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25)
2023(7045)
2022(5905)
2021(5389)
2020(4450)
2019(9834)
2018(9282)
2017(17610)
2016(9715)
2015(10348)
2014(9856)
2013(9643)
2012(8721)
2011(7802)
2010(7479)
2009(6768)
2008(6628)
2007(5743)
2006(4846)
2005(4228)
作者
(29242)
(24568)
(24522)
(23172)
(15698)
(12187)
(11090)
(9737)
(9369)
(8550)
(8447)
(8073)
(7927)
(7754)
(7679)
(7644)
(7599)
(7309)
(7071)
(6903)
(6344)
(5887)
(5718)
(5659)
(5633)
(5349)
(5332)
(5257)
(5083)
(4987)
学科
(35237)
经济(35191)
(25866)
管理(25027)
(18866)
企业(18866)
方法(17072)
数学(15627)
数学方法(15534)
(14565)
贸易(14564)
(14341)
(11569)
(11539)
中国(11507)
(10908)
(8348)
出口(8345)
出口贸易(8345)
农业(8063)
(7767)
业经(7667)
人口(6697)
(6515)
技术(6358)
地方(6211)
环境(5896)
(5692)
财务(5689)
财务管理(5678)
机构
大学(135545)
学院(133758)
(57649)
经济(56711)
管理(50599)
研究(48377)
理学(44859)
理学院(44323)
管理学(43566)
管理学院(43343)
中国(35159)
(31513)
科学(31179)
(27946)
(25842)
业大(25395)
农业(25391)
(24187)
研究所(24000)
中心(21837)
财经(20119)
(18825)
经济学(18600)
(18575)
经济学院(17195)
农业大学(17065)
(17003)
北京(16993)
(16118)
师范(15800)
基金
项目(99628)
科学(78047)
基金(74481)
(68370)
国家(67751)
研究(65781)
科学基金(56828)
社会(44584)
社会科(42388)
社会科学(42378)
基金项目(39924)
自然(38251)
(38223)
自然科(37460)
自然科学(37446)
自然科学基金(36840)
(33268)
教育(29559)
资助(29528)
编号(23881)
重点(22532)
(22195)
(21286)
(21126)
计划(20386)
创新(19942)
科研(19891)
国家社会(19562)
(19080)
教育部(18580)
期刊
(55158)
经济(55158)
研究(36079)
学报(29272)
(27696)
科学(24551)
中国(24506)
大学(21026)
学学(20233)
农业(18797)
(17249)
管理(16019)
(10990)
金融(10990)
(10259)
经济研究(10076)
财经(9631)
业经(9381)
(9175)
教育(9133)
国际(8471)
技术(8300)
业大(8270)
(8230)
问题(8050)
(7767)
农业大学(7195)
科技(7178)
世界(6405)
商业(6364)
共检索到188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梁宏  
文章利用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中新生代流动人口数据,基于家庭资源代际积累与传承的理论视角,分析父母外出务工经历对新生代流动人口从业状态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外出务工经历的代际传承对新生代流动人口的从业状态具有重要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具体来说,在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竞争中,父母双方的外出务工经历可通过新生代流动人口的流动经历改变他们在业的可能性,改善他们因流动生活时间或经历积累不足而产生的就业劣势;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经历的代际传承能直接、有效地促进他们实现非受雇的从业身份;同时,在相同的个人、家庭及流动特征与相同的从业特征、社会保障条件下,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经历的代际传承直接提高他们对目前工作不满意的可能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亚军  郑晓冬  方向明  陈典  
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的影响已被广泛讨论,但少有研究从生命周期视角探讨留守经历与儿童长期发展的关系。本文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构建4个维度6个指标的多维测量框架,系统考察了儿童期留守经历对新生代农民工多维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1)新生代农民工收入贫困率很低,但多维贫困率较高,健康和社会保障维度贫困是其陷入多维贫困的主要原因。(2)留守经历对新生代农民工多维贫困状态和多维贫困指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该结果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3)留守经历对女性、“90后”、短期流入、省内流动的新生代农民工多维贫困影响更大,父母双方均外出型比父母单方外出型留守经历的作用更明显。(4)机制分析结果显示,留守经历产生多维贫困效应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对新生代农民工健康的显著负面作用。因此,有必要制定针对性政策提升农村留守儿童与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减轻“拆分型”家庭模式对农村儿童长期发展的不利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德山  俞煌  张磊  
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迁移呈现出新的特征,他们在迁移决策的过程中会受到父辈流迁经历的影响。本文根据2016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数据(四川卷),首先运用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户口迁移意愿的代际影响的三种作用机制,然后采用PSM模型构建"反事实"实验进一步验证父代流迁经历对子代户口迁移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父代流迁经历对子代户口迁移意愿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2)家庭禀赋中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与父代流迁经历的交互作用也会间接影响子代的户口迁移意愿,但影响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因此,应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的就业、子女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体系,促进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感。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和红  智欣  
