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12)
2023(7148)
2022(6341)
2021(5854)
2020(5200)
2019(12080)
2018(12209)
2017(23203)
2016(13191)
2015(15281)
2014(15876)
2013(15583)
2012(14742)
2011(13326)
2010(13648)
2009(12809)
2008(12891)
2007(12141)
2006(10278)
2005(9155)
作者
(41293)
(34618)
(34542)
(32935)
(21682)
(16588)
(15975)
(13789)
(12895)
(12355)
(11715)
(11581)
(11068)
(10996)
(10920)
(10913)
(10769)
(10261)
(10105)
(9716)
(8705)
(8607)
(8565)
(7987)
(7890)
(7864)
(7731)
(7619)
(7158)
(7151)
学科
(52025)
经济(51963)
管理(34812)
(32294)
(25466)
企业(25466)
方法(25192)
数学(22174)
数学方法(21960)
(15648)
(14044)
中国(13842)
(13170)
(12039)
地方(10950)
业经(10038)
农业(9800)
(9683)
贸易(9682)
(9356)
理论(9240)
(9115)
(8944)
银行(8910)
(8754)
(8506)
(8499)
金融(8491)
(8191)
财务(8160)
机构
学院(193231)
大学(192853)
(74001)
经济(72158)
管理(69516)
研究(67541)
理学(59101)
理学院(58383)
管理学(57144)
管理学院(56794)
中国(50500)
科学(44422)
(41893)
(41107)
(36451)
(35116)
研究所(33255)
业大(33103)
农业(32884)
中心(31764)
(30946)
财经(27330)
北京(26204)
(25870)
师范(25529)
(24579)
(24356)
(23818)
技术(23596)
经济学(22354)
基金
项目(126351)
科学(96347)
研究(90776)
基金(87869)
(77914)
国家(77247)
科学基金(63580)
社会(53911)
(51443)
社会科(50821)
社会科学(50800)
基金项目(46556)
(43510)
教育(42682)
自然(41400)
自然科(40372)
自然科学(40352)
自然科学基金(39609)
编号(38995)
资助(36487)
成果(32912)
重点(29084)
(27508)
(27460)
课题(27430)
(25653)
计划(24748)
科研(24523)
创新(24047)
项目编号(23303)
期刊
(82406)
经济(82406)
研究(53398)
中国(40570)
(37505)
学报(36666)
科学(30245)
(28887)
大学(26290)
农业(24960)
学学(24833)
教育(23289)
管理(22987)
技术(17533)
(16410)
金融(16410)
业经(14213)
(13591)
财经(13470)
经济研究(13042)
(11577)
问题(11391)
(11053)
图书(10562)
统计(9710)
业大(9518)
理论(9508)
技术经济(9371)
商业(9010)
科技(8821)
共检索到288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永策  李曙光  张新草  孔杰杰  赵团结  
【背景】开花期是大豆重要的生育期性状,不仅决定了大豆品种的适种范围,而且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江淮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大豆产区,目前对该地区夏大豆开花期性状遗传基础研究相对较少。【目的】利用2个夏大豆材料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对开花期进行QTL定位,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基因克隆提供依据。【方法】以科丰35(KF35)和南农1138-2(NN1138-2)为亲本,构建了含91个家系(F2:8)的重组自交系群体(NJK3N-RIL),在6个环境下调查开花期性状数据。利用限制位点相关DNA测序(restriction-site associated DNA sequencing,RAD-seq)技术对群体亲本及家系材料进行SNP标记分型,并利用窗口滑动法进行bin标记划分。利用bin标记构建该群体的遗传图谱,结合多年多点的表型数据,使用QTL Network 2.2软件中的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mixed-model based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MCIM)和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V2.5_011软件中的复合区间作图法(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CIM)对开花期性状进行QTL分析。【结果】在大豆全基因组范围内共获得36 778个高质量SNP标记,被划分为1 733个bin标记。