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27)
- 2023(8804)
- 2022(7948)
- 2021(7659)
- 2020(6397)
- 2019(14938)
- 2018(14947)
- 2017(29008)
- 2016(15822)
- 2015(17796)
- 2014(17788)
- 2013(17687)
- 2012(16013)
- 2011(14317)
- 2010(14092)
- 2009(12711)
- 2008(12110)
- 2007(10309)
- 2006(8818)
- 2005(7480)
- 学科
- 济(60939)
- 经济(60875)
- 管理(43866)
- 业(41370)
- 企(35095)
- 企业(35095)
- 方法(29910)
- 数学(25678)
- 数学方法(25391)
- 学(17856)
- 农(15177)
- 中国(14559)
- 财(14028)
- 业经(13202)
- 地方(12210)
- 理论(11497)
- 和(10681)
- 农业(10238)
- 贸(10032)
- 贸易(10027)
- 技术(9809)
- 易(9704)
- 环境(9687)
- 教育(9487)
- 务(9280)
- 财务(9223)
- 财务管理(9209)
- 制(9113)
- 企业财务(8726)
- 划(8456)
- 机构
- 大学(222504)
- 学院(219398)
- 管理(91224)
- 济(81899)
- 经济(80014)
- 理学(79888)
- 理学院(79015)
- 管理学(77681)
- 管理学院(77294)
- 研究(71148)
- 中国(50151)
- 京(47341)
- 科学(46824)
- 财(35560)
- 所(35424)
- 业大(34379)
- 农(34332)
- 研究所(32809)
- 中心(31717)
- 范(29968)
- 江(29925)
- 北京(29843)
- 师范(29682)
- 财经(29552)
- 农业(27055)
- 经(26907)
- 院(26019)
- 州(24944)
- 师范大学(24236)
- 经济学(23690)
- 基金
- 项目(157631)
- 科学(122919)
- 研究(115109)
- 基金(113461)
- 家(98752)
- 国家(97933)
- 科学基金(83945)
- 社会(70075)
- 社会科(66209)
- 社会科学(66191)
- 省(61693)
- 基金项目(61390)
- 自然(56055)
- 自然科(54673)
- 自然科学(54662)
- 自然科学基金(53659)
- 教育(52518)
- 划(52215)
- 编号(47778)
- 资助(46594)
- 成果(38507)
- 重点(34847)
- 部(34196)
- 发(33022)
- 创(32737)
- 课题(32106)
- 科研(30438)
- 创新(30413)
- 项目编号(29820)
- 大学(29486)
共检索到303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耀良 张若蕙 周骋
夏蜡梅是我国特有的第三纪残遗植物,自然分布区域十分狭窄,濒临绝灭,被列为国家二级珍稀濒危植物。通过对夏蜡梅群落的分布、区系、外貌、结构及动态等特征的分析表明,夏蜡梅群落可划分为青冈-夏蜡梅群落及夏蜡梅灌丛2个类型。前者属亚热带地带性常绿阔叶林,群落较为稳定;后者是在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后形成的一种次生群落类型,具有不稳定性,最终会逐渐演替成青冈-夏蜡梅群落。
关键词:
夏蜡梅 群落 特有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根有 金水虎 楼炉焕 陈征海 孙孟军
该文报导了浙江省野生蜡梅的分布面积和资源数量 ,调查表明该种群分布于石灰岩山地 ,呈岛状分布 .分布范围约 2 80km2 ,群落总面积为 4 0 4 89hm2 ,整个分布区蜡梅总数为 791 0 5丛 .分析研究了该蜡梅群落的群落学特征和演替趋势 ,认为依照目前的樵采利用方式 ,蜡梅群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颜景惠 李斌
原始珍稀植物——中国夏蜡梅,被列为我国二级保护植物。为保护夏蜡梅,本文介绍了用蜡梅作砧木,采用夏蜡梅为接穗,以"嫩枝腹接"的方法,成功嫁接成活夏蜡梅,并用文字及图解的方法,讲述了"嫩枝腹接"的方法及步骤。
关键词:
嫩枝腹接 夏蜡梅 蜡梅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玮 李庆卫 李萌
对1992—2008年蜡梅类植物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种质资源、形态分类、繁殖栽培、新品种选育、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研究以及蜡梅的园林用途、切花保鲜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今后一段时期研究的重点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木本花卉 蜡梅 种质资源 品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红梅 周耘峰
在对栽培蜡梅品种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蜡梅品种资源进行了初步分类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的结果,分析了蜡梅品种的主要形态特征和分类依据。遵循《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与品种演化规律,同时考虑到实际应用,确定蜡梅品种分类的依据,制定蜡梅品种分类的三级标准。按照花色将蜡梅品种分为3个品种群:蜡梅品种群、白花蜡梅品种群和绿花蜡梅品种群。认为花色、内被片颜色、花型、花径大小及花期是蜡梅品种分类的主要依据,而叶片特征、果实形状、株型及枝条特征仅作为辅助依据。同时提出,进行蜡梅品种识别应抓住典型的、较为稳定的性状以及某些品种特有的个性,而非典型、不稳定的性状不应该作为品种区分的依据。
关键词:
蜡梅 品种资源 分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黄坚钦 何小春 金水虎 朱向东 吴正晃
