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33)
2023(8977)
2022(8007)
2021(7252)
2020(6411)
2019(14622)
2018(14560)
2017(27737)
2016(15401)
2015(17397)
2014(17126)
2013(16958)
2012(15790)
2011(14457)
2010(14535)
2009(13810)
2008(13601)
2007(12448)
2006(10699)
2005(9505)
作者
(47856)
(40114)
(39887)
(37940)
(25217)
(19481)
(18156)
(15838)
(15040)
(14136)
(13557)
(13319)
(12805)
(12718)
(12668)
(12588)
(12524)
(11942)
(11773)
(11543)
(10436)
(9943)
(9800)
(9300)
(9176)
(9142)
(8954)
(8849)
(8215)
(8147)
学科
(59911)
经济(59849)
管理(39401)
(37805)
(30098)
企业(30098)
方法(29228)
数学(25820)
数学方法(25520)
(17674)
(15844)
(15600)
中国(15358)
(12543)
贸易(12540)
(12175)
业经(12005)
地方(11650)
农业(11499)
(11215)
(9566)
理论(9438)
(9393)
财务(9369)
财务管理(9339)
(9017)
银行(8962)
(8777)
金融(8775)
企业财务(8741)
机构
学院(221257)
大学(220640)
(85077)
经济(83144)
研究(79238)
管理(78147)
理学(67048)
理学院(66222)
管理学(64737)
管理学院(64360)
中国(58248)
科学(53740)
(48733)
(47312)
(43237)
研究所(39739)
业大(39307)
农业(39289)
(38574)
中心(36089)
(34067)
财经(30629)
北京(29682)
(28804)
师范(28355)
(28326)
(27673)
(27096)
经济学(26208)
技术(26137)
基金
项目(148894)
科学(113418)
基金(104931)
研究(102428)
(95178)
国家(94410)
科学基金(77308)
社会(61352)
(59682)
社会科(57905)
社会科学(57883)
基金项目(55229)
自然(52632)
(51474)
自然科(51377)
自然科学(51353)
自然科学基金(50429)
教育(47728)
资助(44291)
编号(42110)
重点(35053)
成果(34239)
(32919)
(31967)
计划(30732)
(30475)
课题(29897)
科研(29748)
创新(28576)
科技(27623)
期刊
(93690)
经济(93690)
研究(60502)
学报(44819)
(44203)
中国(42361)
科学(37544)
大学(31735)
(30767)
学学(30196)
农业(29792)
管理(26817)
教育(22925)
技术(18268)
(17868)
金融(17868)
(16368)
业经(16345)
经济研究(15856)
财经(14937)
(12852)
(12808)
问题(12337)
业大(11716)
科技(10706)
技术经济(10614)
(10533)
商业(10329)
图书(10298)
统计(10226)
共检索到3233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建刚  奥银焕  李照国  
利用2009年7月24日-9月12日"巴丹吉林沙漠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资料,对比分析了典型晴天和阴天下巴丹吉林沙漠地表辐射、能量平衡和土壤温度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巴丹吉林沙漠典型晴天条件下总辐射、地表反射辐射、地表长波辐射、有效辐射、净辐射的峰值和日积分值都比典型阴天条件下大,大气长波辐射比阴天条件下小。两种天气条件下净辐射日积分值占太阳总辐射的1/3。②沙漠地区典型晴天地表反射率呈U型,白天均值为0.32;阴天变化较平缓,均值为0.29。③两种天气条件下地表热量平衡都以感热输送为主,波文比分别为4.55和1.16。晴天不平衡能量达到净辐射的20%,阴天为30%。④晴天条件下有效能量夜间为负值,白天为正值,阴天全天为正值;湍流能量全天均为正值。能量闭合度(EBR)晴天平均为0.68,阴天为0.76。⑤土壤温度5~10 cm日较差逐渐减小,20、40 cm日变化不明显;5 cm土壤热通量日变化较大,20 cm土壤热通量振幅较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宁  王乃昂  黄银洲  李宏宇  路俊伟  
论文以巴丹吉林沙漠腹地陆面和湖面能量平衡系统的定位观测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了夏季不同天气条件下两种典型下垫面的辐射收支和能量分配之异同,评价了典型晴天的辐射收支与能量分配对季节平均气候态的代表性。结果显示,按"晴天—多云—阴天—降水"的顺序,陆面与湖面的总辐射、反射短波辐射和净辐射之日均值呈逐渐减小趋势,大气逆辐射则逐渐增大。湖面长波辐射亦随这一天气变化顺序逐渐增大,暗示地下水携带的热量和局地平流作用对湖水表面温度皆有影响。非降水天气时,陆面感热通量占净辐射的主要部分。云和降水皆会直接影响陆面的能量分配,感热通量一般随云量的增加而减小,潜热通量则逐渐增大。湖面典型晴天的午后存在逆温现象,然降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仕强  刘寿东  王咏薇  王成刚  白杨  