利用1 733个bin标记构建了一张覆盖大豆20条染色体遗传图谱,图谱长度为2 362.4 cM,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为1.4 cM。利用MCIM法共检测到9个控制开花期的加性QTL、2对上位性QTL和1个环境互作QTL,3种效应累积贡献率分别为63.9%、4.6%和2.1%。利用CIM法共检测到10个控制开花期的QTL,其中qFT-8-1、qFT-11-1、qFT-15-1、qFT-16-1能在3个及以上环境检测到。综合2种分析方法,共检测到12个开花期QTL,其中qFT-8-1、qFT-11-1、qFT-15-1、qFT-16-1、qFT-16-2、qFT-20-1和qFT-20-2等能够被2种方法检测到。同时qFT-5-1、qFT-8-1、qFT-8-2、qFT-13-1、qFT-15-1和qFT-20-2等是本研究新检测到的开花期QTL。【结论】夏大豆开花期遗传构成复杂,但加性QTL效应占绝对优势,上位性互作及环境互作效应对开花期影响较小。qFT-8-1、qFT-11-1、qFT-15-1、qFT-16-1能够被2种方法在多个环境中检测到,是NJK3N-RIL群体中控制开花期的重要位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庆山  张忠臣  刘春燕  王伟权  李文滨  
以美国半矮杆大豆品种Charleston为母本,东北农业大学高蛋白大豆品系东农594为父本及其F2:10代重组自交系的154个株系为试验材料,利用164个在亲本之间表现多态的SSR引物对群体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一张大豆遗传图谱。该大豆遗传图谱总长度1913.5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1.89cM。每个连锁群长度变动在0.4~309.5cM之间,连锁群上的标记数在2~28个之间。各连锁群上的SSR标记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其中A1、C2、D1a三个连锁群存在标记密集区。与国内外已构建完成的5张大豆遗传图谱比较表明,该图谱与国外的大豆公共遗传图谱对应性较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海风  程保山  杨加银  沈业松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姚琴  周荣华  潘昱名  傅体华  贾继增  
【目的】构建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及其遗传连锁图谱,对小麦重要农艺性状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分析,为发现小麦新基因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方法】配制普通小麦品种(系)早穗30和偃展1号的杂交组合,通过一粒传的方法培育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DarT(diversity arrays technology)标记、ISBP(insertion site-basedpolymorphism)标记以及抽穗期和株高的功能标记绘制其遗传连锁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崔艳华  邱丽娟  常汝镇  吕文河  
利用 4 9对SSR引物和 14个农艺性状对 96份黄淮夏大豆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以了解黄淮夏大豆产区的资源多样性状况 ,为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提供帮助。结果表明 ,SSR的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分布范围为 1.0 70 0~2 .7310 ,Simpson指数分布范围为 0 .5 313~ 0 .92 0 3;14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 1.1912 ,Simpson指数的平均值为 0 .6 0 79,可见黄淮夏大豆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 96份材料的农艺性状和分子数据聚类结果均呈现一定的地理分布规律。根据农艺性状聚类时 ,可根据种皮色将材料划分为 2大类群。种皮色、生育期、粒大小相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英虎  孟珊  贺建波  王宇峰  邢光南  赵团结  盖钧镒  
【目的】解析大豆重组自交系中百粒重的QTL及其等位变异效应,探究重组自交系中百粒重存在超亲分离的原因,为进一步培育不同类型百粒重大豆提供遗传依据。【方法】利用以先进2号和赶泰2-2为亲本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NJRSXG为材料,在2009—2011年共5种环境下测定百粒重表型数据,建立具有400个SSR标记的遗传图谱,选用QTLNetwork V2.1软件中混合模型区间作图方法(mixed model based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MCIM)对表型数据和基因型数据进行大豆百粒重QTL定位研究。在定位结果基础上,分析每个重组自交系群体中每个家系百粒重QTL等位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永军  吴晓雷  贺超英  张劲松  陈受宜  盖钧镒  
