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05)
- 2023(5009)
- 2022(4242)
- 2021(4093)
- 2020(3423)
- 2019(7305)
- 2018(7248)
- 2017(12664)
- 2016(7820)
- 2015(9205)
- 2014(9356)
- 2013(8715)
- 2012(8360)
- 2011(7815)
- 2010(8117)
- 2009(7618)
- 2008(7894)
- 2007(7734)
- 2006(6909)
- 2005(6244)
- 学科
- 济(30742)
- 经济(30709)
- 管理(20255)
- 业(14917)
- 企(12874)
- 企业(12874)
- 地方(10327)
- 中国(10303)
- 方法(10144)
- 教育(9090)
- 学(8896)
- 理论(8321)
- 数学(7739)
- 数学方法(7524)
- 地方经济(6933)
- 农(6848)
- 教学(6466)
- 业经(6206)
- 财(5898)
- 制(5714)
- 和(5684)
- 融(4946)
- 金融(4943)
- 环境(4728)
- 银(4614)
- 银行(4606)
- 行(4426)
- 农业(4421)
- 贸(4403)
- 贸易(4399)
- 机构
- 大学(118920)
- 学院(113279)
- 研究(40793)
- 济(37384)
- 经济(36223)
- 管理(35634)
- 理学(29447)
- 理学院(28932)
- 中国(28872)
- 管理学(28010)
- 管理学院(27794)
- 科学(27177)
- 京(26392)
- 所(21674)
- 范(21333)
- 师范(21181)
- 江(19569)
- 研究所(19569)
- 财(19069)
- 农(18119)
- 中心(18044)
- 师范大学(16973)
- 北京(16852)
- 州(16159)
- 业大(15930)
- 教育(15820)
- 财经(14698)
- 院(14593)
- 农业(14269)
- 技术(14065)
- 基金
- 项目(69602)
- 科学(53919)
- 研究(53801)
- 基金(46548)
- 家(40336)
- 国家(39917)
- 科学基金(33156)
- 社会(31942)
- 社会科(29988)
- 社会科学(29976)
- 省(29345)
- 教育(27482)
- 划(24958)
- 基金项目(23858)
- 编号(23664)
- 成果(22273)
- 自然(19933)
- 自然科(19443)
- 自然科学(19437)
- 自然科学基金(19021)
- 资助(18867)
- 课题(18175)
- 重点(16567)
- 发(15362)
- 年(15292)
- 大学(15058)
- 部(14835)
- 项目编号(14491)
- 创(14121)
- 规划(13697)
共检索到187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唐松林 范春香 于晓卉
复杂论秉持世界具有不确定性,认识是多维度的探索,组织是"无序与有序"的混沌体,方法依赖于"生命矛盾运动"的自组织性等思想。其蕴含的大学课堂的基本原理是,课堂教学场景是一个复杂的、无序的、混沌的存在,知识是一种模糊的、多元的、生长的形态,师生之间是一种角色互换、平等互动的"一体两面"关系。复杂论超越了决定论的大学课堂的思想的限度,基于复杂论的视角,应当以沉浸法、等待-微调法、游戏法、理解-对话法等教学方法来构建大学课堂。
关键词:
复杂论 大学课堂 课堂要素 教学方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唐德海 李枭鹰
教育是一种复杂性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未来发展存在多种可能性,这种发展的多可能性便构成教育可选择的客观前提。然而,机械决定论统摄下的教育完全成为一种可操作的技术性行为,即教育目的事先被预设,教育过程中多种可能性为一种可严格预期的运作模式所替代,教育行为被严格控制,教育结果相应地成为教育计划的附属品,主体的能动性与选择权被无情扼杀。因此,必须走出简单教育的樊篱,树立复杂性教育思维,归还教育主体以选择权,步入本真意义的教育殿堂。
关键词:
简单教育 复杂教育 复杂性理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林林
教育模式是教育学研究的重要范畴,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基于SOPC教育生态视角列举了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中应遵循的六大原则,认为要打破僵硬的课前、课中、课后的阶段划分,针对SPOC教学和翻转课堂的特点,充分贯彻教育生态理念,构建系统"共生"、信息"共通"、教学"共融"的生态体系。
关键词:
教育生态 SPOC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枭鹰
高等教育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问题域,依靠简单的分析方法喂养大的还原论,抑或依凭简单的线性推理、静态的逻辑分析、直观的实体思维,都不可能理解"迷宫般"的高等教育世界。我们必须走出简单思维的藩篱,采取一种以非线性思维、整体思维、关系思维、过程思维、超循环思维为要旨的复杂性探究方式,推进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简单思维 复杂思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枭鹰
选择之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众所周知,但面对复杂的高等教育选择尤其是高等教育"两难现象"时,人们常常习惯于按照价值两分的理路做"非此即彼"的处理,最终往往只得到违背高等教育内在逻辑或外在逻辑的结果。面对复杂的高等教育现象与问题,特别是高等教育"两难现象"与"两难问题",我们究竟如何应对,恰切的分析与选择理路何在,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两难现象 两难选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曹正善
