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10)
2023(12056)
2022(10795)
2021(10279)
2020(8597)
2019(20037)
2018(19981)
2017(38826)
2016(21490)
2015(24007)
2014(24027)
2013(23750)
2012(22043)
2011(19846)
2010(19805)
2009(18047)
2008(17832)
2007(15598)
2006(13752)
2005(12267)
作者
(63549)
(52592)
(52110)
(50003)
(33797)
(25344)
(23717)
(20553)
(20101)
(19028)
(18131)
(17860)
(16765)
(16594)
(16521)
(16246)
(15713)
(15600)
(15091)
(15000)
(13143)
(13029)
(12693)
(12154)
(11880)
(11705)
(11578)
(11572)
(10635)
(10473)
学科
(81065)
经济(80957)
管理(61136)
(58645)
(49376)
企业(49376)
方法(38656)
数学(33094)
数学方法(32604)
(22856)
(21800)
中国(21063)
(20956)
业经(17842)
地方(15892)
(15743)
(15283)
财务(15213)
财务管理(15181)
理论(14811)
企业财务(14489)
农业(14476)
(14166)
贸易(14161)
(13717)
(13507)
(13330)
银行(13280)
技术(12944)
(12550)
机构
大学(306858)
学院(303274)
管理(119125)
(114805)
经济(112088)
研究(104076)
理学(103151)
理学院(101923)
管理学(99948)
管理学院(99407)
中国(76917)
科学(67713)
(66073)
(54830)
(54140)
(52265)
研究所(49488)
业大(47353)
中心(46384)
(44256)
财经(43833)
北京(41996)
(41610)
师范(41194)
农业(41174)
(39812)
(37506)
(36387)
经济学(33695)
师范大学(33474)
基金
项目(208969)
科学(163345)
基金(151460)
研究(150026)
(133409)
国家(132303)
科学基金(112327)
社会(92056)
社会科(87045)
社会科学(87020)
(81243)
基金项目(80906)
自然(75483)
自然科(73718)
自然科学(73697)
自然科学基金(72357)
(69506)
教育(68897)
资助(63013)
编号(60762)
成果(50442)
重点(47002)
(45992)
(43603)
(43049)
课题(42138)
科研(40528)
创新(40167)
教育部(38928)
计划(38709)
期刊
(125470)
经济(125470)
研究(90218)
中国(55254)
学报(53105)
科学(47851)
(47430)
管理(42773)
(41618)
大学(39050)
学学(36650)
教育(34620)
农业(32808)
(27172)
金融(27172)
技术(24325)
财经(21288)
业经(20015)
经济研究(19273)
(18019)
图书(17109)
问题(16647)
(16300)
理论(15721)
(15044)
科技(14929)
实践(14445)
(14445)
技术经济(14020)
业大(13557)
共检索到441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邢毓静  巴曙松  
外债周期假说说明了外债总体水平在一般情况下的变动规律,但并不是说任何一个债务经济都能够经历这一假设的外债良性循环,即不成熟债务国阶段向成熟债务国阶段的转换、成熟债务国向债务减少国阶段的转换。从更深刻的角度看,所谓实现外债周期的阶段性转换,实际上就是使债务经济良好运行和顺利过渡到自我维持的经济增长状态(self-sustaininggrowth),这主要地取决于政策选择以及宏观调控方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巴曙松  邢毓静  
外债周期的阶段性转换与宏观经济运行巴曙松邢毓静一、问题的提出所谓外债,是指国内外经济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而外债的运用过程,也就是债务经济的过程。所谓债务经济,是指与其他经济社会保持信用关系的信用经济。国际金融理论根据债务经济中外债的借入、使用、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星  陈小虎  邹战勇  
在开放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经济周期传导成为常态。文章在区分中美两国产业内、外贸易的条件下,控制资本账户,利用MSAR-TVTP与SVAR模型,引入中美产业结构、汇率制度等因素,深入分析美国经济周期波动通过直接与间接的国际贸易渠道对中国经济的阶段性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前,美国经济周期波动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对中国经济影响显著,但是之后,其传导效应发生了明显变化。同时,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在传导过程中也发挥着不一样的效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金全  毕振豫  
