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62)
2023(6394)
2022(5261)
2021(5277)
2020(4573)
2019(11131)
2018(11643)
2017(21738)
2016(12102)
2015(13612)
2014(13734)
2013(13166)
2012(11720)
2011(10453)
2010(11068)
2009(10366)
2008(10777)
2007(9610)
2006(8900)
2005(8149)
作者
(33543)
(27786)
(27699)
(26662)
(18078)
(13123)
(12597)
(10593)
(10587)
(10168)
(9707)
(9676)
(9096)
(9095)
(8881)
(8620)
(8269)
(8203)
(8155)
(8059)
(7135)
(6930)
(6861)
(6522)
(6444)
(6234)
(6222)
(6125)
(5704)
(5437)
学科
(43658)
经济(43604)
管理(41874)
(34790)
(32762)
企业(32762)
方法(22413)
数学(19357)
数学方法(18814)
(15603)
(12933)
中国(10879)
(10294)
财务(10243)
财务管理(10212)
业经(10190)
理论(10172)
(10089)
企业财务(9691)
(9281)
(8946)
银行(8932)
(8831)
(8362)
(7728)
(7614)
金融(7612)
体制(7431)
(7347)
(7267)
机构
大学(163441)
学院(162546)
管理(65012)
(61125)
经济(59561)
研究(53912)
理学(53765)
理学院(53131)
管理学(51844)
管理学院(51513)
中国(44959)
(36053)
(34259)
科学(33375)
(28001)
(26760)
研究所(25175)
(24980)
中心(24891)
财经(24829)
北京(23227)
(22502)
业大(22406)
(21819)
师范(21596)
(21214)
农业(19333)
(19207)
财经大学(18497)
技术(18252)
基金
项目(100900)
科学(78954)
研究(73376)
基金(72278)
(63234)
国家(62747)
科学基金(53850)
社会(44085)
社会科(41786)
社会科学(41769)
(39475)
基金项目(37228)
自然(36331)
教育(36088)
自然科(35492)
自然科学(35482)
自然科学基金(34828)
(33735)
资助(31385)
编号(30418)
成果(25859)
重点(23066)
(22255)
课题(21858)
(20787)
(20147)
创新(19479)
科研(19313)
教育部(19159)
大学(19145)
期刊
(73532)
经济(73532)
研究(50633)
中国(38840)
(29758)
管理(28939)
学报(24016)
教育(23784)
科学(23424)
(21784)
(18892)
金融(18892)
大学(18868)
学学(17343)
技术(17089)
农业(14153)
财经(12684)
经济研究(11050)
(10889)
业经(10854)
(9592)
统计(9434)
技术经济(8366)
问题(8357)
(8301)
图书(8265)
财会(8242)
(8200)
会计(7939)
理论(7685)
共检索到261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姚永青  
文章认为,当前我国的外债管理模式基本上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在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中,外债管理模式也要进行相应的变革,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具体来说,要建立全面的外债管理体系;外债管理模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效益型转变;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亦思  
外债管理的核心是偿债能力管理,本币外债偿债能力管理的重点在于本国财务稳健性和本币发行权的管理人民币外债是指我国境内经济主体与境外经济主体之间以人民币签约、结算并计值度量的对外负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少伟  计岱琳  张乐乐  
为强化金融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2020年3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将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上调至1.25,并进一步提高部分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的便利化程度。在持续贯彻"放管服"总体要求和当前跨境融资管理进一步开放的背景下,亟须探讨如何系统地改革简化当前外债登记管理模式,契合进一步开放诉求,持续提升境内企业利用境外资金的便利化程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思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在“互联网+”时代已成为必然趋势,虽然高校学生管理通过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实现了管理模式创新,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从“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入手,分析传统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不足,提出构建新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原则和思路,阐述“互联网+”时代给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针对具体情况给出措施和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曲婧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推动着人类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大数据时代以数据的深度挖掘为特点,促使管理模式走向精细化。尽管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挖掘技术为现代管理带来了福音,但同时也给管理精细化带来了诸如数据安全、数据整合、创新型人才缺乏等种种挑战。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变革,促进管理模式走向精细化,需要注重三个方面的结合:数据挖掘技术的需要与我国现实情况相结合;数据深度挖掘的"实时性"与未来的"预测性"相结合;数据深度挖掘技术的开发与相关的法律保障相结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蒋红斌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管理模式在自主性、创造性和发展性等方面存在着价值缺陷。为此,必须确立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主体性价值取向,发挥专家学者的教学指导功能,增强教师的教学自觉性,为学生的发展创设宽松的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丽  
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农业发展变革正在正逐步引向深入,农业现代化建设呼之欲出,从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变革入手,探讨我国农业转型的特点及趋势以及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变革的必要性,通过对我国农业经济转型与管理模式变革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的研究,得出当代农业发展要以人为本,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创造性的打造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为推动本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贡献,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一定了理论探讨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光  
现代企业的计划管理模式经历了由20世纪70年代的闭环MRP到80年代的MRPII、90年代的ERP系统的变革与演进。这是由于企业的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快捷、高效、动态的反应系统,才能积极适应顾客需求的变化并不断降低成本获得利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罗一鸣  
为了探讨EVA在企业管理模式变革中应用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本文首先分析了EVA的基本思想,进而在EVA为基础的价值创造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EVA的企业经营管理框架.并对EVAM运作的主要机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最后从治理角度出发,对EVAM在解决“内部人控制”、降低委托—代理成本等方面的积极效应进行了探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许建飞  王惠芬  葛星  
我国企业实施ERP系统 ,大多以失败而告终 ,其根本原因是企业把ERP实施仅仅看作是一个技术项目 ,而没有从战略高度来审视ERP的实施。通过分析ERP实施过程中管理模式的变革 ,以企业战略为方向 ,以实现管理模式变革为目标 ,以ERP实施为手段 ,达到企业实施ERP系统的真正目的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凤玲  
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战后日本经济的崛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到80年,日本企业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成为欧美国家学习和借鉴的榜样。但是,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长期的经济低迷和9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等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受到严峻的挑战,改革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成为日本企业摆脱困境、调整结构不可回避的问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赫强  荣楠楠  
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的产供销模式,商业活动也从以产品为中心发展到以顾客为中心。电商的快速发展给传统零售企业带来了巨大机遇和挑战。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带来的商业机会,及时转变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以适应电商时代消费者的需求,成为零售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电子商务环境下零售企业的发展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从零售企业的客户关系、营销方式、企业文化、业务定位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促使零售企业从服务水平、商业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都进一步适应电商时代的要求,提高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孔凡晶  张舒  
图书馆是高校文献资源保障的基础设施,不仅要保存、传播知识,更要引进现代化管理思想和方法,进一步挖掘、利用和融合国外图书馆运作和管理方面的先进成果,打造符合国内高校自身特色、满足读者多方位需求的研究型图书馆。本文探讨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变革、提高馆员专业素质的举措、为全校师生提供全方位科研服务及科研拓展服务的多种途径,以期为国内高校图书馆全面深化知识服务提供一定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