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61)
2023(12780)
2022(11276)
2021(10648)
2020(8909)
2019(20427)
2018(20470)
2017(39540)
2016(21799)
2015(24452)
2014(24501)
2013(24462)
2012(22403)
2011(20295)
2010(20162)
2009(18362)
2008(17829)
2007(15874)
2006(13850)
2005(12074)
作者
(64720)
(54248)
(53563)
(51207)
(34192)
(26250)
(24285)
(21496)
(20407)
(19184)
(18352)
(18316)
(17102)
(16997)
(16710)
(16594)
(16470)
(15848)
(15382)
(15303)
(13743)
(13276)
(13196)
(12435)
(12273)
(12201)
(12084)
(11968)
(11173)
(11016)
学科
(84878)
经济(84784)
(65612)
管理(55872)
(47787)
(43853)
企业(43853)
方法(37438)
数学(32581)
数学方法(32218)
农业(31776)
业经(22538)
中国(21247)
(20279)
(19786)
地方(17654)
(16567)
(14596)
贸易(14591)
(14209)
技术(13869)
理论(13343)
(12679)
银行(12631)
环境(12502)
(12460)
(12387)
(12377)
(12302)
财务(12242)
机构
学院(309134)
大学(306693)
管理(122030)
(118756)
经济(116103)
理学(106773)
理学院(105593)
研究(105114)
管理学(103668)
管理学院(103137)
中国(77237)
(75058)
科学(69371)
(64957)
农业(58180)
业大(57094)
(54523)
(50972)
研究所(50176)
中心(48529)
(45158)
财经(41324)
(40525)
北京(40259)
师范(40074)
(37805)
(36980)
(36672)
农业大学(36578)
(34126)
基金
项目(217657)
科学(169182)
研究(157054)
基金(156249)
(137910)
国家(136684)
科学基金(115722)
社会(96406)
社会科(90832)
社会科学(90807)
(86985)
基金项目(84027)
自然(76914)
自然科(75061)
自然科学(75042)
自然科学基金(73700)
(72473)
教育(70461)
编号(65275)
资助(63747)
成果(52281)
重点(48503)
(47493)
(47203)
(45104)
课题(44030)
科研(42018)
创新(42005)
计划(40658)
大学(39739)
期刊
(131860)
经济(131860)
研究(85018)
(75639)
中国(58430)
学报(56851)
农业(51700)
科学(50794)
大学(42415)
学学(40394)
管理(39548)
(36087)
教育(32420)
业经(27206)
(27143)
金融(27143)
(25102)
技术(25017)
财经(19014)
问题(18460)
经济研究(18257)
(17789)
业大(16804)
科技(16447)
(16020)
图书(15703)
理论(14678)
农业经济(14458)
技术经济(14428)
资源(14192)
共检索到442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巧英  梁宗锁  赵宏光  张冰雪  张学敏  徐波  韩蕊莲  
[目的]研究夏枯草主要农艺性状与其有效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为夏枯草的品质改良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航天诱变夏枯草种植第6代(SP_6)的Ⅰ(分枝多)、Ⅱ(大果穗)、Ⅲ(株型分散)、Ⅳ(二级侧枝)、Ⅴ(早熟)、Ⅵ(晚熟)和Ⅶ(株型紧凑)及CK(地面对照)为材料,通过五点取样法选定单株,测定其农艺性状及有效成分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夏枯草大果穗性状与植株干鲜质量、分枝数、果穗数、冠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按照该性状选育有利于得到高产、大穗株系。株高、冠幅、分枝数、果穗数、果穗粗、果穗长、果穗干质量各农艺性状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相互依赖性高。其中,分枝数与冠幅、果穗干质量、果穗长、果穗粗、果穗数、植株鲜干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它可能是对夏枯草产量影响最大的因子。各株系的有效成分变异系数均较大,存在丰富的变异,且各株系有效成分含量之间未见明显规律。株系Ⅵ(晚熟)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各有效成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迷迭香酸、咖啡酸、总酚、总黄酮4者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阿魏酸与迷迭香酸、咖啡酸、总酚、总黄酮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齐墩果酸与其他有效成分相关性不显著;各有效成分含量与各果穗指标相关性均不显著。株系Ⅵ(晚熟)和株系Ⅶ(株型紧凑)有效成分含量最高,适合作为优质株系进行筛选。[结论]夏枯草植株越嫩,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越高;根据果穗数、分枝数、冠幅性状指标进行选育有利于获得高产优质果穗,其中分枝数可能是影响果穗产量的最大因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艳  汤玉喜  唐洁  郭生豫  李昌珠  李永进  吴敏  
为有效地开发利用黄栀子种质资源,加快育种进程,对黄栀子果实中的主要有效成分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并探讨了有效成分与农艺性状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不同种类黄栀子果实均含有栀子酸、绿原酸、栀子苷以及藏红花素,但各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栀子苷含量最高,平均可达10.44 mg/g,其次是藏红花素,为9.4 mg/g,绿原酸为1.74 mg/g,栀子酸含量最少,平均仅为1.15 mg/g;果实有效成分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大于1.0,但遗传力均比较小,表明供试的4种黄栀子品种果实有效成分遗传分化能力强,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叶片性状及冠幅与果实有效成分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表型性状及单株果数与果实有效成分也呈极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均高于0.8。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旭军  张玉荣  彭翠英  吴媛媛  徐庆国  梁军生  
