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34)
- 2023(9857)
- 2022(8068)
- 2021(7514)
- 2020(5983)
- 2019(13332)
- 2018(12868)
- 2017(24247)
- 2016(13090)
- 2015(14092)
- 2014(13407)
- 2013(13225)
- 2012(12169)
- 2011(10908)
- 2010(10944)
- 2009(10021)
- 2008(9718)
- 2007(8830)
- 2006(7833)
- 2005(6794)
- 学科
- 济(55467)
- 经济(55396)
- 农(49114)
- 业(44172)
- 农业(32595)
- 管理(29589)
- 企(22299)
- 企业(22299)
- 方法(19492)
- 业经(18529)
- 数学(17889)
- 数学方法(17793)
- 贸(16605)
- 贸易(16603)
- 易(16392)
- 中国(14510)
- 财(13816)
- 出(12365)
- 农业经济(12345)
- 地方(11342)
- 制(11237)
- 发(11052)
- 村(9494)
- 农村(9476)
- 学(9374)
- 发展(9366)
- 展(9362)
- 技术(8884)
- 收入(8620)
- 口(8596)
- 机构
- 学院(184093)
- 大学(179352)
- 济(80997)
- 经济(79701)
- 管理(70239)
- 研究(63733)
- 理学(61833)
- 理学院(61211)
- 管理学(60293)
- 管理学院(59995)
- 农(59362)
- 中国(49929)
- 农业(45653)
- 科学(39832)
- 业大(38530)
- 京(35947)
- 财(33668)
- 所(32497)
- 中心(30704)
- 研究所(29770)
- 农业大学(28739)
- 江(27056)
- 财经(26744)
- 经(24673)
- 经济学(24619)
- 业(22918)
- 经济管理(22797)
- 经济学院(22656)
- 省(22524)
- 范(22060)
- 基金
- 项目(131037)
- 科学(102791)
- 基金(96820)
- 研究(93205)
- 家(87411)
- 国家(86211)
- 科学基金(72309)
- 社会(62638)
- 社会科(59071)
- 社会科学(59054)
- 省(52273)
- 基金项目(52233)
- 自然(46001)
- 自然科(44935)
- 自然科学(44918)
- 自然科学基金(44152)
- 划(42735)
- 教育(39510)
- 资助(36944)
- 编号(36631)
- 农(34186)
- 发(29670)
- 部(29138)
- 重点(29013)
- 创(27950)
- 成果(27588)
- 业(27210)
- 国家社会(26971)
- 创新(26099)
- 科研(25333)
共检索到269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茂林 赵明
为了实现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和谐稳定发展,论文以民间借贷市场为视角,立足于家庭资产方,研究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村家庭资金借出的影响,借助"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固定效应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外出务工经历能够显著地促进农村家庭资金借出行为,该结果通过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第二,机制分析表明,外出务工经历增加了农村家庭的社会网络,进而促进了农村家庭资金借出行为。同时,研究还发现,社会网络越强的农村家庭,外出务工经历对其资金借出的影响越强。第三,异质性结果表明,外出务工时不同的工作类型对其家庭资金借出的影响不同,其中在外务工为打零工和合同工时具有显著影响,在外务工为创业时,其结果不显著。农村家庭金融可得性和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以削减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村家庭资金借出的影响。论文研究首次探究了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村家庭资金借出的影响,对构建农村金融体系提供了理论借鉴和政策启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春凯
利用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性别观念对农村已婚女性外出务工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女性家庭地位在促进这一作用上所扮演的角色。研究结果发现:具有现代性别意识观念的女性显著地提高了其外出务工的概率,这中间起作用的主要是女性性别角色认同观念;同时女性家庭地位的调节作用明显,女性家庭地位的提高进一步强化了性别观念对外出务工的影响效应。在解决内生性问题和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显著。对受教育程度和区域的差异性分析中发现,农村中低学历女性群体和中西部女性群体性别观念对其外出务工的作用存在显著的影响,而在高学历群体和东部地区并不显著。研究尝试为理解我国农村女性外出务工的现象提供一个解释视角,倡导通过性别平等来释放女性在家庭社会经济中的性别红利。
关键词:
农村女性 性别观念 家庭地位 性别红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芳 彭代彦
本文对子女外出务工对农村"空巢"家庭养老的影响进行了微观层次的探讨,并对该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结论是,子女外出务工对"空巢"家庭养老的诸多方面,例如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产生了显著影响,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因父母的经济、身体和心理状况,子女的收入和家庭状况,以及老人的配偶和老人有几个子女等状况而异。
关键词:
外出务工 “空巢”家庭 家庭养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曹晶晶 李宣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的过程中,从农村来到城市务工的劳动力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本文采用最新的CHIP两期农村个人与家庭调查统计数据,构建劳动力个人与家庭消费结构相匹配的数据集,将消费结构细分为代表刚性物质消费的医疗保健、日常使用和居住消费,以及代表软性精神消费的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利用实证分析法研究发现:具有外出务工经历劳动者家庭的消费结构显著偏向于刚性物质消费,从而挤占了软性精神消费的占比;务工区域会产生协同效应,当外出务工区域越处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时,对刚性物质消费的偏向和对软性精神消费的挤占更为明显。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晓涛 何家军
本文采用工具变量法估计了移民外出务工收入对其家庭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移民外出打工收入的正向影响体现在人情支出、衣着支出上,而在生产支出、食物支出、居住支出上显示出明显的负向影响。这表明外出移民家庭将获得打工收入主要用于当前炫耀性支出,从而在一定程度证明了新迁移经济学中RD假说。当前应着力提供完善的制度供给,使有能力的农村移民家庭市民化,同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人情支出理性回归。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烨霞 李树茁 靳小怡
劳动力外流在积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老年人的家庭养老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利用深圳市外来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数据,从子女角度分析了中国农村子女外出务工三代家庭中老年人的经济支持。结果显示:首先,农村老年人与其外出务工子女三代家庭的代际支持符合合作群体模型:经济支持主要由子女流向老年父母,最有需要的老年父母获得更多的经济支持;众多老年父母给留守未成年孙子女提供了同住和生活照料帮助,老年父母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经济支持。其次,外出务工子女的城市化程度并没有影响其提供的经济支持。最后,文章指出了研究结果对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促进剩余劳动力外流的启示。
关键词:
代际支持 三代家庭 外出务工 中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云彦 石智雷
