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37)
- 2023(8943)
- 2022(8109)
- 2021(7745)
- 2020(6486)
- 2019(15138)
- 2018(15170)
- 2017(29587)
- 2016(16267)
- 2015(18304)
- 2014(18196)
- 2013(18082)
- 2012(16463)
- 2011(14676)
- 2010(14439)
- 2009(13091)
- 2008(12446)
- 2007(10604)
- 2006(9256)
- 2005(7840)
- 学科
- 济(60575)
- 经济(60508)
- 管理(45717)
- 业(43029)
- 企(36068)
- 企业(36068)
- 方法(30005)
- 数学(25921)
- 数学方法(25640)
- 农(16060)
- 财(15492)
- 中国(14575)
- 学(14546)
- 业经(13589)
- 地方(12417)
- 农业(10960)
- 和(10837)
- 理论(10736)
- 贸(10394)
- 贸易(10390)
- 易(10074)
- 技术(10018)
- 环境(9843)
- 务(9758)
- 财务(9701)
- 财务管理(9687)
- 制(9612)
- 税(9173)
- 企业财务(9125)
- 教育(8808)
- 机构
- 大学(226261)
- 学院(224186)
- 管理(91926)
- 济(82323)
- 理学(80606)
- 经济(80394)
- 理学院(79745)
- 管理学(78356)
- 管理学院(77977)
- 研究(72262)
- 中国(51651)
- 京(48011)
- 科学(47742)
- 财(38180)
- 农(36758)
- 所(36474)
- 业大(35981)
- 研究所(33513)
- 中心(32240)
- 财经(31210)
- 江(30804)
- 北京(30217)
- 范(29145)
- 农业(29035)
- 师范(28874)
- 经(28396)
- 院(26357)
- 州(25747)
- 技术(23558)
- 师范大学(23464)
- 基金
- 项目(160778)
- 科学(125085)
- 研究(116665)
- 基金(115771)
- 家(101387)
- 国家(100559)
- 科学基金(85798)
- 社会(70721)
- 社会科(66896)
- 社会科学(66878)
- 省(62884)
- 基金项目(62676)
- 自然(57606)
- 自然科(56201)
- 自然科学(56187)
- 自然科学基金(55159)
- 划(53480)
- 教育(52672)
- 编号(48269)
- 资助(47604)
- 成果(38851)
- 重点(35562)
- 部(34778)
- 发(33603)
- 创(33428)
- 课题(32520)
- 科研(31114)
- 创新(31113)
- 项目编号(30248)
- 大学(29836)
共检索到311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新华 曹翠玉 史瑞和
高粱是C_4作物,增产潜力大,综合利用价值高,作为酿造原料有其广阔的发展前途。我国南方两熟制地区,高粱一般与小麦轮作,多系夏高粱,由于生长期短,一般产量不高。因此,研究夏高粱氮、磷、钾的吸收规律,进行合理施肥是获得籽粒高产优质的必要条件。田间试验于1987年在江苏省泗阳县砂姜黑土上进行。供试高粱品种为原杂10号,在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喜巧 杨文平 黄玲 梅沛沛 孟丽
【目的】研究红花(Carthamus tinctoricus L.)对氮、磷、钾的吸收特征,为红花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红花3个株系(2-3、H-7、BH-1)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幼苗期、花蕾期和成熟期红花不同器官对氮、磷、钾的吸收与分配规律,并分析氮、磷、钾累积量与产量的关系。【结果】幼苗期氮素以叶中较高,磷素和钾素含量均以茎、叶较高;与幼苗期相比,花蕾期根、茎、叶中氮、磷、钾含量下降,转移到花和蕾等器官中;成熟期根、茎、叶中氮、磷、钾含量持续下降,养分转移到种子和苞叶
关键词:
红花 氮 磷 钾 营养吸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邵占宏 李宗圈 王位安 赵红现 王现孬 崔振光 祖耀廷
