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18)
2023(19677)
2022(16475)
2021(15302)
2020(13156)
2019(30041)
2018(29495)
2017(56109)
2016(30335)
2015(34022)
2014(33558)
2013(33566)
2012(30884)
2011(27683)
2010(27799)
2009(26337)
2008(26271)
2007(23633)
2006(20753)
2005(18465)
作者
(89453)
(75179)
(74681)
(70868)
(47551)
(36232)
(33853)
(29429)
(28364)
(26682)
(25539)
(25108)
(23840)
(23646)
(23361)
(23110)
(22523)
(22029)
(21627)
(21505)
(18656)
(18381)
(18272)
(17188)
(17019)
(16822)
(16661)
(16518)
(15174)
(14986)
学科
(132134)
经济(131984)
(109249)
管理(94925)
(89992)
企业(89992)
方法(62290)
数学(52790)
数学方法(52244)
(49860)
(39603)
业经(35573)
中国(34618)
农业(32790)
(27423)
贸易(27411)
(26760)
(26516)
财务(26470)
财务管理(26417)
(26346)
企业财务(25102)
(23370)
地方(22058)
技术(21932)
(20605)
(19947)
(19787)
银行(19727)
(19424)
机构
学院(442615)
大学(439930)
(190049)
经济(186653)
管理(175019)
理学(151230)
理学院(149700)
管理学(147341)
研究(147113)
管理学院(146541)
中国(115928)
(91416)
科学(89547)
(88057)
(86652)
(74886)
业大(69877)
财经(69505)
中心(68942)
农业(68707)
研究所(67926)
(66034)
(63395)
经济学(58353)
北京(57015)
经济学院(52848)
(52611)
师范(51961)
(51947)
(51844)
基金
项目(296303)
科学(234224)
基金(219090)
研究(210824)
(192973)
国家(191174)
科学基金(164098)
社会(137439)
社会科(130277)
社会科学(130238)
基金项目(115539)
(114959)
自然(107336)
自然科(104954)
自然科学(104919)
自然科学基金(103124)
(96675)
教育(95322)
资助(89740)
编号(82915)
重点(66411)
(66136)
成果(65828)
(63361)
(63140)
创新(58635)
国家社会(57994)
科研(57683)
教育部(56518)
(56463)
期刊
(209231)
经济(209231)
研究(124646)
(84699)
中国(81772)
学报(72365)
(69494)
科学(66907)
管理(64967)
农业(57114)
大学(54787)
学学(52391)
(43724)
金融(43724)
技术(37852)
业经(37704)
财经(34687)
教育(34309)
经济研究(33051)
(31368)
(29816)
问题(28190)
(24101)
技术经济(23926)
统计(22766)
世界(22752)
(22720)
国际(20978)
(20916)
商业(20193)
共检索到655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龙  钱文荣  
壮大和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对农业的投资,一个普遍的疑虑是,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很可能会影响农业生产性投资。为了回应上述问题,本文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2012全国大样本数据,从农户家庭层面实证分析了成员外出务工对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外出务工对流动性生产投资有显著负面影响,随着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比例的提升,农户会减少这一类投入。(2)与既有文献不同,本文并未发现外出务工能够有效促进农户的农业机械投资。(3)外出务工对流动性生产投资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但外出务工对农业机械投资的影响不存在区域差异。考虑内生性问题,使用替代变量以及工具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证实外出务工不利于流动性生产投资,而不影响农业机械投资的结论是可信的。上述结果表明,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业生产投资的负面影响已初步显现,但具体影响还要考虑投资种类和区域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彭积春  谭燕芝  张子豪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数据,运用Biprobit模型与Tobit模型,分析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户正规与非正规信贷的影响,并采用倾向匹配得分模型(PSM)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外出务工经历无法对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形成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外出务工经历带来的外部社会网络以及人力资本、技术等形成了农户的“隐性担保”,使得农户更容易获得非正规信贷。此外,外出务工经历不能对农户正规信贷额产生显著的提升作用,但可以显著提升农户获得的非正规信贷额。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枫  陈玉宇  
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了社会网络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对农户获得借贷的可能性以及借贷额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中国农村地区的社会网络确实有助于农村家庭获得借贷。有意思的是,与非正规渠道借贷行为相比,社会网络似乎对正规金融机构借贷行为的影响更大。户主年龄对农户获得各类借贷可能性以及借贷额的影响为倒U形,而家庭规模、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所承包耕地数量以及"本村是否属于自然灾害频发区"均具有正向的显著影响。此外,那些户主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户以及户主为女性的农户不太容易获得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且贷款额较小,而较为富裕的农户则更可能从正规金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邱新国  冉光和  