文章基于2007年8~9月对湖北省丹江口市、郧县和河南省淅川县58村3145户农村居民的抽样调查,以新迁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利用OLS回归模型,分析构成农户家庭禀赋的物质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对成员外出务工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家庭禀赋对农民外出务工决策有着显著的影响,家庭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越丰富,成员外出的可能性越大。家庭财富积累状况和耕地数量与成员外出务工人数和可能性成"U"字形相关关系,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和较好的农民更倾向于外出务工。农民外出务工存在着家庭内在延续效应,有外出务工经验的家庭,家庭成员更容易外出。
关键词:
农户家庭禀赋 外出务工 家庭内在延续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晓青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考察社会网络对农村家庭民间借出这一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网络关系越强,越有助于降低借出风险,农村家庭民间借出参与率和借出款比例越高,并且使用不同代理变量结论仍保持稳健;收入越低的农村家庭,社会网络对其民间借出行为的正向效应越显著;社会网络对农村家庭民间借出行为的作用随着收入的提高、正规金融的发展而逐步减弱。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晓青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考察社会网络对农村家庭民间借出这一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网络关系越强,越有助于降低借出风险,农村家庭民间借出参与率和借出款比例越高,并且使用不同代理变量结论仍保持稳健;收入越低的农村家庭,社会网络对其民间借出行为的正向效应越显著;社会网络对农村家庭民间借出行为的作用随着收入的提高、正规金融的发展而逐步减弱。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晓青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考察社会网络对农村家庭民间借出这一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网络关系越强,越有助于降低借出风险,农村家庭民间借出参与率和借出款比例越高,并且使用不同代理变量结论仍保持稳健;收入越低的农村家庭,社会网络对其民间借出行为的正向效应越显著;社会网络对农村家庭民间借出行为的作用随着收入的提高、正规金融的发展而逐步减弱。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云彦 石智雷
中国农村地区家庭禀赋对个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学术界予以更多的关注。为了考察外生性的家庭禀赋对劳动力就业流动的影响,文章通过构建新生代外出务工劳动力和户主子女的回流决策两个计量模型来进行经验论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迁移选择是综合考虑家庭禀赋状况的理性决策,尤其是对于年轻一代的外出劳动力。家庭经济资本的增加会阻碍家庭外出务工成员的回流。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概率起初随着家庭人力资本和家庭自然资本的增长而上升,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始下降。家庭成员只有拥有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本,外出务工劳动力才能对家庭社会资本加以充分利用。另外,分析显示年轻一代劳动力和第一代劳动力对家庭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本的利用是有差异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石智雷 王佳
农村劳动力的城乡迁移改变了农村劳动力的发展空间,而流动空间的开放会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发展。本文使用湖北省农户调查数据,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外出务工经历与农村劳动力的农业和非农业技能获得之间的关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外就业流动累计时间对农村劳动力农业生产新技术获得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曾经是技术人员或者私营业主的返乡劳动力相比一般工人回流后更愿意接受农业新技术;在外务工时间越长、工作越稳定,获得技能培训的机会也就越多,曾经是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私营业主的农村劳动力,相比一般工人获得非农技能的概率更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蒲艳萍 刘婧
本文运用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2010年初在重庆地区137个自然村有外出务工家庭和无外出务工家庭的问卷调查为研究样本,分析了重庆市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个体特征,劳动力流动对农民家庭收支、福利及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缓解农民家庭贫困、改善农民家庭福利状况及促进土地流转具有积极效应;对农村劳动力和土地等基本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农业产出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农村经济发展 影响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军 洪秋妹
本文以江苏农民为研究对象,从农民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制度因素三方面展开解析,运用Log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索。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农民个人特征是影响其外出打工的重要因素,家庭特征中的上学人数、年劳动日、经营农地的劳动日和家庭外出打工人数也对其有重要影响,但相对来说,制度因素的影响不是非常显著。
关键词:
外出务工 影响因素 Logit模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彭积春 谭燕芝 张子豪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数据,运用Biprobit模型与Tobit模型,分析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户正规与非正规信贷的影响,并采用倾向匹配得分模型(PSM)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外出务工经历无法对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形成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外出务工经历带来的外部社会网络以及人力资本、技术等形成了农户的“隐性担保”,使得农户更容易获得非正规信贷。此外,外出务工经历不能对农户正规信贷额产生显著的提升作用,但可以显著提升农户获得的非正规信贷额。
关键词:
外出务工经历 正规信贷 非正规信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省外务工经历与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
农村妇女职业分化对家庭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妇女留守务农与外出务工的比较
外出务工经历对返乡农民工参与农村公共事务治理的影响
外出务工对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的实证分析
人力资本投入对农村贫困家庭的减贫效应分析——基于健康、教育、社会保险、外出务工比较视角
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家庭消费倾向影响的实证研究
男性外出务工、女性赋权与家庭成员蛋白质摄入——来自欠发达地区农村的证据
西北地区农民外出务工对家庭经济的影响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外出务工、汇款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来自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证据
西部农民外出务工与家庭收入变化:重庆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