以18个多花黄精种源为材料,研究不同种源多花黄精的农艺性状和药用有效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除根茎长外,不同种源多花黄精的株高、地径等农艺性状及其根茎多糖含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种源多花黄精的株高、地径、叶面积与其根茎长、根茎粗、根茎鲜质量均呈正相关,根茎多糖含量与株高、地径、根茎粗均呈负相关;多花黄精不同种源间没有明显的地理变异模式;除株高外,多花黄精不同种源的其他农艺性状与药用有效成分含量的遗传方差均小于其环境方差,遗传变异系数也均小于其环境变异系数;除株高和根茎多糖含量外,其他性状的遗传力均比较低;运用隶属函数法综合筛选出石门壶瓶山、沅陵火场、安化仙溪、溆浦低庄和恩施咸丰等5个多花黄精优良种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森林  陈社员  刘忠松  
为了更好地利用不育系 ,对优质油菜 (B.napu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6 81A的微量花粉特性进行了研究 .发现该不育系微量花粉对不育系植株及杂种后代的长势、花器大小及农艺性状等有较大影响 .随着不育系不育程度的增大 ,不育系和杂种生长渐弱 ,且花变小 ,角果变短 ,种子数变少 ,农艺性状变差 .提出利用较多微量花粉的不育系异地制种 ,是兼顾油菜“三系”杂种纯度和杂种优势的较好途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河  郭建伟  卢丙越  孟衡玲  张薇  王田涛  
【目的】马蓝种植区域广泛,在人工栽培中多采为自繁,不利于马蓝的优良品种选育。通过对云南省金平县生产中常栽的4个马蓝居群的重要农艺性状及植株不同部位主要活性成分靛玉红和靛蓝含量进行比较分析,为马蓝规范化栽培与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对4个马蓝居群的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分枝、部位生物量等重要农艺性状进行调查测定,采用HPLC法测定其植株各部位中靛玉红和靛蓝含量,并分析相关关系。【结果】各马蓝居群根、茎、叶干重占株干重比值分别为12.37% ~ 22.26%、52.03% ~ 70.58%、9.16% ~ 35.60%。4个马蓝居群各部位靛玉红、靛蓝含量顺序均为叶>茎>根。4个马蓝居群各部位靛玉红含量根、茎、叶比值为1: (1.99 ~ 2.79): (10.87 ~ 18.01);靛蓝含量根、茎、叶比值为1: (1.60 ~ 5.97): (10.51 ~ 33.92)。叶鲜重、茎干重、叶干重、茎鲜重、茎靛蓝、根鲜重、二级分枝数、根干重、株鲜重、株干重、一级分枝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均在47%以上。茎粗与株鲜重、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一级分枝数显著负相关;二级分枝数与株干重显著正相关;叶靛蓝含量与根干重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鲜、干重显著正相关,与根靛蓝含量显著负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8.83%。【结论】在选育优良马蓝品种时,要重点考虑茎叶鲜干重大的品种。3号和4号马蓝居群是农艺性状好且靛蓝及靛玉红含量较高的优质马蓝资源,可为马蓝的优良品种选育及种植推广提供原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吕孟雨  赵和  温之雨  王海波  
在温室栽培条件下,通过对14个属于多种生态类型区的冬小麦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发现小麦的许多农艺性状在温室栽培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其中穗长、株高、穗下节间与其他性状相关性较高,基本可以作为选择单株生产力水平的主要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永强  张俊超  赵旭红  张宗瑜  张建全  王彦荣  谢文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茹芳  卢思慧  曹金峰  高广居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适合我市的夏大豆育成品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蛋白质含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是:产量>生育日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单株粒数>脂肪含量>始花(R1)~成熟(R8)日数>主茎节数>出苗~始花(R1)日数;对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的是产量,影响较大的是生育日数、百粒重、单株荚数。与脂肪含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始花(R1)~成熟(R8)日数>株高>生育日数>主茎节数>产量>蛋白质含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出苗~始花(R1)日数;对脂肪含量影响最大的是始花(R3)~成熟(R8),影响较大的是株高、生育日数、单株节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车新  杨艳  李志辉  李昌珠  汤玉喜  唐洁  
为有效地保护及开发利用白檀种质资源,加快育种工作进程,以湖南省具有代表性的260份白檀为材料,对其21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相关性以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白檀资源各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5.71%85.51%,其中冠幅的变异系数最大(85.51%),变幅为62.59 m2;果实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小,平均仅为23.04%,具有遗传稳定性;各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较大,平均1.492,其中果实含油率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897,可知白檀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基础;白檀冠幅决定着果实经济性状,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龙添  楼一层  张浩  