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通过考察互联网使用对家庭融资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发现:互联网使用显著提高了家庭正规融资可得性及融资额,却显著降低了家庭非正规融资可得性;互联网使用显著提升了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正规融资可得性,并显著抑制了农村家庭非正规融资可得性;互联网使用显著提升了城镇家庭正规融资额并显著降低了城镇家庭非正规融资额,但对农村家庭正规融资额和非正规融资额均没有显著影响;互联网使用主要通过信息搜寻效应和社会网络效应影响家庭融资行为。为此,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的非正规金融治理效应,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的互联网化。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潇  Peter Ho  
农民非农经营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民的经济行为和最终的经济决策,农民是否进行农业劳动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农民非农经营选择的影响。文章利用CFPS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房产、土地等因素对农民非农经营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房产因素是农民进行非农经营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特别是农民是否有其他产权的住房能够显著提高农民非农经营选择的概率;农民经营的土地和其拥有的资产等因素对农民非农经营选择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此外,自然、社会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非农经营的选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松彪  曾世宏  袁旭宏  
性别差异对农村居民落户城镇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农村男性和农村女性落户城镇的难易程度,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加容易落户城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已婚的人群中这一结果非常显著,而在未婚人群中则并不显著。这说明,农村女性很可能更加容易通过婚姻实现落户城镇,而男性则不然。这一结论很好地解释了当前我国城镇的大量"剩女"和农村的大量"光棍"并存的现象,具有一定的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陆远权   蒙媛   陈莉  
我国扶贫战略已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瞄准相对贫困,据此,缓解农户相对贫困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之举。基于新人力资本理论,文章借助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从严谨性、外向性、顺同性、开放性和情绪稳定性五大维度构建非认知能力综合指标,采用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客观和主观两个维度,系统考察非认知能力对农户相对贫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非认知能力的提升显著地纾解农户客观和主观相对贫困,且非认知能力每提高一单位,农户发生客观和主观相对贫困概率依次降低28.54%和20.89%。此外,上述五大维度对农户客观和主观相对贫困的影响作用不一。通过工具变量、倾向得分匹配、安慰剂检验等方法检验,上述结论仍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非认知能力对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户主性别和教育水平的农户客观和主观相对贫困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对东部地区、男性户主和高教育水平的农户相对贫困抑制作用更强。机制检验表明,非认知能力通过非农就业和社会资本缓解客观相对贫困,而通过非农就业缓解主观相对贫困。以上研究结论为减轻农户相对贫困和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新的解释与证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文荣  郑黎义  
本文使用近期的农户调研数据考察了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分析表明,这种影响必须从劳动力流失的消极作用和汇款的补偿作用两个方面解释。农户家庭经营收入从总值上看会因成员外出务工而减少,但这主要是源于非农生产收入的下降,农业收入并未受到明显的消极影响;而如果外出者是家庭的户主,农户的家庭经营就会萎缩得更为明显,甚至是农业生产也受到了威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东  孙东琪  
随着中国反贫困实践的深入推进,收入维度下中国农村贫困状况得到大幅改善。但是一方面通过收入贫困线测度的贫困发生率不能完全反映出中国反贫困政策的实施效果,另一方面导致地方政府过度追求脱贫数量,而忽视脱贫质量。从多维的角度对中国的贫困状况进行测度,有助于有效克服以上两个问题。文章沿用全球多维贫困指数的分析框架,基于CFPS的历年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总体多维贫困状况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国的多维贫困指数和多维贫困发生率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贫困强度的变化却不明显;整体上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但是适龄儿童辍学率却出现了大幅上升;另外,安全饮用水和炊用燃料对于总体贫困的贡献也较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新智  刘雨松  