默会知识不仅是"不可明言"的知识,而且也是复杂的知识,它是知识主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这种建构一方面是指各知识细节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组织,另一方面也指知识主体在试图将其明确化的目的性运动中有意地将其加以组织化,默会知识不仅与其产生的主体及其环境紧密地相互联系,而且与知识内在成分的自组织密切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知识的教学难以用简单系统的方式,即用"打开、内化和外化"的展开式教学来传递,而只能用复杂系统的方式来生成。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松林
在课堂场域中,权力以学生身体为作用点,以知识为基础,以话语为媒介,在宏观的战略性运作下尽可能轻便、迅速、有效地施行一系列具体的策略、手段与技术,并通过学生的自我知识和自我检视,制造与生产出驯服-有用的身体和自我规训的主体。作为渗透着权力效应的载体,学生便被整合在知识、话语、权力和能动性的共生体中,其获得的知识形式和主体形式也正是知识、话语、权力和能动性等各种关系综合作用的产物。
关键词:
课堂场域 权力运作 学生 生存境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晖 李晶
"什么是教育"和"教育是什么"反映出我们对教育存在着应然与实然两重判断,其根源在于教育活动要兼顾理想与现实、事实与价值。教育异化体现出人们教育认识中事实(实然)与价值(应然)的对立。从认识论视域思考教育异化有助于合理定位教育功能,缓解教育价值冲突,进而消解"教育异化"。
关键词:
认识论 教育异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邢英喜
后现代在对现代的批判与反思中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虽然目前它还未能自成体系,但是,它所具有的丰富意蕴,促使传统的课堂文化不断发生自身的消解与重构。在后现代的意域中,课堂文化的建构将转向对话、反思、游戏与生态的方式上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许芳杰
课堂教学境域中的教师学习是对教师教育实践转向的现实关照,是教师实践智慧在教育发生现场中的"身体力行"。在这种"身体力行"中,教师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情境性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尝试通过对现场学习的意涵、特点的分析,从整体性的视角探讨教师现场学习的发生机制,以此明晰课堂教学境域中"教学相长"的知识传统、理论基石与真实路径,意在弥合教师教育中经验与理论、知识概念与实践意义的鸿沟,从而搭建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现场学习 教师教育 具身参与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涂元玲
在美国的课堂教学领域,人类学研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语言、互动方式与参与结构、认知与读写活动以及学生的对抗行为是其中几个重要的研究主题。了解美国课堂教学领域中的人类学研究对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人类学 美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丹 范国睿
运用课堂观察和深度访谈等方法,探究课堂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关注问题。研究发现,即使在同样理想的教学环境中,不同性别学生的课堂学习与活动方式存在差异;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关注,亦存在较大差异;造成教师课堂关注差异的原因,除学生课堂行为方式的性别差异外,教师的性别认知差异与对以考试成绩为标识的学业成绩的追求亦在其列。在课堂师生互动过程中,男生成为教师给予更多关注的对象。
关键词:
课堂互动 教师关注 性别差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红旗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越来越成为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关注的焦点。在生态的课堂中,教师、教材、教法有了美好的相遇,三者之间不断进行信息的交流、能量的传递。生态课堂的内涵从教师维度看是彰显教师的生命的课堂;从教材维度看是基于学生生活的课堂;从教法维度看是促进学法生成的课堂。为此,可以从教师生态思维、教材职教特色、教法学生立场对课堂是否生态进行诊断。最后,通过"四学"活动、"PDCA"过程控制、"CIPP"多元评价来建构生态课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东辉
作为非正式的课堂评价,渗透于学生的课业日常,旨在让每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所要追求的伦理规范应该源于关注行为的正当动机并能为之提供具体指导的道义论。分析道义论的伦理资源,爱与敬重、正义、以人为目的是自明的且具有普适性,成为课堂评价伦理规范的重要思想资源。以此为据,充分考量课堂评价的特殊性,建构了四方面伦理规范:一是呵护与尊重学生的发展性和多样性,二是保护学生评价信息的隐私性,三是保证评价程序的正当性,四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的评价权益。
关键词:
道义论 课堂评价 评价伦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