了解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是进行宏观调控的前提条件。本文在构建DSGE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脉冲响应分析与反事实模拟等方法考察了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驱动因素及其阶段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周期的更迭,经济波动的冲击来源也会发生改变。"软扩张"时期和"次贷危机"时期经济周期主要受技术冲击驱使,而"新常态"下经济波动的主要来源是工资加成冲击与消费偏好冲击。为此,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该做到有的放矢,清晰判断不同时期冲击来源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构建更加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不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乐一  粟壬波  李春风  
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运行的深层次影响持续显现。本文在运用四机制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划分商品市场周期阶段的基础上,估计不同类型外部冲击对商品市场周期阶段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商品市场周期不同阶段之间在持续性和转换速度上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国际利率大幅下降,人民币大幅升值,短期国际资本流入规模较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位运行时,将提高我国商品市场周期步入衰退阶段的可能性;外部冲击对商品市场周期阶段转换的影响比国际金融危机前更加显著。立足于短期内商品市场仍将位于衰退阶段的基本判断,提出如何增强抵御外部冲击能力以促进商品市场走向繁荣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成勇  艾春荣  
本文运用STAR模型理论,对我国1979年第1季度—2009年第3季度的季度GDP增长率数据,分别建立两机制、三机制和四机制LSTAR模型,探讨了我国经济周期阶段的划分、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和持续性以及经济在各个波动阶段之间转换的内在演化机理。实证研究表明,把经济周期阶段划分为紧缩、恢复和扩张三个机制已经能够较好地刻画我国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动态结构,但是划分为紧缩、恢复、扩张和衰退四个机制,在整体拟合效果和对经济增长结构的解释能力方面都有显著提高;经济在各机制之间的平滑转换速度和机制状态是否平稳,阐释了我国经济周期阶段较强的非对称性及其内在演化机理;模型对样本数据在各机制之间的划分结果表明,扩...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文凯  夏会琴  胡海胜  
入境旅游是我国现代旅游产业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入境旅游周期波动规律,对于准确把握我国入境旅游发展态势、制定合理产业发展政策、促进入境旅游市场稳定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运用HP滤波和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入境旅游周期进行波动测度与阶段性变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入境旅游在研究期内表现出总量不断攀升但增速波动起伏的发展态势,在其增速动态变化过程中存在低速增长、中速增长和高速增长三种区制状态,并在“低速增长区制”和“高速增长区制”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我国入境旅游人次增长率在“低速增长区制”“中速增长区制”和“高速增长区制”之间存在着往复的阶段性变迁情况,且“高速增长区制”和“低速增长区制”将通过“中速增长区制”实现“软着陆”和“稳扩张”。从发展趋势来看,2005年以后,我国入境旅游一直处于低速收缩状态,且未来维系低速推进的可能性较大。最后,为扭转低迷的入境旅游市场并推动我国入境旅游业的逆势复苏,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蕾  郑悦  
围绕深证指数分类法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对周期性行业进行范围界定,并进一步以1990~2014年为研究区间,对我国周期性行业在总体规模、占比地位、行业分布、并购态势等方面的演进轨迹展开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周期性行业总体规模稳步增长,占比地位举足轻重;各细分行业演进轨迹特征分明,工业、制造业占比排名领先;周期性行业并购市场量价齐升,产业转型升级提速。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蕾  郑悦  
围绕深证指数分类法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对周期性行业进行范围界定,并进一步以1990~2014年为研究区间,对我国周期性行业在总体规模、占比地位、行业分布、并购态势等方面的演进轨迹展开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周期性行业总体规模稳步增长,占比地位举足轻重;各细分行业演进轨迹特征分明,工业、制造业占比排名领先;周期性行业并购市场量价齐升,产业转型升级提速。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金全  郑挺国  
