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3)
- 2023(12927)
- 2022(11070)
- 2021(10046)
- 2020(8279)
- 2019(18611)
- 2018(18194)
- 2017(34950)
- 2016(19086)
- 2015(21175)
- 2014(21484)
- 2013(21190)
- 2012(20250)
- 2011(18276)
- 2010(18849)
- 2009(18050)
- 2008(18393)
- 2007(16859)
- 2006(15210)
- 2005(14377)
- 学科
- 济(93979)
- 经济(93861)
- 管理(63993)
- 业(56937)
- 企(48746)
- 企业(48746)
- 方法(33236)
- 财(29310)
- 数学(28195)
- 数学方法(27800)
- 中国(21744)
- 制(21306)
- 学(20624)
- 地方(20463)
- 农(20234)
- 务(19423)
- 财务(19383)
- 财务管理(19336)
- 业经(18979)
- 企业财务(18475)
- 体(15703)
- 融(15059)
- 金融(15056)
- 银(14965)
- 银行(14931)
- 行(14078)
- 地方经济(13559)
- 农业(13493)
- 理论(13423)
- 环境(12952)
- 机构
- 大学(288699)
- 学院(285655)
- 济(123950)
- 经济(121395)
- 研究(103236)
- 管理(101436)
- 理学(85857)
- 理学院(84767)
- 管理学(83169)
- 管理学院(82618)
- 中国(79687)
- 财(64672)
- 科学(61114)
- 京(61059)
- 所(53800)
- 财经(49227)
- 研究所(47959)
- 农(46547)
- 中心(45913)
- 江(45782)
- 经(44470)
- 经济学(40085)
- 业大(38901)
- 北京(38583)
- 范(37542)
- 师范(37140)
- 院(36596)
- 财经大学(36325)
- 农业(36176)
- 经济学院(35614)
- 基金
- 项目(177210)
- 科学(139647)
- 基金(130715)
- 研究(127627)
- 家(114512)
- 国家(113609)
- 科学基金(96603)
- 社会(83645)
- 社会科(79286)
- 社会科学(79261)
- 基金项目(67604)
- 省(67320)
- 自然(61314)
- 自然科(59918)
- 自然科学(59897)
- 自然科学基金(58875)
- 教育(58750)
- 划(56696)
- 资助(54381)
- 编号(48952)
- 成果(42888)
- 重点(40677)
- 部(40359)
- 发(37643)
- 制(36371)
- 创(35947)
- 国家社会(35624)
- 课题(35373)
- 性(35341)
- 教育部(34838)
- 期刊
- 济(150372)
- 经济(150372)
- 研究(93956)
- 中国(61712)
- 财(55981)
- 学报(47530)
- 农(43198)
- 管理(42566)
- 科学(42269)
- 大学(36492)
- 学学(34635)
- 融(30969)
- 金融(30969)
- 教育(29285)
- 农业(28208)
- 财经(26874)
- 经济研究(24454)
- 技术(23394)
- 经(23158)
- 业经(19834)
- 问题(18888)
- 贸(15330)
- 版(15063)
- 技术经济(15001)
- 业(14311)
- 财会(14134)
- 国际(14073)
- 世界(13868)
- 统计(13807)
- 会计(13529)
共检索到457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巴曙松
外债运行机制的有效性及其调整兼评债务经济中「可自我维持经济增长」的实现○巴曙松所谓外债,是指国内外经济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而外债的运用过程,也就是债务经济的过程。所谓债务经济,是指与其他经济社会保持信用关系的信用经济,其最终目标应该是实现可自我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哲希 王兆瑞 陈小亮 陈彦斌
近年来,我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而政府债务负担不断攀升的局面,那么政府部门能否进一步加杠杆从而确保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成为各界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我国政府债务中的外债占比偏低的典型特征,收集了全球35个主要经济体2001-2018年的季度数据,从外债占比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一方面,政府债务中的外债占比偏低有助于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概率,因此可以视为政府债务问题的“安全垫”,这有助于拓宽政府部门的加杠杆空间;另一方面,政府债务中的外债占比偏低会通过“外债占比偏低-对投资的拉动作用减弱-政府债务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减弱”和“外债占比偏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拉动作用减弱-政府债务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减弱”这两条机制,弱化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因此,外债占比偏低是我国在“防风险”方面的一大优势,使得中央政府具有进一步加杠杆的空间,从而确保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但是,政府债务过于依赖内债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在“稳增长”方面的作用。未来我国可以适度优化外债规模,更好地在“防风险”与“稳增长”中寻求动态平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朝晖 李石凯
对外债务显著扩张是当代美国经济外部失衡加剧的主要表现形式,但对外债务扩张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经济的内部失衡。对外债务的根本作用在于弥补美国政府部门财政缺口与私人部门储蓄-投资缺口。研究显示,在经济景气阶段,美国私人部门储蓄-投资缺口会扩大,工商企业会增加对外负债弥补储蓄-投资缺口;在经济衰退阶段,美国政府部门财政缺口会扩大,政府部门会增加对外负债弥补财政缺口。因此,无论美国经济景气还是衰退,其对外债务规模都在增加。考虑到美国经济对对外债务的强烈依赖性,我们有理由认为,未来美国的对外债务仍然会持续扩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青年联合课题组; 吴筠;
