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05)
2023(9707)
2022(8042)
2021(7439)
2020(6184)
2019(14256)
2018(13774)
2017(26059)
2016(12990)
2015(14613)
2014(13931)
2013(14156)
2012(13236)
2011(12105)
2010(11902)
2009(11068)
2008(10822)
2007(9254)
2006(7984)
2005(7054)
作者
(34370)
(29175)
(28911)
(27390)
(18636)
(13829)
(13007)
(11080)
(10992)
(10124)
(9944)
(9649)
(9261)
(9079)
(9049)
(8934)
(8614)
(8432)
(8284)
(7933)
(7125)
(6826)
(6767)
(6506)
(6487)
(6459)
(6275)
(5981)
(5670)
(5655)
学科
(65609)
经济(65557)
(42976)
管理(42365)
(35336)
企业(35336)
方法(33952)
数学(30593)
数学方法(30501)
(22932)
贸易(22918)
(22299)
中国(19864)
技术(16483)
(14587)
(14180)
业经(12740)
技术管理(12604)
(10633)
(10573)
(10330)
金融(10330)
地方(10198)
(10011)
银行(10010)
(9703)
关系(9462)
农业(9428)
环境(8993)
产业(8707)
机构
大学(194233)
学院(191777)
(101024)
经济(99879)
管理(78843)
理学(69504)
理学院(68907)
管理学(68349)
管理学院(67983)
研究(64655)
中国(50626)
(42406)
(38352)
财经(35289)
经济学(34294)
(32572)
科学(31915)
经济学院(31342)
(29367)
中心(28540)
财经大学(26733)
研究所(26683)
(25160)
商学(24196)
北京(24172)
商学院(23960)
(23470)
经济管理(22073)
(21928)
(21829)
基金
项目(131112)
科学(108077)
基金(101728)
研究(99076)
(87200)
国家(86595)
科学基金(76477)
社会(70630)
社会科(67656)
社会科学(67650)
基金项目(52940)
(47353)
自然(45725)
教育(45185)
自然科(44854)
自然科学(44846)
自然科学基金(44192)
资助(41159)
(40007)
编号(35708)
(33775)
(32131)
国家社会(31782)
创新(30676)
重点(29204)
教育部(29143)
(28450)
人文(28103)
成果(27983)
中国(27737)
期刊
(98208)
经济(98208)
研究(61309)
中国(34708)
管理(31560)
(30262)
科学(24008)
学报(21752)
经济研究(19446)
(19254)
(18761)
金融(18761)
财经(18402)
(18367)
大学(18356)
学学(17265)
国际(16502)
教育(16016)
(16008)
技术(15984)
问题(14390)
业经(14157)
农业(12999)
世界(12657)
技术经济(11613)
商业(10031)
(10001)
统计(9843)
科技(9800)
(9077)
共检索到280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学君  田曦  
本文利用中国2002-2014年间的货物贸易和外交访问数据,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定量研究外交访问对出口的创造效应。主要结论如下:控制多重固定效应的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外交访问对贸易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整体上外交访问对出口贸易无显著影响,但国家总理主导的外交访问具有显著的贸易促进作用,并且影响程度与贸易伙伴的经济规模相关;在使用微观产品数据和考虑外交访问影响的持续时间后发现,国家总理主导的访问对出口在中短期内具有显著和持续的影响,而国家主席主导的访问对出口在中长期具有显著和持续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学君  田曦  
本文利用中国2002-2014年间的货物贸易和外交访问数据,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定量研究外交访问对出口的创造效应。主要结论如下:控制多重固定效应的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外交访问对贸易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整体上外交访问对出口贸易无显著影响,但国家总理主导的外交访问具有显著的贸易促进作用,并且影响程度与贸易伙伴的经济规模相关;在使用微观产品数据和考虑外交访问影响的持续时间后发现,国家总理主导的访问对出口在中短期内具有显著和持续的影响,而国家主席主导的访问对出口在中长期具有显著和持续的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崔鑫生  郭龙飞  李芳  
本文使用能够由企业判断反馈的、具有省域区分度的变量,通过问卷调查测度了中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并在此基础上使用开埠通商历史作为工具变量,从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视角,用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了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各省份国际贸易和省际贸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在控制关税等因素的情况下,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能够大幅提升我国各省份的对外贸易;不同地区贸易便利化作用的差异也揭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节奏和效果;虽然贸易便利化会带来贸易转移效应,短期抑制省际贸易,但是它能够通过国际贸易促进省际贸易,从而提高国内经济相互融合的水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群飞  孙跃兰  
2007年7月1日,《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协定》正式实施,推动了中巴双方的经贸合作。文章运用巴拉萨模型检验了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根据实证的结果得出中巴自由贸易协定的实施,无论是对区内两国的贸易创造还是对区外国家的贸易转移效应都不明显,应利用中巴双方产品结构的互补性,促进双边贸易进一步增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姜鸿  
华人已成为日本社会重要的一个部分,华人对中国产品的消费偏好和在降低交易成本方面的优势,推动了中日贸易的发展。本文结果表明,日本华人的进口创造效应大于出口创造效应,2005年日本华人边际出口创造额和边际进口创造额分别为2336、6520美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婕  许振燕  
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运用区域内贸易比重法、巴拉萨模型,RCA指数等工具,分析了CEPA自签署以来祖国内地和香港的静态经济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希  王永红  吴宋  
