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4)
- 2023(1888)
- 2022(1619)
- 2021(1559)
- 2020(1337)
- 2019(3128)
- 2018(3002)
- 2017(6046)
- 2016(3234)
- 2015(3513)
- 2014(3361)
- 2013(3302)
- 2012(3028)
- 2011(2734)
- 2010(2561)
- 2009(2295)
- 2008(2043)
- 2007(1724)
- 2006(1515)
- 2005(1254)
- 学科
- 农(15855)
- 济(14598)
- 经济(14593)
- 农业(10986)
- 业(10744)
- 管理(5579)
- 地方(5200)
- 方法(4808)
- 业经(4754)
- 数学(4564)
- 数学方法(4538)
- 农业经济(3704)
- 企(2967)
- 企业(2967)
- 土地(2930)
- 贸(2808)
- 贸易(2806)
- 村(2762)
- 农村(2757)
- 中国(2737)
- 易(2705)
- 劳(2703)
- 劳动(2703)
- 人口(2676)
- 发(2636)
- 农业劳动(2619)
- 收入(2613)
- 动力(2395)
- 劳动力(2379)
- 农业人口(2362)
- 机构
- 学院(42417)
- 大学(40098)
- 管理(18494)
- 济(18474)
- 经济(18188)
- 理学(16618)
- 理学院(16464)
- 管理学(16249)
- 管理学院(16186)
- 农(15263)
- 研究(14257)
- 农业(11887)
- 中国(10678)
- 业大(10434)
- 科学(8865)
- 京(8464)
- 农业大学(8170)
- 江(8097)
- 中心(7530)
- 经济管理(7066)
- 所(6736)
- 研究所(6265)
- 财(6016)
- 州(5927)
- 范(5807)
- 师范(5777)
- 发(5289)
- 财经(4978)
- 省(4902)
- 业(4862)
- 基金
- 项目(32616)
- 科学(26398)
- 研究(24750)
- 基金(24000)
- 家(20881)
- 国家(20645)
- 科学基金(18137)
- 社会(16242)
- 社会科(15258)
- 社会科学(15254)
- 省(14289)
- 基金项目(13873)
- 自然(11715)
- 自然科(11423)
- 自然科学(11421)
- 编号(11223)
- 自然科学基金(11214)
- 划(10897)
- 农(10596)
- 教育(10263)
- 资助(8608)
- 发(7830)
- 成果(7506)
- 部(7211)
- 创(6954)
- 重点(6931)
- 课题(6692)
- 业(6687)
- 国家社会(6604)
- 创新(6445)
共检索到58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艺夺 胡瑞法 张超
本文基于长江流域贵州、湖北、江苏和浙江4省1 11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处理效应模型考察了外出务工经历对水稻种植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外出务工经历的返乡农户正成为长江流域水稻生产的重要力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务农决策人的外出务工经历使得水稻的种植规模扩大0.74公顷。外出务工经历可以通过提高家庭财富水平间接扩大水稻种植规模。同时,尽管农业知识水平可以显著扩大水稻的种植规模,但是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户农业知识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忽略外出务工经历的自选择问题会低估外出务工经历对水稻种植规模的正向影响。务农决策人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参加技术培训也是影响水稻种植规模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艺夺 胡瑞法 张超
本文基于长江流域贵州、湖北、江苏和浙江4省1 11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处理效应模型考察了外出务工经历对水稻种植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外出务工经历的返乡农户正成为长江流域水稻生产的重要力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务农决策人的外出务工经历使得水稻的种植规模扩大0.74公顷。外出务工经历可以通过提高家庭财富水平间接扩大水稻种植规模。同时,尽管农业知识水平可以显著扩大水稻的种植规模,但是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户农业知识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忽略外出务工经历的自选择问题会低估外出务工经历对水稻种植规模的正向影响。务农决策人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参加技术培训也是影响水稻种植规模的重要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超 孙艺夺 胡瑞法
本文采用长江流域贵州、湖北、江苏和浙江4省1122个水稻农户调查数据和处理效应模型,在解决自选择问题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外出务工劳动力回流对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回流的外出务工劳动力正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而外出务工劳动力回流总体上导致水稻生产技术效率下降14~15个百分点。但是,外出务工劳动力回流对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存在技术培训、种植规模和地区异质性。