研究表明,西瓜苗期对氮、磷、钾的吸收很少。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增多,抽蔓到一棚瓜成熟期间对氮的吸收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1419x-5.3878,r=0.9971**。座果后对磷的吸收逐渐增多;开花结果后对钾的吸收逐渐增多。西瓜植株对、氮、磷、钾的分配在结果前主要用于叶的发育和建成,其次是茎、根的生长;座果后,逐渐转向果实的发育
关键词:
西瓜,氮,磷,钾,养分吸收,养分分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军 高丽红 黄延楠
为探明环境对番茄养分吸收的影响 ,以中杂 9号番茄为试材 ,研究日光温室秋冬、冬春 2个栽培茬口不同温光环境下番茄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结果表明 :温光环境对番茄吸收氮磷钾总量的变化产生影响。以果实膨大期为例 ,秋冬茬番茄对全N、P和K吸收的绝对量只相当于冬春茬的 85 4 1%、70 5 1%和 82 4 % ;但 2个茬口番茄全生育期对全N、P和K的吸收比例基本相同 ,为 1∶( 0 14~ 0 17)∶( 1 6 8~ 1 73) ,与温光环境无关。秋冬茬和冬春茬番茄对全N、P和K的吸收量均呈单峰曲线 ,果实膨大期达到最大值。果实膨大和采收初期是营养吸收最旺盛时期 ,吸收量均占到...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番茄 氮磷钾 温光环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明富 顾会战 彭毅 刘克 吴斌 陈尚洪 张建慧 余祥文
本文对广元植烟土壤氮钾含量和变化水平,烟株不同时期生物量增长和增长率,烟叶氮钾吸收量和钾氮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烟土壤氮素供应和烤烟对氮素吸收良好,钾素供应和吸收较差,钾素"回流"现象和土壤钾素物理固定较为突出,钾含量和钾氮比较低;烤烟移栽后15 d左右土壤氮钾含量偏高,中期不足,后期匮乏,生物量较低,烤烟生物量增长与氮钾供应不协调。应减少前期氮钾供应量,加大移栽后45~75 d的氮钾供应,保持75 d后一定量钾素供应,同时缩短钾素在土壤中的滞留时间,调节植烟根际土壤的pH值,减少钾素的物理固定,增加钾素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提高烤烟生物量和烟叶含钾量。初步摸清了川北地区烟草土壤氮钾供肥水...
关键词:
广元市 烟草 氮钾 吸收利用规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锡发 涂仕华 秦鱼生 冯文强 廖鸣兰 周先龙
在四川稻-油轮作制的免耕条件下,川香优9838不同生育期吸收养分的总量差异较大。氮(N)在整个生育期以拔节期的吸收量为最高;其次是成熟期,第三是分蘖期;对磷的吸收从苗期至成熟期表现为小幅持续升高;对钾的吸收主要集中在拔节期到抽穗期,占了全生育期吸收量的73.4%。在土壤养分管理上,川香优9838的氮肥施用宜早,主要在拔节期前。如果水稻在抽穗后土壤供氮不足,应考虑追施粒肥以保证高产优质。磷肥宜作底肥施用。如遇保肥能力很差的沙质土壤或对磷固定能力很强的强酸性/强碱性的土壤,在磷肥施用上则需要分次施用,保证中后期的磷素供应。钾肥的施用应主要在前中期。如遇土壤质地较轻,也可在抽穗期补施少量K肥。免耕栽...
关键词:
川香优9838 氮 磷 钾 施用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曹永庆 任华东 林萍 王开良 姚小华 龙伟 汪开兴
以5年生油茶为试材,研究了树体对大量矿质元素氮、磷、钾元素的年吸收和积累规律。结果表明:油茶年发育周期中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量分别为44.05、5.50、23.31 g.株-1,吸收比例约为8∶1∶4。抽梢期(4月)至果实发育期(7月)是油茶吸收氮、钾元素的活跃时期,该段时期内的积累量超过了年积累量的50.00%,其中的氮、钾元素分别有43.64%和26.97%被根系所利用;植株对磷元素的积累量在4月至10月没有明显的起伏,从果实发育期(7月)至成熟期(10月)这段时间内,植株磷元素的积累量达到2.63 g,其中35.36%保留在根系中。油茶叶片、枝干和根系中氮、磷、钾元素含量高低顺序为氮>...
