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19)
- 2023(11891)
- 2022(9967)
- 2021(9076)
- 2020(7465)
- 2019(16605)
- 2018(16264)
- 2017(31447)
- 2016(16881)
- 2015(18240)
- 2014(17936)
- 2013(17982)
- 2012(16826)
- 2011(15512)
- 2010(15572)
- 2009(14348)
- 2008(13847)
- 2007(12512)
- 2006(11326)
- 2005(10130)
- 学科
- 济(93633)
- 经济(93554)
- 业(51269)
- 农(45937)
- 管理(42406)
- 方法(31603)
- 农业(30424)
- 企(29514)
- 企业(29514)
- 数学(28787)
- 数学方法(28618)
- 地方(21327)
- 业经(20690)
- 中国(19891)
- 贸(18601)
- 贸易(18596)
- 易(18207)
- 财(17371)
- 学(17297)
- 制(15369)
- 出(12620)
- 地方经济(12517)
- 发(12409)
- 银(11965)
- 银行(11927)
- 环境(11871)
- 体(11761)
- 融(11630)
- 金融(11630)
- 行(11475)
- 机构
- 学院(249748)
- 大学(246019)
- 济(119239)
- 经济(117375)
- 管理(92939)
- 研究(90293)
- 理学(81211)
- 理学院(80358)
- 管理学(79145)
- 管理学院(78719)
- 中国(68803)
- 农(67046)
- 科学(55247)
- 农业(52021)
- 京(49185)
- 财(48686)
- 所(46893)
- 业大(46350)
- 研究所(42830)
- 中心(41182)
- 财经(39357)
- 经济学(38137)
- 江(36892)
- 经(36024)
- 经济学院(34396)
- 农业大学(32793)
- 院(30650)
- 科学院(29928)
- 省(29913)
- 北京(29826)
- 基金
- 项目(170213)
- 科学(133865)
- 基金(126486)
- 研究(118725)
- 家(112965)
- 国家(111971)
- 科学基金(94527)
- 社会(81052)
- 社会科(76694)
- 社会科学(76672)
- 基金项目(67407)
- 省(66560)
- 自然(60348)
- 自然科(59011)
- 自然科学(58990)
- 自然科学基金(57970)
- 划(54806)
- 教育(51045)
- 资助(50338)
- 编号(45215)
- 发(38699)
- 部(38113)
- 重点(38040)
- 农(36879)
- 创(35349)
- 国家社会(35126)
- 成果(34860)
- 创新(33201)
- 科研(32671)
- 业(32500)
- 期刊
- 济(137068)
- 经济(137068)
- 研究(71790)
- 农(69295)
- 农业(46450)
- 中国(46402)
- 学报(46234)
- 科学(40343)
- 财(34990)
- 大学(34809)
- 学学(33957)
- 管理(29835)
- 融(26621)
- 金融(26621)
- 业经(26171)
- 经济研究(22411)
- 业(22277)
- 财经(20216)
- 问题(19485)
- 技术(17879)
- 经(17494)
- 世界(15800)
- 农村(14270)
- 村(14270)
- 贸(14224)
- 版(14136)
- 技术经济(13893)
- 农业经济(13870)
- 业大(13213)
- 教育(13111)
共检索到371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雨欣 李后建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的农村数据分析了外出务工对农户经济脆弱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出务工与农户消费水平和风险应对能力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即家庭的外出务工比例越高,农户经济脆弱性程度越低;男性户主外出务工行为对缓解农户经济脆弱性的贡献主要在于应对风险能力的提高上。此外,社会资本对于外出务工的男性户主而言是缓解农户经济脆弱性的重要工具;年龄对农户经济脆弱性的影响呈现倒U型。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探讨外出务工带动农户减贫的效果,以期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邰秀军 罗丞 李树茁 李聪
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了家庭收入来源的增加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并基于西部山区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家庭外出务工收入和贫困脆弱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西部山区农户的外出务工收入增加可以降低因农业收入损失所导致的贫困脆弱性,但对因疾病冲击所导致的贫困脆弱性的降低没有影响。本文还发现家庭层面的社会资本可以降低贫困脆弱性,对同质风险冲击所导致的脆弱性也同样有效。
关键词:
农户 外出务工 贫困 脆弱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彭继权 吴海涛 秦小迪
研究目的:探究土地流转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为防范农户陷入贫困和解决农村贫困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研究方法:本文借助2016年湖北省1682个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回归方程的Shapley值分解法,分别考察国定贫困线、1.9美元贫困线和3.1美元贫困线下不同类型土地有无转出和转出面积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土地转出能够显著降低农户的贫困脆弱性,且农户贫困脆弱性随着转出土地面积的增加而降低;从土地转出的异质性来看,水田转出对缓解农户贫困脆弱性的效果更为明显,旱地转出的效果次之。研究结论:应进一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户收入,从而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凡 朱玉春