关键词:
回流 技术效率 自选择 处理效应模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志海
本文通过构建生产环节外包对农户福利影响的理论模型,利用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六个长江流域粮食主产省份1027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ESR),在反事实框架下分析了生产环节外包对农户福利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检验了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较高比例的样本农户选择了生产环节外包,但主要集中在整地与收割环节。第二,生产环节外包能够通过资源配置与专业分工机制改善农户福利,表现为在反事实假设下,实际参与生产环节外包的农户若未参与生产环节外包,其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将下降6.0%,实际未参与生产环节外包的农户若参与生产环节外包,其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将增加9.6%。第三,从生产环节差异性来看,田间管理环节外包的福利效应高于其他生产环节,而播种环节外包的福利效应不显著。第四,从群组差异性来看,决策者受教育水平较高、家庭劳动力数量较多以及种植面积较大的农户,生产环节外包的福利效应更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廷贵 刘芳 杨杨
渔民作为我国长江流域禁捕生态补偿政策的对象,渔民的满意程度是衡量禁捕生态补偿政策的重要指标。选取的研究地区是首批推行并完成禁捕生态补偿政策的贵州省赤水河流域和湖北省洪湖市,基于退捕渔民调研结果,先使用TOPSIS法的数学模型求出最优解,再进行障碍度计算,并对禁捕政策实施效果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关于禁捕生态补偿政策渔民评价的最优解,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为0.45,绩效一般,湖北省洪湖市为0.27,对应的绩效水平为较差;(2)影响两个地区绩效评价的前三位主要因素是实施禁捕后,政府部门工作跟踪力度满意度(B4)、生活水平满意度(D2)、社会活动与社会地位满意度(E2)。研究结论为评价禁捕生态补偿政策绩效提供一个可选分析框架,为其他地区提高禁捕生态补偿政策绩效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廷贵 刘芳 杨杨
渔民作为我国长江流域禁捕生态补偿政策的对象,渔民的满意程度是衡量禁捕生态补偿政策的重要指标。选取的研究地区是首批推行并完成禁捕生态补偿政策的贵州省赤水河流域和湖北省洪湖市,基于退捕渔民调研结果,先使用TOPSIS法的数学模型求出最优解,再进行障碍度计算,并对禁捕政策实施效果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关于禁捕生态补偿政策渔民评价的最优解,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为0.45,绩效一般,湖北省洪湖市为0.27,对应的绩效水平为较差;(2)影响两个地区绩效评价的前三位主要因素是实施禁捕后,政府部门工作跟踪力度满意度(B4)、生活水平满意度(D2)、社会活动与社会地位满意度(E2)。研究结论为评价禁捕生态补偿政策绩效提供一个可选分析框架,为其他地区提高禁捕生态补偿政策绩效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全忠 周宏 陈欢 朱晓莉
使用1980—2011年江苏省温度、降水量和风速的逐月资料以及2012年稻作区农户对气候变化感知的调研数据,检验了农户对气候变化感知的有效性,并使用排序数据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准确感知气候变化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980年以来年江苏省不同地区的温度、降水量和风速的变化趋势均存在区域差异;农户对气候变化感知的平均有效性为78.22%,其中对温度上升趋势的感知准确度最高;感知有效性得分为1.42,说明农民基本上能够准确认知1~2个气象因子的变化趋势,但准确感知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排序Probit模型的回归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户感知 水稻种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翌秋 陈玉珠
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实质是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本文基于江苏和河南两省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劳动力外出将务工收入用于机械投入而部分替代了外出务工导致的劳动力约束,因而家庭成员外出务工对粮食作物的种植概率和种植比重无明显影响,只有当家庭多数成员外出务工时才会影响到农业生产积极性;虽然劳动力务工所得收入对劳动力流失有一定补偿作用,但这种补偿作用仍不能完全替代劳动力流失对种植结构的影响。进而提出促进农机补贴、提升农民尤其是户主人力资本等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田雨 周宏
