倾向效应"对国企和民企的创新效率产生抑制作用;在控制了水平不平等后,垂直不平等与企业创新效率呈现倒"U"型关系。主要的政策启示有:一是在考虑研发补贴差异性的政策效应时,应当从个体的不平等中区分所有制间的不平等;二是应避免"撒胡椒面"式的补贴政策,重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可适当扩大研发补贴在异质性企业间的个体分布,但应极力消除补贴的所有制歧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雷欣  陈继勇  覃思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开放和技术创新不仅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各国内部的收入分配模式。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开放与技术创新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机理,进而选取多维开放度衡量指标,实证检验了开放和创新对中国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开放、投资开放与政府开放有助于缩小收入不平等;金融开放与社会开放会扩大收入不平等。此外,贸易开放、金融开放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会进一步加剧收入不平等;而社会开放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则能够显著缩小收入不平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邹先强   徐南辉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究创新与顶层财富不平等之间的关系。理论上,本文首先构建刻画顶层财富不平等的帕累托分布,其次在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下推导出创新对顶层财富不平等的影响。一方面,创新通过提高资本回报率增加了顶层财富份额;另一方面,创新的颠覆性效应对现有企业形成负面冲击,从而降低了顶层财富份额。实证上,本文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世界40个主要经济体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结果发现,创新对顶层财富不平等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该负向效应存在异质性,人均GDP越高的国家,该负向影响越弱。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创新对顶层财富不平等的作用机制。本文的研究结果意味着创新可以成为缓解顶层财富不平等的有效工具,这一发现对政策制定者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谢恒烺  王家敏  
本文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际区域面板数据分析技术创新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首先,通过使用面板EGLS模型检验技术创新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收入不平等为倒"U"型关系,而经济增长可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技术创新在现阶段仍会扩大全国、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但产业结构调整可以缓解技术创新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调整能够抑制收入不平等,而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能够互相抑制。技术创新由产业结构调整渠道暂缓对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随洪光  刘廷华  
本文从需求视角分析了收入不平等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其机制主要包括"规模效应"、"价格效应"以及"结构效应"三种效应。在此基础上,文章采用1992-2012年中国国家层面数据对"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收入不平等总体上抑制了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需求规模效应促进了较低层次的技术创新,却由于对技术含量较高产品需求的不足,抑制了中国高层次创新产品的研发;收入不平等引起的结构效应也阻碍了技术创新活动的进行。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万广华  范蓓蕾  陆铭  
本文试图解释1995~2006年中国区域和省份间创新能力的不平等现象。研究发现,到2003年为止,区域(东部-中部-西部)间创新能力的不平等逐年上升,省份间的不平等显示了一个V型的趋势。这两种不平等在2004~2006年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基于回归方程的不平等分解结果表明,影响创新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研发投入、地理位置以及开放度。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霞  
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子样本数据以及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研究了各可观测因素对自营者和受雇者收入分布的解释能力存在何种差异,及其在2005—2012年间所发生的变化。考虑到就业方式选择的内生性问题,文章首先采用转换回归模型对自营者和受雇者的收入方程进行了估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根据基于回归分析的分解分析方法,利用Shapley分解过程对自营者收入的Gini系数和受雇者收入的Gini系数分别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流动人口而言,收入分配过程中的制度性障碍正在减少。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卫旭华  刘咏梅  岳柳青  
传统战略研究者认为,高管团队权力不平等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本研究通过整合组织等级理论和团队断层理论发现,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高管团队权力不平等也有功能性的一面,即权力不平等可以促进高管团队任务型子群体的产生,进而影响企业创新强度。基于中国沪深两市2007-2012年间1487个高管团队层面及企业层面的数据,本文考察了权力不平等与企业创新强度的关系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权力不平等会对企业创新强度产生间接促进作用,即权力不平等首先促进较高的任务型断层强度,进而产生较高的企业创新强度。其中,任务型断层强度的中介作用受到了任务型子群体不均衡性的调节,任务型子群体不均衡程度越高,任务型断层强度与企业...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源  
本文利用理论模型推演探讨了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对其内部高管与普通员工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基于2012—2020年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采用Bartik工具变量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创新显著扩大了企业内部收入不平等。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创新带来的技术租金分享是企业内部收入不平等加剧的重要诱因,尤其相较于普通员工,技术租金以薪酬的形式直接流向了高管。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技术创新对高技术密度行业的企业内部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更为显著,而通过政策干预增强普通员工薪资谈判能力可以有效减轻数字技术创新对企业内部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双  曾刚  
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尤其是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关键驱动力之一。本文以我国69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探讨收入不平等与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创新能力越强的城市,其收入不平等现象越显著。其他影响收入不平等的因素包括城市规模、适龄劳动人口比重、制造业和政府部门就业人数比重和受教育程度,这些结果在采用不同的收入不均指标和工具变量分析的情况下均体现出较好的稳定性。本文认为,主张创新推动城市发展、提升竞争力的观点有失偏颇,如何更好地分配创新红利才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