基于秦巴山区40个村庄638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在对农户的贫困脆弱性水平测度的基础上,运用分层线性模型实证分析了资源禀赋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秦巴山区农户的脆弱发生率显著高于贫困发生率;人力资本、物质资产、金融资产和社会资本都会显著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发生率,自然资产对农户脆弱性的影响为负;村庄外出务工比重、清洁用水比重等都会降低农户脆弱性;村庄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基础设施水平会促进家庭人力资本和金融资产对脆弱性的缓解作用,但对社会资本降低脆弱性的作用会产生反向影响。
关键词:
贫困脆弱性 资源禀赋 分层模型 秦巴山区
[期刊] 征信
[作者]
胡可为 安毅 高源
科学评估金融脆弱性的溢出效应及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事关国家金融安全和宏观经济平稳运行。选取我国股票、债券、货币和外汇市场的关键指标构建国内金融脆弱性指数,基于TVP-VAR和BK溢出指数法研究金融子市场的脆弱性外溢效应,并分析国内外金融脆弱性对国内实体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跨市场的脆弱性外溢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极端事件的发生会导致溢出效应增强;溢出效应主要集中在长期,股票、债券和外汇市场是长期脆弱性的净传递者,货币市场是长期脆弱性的净接受者;国内金融脆弱性对经济增长的长期抑制作用最大,国外金融脆弱性的中期抑制作用最大。因此,对金融脆弱性的监测,不仅要考虑市场本身的脆弱性累积,还要考虑跨市场的脆弱性外溢效应,并加强对国外金融状况尤其是极端事件的关注,增强国内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强 黄河清 郑林 甄霖 姜鲁光 潘理虎
通过对鄱阳湖区7县市17个村子的农业生产活动和耕地流转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教育程度、收入来源和谋生能力决定着该区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愿。目前外出打工的农民中年轻人最多,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年长者;家庭收入的无保障和外出打工的不稳定性,使得大部分农民仍把土地作为重要的生活保障手段;劳动力依然处在低水平状态,而且支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后续劳动力严重不足,农村社会即将面临老龄化问题,农业生产系统的脆弱性日趋严重。为使当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需要在研究区域内实施有效的、具有造血功能的生态补偿机制以增加农户收入,改善恶化的人-地关系,同时还需要采用耕地流转土地管理机制和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宇洋 丁士军 陈玉萍
基于家庭发展能力框架构建农户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框架,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8年5期数据,通过交互效应面板模型研究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家庭生命周期农户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以工作时间、教育支出和保险支出衡量的内生动力均会对农户脆弱性产生影响,其中工作时间、保险支出降低了农户的脆弱性,然而教育支出由于“因学致贫”在短期内反而会增加农户脆弱性,中长期(4年)才能有效降低农户脆弱性;宏观环境主要代表的政策环境能够有效降低农户脆弱性。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家庭生命周期的农户脆弱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未来中国的防贫治理需要双管齐下,从激发内生动力和维持帮扶政策两个方面防止低收入农户返贫,警惕农户“因学致贫”和“因学返贫”现象,普及农村成年劳动力和老年人的商业保险覆盖以及重点关注负担期和空巢期的农户脆弱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宇洋 丁士军 陈玉萍
基于家庭发展能力框架构建农户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框架,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8年5期数据,通过交互效应面板模型研究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家庭生命周期农户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以工作时间、教育支出和保险支出衡量的内生动力均会对农户脆弱性产生影响,其中工作时间、保险支出降低了农户的脆弱性,然而教育支出由于“因学致贫”在短期内反而会增加农户脆弱性,中长期(4年)才能有效降低农户脆弱性;宏观环境主要代表的政策环境能够有效降低农户脆弱性。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家庭生命周期的农户脆弱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未来中国的防贫治理需要双管齐下,从激发内生动力和维持帮扶政策两个方面防止低收入农户返贫,警惕农户“因学致贫”和“因学返贫”现象,普及农村成年劳动力和老年人的商业保险覆盖以及重点关注负担期和空巢期的农户脆弱性。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赖俊明 徐保红
基于浙江西部山区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对劳动力迁移的定量数据进行计量验证,探索了参与不同的务工方式对农户选择参与各类生产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劳动力参与外地务工虽然有利于家庭的资金积累,但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流出地非农生产活动的参与和劳动力供给;本地务工在促进资本积累的同时,对参与林(经济)作物种植、养殖和自营等生产活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过多的劳动力迁移仍然会减少本地其他活动的收入水平。