关注家庭农场这一新型经营主体的绿色生产行为,以江苏省三市共468户水稻种植者的调研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家庭农场对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以及农业培训在家庭农场与绿色生产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样本中超过45%的水稻种植户未采用绿色生产技术,化肥农药费用投入较高;家庭农场对绿色生产行为有促进作用,家庭农场经营者不仅会采取更多绿色生产技术,还会降低化肥农药的投入,而且家庭农场可以促进经营者参与农业培训,而农业培训在家庭农场与绿色生产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因此为促进农业绿色生产行为,应鼓励符合条件的生产者申请家庭农场,树立模范标杆,并通过多种途径的培训与宣传提倡规范生产、节能增效的绿色生产,不断推动农业的绿色生产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建军 陈培勇 陈风波
本文以长江中下游地区4省24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例,对不同土地规模农户的经营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规模农户在劳动力配置、水稻种植模式选择和水稻生产技术采用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进一步对不同土地规模农户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之后发现,小规模农户的水稻单产高于大规模农户,但大规模农户的水稻生产的亩均经济效益要高于小规模农户。
关键词:
土地规模 农户 经营行为 经济效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欢 周宏 吕新业
采用嵌套Logit模型,基于江苏省病虫害统防统治试点地区630个水稻种植户的调研数据,对影响农户采纳包药防治服务与全承包防治服务的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第一层次病虫害防治模式(统防统治与自防自治)采纳时,农户的病虫害防治效果认知是影响其防治模式采纳决策的重要因素。在第二层次病虫害防治方式选择时,用工补贴、宣传引导、雇工价格变异系数、服务价格、户主年龄、与农技员联系强度,对农户包药防治服务采纳决策有显著影响;用工补贴、雇工价格变异系数、户主年龄、留守劳动力人数、家庭收入水平和稻田规模,对农户全承包防治服务采纳决策有显著影响;提出应根据农户禀赋和所属地区特征提高服务供给的针对性,充分发挥村集体组织协调功能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风波 丁士军
水稻商品化生产使水稻生产日益受到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影响,选择新的技术成为稻农适应市场变化的主要途径。在调查数据基础上,本文对江苏和湖北共287块稻田投入产出和182户稻农技术需求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劳动力成本过高成为水稻生产经济效益低下的最主要原因,同时肥料和农药的过量使用也影响了水稻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劳动节约型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施肥技术应该成为现今水稻生产技术的主要推广方向。
关键词:
水稻 农户投入产出 技术需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全忠 张倩 朱晓莉 周宏
本文基于2004—2010年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中长江流域6省1市的农户追踪数据,以种植净收益的因素贡献率为视角,分析了未来我国长江流域发展双季稻的调控路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0年长江流域农户水稻"双改单"趋势明显,价格与单位面积产量逐渐成为单、双季稻净收益增长的最大贡献因素,双季稻物质资本投入对净收益的贡献率均高出同期单季稻;粮食补贴对水稻净收益的边际弹性呈现由正转负,其对净收益的贡献率也一致地呈现递减趋势;农村社会化服务对水稻净收益的边际弹性呈现增长趋势,且其贡献率呈现出一致地"下降后小幅度上扬"走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靖飞
农户对农作物品种的认知直接影响其农业生产活动的效率,对于农户重复购买优良品种、扩大优良品种的种植面积非常有利。本文利用实证研究方法,以江苏省22县(市)367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农户水稻品种认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研究表明,农户水稻品种认知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农业生产决策者是否户主、性别、是否兼业,农户水稻种植面积,农户购种对象,农户所处经济区域,农户换种是否因为种子广告、是否因为农技人员推荐以及是否因为政府良种补贴政策等,农户水稻品种认知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关键词:
水稻品种 认知 线性概率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芳 赵玉林
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和产出为联系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产业关联分析就是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定量地分析产业间的技术经济关系从而反映各产业之间的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即再生产过程中的结构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