【目的】采用响应曲面法建立Box-Behnken模型,优化夏枯草中迷迭香酸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料(g)液(mL)比(1∶10,1∶20,1∶30,1∶40,1∶50,1∶60)、乙醇体积分数(40%,50%,60%,70%,80%,90%)、提取时间(10,20,30,40,50,60min)为考察因素,迷迭香酸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响应曲面法分析,确定夏枯草中迷迭香酸的最优提取工艺。【结果】夏枯草中迷迭香酸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g)液(mL)比1∶28,乙醇体积分数74%,提取时间55min,在该工艺参数条件下,迷迭香酸提取率达0.52%,与预测值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欣欣  李维国  王祥军  张源源  黄肖  高新生  
以我国自主选育的热试662、热试419等7个开割无性系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测树皮乳管列数目、厚度等乳管分化特征参数,分析上述参数与胶乳产量、茎围等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如下:1)7个品系中,石细胞以内的次生韧皮部厚度与茎围,再生皮的厚度呈正相关。2)胶乳产量与石细胞以内的次生乳管列数目,树皮中的次生乳管列数目与树皮总厚度的比值呈正相关;其中,热试419树皮结构的次生乳管列数目与树皮结构的总厚度的比值明显高于其他品系,次生乳管的总列数最多,乳管分化能力较强,且胶乳产量最高。3)热试9359和RRIM600次生乳管的分化能力较强,产胶潜力大。该实验结果为以树皮乳管分化指标辅助评价主要农艺性状提供了参考,也为参试品系割胶技术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姜莉莉  王东  
为研究不同年代小麦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对4个不同年代78个小麦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随着年代的推进,小麦株高的降低趋势明显并趋于稳定,旗叶长呈缓慢下降趋势,旗叶宽、旗叶面积先增长后趋于稳定。在各年代中,株高与穗粒数、千粒质量和结实小穗数呈不显著正相关,与不孕小穗数呈不显著负相关。旗叶宽和旗叶面积与穗粒数、千粒质量和结实小穗数呈一定的负相关性,并与不孕小穗数呈一定的正相关性。因此,适当降低株高,增加旗叶宽和旗叶面积,对提高小麦产量有一定的推进作用。穗粒数和不孕小穗数的变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龙建廷   许赵佳   苏志刚   王明涛   苗彦军  
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既是优质牧草,也是生态修复的先锋植物。巴青垂穗披碱草是西藏第1个野生牧草驯化品种,为提高巴青垂穗披碱草种子产量,明确巴青垂穗披碱草种子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关系,本研究以3个种子产量指标与7个农艺性状指标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以及逐步回归法分析了巴青垂穗披碱草种子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单株穗数和单株产量与分蘖数、平均旗叶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综合农艺性状指标变量V1和V2,分蘖数和株高结构系数相对较大,可见分蘖数与株高是决定垂穗披碱草种子产量的主要因子。基于逐步回归法分析发现单株产量与单株穗数、平均穗粒数极显著相关(P <0.01);平均穗粒数与单株穗数、种子长度、平均拔节数、株高、平均旗叶长显著相关(P <0.05);单株穗数与种子长度、芒长、平均拔节数显著相关(P <0.05)。因此或可通过增加旗叶长来增加单株穗数与单株产量,进而提高巴青垂穗披碱草种子产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俊  吴才文  赵培方  夏红明  暂逢刚  杨昆  李复琴  刘家勇  
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法,对Q、VMC、FR、RB、CP、TCP等系列113份引进甘蔗种质的出苗率、分蘖率、宿根发株数、株高、茎径、有效茎、单茎重、蔗产量、锤度、蔗糖分、简纯度、纤维分、含糖量等13个工艺及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含糖量、蔗产量与株高、有效茎、单茎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蔗糖分与锤度、简纯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茎与茎径呈极显著负相关,宿根发株数与出苗率、分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各性状间存在多重共线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3个工、农艺性状可简化为5个主成分,即产量因子、糖分因子、发株与纤维分因子、分蘖因子、茎径因子,5个主成分所提供的信息量占全部信息量的75.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瑞环  刘殿林  哈玉洁  陈德富  夏立新  
通过对黄瓜杂种一代苗期及成株33个性状的性状值、超中优势、超亲优势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分析了黄瓜丰产及早熟两个性状的主要构成因素及与其他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总瓜条数、单瓜重、主枝瓜重量、主枝单瓜重、主枝瓜条数、侧枝瓜条数、侧枝单瓜重、侧枝瓜重量、茎粗和生育天数等性状是决定总产量最为重要的因素并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无论在性状值、超亲还是超中优势中均达到极显著相关。前期产量主要决定于第一雌花节位和雌花节率及主侧枝瓜条数和瓜重、株高、叶面积等性状,达到显著水平,其中第一雌花节位和雌花节率在性状值、超亲和超中优势中都呈极显著相关性,说明这两个性状是决定黄瓜早熟性的决定性的因素并具有较强的杂种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