了解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状况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为构建社会支持的健康促进模式提供基础信息。利用"青年流动人口健康意识调查"所获得数据进行分析,最终获得符合条件的新生代流动人口2271人,以及与新生代流动人口同龄本地人口997人。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总分平均分为(33.81±5.09)分。在3个维度中,客观支持平均分为(5.71±1.50)分;主观支持平均分为(21.28±3.88)分;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平均分为(6.82±1.80)分。其中,新生代流动人口在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数及社会支持利用度上都显著低于当地同龄人口。婚姻状况与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状况有关,表现为在婚者获得的社会支持明显高于不在婚者。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水平较低,在获得社会支持状况上在婚者较不在婚者具有一定的优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芳  凡士伟  
文章在“双界线法”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状态识别、水平测算及结构分解的新思路:定义个体多维融合识别变量,利用“比例准则”编制地区多维融合指数,并分解出广度、深度指数以及融合指标贡献率。并基于2014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及心理健康调查”数据分析得出:(1)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程度不高,仅有58.95%的人口达到多维融合状态,这部分人口中达到单维融合状态的平均份额为62.85%;(2)从不同维度看,文化习得是社会融合的主要推手,而经济整合不足仍是最大障碍;(3)从不同城市(区)比较来看,社会融合水平差异主要表现为广度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高振民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口流动,作为人口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已日益明显和突出,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必须以足够重视的研究课题。本文根据上海市及湖南省长沙、株洲和津市1986年抽样调查资料,对这4种类型城市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妮娜  张汝飞  
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年数据,将新生代流动人口"一分为二",对新生代乡-城流动人口、新生代城-城流动人口的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并引入流入地同辈户籍群体作为参照群体,以进一步明确我国消费潜能所在。实证结果显示新生代城-城流动人口消费能力最强,消费潜能最大,但新生代流动人口整体基本消费占实际消费支出比重较高,需求刚性明显,主要表现为城市"捆绑"消费,新生代流动人口的消费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睿  杨肖丽  
本文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数据社会融合部分,采用OLS、Ologit、Logistic回归模型考察不同城市务工经历对农业流动人口家乡情结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务工经历会对农业流动人口的家乡情结产生显著影响,城市务工经历中流动时间较短、从事低端职业的农业流动人口的家乡情结较浓厚。此外,出务工时间、就业身份以及月收入会对不同维度的家乡情结产生显著影响,而流动范围则不会影响其家乡情结。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林李月  朱宇  
本文基于一项在福建省6个城市所做的问卷调查,探讨了两栖状态下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居住状况及其制约机制这一重要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的两栖状态即循环流动的特性和过客心理比户籍制度和个人特征对流动人口在城镇居住状态的影响更为显著,而且这种影响使得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等个人因素对流动人口居住状态的影响出现了"反常"现象。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蔚志新  
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运用国家人口计生委2010年实施的106个城市流动人口监测调查数据,对停留在流入城市达10年及以上的流动人口这一最先迈入老龄阶段的群体,就其人口社会特征和停留预期与养老境遇进行重点分析。总体而言,长期外出流动人口显示有长期停留之预期,但社会保险的参与状况却令人堪忧。此外,不同人口社会特征的长期外出流动人口,其长期停留预期和社保参与状况存在一定差别。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海霞  石洪波  
文章利用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新生代流动人口收入差异进行研究。首先,使用Heckman模型修正样本自选择问题,使收入决定模型估计结果更加可靠;其次,基于分层线性模型,研究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新生代流动人口收入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新生代流动人口中,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对就业概率及收入都有显著影响;在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劳动力市场上,性别歧视和户籍歧视现象也较为明显;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效应显著,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教育回报变大;流动人口的性别收入差异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微小的增大趋势。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钟甫宁  陈奕山  
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更换频率远高于传统农民工,频繁跳槽必然伴随"摩擦性失业"。本文提出并验证了如下研究假说:务农经历弱化、受教育程度提高的外出务工者初次外出时更偏好于体力劳动强度较低、工资较高的职业,如果未能寻得这类职业,他们主动离职的可能性更高,且停留在失业状态的可能性更高、时间更长。职业培训,尤其是企业的短期岗前培训,可能有利于维护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的稳定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丁玉龙  
本文利用2017年湖北省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数据,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水平进行测度,并实证分析流动人口父代外出务工经历对子代社会融合的影响。结果显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水平较低,父代具有外出务工经历提高了子代社会融合水平,并且这种代际影响具有性别差异,母亲具有外出务工经历对子代社会融合的促进作用更大。研究建议增加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完善并落实人口流动与家庭化迁移配套政策,帮助女性劳动力摆脱家务劳动的束缚,鼓励其流动并实现就业,提升流动人口及其子代的社会融合水平。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丘银英  沈建武  
流动人口问题一直是城市规划与管理的难题。流动人口的存在给城市的治安带来了较大的隐患 ,由流动人口尤其是无业流动人口、务工流动人口造成的违法犯罪率亦呈逐年上升之趋势。本文从流动人口的典型代表即务工流动人口的生活与就业角度入手 ,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心态 ,并试图从中找出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的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