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43)
2023(7150)
2022(6007)
2021(5609)
2020(4671)
2019(10201)
2018(9644)
2017(18348)
2016(10174)
2015(11061)
2014(10668)
2013(10574)
2012(9640)
2011(8140)
2010(7980)
2009(7296)
2008(7421)
2007(6175)
2006(5136)
2005(4280)
作者
(29333)
(24438)
(24361)
(23048)
(15374)
(11895)
(10923)
(9637)
(9161)
(8586)
(8254)
(7945)
(7883)
(7699)
(7652)
(7589)
(7286)
(7169)
(6933)
(6755)
(6264)
(5934)
(5743)
(5714)
(5548)
(5283)
(5270)
(5202)
(4980)
(4806)
学科
(37692)
经济(37644)
管理(36503)
(32970)
(27972)
企业(27972)
(27499)
方法(19756)
数学(17967)
数学方法(17890)
(13470)
财务(13468)
财务管理(13417)
企业财务(12905)
财政(12730)
中国(10792)
(10343)
(10025)
(9230)
地方(8330)
(8085)
贸易(8085)
(7864)
业经(7840)
(7548)
(6594)
(6586)
银行(6549)
农业(6531)
(6300)
机构
大学(137499)
学院(137060)
(56753)
经济(55849)
管理(53119)
理学(47436)
理学院(46920)
管理学(46142)
管理学院(45933)
研究(44866)
(36030)
中国(34830)
科学(29124)
(28164)
(26836)
财经(24929)
业大(24018)
(23557)
(22797)
农业(22539)
研究所(21314)
中心(20163)
(19177)
财经大学(18477)
经济学(17951)
经济学院(16550)
北京(16285)
(15808)
商学(15602)
商学院(15471)
基金
项目(97901)
科学(76529)
基金(73271)
(66229)
国家(65652)
研究(64763)
科学基金(55959)
社会(43774)
社会科(41671)
社会科学(41658)
基金项目(39838)
自然(37976)
(37811)
自然科(37149)
自然科学(37133)
自然科学基金(36526)
(31957)
教育(29484)
资助(29075)
编号(23432)
重点(22008)
(21586)
(20923)
科研(19824)
(19593)
创新(19557)
计划(19302)
国家社会(18781)
教育部(18415)
(18047)
期刊
(55569)
经济(55569)
研究(39201)
(33248)
学报(27999)
中国(25629)
(23351)
科学(22830)
大学(20442)
学学(19994)
管理(17082)
农业(15351)
(12855)
金融(12855)
财经(12824)
经济研究(11164)
(10798)
业经(8745)
财会(8429)
(8268)
(8117)
会计(7922)
技术(7774)
(7602)
财政(7602)
问题(7542)
教育(7490)
业大(7430)
商业(7074)
(6508)
共检索到194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金华  
晚清中央对地方财政监管的失控,财权的不断下移以致崩溃,构成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变化的基本态势。其间外债作为晚清财政的产物,一直伴随和影响着中央与地方权力的消长,并使得这一关系更为复杂和特殊。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戴一峰  
晚清时期 ,由于列强控制下的中国近代海关的介入 ,在原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基础上 ,围绕财权分割和财源争夺 ,中央政府、地方当局和近代海关三者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本文阐述了这一关系形成和演化的曲折历程 ,剖析了这一关系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由此展示了晚清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中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若干重要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尚蒲  张日新  
基于财政收入视角,本文回顾了我国财政改革历程,认识到宪政背景、意识形态和地方可支配财力对财政分权的重要意义。分税制改革是政府间财力的重新分配。分税制改革至今,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分享不断调整。中央通过扩大共享税范围,增加了分享比例,集中税收,上收财力。分税制规定了政府间的预算内财政收入,并没有规定支出,实质上增加了地方政府财政支配权。地方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减少,却不断扩大财政支出的规模。地方政府通过增加非税收入规模,提高中央转移支付额度,实现收支平衡。地方政府提高财政可支配收入的积极性和经济建设的积极性相互交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书东  
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我们实行的是以“放权让利”式改革为特征的更为彻底的财政分权。改革首先是对地方政府的放权让利,然后才是对企业的放权让利。事实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央政府从政策上赋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贾荣鄂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划分税种为基础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已于1994年在我国全面推行。分税制的推行使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的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是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必然选择。实际上,分税制改革方案出台之后,已经初步显示了其良好的效应,它必将对推动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产生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军  李帆  
1.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高度,统筹谋划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的方向和政策设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标志着中央与地方关系绝不仅仅是一个财政范畴、经济范畴,而是跨越多个领域与多个学科的综合范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央与地方关系牵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其改革方案设计、制定、执行、评估往往依赖多个国家部门,
关键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启聪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理顺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关系也应进一步理顺。 (一)政企分开是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前提。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倪红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经历了中央"放权"改革、提高中央财政财权财力的分税制改革、以"共享"和"共担"为特点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调整等三个阶段,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存在一些问题。根据新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应是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目标,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缩小地区间差距。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杨志勇  
规范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需要重新认识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央地财政关系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中难度最大的一项内容。除了技术原因之外,还有不少认识上分歧,导致改革具体思路、具体内容、具体改革方案的选择存在分歧。本文分析其中最为关键的央地财政关系的稳定性问题、政府职能动态变化对央地财政关系的影响、地方税的界定和地方债管理问题。央地财政关系需要稳定性,以发挥激励作用。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等要求政府职能的动态变化,这会影响央地财政关系,要求财政制度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有一定的弹性。只要是地方能支配的税收收入都是地方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寇铁军  
关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定性分析●寇铁军一中央与地方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中央与地方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以集权与分权划分为中心的物质利益基础上的社会政治组织———国家的一种政治关系。它产生的必要条件是国家的存在,但它不是与国家同时产生的。它产生的充分条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朝才  
本文认为,日本在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权和事权的基础上,保持中央财政财源优势,然后中央以地方交付税和国库支出金形式补贴地方.这一财政资金分配体制确保了中央对地方的协调、指导地位,对于促进地区间平衡发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增强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作者提出,借鉴日本经验,我国需要建立一种中央与地方责任明确的、由中央补贴地方的财政资金分配体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夏先德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体现并承载着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等各方面的基本关系。如何发挥好财政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础作用,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做了全面部署。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内在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北洋时期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研究《北洋财税制度研究》课题组本文通过对北洋时期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分析与研究,旨在说明:在中国主权进一步丧失以及列强操纵之下的军阀割据混战局势的影响下,北洋时期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主要表现为中央财权的严重削弱和地方财权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杨志勇  
规范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需要重新认识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央地财政关系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中难度最大的一项内容。除了技术原因之外,还有不少认识上分歧,导致改革具体思路、具体内容、具体改革方案的选择存在分歧。本文分析其中最为关键的央地财政关系的稳定性问题、政府职能动态变化对央地财政关系的影响、地方税的界定和地方债管理问题。央地财政关系需要稳定性,以发挥激励作用。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等要求政府职能的动态变化,这会影响央地财政关系,要求财政制度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有一定的弹性。只要是地方能支配的税收收入都是地方税;共享收入属于地方部分同样是地方税,共享税问题的关键是共享比例事先确定且保持相对稳定。此外,地方债管理制度改革应以各级政府均有发债权作为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