城市化发展导致城、郊能量平衡及辐射平衡存在明显差异。利用城、郊夏季涡度相关系统观测数据,分析了南京城、郊在晴天条件下的辐射平衡、能量平衡、反照率以及储热项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夏季晴天条件下,城、郊辐射收支分配有显著不同。城市辐射陷阱作用导致城区向上短波辐射日均值小于郊区,城、郊分别为24.6W/m2和39.5W/m2,城市辐射陷阱效应导致截留的短波辐射日平均值可达23.7W/m2。同时城市地表向上长波辐射日均值大于郊区自然地表,城、郊分别为505.1W/m2和488.3W/m2,这与城、郊地区不同的地表温度直接相关;(2)城、郊能量平衡分配的方式有显著不同,城市地表储热及感热为能量分配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玉魁  阎艳霞  王保平  肖彩虹  杨超伟  
运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野外定位观测站(1983—2004年)和内蒙古磴口县气象站有关资料(1954—2003年),分析乌兰布和沙漠沙尘天气的年际和季节变化特征,研究沙尘天气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该区沙尘天气主要出现在2—6月份,占全年的58.5%,冬季次之,秋季最少,4月份发生频率最高;该区20世纪80年代沙尘天气活动频繁,1983—1987年每年扬沙日数都在100d以上(1986年高达164d);90年代初期沙尘天气显著下降,中期至末期处于低值;21世纪初,沙尘天气的发生又有所回升。该区充足的沙源为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来源,当具备了起沙风的动力条件时,极易发生沙...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大龙  贾晓伟  杨竞立  董国明  
为对比不同室外环境模拟软件在城市辐射场方面的性能差异,该文选取3款城市气候模拟工具ENVI-met、RayMan和SOLWEIG为研究对象,对比各软件能够获得的城市辐射模拟量,并分析其主要辐射量的计算方法;分别模拟了下垫面和建筑体围合方式对于辐射场的影响,从长短波2种不同辐射类型、从直射辐射和反射辐射等辐射参数方面对比不同软件的辐射场模拟差异。结果表明:RayMan计算灵敏度高,模拟速度快,但输出辐射参数较少;ENVImet可计算最多的辐射参数,也可计算建筑表面之间的长短波辐射换热量;SOLWEIG可用于室外大空间模拟,且计算的辐射参数较多,但误差较大。3个软件均可分析空间围合对直射辐射和散射辐射的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宏芳  高红燕  杨新  潘留杰  
利用ERA40再分析资料,评估了参与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的CCSM4模式对东亚夏季不同要素场的气候态和年际变化的模拟能力,并与第三阶段的CCSM3模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CCSM3和CCSM4均能较好地模拟出东亚夏季海平面气压、850hPa风场、500hPa高度场气候态的空间分布特征,总体来说,CCSM4对各要素的模拟效果更好;2虽然模式对东亚地区不同要素年际变率的模拟能力整体偏弱,但相对来说,CCSM4的模拟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3模式对副高、印度热低压的变化趋势有一定的模拟能力,但CCSM3对副高面积指数,印度热低压及印度热低压槽指数的模拟效果反而表现的更好。对于三种典型的东亚...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丽莎  魏西会  张海波  李春川  唐洪杰  
根据2016年1月(冬季)和6月(夏季)渤海中部叶绿素a(Chl a)、营养盐等数据,对Chl a和营养盐的季节特征、影响因素及趋势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hl a和营养盐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P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克煌  唐志明  杨瑞霞  钟兆站  
采用适合本区特点计算精度较高的气候学计算方法,计算了交界带的辐射平衡及其各分量,并分析其水平、垂直分布和季节变化的特征。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山地平原交界带的地形的互相作用,使交界带从北到南形成较为稳定的辐射平衡低值带。辐射平衡季节变化特点是7月最大,1月最小,其分布与年分布相似,但随季节变化而有差异。辐射平衡年值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月值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因季节变化而不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冲  王传奇  杨鲁伟  张振涛  方海龙  翟娅萍  
为分析日光温室内部的热环境,运用传热学理论,对夜间温室内存在的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建立温室内部热平衡方程。采用热平衡模型确定冬季温室所需补热量,并评估供暖系统在温室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室内空气温度的理论值与实测值差别不大,模型比较切合实际。计算结果还揭示了温室内部热流的走向与分布情况,以及围护结构对温室保温所起到的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清  金莉莉  李帅  艾力·买买提明  杨兴华  李振杰  
本文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站:83°40'E,39°01'N)2007年1月-12月紫外辐射和总辐射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太阳紫外辐射的气候学特征。结果表明:①本地区太阳紫外辐射年总量为305.64MJ(/m2·a)。年平均日总量为0.84MJ/m2,大于黑河、太湖和青藏高原地区。紫外辐射年平均值在总辐射年平均值中所占比例为4.99%,小于太湖和北京,大于黑河地区和五道梁,月平均日总量7月最大;②其日变化,晴天呈现出标准的倒"U"型,即早晚小、中午大,正午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③紫外辐射受云量、降水和沙尘的影响很大;④紫外辐射在总辐射中所占比例有明显的年、季节和日变化,其年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景波  邵天杰  郁科科  李恩菊  成爱芳  孟静静  董治宝  