夏蜡梅传粉后, 花粉管8 d 到达胚囊, 10 ~13 d 实现双受精, 为珠孔受精。胚乳为核型胚乳。初生胚乳核经短暂休眠进行核分裂, 18 d 胚乳完全细胞化, 呈单列细胞, 随后细胞分裂成多列, 并不断消耗珠心组织及珠被。合子经过近1 周的休眠后开始分裂, 为柳叶菜型。39 d 子叶形成后, 以一个方向包绕胚乳, 与胚体接触的周边胚乳和其中部胚乳存在形态上的差异, 表现出为胚输送养料的一种结构, 并保留至种子成熟。胚乳发育存在特殊性, 具营养和吸器的功能。图2 参6
关键词:
夏蜡梅 双受精 胚 胚乳 种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鲁涤非 陈龙清
该文综合了蜡梅科植物1985~1995年10a期间的研究成果,从种质资源、形态分类、微观形态及细胞学、化学成分研究以及蜡梅的园林用途、繁殖、切花保鲜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对今后一段时期研究的重点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木本花卉,蜡梅科,蜡梅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洁 李庆卫
蜡梅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名花,栽培广泛,应用价值极高。本文综述了蜡梅切花产业的发展前景和诸多研究者对蜡梅切花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及进展,并对蜡梅切花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蜡梅 切花 品种 繁殖 栽培 采后处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盛宁 姚青菊 任全进 熊豫宁 孙小芳
从花形态、结实性、光合和水分利用效率等3个方面,比较了属间杂种与母本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父本美国蜡梅Calycanthus floridus之间的差异;另外,对濒危园模拟生境条件下生长的夏蜡梅和苗圃自然光照条件下的夏蜡梅植株的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的生态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花外形、颜色和气味,花被片形态,外、内花被片(数量、大小、颜色、形状和质地),雄蕊(可育雄蕊、不育雄蕊和食物体),雌蕊(花柱和柱头)等方面,属间杂种均表现出双亲的中间性状,结合了双亲优异之处,具有很高观赏价值;②夏蜡梅在南京地区结实正常,美国蜡梅在南京地区的结实能力差,而属间杂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红兰 刘绍俊 李军伟 廖盛夏 甘肖梅 梁士楚
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对光蜡树群落中的光蜡树Fraxinus griffithii、一叶萩Securinegasuf-fruticosa和粗糠柴Mallotus philippensis在夏季中的光合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夏季,林冠层光蜡树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分别为1 064μmol/(m2.s)和20μmol/(m2.s);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型,最大净光合速率出现在12:00时,其值为4.45μmol/(m2.s),16:00时出现第二个峰值2.74μmol/(m2.s),与最大峰值相比降幅达38.43%。光合有效辐射VPAR、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
关键词:
光蜡树 夏季 净光合速率 光曲线 日变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颜景惠 李斌
夏蜡梅是我国的珍稀野生花卉,1963年定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夏蜡梅优点甚多,但夏蜡梅原产于温暖湿润的浙江,故南梅北移就是开发应用此珍稀野花的必由之路。本文用嫩枝腹接法繁殖夏蜡梅,已使之在山东正常露地开花。本文在简介夏蜡梅优点的基础上,对夏蜡梅嫩枝腹接之成功要点加以介绍,并对今后进一步南梅北移此名花之规划作出展望。
关键词:
嫩枝腹接 夏蜡梅 南梅北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龙清 鲁涤非
该研究通过对蜡梅形态特征的实地调查与观测,讨论了蜡梅品种分类的标准与等级问题.并确立了蜡梅品种分类的原则,提出以花大小、花形、花色及内被片紫纹等作为品种分类标准的4级分类系统,并划分了分类标准的等级.此外,该文还应用这一分类系统对武汉地区的蜡梅进行了分类整理与命名,初步调查、整理并定名了3类5型16个品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坚钦
夏蜡梅(CalycanthuschinensisChengetS.Y.Chang)为蜡梅科夏蜡梅属[1],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自然分布在浙江省的天台和昌化。蜡梅科中唯独它花无香气,花大而美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夏蜡梅发现后,改变了长期以来认为夏蜡...
关键词:
夏蜡梅,花芽,雄配子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香波 叶文国 田旗 张启翔
选取夏蜡梅自然分布区8个群体,对花部、叶部、果部和种子的22个性状进行了系统调查与分析,以揭示夏蜡梅天然群体的表型变异特征及变异规律。结果显示:夏蜡梅天然群体存在丰富的表型变异,20个表型性状在群体间与群体内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平均变异系数为12.15%(6.40%~45.87%),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41.87%(1.14%~85.07%),群体内变异(58.13%)大于群体间变异(41.87%);夏蜡梅花色(外被片颜色)表现为白、浅粉、粉、粉红4种类型,不同群体间各花色比例各有不同;各表型性状与生态因子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2个表型性状中有8个和生态因子呈显著相关。通过表...
关键词:
夏蜡梅 天然群体 表型变异 地理变异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