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42)
- 2023(5950)
- 2022(4925)
- 2021(4421)
- 2020(3642)
- 2019(7841)
- 2018(7545)
- 2017(13890)
- 2016(7669)
- 2015(8128)
- 2014(7563)
- 2013(7394)
- 2012(6606)
- 2011(5869)
- 2010(5598)
- 2009(4981)
- 2008(4863)
- 2007(3989)
- 2006(3382)
- 2005(2727)
- 学科
- 济(27579)
- 经济(27545)
- 业(20488)
- 管理(20295)
- 企(15519)
- 企业(15519)
- 方法(13502)
- 数学(12382)
- 数学方法(12298)
- 农(8509)
- 学(8162)
- 财(7837)
- 贸(7148)
- 贸易(7147)
- 易(6970)
- 中国(6927)
- 业经(6235)
- 农业(5953)
- 环境(5002)
- 技术(5000)
- 务(4897)
- 财务(4896)
- 财务管理(4892)
- 企业财务(4682)
- 制(4596)
- 地方(4401)
- 产业(4311)
- 税(4218)
- 银(4144)
- 银行(4106)
- 机构
- 大学(106793)
- 学院(106077)
- 济(42378)
- 经济(41715)
- 管理(40008)
- 研究(39064)
- 理学(36059)
- 理学院(35601)
- 管理学(34908)
- 管理学院(34742)
- 中国(28378)
- 农(27988)
- 科学(27934)
- 农业(22694)
- 业大(22571)
- 京(21543)
- 所(21069)
- 研究所(20062)
- 中心(17965)
- 财(17426)
- 农业大学(15304)
- 财经(14752)
- 江(14537)
- 院(14373)
- 经(13669)
- 室(13340)
- 经济学(13057)
- 北京(12780)
- 省(12765)
- 实验(12761)
- 基金
- 项目(83526)
- 科学(65320)
- 基金(62870)
- 家(59491)
- 国家(59037)
- 研究(51509)
- 科学基金(49057)
- 自然(34959)
- 社会(34403)
- 基金项目(34375)
- 自然科(34192)
- 自然科学(34179)
- 自然科学基金(33617)
- 社会科(32721)
- 社会科学(32712)
- 省(31843)
- 划(28543)
- 资助(24252)
- 教育(22584)
- 重点(19752)
- 计划(18852)
- 编号(17893)
- 部(17858)
- 发(17768)
- 创(17702)
- 科研(17414)
- 科技(16773)
- 创新(16653)
- 业(16095)
- 国家社会(15178)
共检索到139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红 章守宇 戴小杰 金承法 吴伟忠 隋洪波
应用模糊聚类方法,采集东海30个站表层及底层1996-1998年夏季的水温(T)、盐度(S)、溶解氧(DO)、磷(P)、三态氮(N)、硅(Si)、pH值等九个指标的测样数据,对东海水团进行划分,其表层水团配置为大陆沿岸冲淡水(I),黄东海混合水团(Ⅱ),台湾暖流水(Ⅲ),黑潮表层水(Ⅳ)等水团。底层水团配置为黑潮次表层水团(V),黄海冷水团(Ⅵ),台湾暖流水(Ⅲ)等水团。并分析了1996-1998年夏季由大陆径流和外海水团势力强弱影响所致的东海水团变动特征及沿岸冲淡水转向问题,同时讨论了东海水团分布与鲐■渔场关系。
关键词:
模糊聚类 水团 东海 鲐■渔场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俞连福
我国的机轮灯光围网(以下简称机围)渔业,自1972年建立至今,已经走过了25个年头,尽管经过了多次反复,但终究走上了巩固发展的道路。东、黄海实施200海里后,将会对国有机围渔业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开发利用围网渔场十分重要。东海中南部海域栖息着丰富的鲐鲹鱼类,是一个很好的围网渔场,充分利用该渔场已成为我国机围渔业的当务之急。笔者对该渔场进行过两年的试捕调查,现以试捕调查资料为依据,初析该渔场并提出今后充分利用的意见。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建生 严利平 程家骅
利用2006年7~11月大型机轮灯光围网在东海外海的生产资料,并结合生物学测定数据以及水温遥感数据,对夏秋季东海群系澳洲鲐数量分布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它们与海洋环境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夏秋季东海外海海域的澳洲鲐主要为索饵群体,它们的高度集群期主要在7~9月份,其中以8月份较为明显;10月份以后,由于鱼群开始进行越冬洄游,移动速度明显加快,虽然有偶尔的高度集群现象,但是持续时间较短。在地理分布上,7~8月份,澳洲鲐索饵群体的主要分布在125°00′E以西、28°00′N以南海域;9月份,鱼群重心向东北方向转移,范围为125°00′~126°00′E、28°00′~28°30′N海域...