关键词:
油茶 氮 磷 钾 累积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克如 李少昆 曹连莆 宋光杰 陈刚 曹栓柱
对 30 0 0kg·ha-1皮棉高产测定的结果表明 ,棉花叶片、茎枝、蕾铃中的氮、磷、钾含量随生育进程呈明显下降趋势 ,且下降幅度大于 2 0 0 0kg·ha-1对照产量棉田。整个生长期 ,叶片、蕾铃中氮的百分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产量棉田 ,尤以果枝叶最明显 ;蕾铃中的磷和茎枝的钾百分含量高于对照棉田 ;棉株群体中氮、磷、钾的积累可用Lo gistic曲线方程表达 ,拟合良好。养分吸收最快的时间 :氮约在出苗后 90d ,磷在 92d ,钾则偏早 ,约在出苗后 85d。在 30 0 0kg·ha-1皮棉高产条件下 ,棉株从土壤中吸收的氮、磷、钾分别为 385 .8、2 44 .7和 34 0 ...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明富 成本喜 殷英 余垚颖 吴斌 屈健康 余祥文 王勇 罗定棋 顾会占
本文对川西、川南和川北植烟土壤氮钾养分含量和变化水平,烟叶氮钾吸收量和生物增长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和川北植烟土壤氮素供应和吸收良好,川南较差;川西和川南钾素供应和吸收良好,烟叶含钾量高,川北烟叶含钾量较低;烤烟移载后15 d左右土壤氮钾含量偏高,中期偏低,后期不足,烤烟生物量增长与氮钾供应不协调。应减少前期氮钾供应量,加大45~75 d钾素供应,保持75 d后一定量的钾素供应的同时,有效调节和改良植烟根际土壤环境,增强钾素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进一步提高烤烟生物量和烟叶含钾量。
关键词:
生态 烤烟 氮钾 吸收利用规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恩平 李天来 葛晓光 刘俊东
在无土盆栽条件下研究了钾营养对大棚番茄的光合特性与NPK吸收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叶片光合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等光合指标均以10.7mmol.L-1钾处理为最好。钾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除了与钾浓度有关外,还与氮素的水平有密切关系,适当的钾氮比例是提高光合作用的关键。合理的钾营养促进植株对NPK营养元素的吸收,更好地协调植株体内各器官的NPK合理分配,在本试验条件下以19.8mmol.L-1氮,10.7mmol.L-1钾处理产量最高,单株产量达到1.427kg。
关键词:
钾 番茄 光合作用 产量 营养吸收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翔宇 詹冬梅 李美真 徐智广
将日本马泽藻Mazzaella japonica、孔石莼Ulva pertusa、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红毛菜Bangia fusco-purpurea、蠕枝藻Helminthocladia australis、扇形拟伊藻Ahnfeltiopsis fla-belliformis6种大型海藻培养在富含氮磷海水中72 h,分析海水中氨氮、硝氮和活性磷浓度的变化,目的在于比较它们对营养盐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6种海藻对氮磷都有明显的去除作用,日本马泽藻和孔石莼对氨氮、硝氮和活性磷的去除效果最好,分别吸收了培养水体中氨氮初始总量的98.0%和97.1%、硝氮初始总量的76...