本文基于门限自回归模型方法对我国1990年1季度至2007年3季度经济增长率进行研究,识别和检验我国经济周期呈现的基本特征,并对我国经济增长走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三区制门限自回归模型适合于描述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进而刻画了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的低速增长—适速增长—高速增长—适速增长—低速增长周期规律;经济周期三阶段性可由拐点8.2和9.71进行划分;通过非线性预测,点预测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率将在未来两年内可能出现持续下降态势,但仍会高于10%的高位上运行,而区间预测结果则显示未来12个季度内我国经济增长率将主要在7%—13%的区间运行。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慧悦  刘汉  
非对称特征是经济周期中的典型化事实,体现为经济增长速度和波动率在周期形态上的非一致性。从我国经济周期非对称形成原因的发展历程来看,计划经济中强制的行政调整在逐步退出,越来越多地使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且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手段趋于多样化,调控能力越来越强。但是,国际社会上的外在不确定性和国内的外在冲击也时有发生,各种合力的综合作用导致了形态各异的非对称经济周期。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由于增速均值下移,波动率降低,导致非对称性减弱,出现了"L型"波动征兆,这意味着新常态阶段将呈现出平均增速下移的趋势性特征。对此,我国应该采取必要的针对性宏观调控措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金全,刘志刚,于冬  
In this paper we used the Plucking model to test the asymmetric patterns in China's business cycle. We find the evidences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lucking effect in output growth. The negative shock to output is not able to influence the growth trend in long run. The growth could return to its trend more quickly after the economy recoveries from the contracting phase in business cycle. These empirical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macroeconomic control has play the roles of stabilizing economy, and the abilities of keeping rapid and stable growth have been enforced.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国峰  
从产权改革和渐进主义的特性出发,本文将我国改革划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至1984年是自下而上的农村改革尝试阶段;1984年至今则是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在渐进主义模式下不断"试错"扩展的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是改革的"深水期",面临着改革前期积累或延后的深层次问题,其开始的时间取决于渐进主义的结束和顶层设计的是否到位。本文认为,土地产权改革、国企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等是第三阶段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隋建利  龚凯林  
本文基于新兴市场国家1994—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和信贷实际增长率数据,运用附加结构转变点的非线性MS模型,深入剖析新兴市场国家整体、各国经济周期以及信贷周期的阶段性特征。研究发现:(1)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周期以及信贷周期都在2008年前后表现出显著的结构差异,将2008年视为经济周期以及信贷周期蕴含"结构转变"的时间节点后,基于非线性MS模型获得的平滑概率在0与1之间转移变迁更加明显。(2)新兴市场国家整体信贷并未表现出显著的顺周期性,而是呈现出阶段性顺周期和逆周期特征,且两者间的异步性随时间推移有所增强。与经济周期相比较,信贷周期表现出在"扩张阶段"与"收缩阶段"之间更强的交替、徘徊特征。(3)外部冲击对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四个区域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效应,其中,欧洲区域的经济以及信贷冲击相对最深,亚洲区域的信贷冲击相对最弱。此外,与宏观经济相比较,国内信贷发展在遭遇外部冲击时具备更大的弹性和可控性。(4)新兴市场各国的信贷顺周期性普遍较弱,宏观审慎政策的频繁运用以及经济周期与信贷周期之间的滞后效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协同性程度指标显示,无论是在全样本期还是结构转变点前后时期,经济周期与信贷周期的协同性程度普遍较低。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乐一  
根据湖南1978~2008年的相关数据对湖南经济周期阶段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2004年湖南已经开始进入经济扩张阶段,但是2008年经济出现回落的迹象,实际产出正在向潜在产出靠近。同时,对湖南经济周期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扩张阶段的持续时间一般是5.33年左右,因此,在2009年湖南经济周期阶段有可能发生变化,即经济很可能从扩张阶段转向收缩阶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