关键词:
东海 澳洲鲐 夏秋季 数量分布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田丰歌 王符菁 何静 杨振雄 黄彬彬
为研究汉森莹虾(Lucifer hanseni)在珠江口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水团的关系,探讨其温盐适应性,于2016—2021年每年8月在珠江口海域进行采样调查。结果表明, 6次调查汉森莹虾的平均丰度为9.26~31.09 ind/m~3,其分布具有很强的聚集性,丛生指标在57.00到236.32之间。根据对温度、盐度数据的K-means聚类分析,将调查海域分为径流水、咸淡混合水和南海高盐水3种水团。汉森莹虾主要分布在大屿山岛以南的南海高盐水水域,并向北部咸淡混合水和径流水的区域扩散,扩散范围与其本身数量及南海高盐水的入侵强度有关,最远可至虎门附近。相关性分析显示,各次调查汉森莹虾的平均丰度、分布站数与海水表层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平均值呈显著正相关。在夏季珠江口,汉森莹虾的分布与底层盐度(sea bottom salinity, SBS)关系密切,其丰度在多数调查中与SBS呈正相关关系,丰度高值点在多数调查中均位于29.5~31.0的SBS区间内,指示汉森莹虾是一个近海暖水种。
关键词:
汉森莹虾 浮游动物 珠江口 水团 盐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捷 陈佳杰 徐兆礼
为研究吕泗渔场沿岸海域虾类群落结构特征,利用2010年春季(5月)和夏季(9月)在吕泗渔场沿岸海域开展渔业资源调查获取的资料,分析了虾类的种类组成、多样性空间分布及群落结构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吕泗渔场沿海海域春夏两季共出现虾类18种,其中春季11种,夏季15种;春季优势种为葛氏长臂虾、日本鼓虾和鲜明鼓虾,夏季优势种为哈氏仿对虾和中华管鞭虾。研究表明:吕泗渔场沿岸海域虾类春季以暖温性生态类群为主,夏季以暖水性生态类群为主。吕泗渔场沿岸虾类种类数和多样性指数较高的站位主要集中在调查海域的外侧。运用聚类和多维标度对群落结构的相似性进行分析,结合水深等环境因子对吕泗渔场沿岸海域虾类...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作华 石晓勇 张传松 梁生康 王丽莎
2006年6~7月对黄、东海海区叶绿素a现场取样分析。结果显示,叶绿素a的分布整体上呈现从近岸到远海降低的趋势。受长江冲淡水和上升流的影响,高值区主要在28°~32°N,122.5°~123°E之间。光照条件和营养盐等是影响夏季黄、东海海域叶绿素a分布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黄、东海 叶绿素a 光照 营养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建生 严利平 胡芬
以2003–2008年夏秋季大型机轮围网在东海南部和中部外海的生产数据为基础,对澳洲鲐(Scomber aus-tralasicus)的集群开始时间、渔汛持续时间、渔场和渔获产量的年际变化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渔汛开始和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以及渔场和渔获产量的年际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夏秋季东海中南部澳洲鲐的平均渔汛开始时间平均为7月12日,即7月中旬开始;渔汛持续时间近2个月,一般在9月上中旬结束,个别年份可延迟到9月下旬;渔获产量的高峰期主要在7月下旬和8月份。渔场范围以2005、2006和2008年较大,而其余3年相对较小;中心渔场集中程度以2003、2004和2008年较高。年产量具有...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柏育材 徐兆礼
利用2008年3月和6月衢山岛海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研究衢山岛海域甲壳动物十足目(Decapoda)和口足目(Hoplocarida)中虾类的资源密度、种类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等分布,分析主要优势种密度对其总资源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航次拖网调查样品中,共鉴定十足目18种,口足目1种。3月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和安氏白虾(Exopalaemon annandalei)是衢山岛海域的主要优势种,6月的日本鼓虾无论在重量还是尾数上都是主要优势种。3月和6月两类优势甲壳动物平均重量密度分别为840.65 kg/km2和923....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丁永敏
东海南部钓鲐鱼参渔场于1984年开发成功后巳成为我国机轮围网的重要渔场,以大连海洋渔业总公司为例:1984年在此捕鱼978吨(全国机围为4293吨),占秋汛围网总产近1/3。以后5年因未充分利用该渔场,产量波动很大,从1985年338吨(占全汛1.8%)到1987年的4665吨(占全汛30%),而1990年恢复重视该渔场,产量又回升到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朗 杨杰青 周进
为了解象山港仔稚鱼的群落结构和季节变化特征,根据2022年4月(春季)和8月(夏季)对象山港水域仔稚鱼和同步环境的调查数据,分析水域仔稚鱼群落的物种组成,计算物种相对重要性指数(IRI)、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及重叠系数,利用方差比率和x~(2)检验分析揭示优势种种间连结性,使用冗余分析方法阐释仔稚鱼群落结构和典型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结果表明,春、夏季象山港水域内共有仔稚鱼22种,隶属于9目16科;春季主要仔稚鱼(IRI≥100)为日本鳀(Engraulis japonicus)、鮻(Planiliza haematocheilus)、中国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与东方鲀属一种(Takifugu sp.),夏季为侧带小公鱼属一种(Stolephorus sp.)、肩鳃鳚属(Omobranchus spp.)