外出务工经历提升了农民工的个人能力,对其行为选择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和多元选择Logit模型,利用对浙江、河南、重庆、四川等省份的518户创业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研究了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户创业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有外出务工经历的农户和无外出务工经历的农户的创业行为有较大差异,同时,影响其评价当地农村创业环境供给、识别创业机会能力、选择创业行业和形式的因素均不一样。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鑫  孙维祺  任金政  
本文基于全国2019年5 717个农户家庭的实地调研数据,构建PSM模型,在反事实框架下探究农业生产外包服务选择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阐述。研究结果表明:(1)较高比例的种粮农户选择了生产外包服务,采纳劳动密集型外包服务的程度相对较高。从作物品类来看,水稻外包服务的增收效果最为显著,其次是玉米的外包服务,而小麦外包服务的增收效果并不显著。服务的选择能够显著提升粮农的家庭总收入、种植性收入和非农就业工资性收入,其对营农收入的作用效果尤为显著。(2)不同生产环节外包的收入效应存在差异,其中耕地、收割环节外包所产生的增收效应最大,其次是防治环节外包;而播种环节外包的增收效果并不显著。(3)生产外包服务对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影响存在一定差异,从区域来看中、西部地区外包服务对农户家庭收入水平的提升效果较为显著,东部地区外包服务的增收空间有限;从粮农组群差异性来看,外包服务的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劳动力数量越少及粮食耕种面积越大的种植农户,外包服务所产生的增收效果更为显著。因此,需要逐步完善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重点强化薄弱环节,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环节外包服务规模经济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曹壹帆   肖亚成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大批农民创业者为其注入新发展动能。引导退伍军人向农村创业带头人转变,既是解决退伍军人安置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烙印理论,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和2020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从军经历对农户创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从军经历对农户创业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在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之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从军经历可以通过“从军印记”对农户的创业行为产生影响。具体而言,从军经历可以通过转变个人价值观念、增强个人抗压能力和使农户获取更多的政府补助来促进农户的创业行为。动态效应检验表明,“从军印记”产生的影响是动态变化的,而且,这种影响会随参军时长的增加而增强,随退伍时长的增加而减弱。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从军经历对农户创业行为的作用效果更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何石军  黄桂田  
本文考察了处于转型阶段的劳动力市场中上代的地位、人际资源网络对下代的影响。由于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分割,使得信息网络只对同性群体起作用,这使我们能够识别父子和母女的代际网络效应,以及父母的权力效应。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的估计表明,劳动市场的性别分割确实存在。父亲对儿子和母亲对女儿的代际网络效应有显著而正的影响,其大小分别约为3535元和2000元,而父亲对女儿以及母亲对儿子的代际网络效应不显著。同时,父亲的行政权力对儿子和女儿劳动市场表现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分别为6645元和4665元。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伟同  汤雨萌  魏胜广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公众的公共服务需求,评价公共服务效果的最直接指标是公众对于民生状况的满意度评价。本文基于2012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从民生满意度的视角重新考察了各地区及不同人群间的公共服务绩效情况,研究发现:(1)地区间基于满意度指标度量的公共服务绩效与基于人均公共支出水平度量的公共服务绩效水平不存在明显相关性,更高的公共支出不一定带来更高的民生满意度。(2)不同人群间的民生满意度存在较强异质性,表现为户籍人口满意度普遍高于非本地户籍人口满意度,高学历人口、女性人口、身体健康的人群普遍具有更低的民生满意度。(3)我国整体公共服务投入产出绩效水平较高,大多数地区实现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子成  
本文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采用迭代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估计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及其汇款对中国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出务工对农户家庭农业经营收入、非农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均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汇款只能部分补偿外出务工对农户家庭生产经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考虑到农村劳动力外出前后家庭规模的变化,劳动力外出务工仍对农户留守家庭成员的人均收入产生了正向影响。当前,在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就业的同时,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输出地农村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思考和重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