应用RFLP、SSR、AFLP对大豆重组近交系群体NJRIKY的 2 0 1个家系进行分析。根据RFLP标记的分析结果 ,通过模拟群体抽样标准法 (SPSC)对试验群体进行了检验与调整。结果表明 ,试验群体偏分离的家系较多 ,且整体偏向于亲本科丰 1号。汰除偏分离家系后 ,群体减少为 184个家系。对 3种分子标记进行连锁分析 ,结果表明 ,RFLP和SSR标记在基因组中的位置相对稳定 ,可以作为锚定标记 ,有利于连锁群的归并和不同图谱的比较整合 ;而AFLP标记容易出现聚集现象 ,从而造成连锁群上出现很大的空隙。以RFLP、SSR和形态等标记构建了包含2 2个连锁群的图谱 ,共 2 5 6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涛  杨春燕  赵青松  闫龙  肖付明  智海剑  张孟臣  
以冀豆12为母本,冀nf 58为父本通过杂交构建包含175个家系的F9:11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采用134个SSR标记,利用Kosambi函数绘制了一张包含117个标记,长度为1 373.6 cM的遗传图谱。运用QTL Cartogra-pher v2.5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和QTL Network 2.0软件的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区间作图法(NWIM)同时检测到2个控制开花期性状的QTL。其中,qFTO-1定位在O连锁群标记区间Satt581~Sat_190内,加性效应值分别为2.49和2.02,增效基因来自nf 58,贡献率最高为27.2%;qFTC2-1定位在C2连锁群标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吉祥  熊化鑫  潘兵  倪西源  张晓玉  赵坚义  
【目的】明确中国和欧洲油菜开花期主控位点及其对粒重的影响,为早熟油菜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欧洲冬油菜Sollux和中国品种高油605的选系(Gaoyou)杂交F1经小孢子培养产生的DH群体为材料,采用7年9种环境下的开花期表型数据和新版SG图谱定位开花期QTl,并采用条件遗传学和QTl分析相结合的条件QTl定位方法,解析开花期对千粒重QTl的影响,最后对各20个极端开花期株系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进行性状-标记的符合度测定,为标记筛选用于辅助选育提供依据。【结果】应用WinQTlCarT 2.5复合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7个在3种以上环境中稳定表达的控制开花QTl,加性效应值在0.58—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润芝  李延军  
用6个夏大豆品种进行双列杂交试验,估算了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力、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大豆有效分枝数、每荚粒数、百粒重的狭义遗传力较高,可以进行早代选择;单株荚数、单株产量的狭义遗传力较低,在中高世代进行选择效果较好。大豆产量性状的加性遗传效应都是主要的,并以单株产量表现较大的特殊配合力效应。新品系85212、84240B1、77249都是高产育种较理想的亲本材料,尤以品系77249育种的效果最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梁慧珍  余永亮  许兰杰  杨红旗  董薇  谭政伟  李磊  裴新涌  刘新梅  
【目的】通过对大豆α-生育酚进行遗传和QTL分析,研究其遗传机制,定位其主效QTL,为高α-生育酚含量的大豆品种选育奠定遗传学基础。【方法】以栽培大豆晋豆23为母本、山西农家品种大豆灰布支黑豆(ZDD02315)为父本杂交衍生的447个RIL作为供试群体构建遗传图谱,试验群体及亲本分别于2011年、2012年和2015年夏季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原阳试验基地种植,冬季在海南省三亚南繁基地种植。田间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2次重复。从6个环境中每个家系选取15.00 g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大豆种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定量测定样品中的α-生育酚含量。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离分析法和WinQTLCart 2.5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大豆α-生育酚含量进行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和QTL定位。【结果】基于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离分析法,α-生育酚受4对主基因控制,遗传基因分布在双亲中。