关键词:
贫困脆弱性 农户 劳动力迁移 农业经济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涂冰倩 李后建 唐欢
健康人力资本在农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户健康受损时,会通过"劳动效应"、"挤占效应"和"情感效应"影响其经济脆弱性,而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非正式机制,在血缘、地缘与业缘关系的连接下,通过及时获取信息与资源等对农户经济产生影响。文章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2013"数据实证分析了健康冲击和社会资本对农户经济脆弱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PSM)和处理效应模型解决内生偏误问题、建立中介效应模型后,回归结果显示:健康冲击会通过挤占效应和情感效应两条渠道机制对农户经济产生负向影响,社会资本分项指标则通过信任渠道机制对农户经济产生正向影响;男性户主更易因遭受健康冲击而陷入经济脆弱困境,处于劳动年龄的户主在利用社会资本缓解经济脆弱性方面更具优势;而社会资本在缓解健康冲击对农户经济脆弱性中的作用并不显著,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在农村社会中,社会资本等非正式机制逐渐被正式医疗保障机制所替代。在稳健性检验中,构造基于预期贫困定义的贫困脆弱性指标(VEP)进行替换变量回归,进一步证实所得结论。文章的政策涵义在于,应加强对于农户健康风险的管理,并重新挖掘社会资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而缓解经济脆弱性,阻断贫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小云 董强 饶小龙 赵丽霞
本文通过设计农户生计资产量化研究方法,对农户脆弱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在农村社区,不同群体的脆弱性表现出差异性,生计资产的单一缺乏或者多元缺乏都是导致农户脆弱性的直接原因。最为脆弱的农户就是多种资产缺乏型农户。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农户脆弱性分析方法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农户内部结构,并且为扶贫政策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农户 脆弱性 生计资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圣乾 张纪伟
通过对农户生计资本脆弱性的界定,笔者构建了农户可持续生计资本衡量指标,并在5省10县(市)422户农户生计资本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对农户生计资本的脆弱性作出评价。结果显示,农户生计资本的脆弱性不仅在空间格局上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上;影响农户生计资本脆弱性的主要因素是农户家庭可用资金数量、劳动力的就业及教育和职业培训状况。据此,笔者从发展农村小额信贷、开展住房贷款,以及制定职业培训规划、以就业促进人力资本提升两个方面提出了规避农户生计资本脆弱性的建议。
关键词:
生计资本 脆弱性 可持续收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和月月 周常春
评估农户的生计脆弱性,有利于明确脆弱性表现、脆弱人群分布以及脆弱性成因。文章以云南省巧家县、大姚县、龙陵县、红河县4个国家贫困县为研究对象,基于"风险-适应-敏感性"框架,构建了农户生计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478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综合指数法和熵值法计算和评价云南省贫困地区农户的生计脆弱性。结果表明:整体上农户生计脆弱性值为正值,表明农户应对风险的能力低于所遭遇的风险,生计脆弱性比较大,其与农户遭遇的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具有直接的联系。结果发现,农业户的生计脆弱性最大,非农业户的生计脆弱性最小,表明随着家庭非农就业的增加,农户生计脆弱性逐渐减小。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农户 生计脆弱性 云南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俊中
通过对农户外出务工的区位特征、渠道以及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的研究发现,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地域农户外出务工的区位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外出务工渠道以自发外出为主,社会网络和其他途径具有重要作用;外出务工对区域经济具有双重影响。然而,现有文献多是研究外出务工对宏观层面上区域经济的影响,基于农户的微观区位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外出务工对村域经济影响的关注有待提高。
关键词:
农户 外出务工 区域经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杰梅 张远雄 许文娟
在依托国际互联互通交通基础设施扩大内陆开放的大背景下,文章从敏感性和应对性2个维度构建开放型经济—出境交通复合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集对分析法测算脆弱性,并运用泰尔指数、空间马尔科夫链及障碍度模型分析其空间差异特征、空间溢出效应及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我国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出境交通复合系统脆弱性呈以中部地区为核心向边疆地区逐渐增大的圈层结构。低脆弱城市呈以城市群为中心的“群”状分布特征;中心城市脆弱性最低,沿边口岸城市脆弱性最高;且随时间演化系统脆弱性逐年降低。(2)系统脆弱性的空间差异逐年上升,省内差异贡献大于省际差异,西藏、云南、黑龙江、四川等是差异主要来源地。(3)脆弱性类型趋向于保持不变,低脆弱性城市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4)外贸和外资依存度、出境交通最短旅行时间、货运周转量、进出口贸易总额等是脆弱性降低的主要障碍因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