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40)
2023(4945)
2022(4223)
2021(4207)
2020(3547)
2019(8170)
2018(7817)
2017(14441)
2016(8453)
2015(9600)
2014(9552)
2013(9291)
2012(8693)
2011(7429)
2010(7715)
2009(7382)
2008(8123)
2007(7760)
2006(6954)
2005(6464)
作者
(22614)
(18769)
(18582)
(17684)
(12202)
(8937)
(8585)
(7261)
(7042)
(6886)
(6521)
(6245)
(6111)
(5910)
(5831)
(5704)
(5630)
(5537)
(5525)
(5422)
(4783)
(4635)
(4533)
(4456)
(4247)
(4145)
(4095)
(4050)
(3838)
(3697)
学科
管理(38548)
(33785)
(30956)
企业(30956)
(25341)
经济(25294)
(18872)
(15138)
财务(15115)
财务管理(15070)
企业财务(14435)
方法(11510)
数学(8804)
数学方法(8634)
(8546)
(8053)
中国(7254)
业经(6775)
(6463)
银行(6457)
理论(6184)
(5927)
(5791)
(5598)
农业(5503)
(5419)
(5383)
(5321)
贸易(5316)
(5233)
机构
学院(111161)
大学(111127)
管理(43300)
(40420)
经济(39234)
理学(34478)
理学院(34089)
研究(34086)
管理学(33544)
管理学院(33302)
中国(31727)
(26968)
(24368)
科学(19648)
(19157)
财经(18952)
(17716)
中心(17543)
(17099)
北京(15732)
(15567)
(15336)
研究所(15222)
(14236)
师范(14091)
财经大学(14015)
业大(13152)
(12674)
技术(12325)
(12082)
基金
项目(62268)
研究(48115)
科学(47925)
基金(44013)
(37303)
国家(36893)
科学基金(31782)
社会(28748)
社会科(27140)
社会科学(27126)
(23723)
教育(23296)
基金项目(22659)
编号(20572)
自然(20054)
(19806)
自然科(19560)
自然科学(19557)
资助(19255)
自然科学基金(19210)
成果(18361)
课题(14339)
(14320)
重点(13813)
(13645)
项目编号(13259)
教育部(12626)
大学(12360)
(12296)
(12209)
期刊
(52851)
经济(52851)
研究(35217)
中国(29137)
(28065)
管理(20250)
学报(15847)
教育(15740)
(15061)
金融(15061)
(14883)
科学(14227)
大学(12846)
学学(11772)
技术(10754)
会计(10360)
财经(10218)
财会(9833)
农业(9792)
(8804)
(7324)
经济研究(7255)
业经(7160)
(6929)
通讯(6905)
会通(6873)
(6298)
图书(6235)
国际(6035)
世界(5964)
共检索到191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和国  
债务危机给国际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给债务国的经济造成动荡。要想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外资,避免债务危机的再度发生,就必须深刻理解外债管理中的各种矛盾冲突。本文从六个方面论述这一问题:(1)外债管理目标的冲突;(2)外债的替代手段;(3)外债的多种形式与选择;(4)外债的期限;(5)多部门和多机构的外债管理;(6)政策的相互作用。避开债务危机发生的国际因素不论,许多债务国正是在处理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时出现了失误才导致了债务危机。综观债务国所走过的路,本文总结了发展中国家外债管理中的经验和教训,引以为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志华  周娅  尹李峰  吕伟  刘谊  闫晓茗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杰米·卡如纳  王璞  王辰  
就当前全球经济形势而言,三大趋势尤为明显:经济增长乏力(以新兴经济体最为显著)、汇率大幅波动、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国际清算银行行长杰米.卡如纳(Jaime Caruana)在其报告中指出,上述状况绝非一次性冲击,而是经济与金融力量深刻调整的必然结果。全球流动性周期调整,即:美元海外债务的消长变化,或将有助于解释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速放缓、美元升值及石油过剩等诸多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琤  
国际债务危机最初都是起源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是国际债务人。进入21世纪,国际债务模式呈现出新的变化,国际债务危机从"外围"向"中心"扩散;债务危机的形式由公司债务危机向主权债务危机转变,美国由原来世界最大债权国转变成为世界最大债务国,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已成为世界债权大国。美国国际债务模式转变的内在逻辑直接反映出发达国家利用债务对实施开放经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利益转移。中国作为债权国面临着诸多挑战,维护债权国利益是当务之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赫国胜  柳如眉  
根据OLG的养老金均衡模型,人口参数与制度参数(老年支助比、养老金替代率、缴费率等)是决定现收现付养老金均衡的主要参数。PIIGS五国少子老龄化危机及过度慷慨的养老金政策造成养老金长期收支失衡和负债率不断上升。这对各国公共债务危机的成因提供了另一种解释,倘若不能有效解决,还将进一步加重债务危机。为化解公共债务危机,希腊、意大利、葡萄牙等国对养老金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相关改革:其一是参量改革,主要包括提高退休年龄、削减养老金指数、调整并控制费率等;其二是结构改革,主要是完善多支柱模式并逐步提高职业年金的比重。PIIGS五国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同样面临人口老龄化困境的中国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莉亚  