关键词:
大型海藻 富营养化 氮 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军 曹之富 黄延楠 高丽红
【目的】在日光温室内,以黄瓜品种津绿3号为试材,进行冬春茬栽培,研究黄瓜对主要矿质营养氮、磷、钾的吸收特性。【方法】分别于苗期、初花期、初瓜期、盛瓜初期、盛瓜中期、盛瓜末期、拉秧期测定黄瓜的根、茎、叶、瓜等部位氮、磷、钾的含量。计算不同生育时期黄瓜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吸收速率及吸收比例。【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黄瓜在不同时期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不同,全生育期内N:P2O5:K2O=1:0.63:1.36。氮、磷、钾的吸收量呈单峰曲线,盛瓜中期达最大值,植株对养分的吸收速率最大值也出现在盛瓜期,盛瓜期吸收的N、P2O5、K2O分别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73.10%、71.08%、70.65%,...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长明 秦道珠 徐明岗 申华平 王伯仁
在田间条件下 ,对包括两系杂交稻在内的 8个水稻品种的氮磷钾吸收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早稻仅在分蘖—拔节期出现一个吸氮高峰 ,约占总吸氮量的 6 0 % ;晚稻在分蘖期和孕穗—抽穗期出现两个吸氮高峰 ,分别占总吸氮量的 4 0 %和 2 4 %左右。早稻吸收磷钾的高峰期可从分蘖期一直持续到抽穗期以后 ;而晚稻吸收磷钾的高峰期仅在分蘖期 ,其吸收量占全生育期吸收量的 5 5 %以上。在稻谷产量、稻草产量和干物质总积累量方面 ,两系杂交稻比其它品种具有明显的优势 ,分别高出 2 1% ,4 6 %和 32 % ;在这些方面晚稻比早稻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晚稻的磷钾养分 (尤...
关键词:
早稻 晚稻 养分吸收 产量 相关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亚如 崔洁亚 侯凯旋 张晓军 王铭伦 王月福
明确花生生长发育的适宜土壤容重和探究土壤容重影响花生生长的作用机制,为花生高产耕作栽培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采用柱栽的方法,设置020 cm和2140 cm土层土壤容重分别为1.2,1.3、1.2,1.4、1.2,1.5、1.3,1.3、1.3,1.4、1.3,1.5 g/cm36个处理,模拟大田不同土层容重的实际存在状况,研究了土壤容重对花生结荚期氮、磷、钾、钙吸收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0 cm土层土壤容重相同的条件下,花生茎秆、叶片、根系、果壳、果仁和果针的氮、磷、钾、钙含量和积累量均随着214
关键词:
花生 土壤容重 结荚期 养分积累 分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金欣欣 王瑾 宋亚辉 程增书 李玉荣 苏俏
为了解高油酸花生的养分吸收和利用规律,以高油酸花生品种和普通花生品种为研究对象,在整个生育期内取样,测定花生各部位干物质量和养分含量、计算各生育时期氮、磷、钾养分积累量,明确高油酸花生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规律,为指导花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高油酸花生的整个植株及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变化规律与普通花生基本一致,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但高油酸花生根系干物质量高于普通花生,而茎叶则相反,总干物质量显著低于普通花生约6.86%。高油酸花生与普通花生氮、磷、钾的吸收积累趋势一致,氮、磷二者的积累自出苗至荚果成熟期呈直线上升,最终收获时稍有下降;而钾至花期(播后69 d)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平缓。不同器官氮、磷、钾积累趋势也大致相同,但高油酸花生根系的氮、磷、钾积累量显著高于普通花生。花生全生育期氮、磷、钾的需求量表现为氮>钾>磷。播后39 d,氮磷钾平均需求量分别为54.57,12.43,52.99 kg/hm~2。播后39~69 d,氮磷钾养分的需求量分别为87.18,22.62,99.10 kg/hm~2。播后69~109 d,钾需求量很少,氮磷养分的需求量分别为88.48,33.49 kg/hm~2。根、茎、叶中的部分养分在花期后会转移到荚果,氮、磷、钾养分的转移量均表现为叶>茎>根。花生荚果中来自营养器官转移的氮量比例为33.31%,而磷仅为17.43%,钾却高达87.84%。总之,花生营养生长期较大的生物量是生殖生长期荚果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在花生实际生产中,应根据不同花生品种养分的需求及积累分配特点,适时合理施肥,以达到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和花生高产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