本文在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系统回顾的基础上,从新古典理论的分析视角实证检验了我国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的可适性,以验证政府债务拉弗曲线的存在性为切入点,从中央政府债务和全国政府债务两个层次探讨了我国政府债务的阈值区间。研究表明,政府债务拉弗曲线确实存在,即当政府的负债率超过某一特定值后,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会呈现负相关关系;中央政府负债率和全国政府负债率的阈值区间分别为22%~33%和71%~129%,远远高于2012年中国社科院政府债务测算结果(15%和53%);当前全国政府负债率要低于60%的国际警戒线和本文测算的71%~129%的政府债务阈值区间。本文据此提出了我国政府债务"四维一体"的可持续管理框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青年联合课题组 吴筠
本文在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系统回顾的基础上,从新古典理论的分析视角实证检验了我国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的可适性,以验证政府债务拉弗曲线的存在性为切入点,从中央政府债务和全国政府债务两个层次探讨了我国政府债务的阈值区间。研究表明,政府债务拉弗曲线确实存在,即当政府的负债率超过某一特定值后,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会呈现负相关关系;中央政府负债率和全国政府负债率的阈值区间分别为22%~33%和71%~129%,远远高于2012年中国社科院政府债务测算结果(15%和53%);当前全国政府负债率要低于60%的国际警戒线和本文测算的71%~129%的政府债务阈值区间。本文据此提出了我国政府债务"四维一体"的可持续管...
关键词:
政府债务 经济增长 债务阈值 拉弗曲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一淼 赵洋
本文实证考察了如何使我国的公共债务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最大化问题,并研究了政府债务对私人与公共资本投资的影响。由此建议我国的债务管理目标,应该是使得公共债务规模在长期中收敛并稳定在最优债务水平上,且在此规模下的公共债务与其他重要宏观变量处于一个长期稳定的关系,从而实现公共债务对经济增长在长期中最佳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公共债务 经济增长 动态均衡 债务管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馨
在当前通过增发公债支撑扩张性财政政策保持一定水平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如何从理论与经验的角度深入研究公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是有着积极意义的。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的袁东新作《公共债务与经济增长》,对该问题进行了应有的探索。 本书的分析内容,已不再是传统的或流行的关于公债对于财政赤字、财政负担和财政风险等问题的阐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邓晓兰 黄显林 张旭涛
各国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纷纷出台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复苏,这种导致政府债台高筑的财政政策影响着财政的可持续性,也影响着经济稳定增长。以中国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表明:长期低水平的基本赤字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强的促进作用,且其经济增长效应与公共债务水平息息相关,二者呈倒U型关系,并存在一个最优组合关系。因此,在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应该维持合理的赤字水平与国债规模,以保证财政的可持续性,有效发挥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
关键词:
公共债务 财政可持续性 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文蔚 陈勇
根据债务审计数据,在对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态势与结构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地方政府债务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二者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这意味着政府举债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产生了积极作用;随着负债率的提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也在加快,但增长速度具有收敛性特征。这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还未触及债务阈值,但仍需要警惕与防范债务风险,在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同时,需要考虑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区域经济增长 债务阈值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白积洋 刘成奎
根据Ghosh et al.(2013)财政空间理论,利用2010—2019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省级政府债务可持续、财政空间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个别省份出现了财政疲劳现象,要把控好债务风险雷区,但各地区债务限额存在异质性,在不损害可持续性的情况下,大部分地方政府有足够的“回旋余地”实施财政刺激政策。我国省级政府的财政空间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当政府负债率高于财政空间的临界点(或较低的财政空间)时开始阻碍经济增长,因此,需要通过降低政府负债率实现更高的增长。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债务影响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渠道是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全要素生产率、储蓄和长期真实利率也是政府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而长期名义利率未能成为政府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文舸