和鳓(Ilisha elongata)。日本鳀和鮻为广生态位种,中国花鲈、东方鲀属一种、肩鳃鳚属,鳓和侧带小公鱼属一种为中生态位种,春、夏季主要仔稚鱼生态位重叠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49~0.88和0.36~0.89。象山港春、夏季主要仔稚鱼总体以正联结关系为主,象山港春、夏季主要仔稚鱼种间连结性为正相关,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稳定性较强。春季温度和盐度、化学需氧量和叶绿素a、浮游动物丰度、生物量与活性磷酸盐分别是影响日本鳀、中国花鲈、鮻和东方鲀属一种分布的主要因素;夏季透明度和温度、溶解氧与透明度是影响侧带小公鱼属一种、肩鳃鳚属和鳓分布的主要因素。研究可为今后开展该海域的环境保护、增殖放流与渔业科学管理等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段春锋 曹雯 缪启龙 柳克
夜雨作为降水日变化中的特殊现象,是一种独特的气候资源。论文借助2 046个经质量控制的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分析中国夏季夜雨空间分布特征,并比较分析不同典型夜雨区和非典型夜雨区的降水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夜雨现象站点多且分布较广。降水峰值时间多出现在下午和后半夜,其中东部多发生在下午,西部多发生在后半夜;夜雨现象最明显的区域是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此外在山脉及附近区域也普遍存在,北方和西部最明显;而夜雨现象不明显的区域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区域;中国大部分地区夜间的降水前半夜少于后半夜,而青藏高原东部、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呈现前半夜多于后半夜。地形对降水日变化的主要影响为双日波特征,降水...
关键词:
降水日变化 地形 夜雨 夏季 中国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宇坛 李圣法 杨林林 袁兴伟 姜亚洲 林楠
为研究象山港仔稚鱼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在象山港港湾内设置14个站,于2015年4月3日6月10日期间按周采样,共调查10个航次(ⅠⅩ),用方形网(网口为1 m×2 m,网目1.0 mm)采集仔稚鱼,同时采集温度、盐度和浮游动物等数据。调查期间采集仔稚鱼180 254 ind共45种,隶属25科39属,主要优势种为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矛尾鰕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鮻(Chelon haematocheilus)、斑尾刺鰕虎鱼
关键词:
象山港 仔稚鱼 种类组成 环境因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彬宇 范广洲 周定文
利用NCEP/NCAR逐日及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采用高斯滤波、EOF分析、合成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50年来青藏高原夏季水汽输送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夏季各层的水汽输送具有其独特性。高原中东部是华北及我国中东部地区高空水汽的重要来源,华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高空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南海地区。高原的平均流输送与总水汽输送具有基本相同的分布特征,瞬变波输送的经向性非常强,平均流输送比瞬变波输送大一个量级。平均流输送对我国西南和中东部地区高空的水汽含量起重要作用,瞬变波输送主要影响高原北部及我国华北地区高空的水汽含量。EOF分析反映了高原水汽输送的不同方式,EOF1反映了夏季高原地区的西北风水汽...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夏季 水汽输送 特征分析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孙珊 李显森 戴芳群 陈聚法 徐玉成 牛明香
根据2006年12月~2007年1月在秘鲁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外海渔场的探捕调查,对该海域夏季的渔业资源和水温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南半球夏季调查海域(13°~22°S,78°~90°W)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存在一大范围的低温水舌,表层水温分布范围为19·37~23·26℃,由南向北递升。北部温跃层顶界较浅,厚度较小,强度较大;而南部温跃层顶界较深,厚度较大,强度较弱。拖网的平均CPUE为38·4kg/h,渔获物以茎柔鱼Dosidicus gigas为主,占总渔获量85·2%;秘鲁鳀Engraulis ringens仅分布于调查海域东南部的秘鲁专属经济区外缘水域,资源密度指数为3·7...
关键词:
渔场 渔业资源 水温 秘鲁外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易予晴 龙腾飞 焦伟利 彭剑威 刘慧婵 凌赛广
利用2000~2010年共11期MODIS地表温度资料和多源多时相的遥感影像分类结果揭示武汉城市群的夏季热岛效应,反演并计算出10a间武汉城市群日间和夜间的热岛强度变化、土地覆盖类型和城镇用地面积。在对不同时相的地表温度数据进行热岛指数归一化处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武汉城市群热岛的分布特征及年代演变,定量分析了武汉城市群以及中心城市武汉市不同热状况区面积的变化和热场的变迁。结果表明,武汉城市群夏季热岛效应较为明显,其中武汉市是主要热源和热中心;自2000年起,武汉城市群城乡温度差异逐步减小,热中心分布向外扩散,城市热岛区域急速扩张,整体热环境趋于恶化;新兴城区的开发增加了武汉市的热源分布,人工表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