4对主基因间加性效应值中3对为正值,表明这些基因来源于母本晋豆23;1对为负值,表明该对基因来源于父本灰布支黑豆;4对主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的上位性效应表现为正值和负值的各有3对,说明不同基因间上位性效应对α-TOC的影响方向并不完全一致。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为0.13%—4.05%。表明α-TOC主要受4对主基因影响,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采用WinQTLCart 2.5复合区间作图(CIM)共检测到17个影响α-生育酚的QTL,分布于第1、2、5、6、8、14、16、17共8条染色体中,单个QTL的贡献率8.35%—35.78%,QTL主要表现为加性效应。qα-D1a-1同时在2011年原阳、2012年原阳和三亚、2015年原阳4个环境下检测到,且均定位在第1染色体Satt320—Satt254标记区间19.79 cM处,解释的表型变异分别为12.55%、12.01%和11.89%、12.61%,加性效应值0.119-0.132,增加α-TOC含量的等位基因来自母本晋豆23;qα-A2-1同时在2011年原阳和三亚、2015年原阳3个环境下检测到,且均定位在第8染色体Sat_129—Satt377标记区间44.53 cM处,解释的表型变异分别为23.18%和22.56%、23.01%,加性效应值-0.195—-0.180,增加α-TOC含量的等位基因来自父本灰布支黑豆。qα-D1a-1和qα-A2-1 2个QTL能够稳定遗传。【结论】α-生育酚最适遗传模型符合4MG-AI,即4对具有加性上位性效应的主基因遗传模型。其遗传主要受4对主基因影响,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检测到α-生育酚的2个稳定主效QTL,Satt320—Satt254和Sat_129—Satt377是共位标记区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晴  张桂华  韩毅科  魏爱民  杜胜利  张显  
以野生黄瓜品种和普通栽培黄瓜品种作亲本获得的142个F2群体为材料,采用AFLP,SRAP,SSR等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分析,构建了包含10个连锁群,有159个标记组成的黄瓜遗传连锁图谱,其中包括112个AFLP标记,39个SRAP标记和8个SSR标记。该遗传图谱覆盖基因组长度743.11 cM,平均图距4.67 cM。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廖梅杰  王锦锦  李彬  王印庚  荣小军  张正  范瑞用  
为分析中、韩、俄沿海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种质遗传结构,本研究采用SSR指纹图谱技术对中国青岛、烟台,韩国浦项、群山、木浦,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8个不同地理种群的刺参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结果显示,13个微卫星座位的平均观察杂合度(H_(o))和平均期望杂合度(H_(e))分别为0.47和0.80。13个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65(AJ06)~ 0.909(AJ09),除AJ06为中度多态性(0.2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肖江涛  苗苗  高坤  向桂林  杨帅  董莎萌  王源超  王克荣  
【目的】分析中国大豆疫霉菌的群体遗传结构,探索不同地区大豆疫霉菌群体间的亲缘关系。【方法】采用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技术,对大豆疫霉菌进行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利用Popgene V1.32软件计算大豆疫霉菌群体间的遗传相似度;利用NTSYSpc V2.10软件估算菌株间的遗传距离,并依据遗传距离构建UPGMA(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averages)系统树状图谱。【结果】采用探针PS127558对来自黑龙江、新疆和内蒙古等5个大豆疫霉菌地理群体的133个菌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彭文舫  姜慧芳  任小平  吕建伟  赵新燕  黄莉  
青枯病抗性分子标记能为花生抗青枯病育种提供辅助选择技术,以抗青枯病品种远杂9102与感病品种Chico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用66对具多态性的引物(EcoR I/MseI引物组合35对,MluI/MseI引物组合14对,PstI/MseI引物组合17对)对其进行扩增,共检测到324个多态性位点。应用JoinMap(3.0软件对这些多态性位点进行遗传连锁分析,构建了一张栽培种花生的AFLP遗传连锁图。该图谱包含98个AFLP标记,涉及20个连锁群,覆盖总距离285 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2.90 cM。结合RIL群体的青枯病抗性鉴定结果,利用分析软件QTLNetwork(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