为查明腾格里沙漠沙丘CO2浓度和昼夜变化规律,利用红外CO2监测仪在2009年夏季对腾格里沙漠西南部的民勤沙丘CO2浓度变化进行了昼夜连续观测,研究了不同类型、不同深度沙丘CO2浓度变化。研究得出:所有实验点CO2浓度在深度上的变化与通常观测的不同,2m和4m处的CO2浓度都比1m处的大;固定沙丘的昼夜CO2浓度累积值大于半固定沙丘的昼夜CO2浓度累积值,而半固定沙丘的昼夜CO2浓度累积值又大于流动沙丘的昼夜CO2浓度累积值;沙丘白天CO2浓度累积值高于夜间;在极端干旱的腾格里沙漠西南部,不论是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还是流动沙丘,CO2浓度在一昼夜内也具有清楚的变化规律,即从当日09:00左右到次日09:00点左右均呈现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但CO2浓度升降相对于大气温度的升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滞后时间约1~3h;沙丘CO2浓度和大气温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温度是决定CO2昼夜浓度变化规律的主要因素。在极端干旱的民勤沙漠区,各类沙丘沙层中的CO2浓度都明显高于空气CO2浓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洪林  于贵瑞  牛栋  
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太阳辐射计算方法 ,考虑地形和大气衰减因子 ,通过组件技术实现GIS与太阳总辐射计算模型集成 ,建立了太阳潜在总辐射计算模型。同时利用我国 10 7个气象观测站的多年逐日太阳辐射资料 ,假设多年中有 1d为晴朗无云的天气 ,即取多年中的最大太阳总辐射值为该计算日的潜在日总辐射值 ,进行模型检验 ,证明该方法可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相成  汤亮  张文宇  曹梦莹  曹卫星  朱艳  
【目的】揭示水稻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传输特征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方法】以2个不同株型水稻品种为材料,于2009—2010年分别设置不同栽插密度和施氮水平的田间试验,系统测定水稻主要生育时期的冠层结构和PAR传输参数,分析冠层结构和PAR传输参数随生育进程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PAR传输参数的日变化规律,并研究入射光散射比例对冠层PAR传输的影响。【结果】栽插密度和施氮量对水稻叶面积指数(LAI)、冠层平均叶倾角和株高有显著影响。冠层PAR透过率、反射率随生育进程先减后增,最小值出现在孕穗至抽穗期;提高施氮量减少了冠层PAR反射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水稻冠层消光系数(K)逐渐增加,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丽文  陈滢伊  王凯  梁之辰  梁益同  
理解城市湿地的气候效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制定滨水城市优化气候承载力和适应力建设方案。鉴于此,选择武汉市区18个典型城市湿地斑块为研究对象,利用2013~2020年盛夏期Landsat8 OLI/TIRS和GF-1数据反演的地表温度和其他影响参数,运用GIS缓冲区空间分析方法定量评估了武汉市四类城市湿地(主要河流、细小河流、湖泊湿地及水景公园)的夏季降温影响范围、降温强度、降温梯度及降温面积效率特征,并参考梅雨期累计降水量、盛夏期气温、夏季主导风和卫星过境日气象条件,探究了降雨、高温及风环境条件对城市湿地夏季降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城市湿地的最优降温效应指标不同,其中以长江为代表的主要河流有最强的降温影响范围和降温强度,湖泊湿地对周边环境具有单位距离下较大的降温幅度,而细小河流和水景公园则在降温面积效率上表现更明显。(2)河流湿地降温效应主要由河流长度和表层水温等自身属性决定,而湖泊湿地及水景公园降温效应则主要受到形状指数、湿地斑块地表温度、水体和植被覆盖水平、湿地周边建设用地等属性及周边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3)气象条件差异是影响城市湿地降温效应年际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对不同降温效应指标和不同湿地类型影响不同。梅雨期降雨偏多或盛夏期气温偏高,对降温强度、降温梯度及降温面积效率的积极影响强于降温影响距离,对细小河流和水景公园降温效应的积极影响大于主要河流和湖泊湿地。夏季主导风向只对与之平行河段的降温影响范围上起促进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兵  崔向慧  包永红  
根据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交汇处的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区的长期连续实测资料 ,分析了该地区的辐射特征 ,研究了热量平衡各分量的变化特征及热量平衡规律。在绿洲荒漠过渡区 ,其太阳辐射、净辐射和反射辐射具有明显的日进程和季节变化规律 ;太阳辐射月总量最大值 (12 0 2 3 3kW·m- 2 )出现在 8月份 ,最小值(5 2 0 6 5kW·m- 2 )出现在 11月份 ;流动沙丘表面的反射率高于有植被覆盖的红柳和白刺灌丛沙丘表面的反射率 ,在植被生长季节更为明显 ,反射率日最大值分别为流动沙丘 (37 5 % ) >白刺沙丘 (2 9 7% ) >红柳沙丘 (2 7 9% ) ;流动沙丘表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