本文以中国2004-2014年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从国事访问和孔子学院的视角分别考察了中国对外政治互动和文化交流对我国OFDI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治互动和文化交流在增加中国与东道国之间政治互信、减少投资风险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助于促进中国OFDI的发展;进一步研究发现,政治互动和文化交流对促进中国OFDI的发展具有相互替代的作用,即政治互动能弥补因为文化交流不足对中国OFDI的消极影响,文化交流亦能弥补由于政治互动不足对中国OFDI造成的消极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希  王永红  吴宋  
本文以中国2004-2014年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从国事访问和孔子学院的视角分别考察了中国对外政治互动和文化交流对我国OFDI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治互动和文化交流在增加中国与东道国之间政治互信、减少投资风险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助于促进中国OFDI的发展;进一步研究发现,政治互动和文化交流对促进中国OFDI的发展具有相互替代的作用,即政治互动能弥补因为文化交流不足对中国OFDI的消极影响,文化交流亦能弥补由于政治互动不足对中国OFDI造成的消极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亮  蒋洪斌  陈小鸿  
贸易引力模型是分析双边贸易流量常用的模型工具。本文采用CEPII数据库中1995—2010年中国HS-6位数进口贸易数据,将CAFTA看成一种政策项目,使用倍差法与贸易引力模型相结合的方法,从微观产品层面上估算了CAFTA成立对中国进口流量的影响,并利用Heckman两阶段估计法处理零贸易流的样本问题。结果表明,CAFTA的建立对中国进口流量存在扩大的贸易创造效应,但并没有发生贸易转移效应。如果忽略零贸易流导致的样本问题,混合OLS回归将使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偏差。从Heckman两阶段估计结果看,CAFTA的建立使得2004年后中国从东盟进口的贸易额年平均增长20.44%,同时使中国从非东盟成...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聂飞  
结合1992—2014年间中国与104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集,运用合成控制法对CAFTA战略的贸易创造效应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发现,在2005年CAFTA战略初步实施的影响下,中国对东盟国家净贸易效应均为正;分国别看,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新加坡等国存在出口贸易创造效应,对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国存在进口贸易创造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CAFTA战略初步实施显著延长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创造效应持续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聂飞  
结合1992—2014年间中国与104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集,运用合成控制法对CAFTA战略的贸易创造效应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发现,在2005年CAFTA战略初步实施的影响下,中国对东盟国家净贸易效应均为正;分国别看,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新加坡等国存在出口贸易创造效应,对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国存在进口贸易创造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CAFTA战略初步实施显著延长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创造效应持续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姚鹏  孙久文  
贸易开放能塑造一个国家的內部经济地理么?目前对发展中国家贸易开放的空间效应的实证研究还很有限。本文试图利用中国2010年324个地级行政单元(市、州、盟)和直辖市数据来回答贸易开放对中国区域收入的影响,文章引入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同时引入人力资本、人均资本投入、政府扶持等控制变量,研究发现:贸易开放、人力资本不仅能够提高本区域收入水平,同时也能相应提高相邻区域的收入水平;相反,人均资本投入和政府扶持只能提高本区域人均收入水平,对相邻区域会产生负的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怀政  林杰  
文章基于改进的出口贸易碳排放效应理论模型,采用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构建了变系数固定效应计量模型,对出口贸易的碳排放效应进行了计量分析。实证结论显示:工业出口贸易的碳排放效应比较显著,行业规模、贸易结构、市场化程度、出口依存度对二氧化碳排放量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作用;不同行业碳排放效应的强度与方向存在明显差异;减少碳排放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化贸易结构、提高市场效率、合理调整出口贸易依存度、科学管理出口贸易。最后,就我国如何深层次参与国际气候制度建设,减少与贸易相关的碳排放,促进我国工业行业出口贸易低碳化、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应对思路与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孔东民  刘莎莎  陈小林  邢精平  
基于一个来自深交所的独特数据库,本文考察共同基金缘何访问上市公司,以及共同基金是否通过访问获得了信息优势并从中受益。研究发现:第一,共同基金更倾向于访问其持股公司,而公司特征(规模、成长性、业绩与地理位置)、投资者关注度以及盈余质量均显著影响共同基金的访问行为。同时,资产规模较大的基金更倾向于访问上市公司。第二,基金与上市公司的访问交流,显著影响了其交易,进一步,基金基于访问的买卖行为显著预测了上市公司盈余信息和经营业绩。第三,对于投资者关注低的公司,基金可以获得更为显著的信息优势。整体上,本文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访问上市公司获得信息优势,并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这为社会网络与微观信息传...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冯然  申明浩  
互联网是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的重要应用形式。我国传统贸易下滑与电子商务的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电子商务是我国稳增长的重要途径。但是在电子商务增长时,大量实体经济倒闭,引发社会热议,其中较具代表性的观点是电子商务的极速扩张对传统产业造成了危害。本文正本清源,厘清似是而非的误区,从经济学本源的贸易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出发,使用美国线上和线下的零售季度数据,通过协整性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证明电子商务对传统产业长期发展发挥了创造效应。最后,本文呼吁在该结论的基础上,待我国电子商务统计数据完善后,对该问题进行更加科学的研判,以期更好地发挥电子商务在"互联网+"战略中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