为验证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以及如何削减债务,本文利用1960-2013年OECD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综合考察。研究发现,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且该临界点位于负债率90%-110%区间之内;同时,一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以及金融发展水平的过度深化将抑制该国的经济增长。此外,宏观因素(财政基本盈余的改善、实际GDP增长率的上升)与制度因素(政务信息的透明、财政权力的集中)对于政府债务削减都具有显著影响,但通货膨胀率与债务利率的作用则相对较弱。
关键词:
政府债务 经济增长 负债率 债务削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詹姆斯·毛 杨欢进
近接河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欢进教授来信,称赞本刊“办得很活,让人爱读爱看”。并说“总想为她写点什么东西。”适逢他的朋友美国加州肯辛顿教授詹姆斯·C·T·毛博士寄来一篇题为《中国快速经济增长分析》的交流文章。文章不长,也很好读,其中的分析对于我们研究当前中国经济走势颇有启迪。因而杨欢进教授特将之译出,以飨《上海经济研究》的广大读者。 本文原作者是美国财政学教授,分别执教于美国密执安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洛杉矶分校、加拿大英联邦哥伦比亚大学、瑞士伊梅迪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中国大连工学院。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汪川 张明进
通过将一般债务、专项债务和城投债纳入地方政府债务的统计范畴,研究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地方政府债务增加对经济增长呈现轻微的负面效果;对于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债务增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负;东部地区由于债务负担率较低,地方政府债务增加对经济增长仍呈现正向促进作用。采用面板门槛模型进一步验证了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发现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重门槛效应。根据上述结论,我国东中部地区债务负担率处于门槛值之内,仍有一定的债务空间;与此同时,面对快速增长的地方政府债务,应密切关注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积极预防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财政风险的系统化演变。
关键词:
政府债务 经济增长 地区差异 门槛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曾莲 郝佳赫
本文基于31个省(区、市)2003~2015年的动态面板数据,采用差分GMM估计方法研究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金融发展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以及二者交叉项均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随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程度提高,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也会相应增多,且金融发展会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对政府规模的正向影响。而第三产业比重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将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调整有助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控制。在实践中,因为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代表地区经济及金融水平朝良好方向发展,故我们不能通过抑制两者正向发展来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所以要重点坚持"调结构"的举措,在地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发展第三产业,使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得以有效控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哲希 任嘉杰 陈小亮
在提出测算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新方法的基础上,基于所测算的数据,从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的双重视角,全面分析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债务规模而言,当地方政府债务率相对较低时,增加债务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当地方政府债务率相对较高时,进一步增加债务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将会减弱。就债务结构而言,当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占比过高时,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更为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主要是因为隐性债务对民间投资的挤出作用更强。因此,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应采取"一刀切"的策略,而应从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两个视角综合考量,为各地量身打造防范与化解债务风险的最优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