本文以1990~2004年期间18个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危机与债务困境的发生情况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权债务困境代替传统债务危机的定义来解决“样本期间债务危机事件发生较少”的问题;运用logit概率回归模型、有序probit概率估计方法以及简单的线性回归方法回答“主权信用评级是否有助于预测货币危机与债务危机”问题;运用简单的线性相关性检验、非线性有序probit概率回归模型以及两变量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三种方法回答“主权债务的违约概率与货币危机的发生概率是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问题。经验研究结果表明,1990~2004年期间,针对主要的新兴市场国家而言,货币危机与债务危机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冼国明  刘晓鹏  
本文从参与企业债务重组各方之间的关系与信息结构角度出发 ,分析了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下的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债务重组博弈 ,得出债务重组无效率的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企业债务重组的博弈过程 ,指出中国企业债务重组的最大障碍在于 :“内部人”控制所导致的企业经理与国家之间的严重信息不对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武琼  段迎君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背景2009年下半年,针对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欧洲各国政府的全力营救,经济刺激政策效应显现,经济复苏态势基本确定。但欧元区小国希腊的主权债务问题却逐渐浮现,并愈演愈烈。2009年10月,希腊政权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芃芃  武斌  
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后,大型企业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暴露事件增多。基于此,工商银行推出了支持困境企业开展资产债务重组,实现经营脱困的投行重组业务,积极支持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回归初心,转变服务观念和服务作风第一,打破信用幻觉,执行只唯优劣的客户选择观。信贷投放质量依赖于客户优质性和项目可靠性。过去一些机构习惯于集中向贴有"国有""大型"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钟伟  谢婷  
人口老龄化和债务危机,成为限制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美国二次量化宽松政策的推出,以及后续持续量化宽松的趋势,引发全球国债竞争性发行问题。量化宽松政策之下,通货膨胀预期骤增,而发达国家的就业状况和经济增长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实体经济的持续复苏需要虚拟经济的相对缩减和重大技术创新的涌现。在全球经济体系相对混乱之际,中国应在人民币国际化、推进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三个层面开展行动,化危机为机遇,发挥应有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煜辉  
解决当前地方政府的债务存量,技术上不存在太多难题。不管什么方案,最后逻辑上都会趋于一致:即用中央政府信用去替代地方政府信用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出台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成为投资主体。面对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加上紧缩的政策调控和房地产降温等,地方融资平台的信贷状况和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熊鹭  
一、日本国家债务现状2010年底日本国家债务(中央政府债务)高达919万亿日元,国家债务余额占GDP的比例为191.80%,超过英法德GDP之和。2011年1月27日,标准普尔把日本维持8年多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AA"下调至"AA-",消息公布当天,日元兑美元跌幅超过1%。穆迪2月22日宣布将日本Aa2的政府评级前景由"稳定"调整为"负面"。很多人担心,日本会不会像1990年代的俄罗斯、阿根廷,2009年的阿联酋迪拜,2010年的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那样,出现债务危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怀勇  刘帆  
债务催收是指当债务人出现违约或逾期还款时,债权人以其自身名义或委托第三方机构以其名义收取欠款的行为。由于法律规范不健全、监管体制不完善,在利益驱动下容易诱致债务催收行为失范。随着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发展,债务催收难以避免,要正视债务催收中出现的异化现象,正确认识债务催收的本质。通过全面梳理与制度检视,我国现阶段债务催收治理面临的法制困境主要表现在:法律规范体系的结构不均衡,法律规范的效力有待提高,法律规范的激励与约束不匹配。完善债务催收行为的法治化规范路径,必须弥补法律规范体系的现有缺漏,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公法与私法交融的规制体系,改变公力救济成本高、效率低的状况,将信用约束作为债务催收的驱动内核,督促债务人积极履行给付义务,同时抑制债权人选择法律之外的解决路径的倾向,平衡债权实现、债务催收与社会公正的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依靠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课题组  攀矛进  
1988年9月26日,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家科委研究中心,邀请曾担任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领导工作的吴明瑜、林自新、吴武封、金履忠、邓裕民、徐简、傅立勋等同志,座谈建国以来我国重大技术选择和技术发展中的经验教训。会上,这些同志根据自己亲身的经历,并以丰富的材料阐述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历程和技术选择的得失。他们的发言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综合介绍如下: 一、建国以来我国科技规划对科技发展和技术选择的指导作用建国以来,我国很少专门研究全国范围内的技术选择问题。技术选择主要体现在历次的科技规划之中。从1956年开始,我国先后编制过三个科技发展规划:即《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十二年规划),《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十年规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