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15)
- 2023(19405)
- 2022(16441)
- 2021(15425)
- 2020(12926)
- 2019(29464)
- 2018(28921)
- 2017(55324)
- 2016(29857)
- 2015(33253)
- 2014(32834)
- 2013(32332)
- 2012(29491)
- 2011(26517)
- 2010(26445)
- 2009(25098)
- 2008(24667)
- 2007(21829)
- 2006(19331)
- 2005(17457)
- 学科
- 济(120845)
- 经济(120669)
- 业(104775)
- 管理(100962)
- 企(92970)
- 企业(92970)
- 方法(52477)
- 数学(42222)
- 数学方法(41796)
- 财(37733)
- 农(36223)
- 业经(35276)
- 中国(34231)
- 制(28033)
- 务(25685)
- 财务(25605)
- 财务管理(25567)
- 农业(24599)
- 企业财务(24233)
- 贸(23695)
- 贸易(23676)
- 技术(23618)
- 易(23091)
- 理论(22393)
- 学(21973)
- 和(21596)
- 地方(21087)
- 银(20136)
- 银行(20098)
- 体(20041)
- 机构
- 学院(422808)
- 大学(422068)
- 济(175433)
- 经济(171915)
- 管理(169602)
- 理学(145749)
- 理学院(144216)
- 管理学(142097)
- 管理学院(141297)
- 研究(139456)
- 中国(108920)
- 京(89878)
- 财(83711)
- 科学(82643)
- 所(68750)
- 财经(66189)
- 农(65458)
- 中心(62916)
- 江(62321)
- 研究所(62023)
- 经(60276)
- 业大(59109)
- 北京(56906)
- 范(53484)
- 经济学(53101)
- 师范(53048)
- 农业(51109)
- 院(50473)
- 州(49851)
- 财经大学(49099)
- 基金
- 项目(280705)
- 科学(223246)
- 研究(210280)
- 基金(205512)
- 家(177387)
- 国家(175874)
- 科学基金(152720)
- 社会(135176)
- 社会科(128120)
- 社会科学(128092)
- 省(108199)
- 基金项目(108110)
- 自然(97032)
- 教育(95806)
- 自然科(94821)
- 自然科学(94800)
- 自然科学基金(93145)
- 划(90310)
- 编号(85326)
- 资助(83684)
- 成果(69592)
- 部(62793)
- 重点(62128)
- 创(61657)
- 发(59600)
- 课题(58192)
- 创新(56958)
- 国家社会(55994)
- 制(55038)
- 教育部(54661)
- 期刊
- 济(198080)
- 经济(198080)
- 研究(128904)
- 中国(83910)
- 管理(67422)
- 财(66960)
- 农(61359)
- 学报(61045)
- 科学(58494)
- 大学(47412)
- 教育(46744)
- 学学(44459)
- 农业(42528)
- 融(38862)
- 金融(38862)
- 技术(37200)
- 业经(33435)
- 财经(33138)
- 经济研究(31712)
- 经(28492)
- 问题(25270)
- 业(24425)
- 技术经济(21943)
- 贸(20696)
- 图书(20569)
- 科技(20251)
- 现代(20193)
- 理论(19652)
- 世界(19456)
- 商业(18920)
共检索到633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地 白晰
本文基于复杂网络视角,以2016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前100强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联合申请发明专利数据作为构建创新网络依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结构和网络特征两个角度全面分析了网络发展状况,并进行回归分析,探讨了网络中心度、结构洞对网络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结构较为松散、凝聚力较差,国有企业依然是产业主体,但产学研合作不足;网络中心度与创新产出之间成正相关,而以自益型结构洞为主的结构洞限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创新产出产生抑制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邵云飞 欧阳青燕
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化模式体现了集群内组织的路径依赖性,能更好地解释具有地区根植性隐性知识的产生、传递和积累,是集群创新网络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本文基于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特征,系统地研究了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核心价值的基础、核心价值及核心价值的本质;并以四川省德阳市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为例,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刻画了网络结点之间的关系,据此阐释网络核心价值在具体集群中的体现。这对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发展,特别是我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集群 集群创新网络 核心价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伟 张永超 田世海
基于微观网络结构和宏观网络聚类的视角,借助联合申请发明专利数据作为支撑,选取东北三省装备制造业合作创新网络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网络结构变量对网络成员创新产出影响效应及整体网络的聚类特征,讨论了网络特征对网络成员创新影响的作用效应及网络成员作用于网络的表现。结果表明:东北三省装备制造业合作创新网络中,中心性和结构洞对网络成员创新产出起到正向促进作用,而中间中心性并没有有效地促进创新产出;网络整体呈现"核心-边缘"的结构范式,几个创新能力较强的网络成员引领着联系紧密的子网络,处于整体网络的核心位置;由于网络连接的单一性,紧密连接的稳定网络并不一定会对其内部成员具有较大的作用力;网络密度对网络成员中介作用具有很大影响,并且创新能力较弱的成员倾向于与创新能力较强的成员组建网络密度较大技术创新联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志泉
创新网络异于产业集群网络,而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又异于其他创新网络。文章借助组织生态学理论,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可以视为由特定区域内核心创新网络、辅助创新网络、外围创新网络三个组织群落构成的自组织生态系统,其内部存在若干组织、种群和组织种群,受"耐受定律"、生态位重叠密度、关系密度等法则约束。为实现对竞争环境的适应,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生态系统内部存在变种、选择、保留等演化机制,存在组织自疏、程序性死亡等自我保护机制。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各组织单元根据所处产业价值链生态位交换物质、能量以及信息,进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振兵 王乐琦
创新网络扩散有利于创新成果的传递,但是否会形成"酵母效应"从而利于制造业整体创新效率的提升,现有研究仍然关注较少。文章通过包含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了创新网络扩散指数与创新活动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并考察了创新网络扩散效应对创新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创新网络扩散指数与创新全要素生产效率均在2005年经历短暂震荡调整后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在控制了外资比重、创新要素投入结构等相关因素后,创新网络扩散效应对创新全要素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验证了中国制造业创新网络扩散"酵母效应"的存在,且相对轻工业而言,重工业行业的创新网络扩散效应更为明显。由于创新活动网络扩散效应是通过中间投入品的使用而实现的,因此凭借财税政策等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型中间投入品的使用,有利于中国制造业整体的创新效率的提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杜丹丽 康敏 曾小春
制造企业创新网络随时间及企业投入变化呈现出不同发展态势。因此,从变化速度特征视角研究制造企业创新网络动态测度问题,从创新网络的节点属性、联系强度属性、结构属性3个维度建立了制造企业创新网络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法对我国各省市制造企业创新网络进行静态评价,并从模糊奖惩特征视角对其创新网络变化速度作进一步探究,构建了具有模糊奖惩的制造企业创新网络变化速度动态综合测度模型,基于时间维度对企业创新网络变化速度进行了动态研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培 张丽平
政府是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过程中重要的外部制度主体,其参与度不同使得制造企业服务化所处的制度情境存在独特性和动态性。基于政府参与视角刻画制造业服务化中四种制度情境,探讨不同制度情境对制造企业服务化中创新网络形成产生的差异性影响,揭示政府参与对制造业服务化具有不可替代和动态变化的角色和作用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戚湧 刘军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江苏为例,构建装备制造企业创新网络并对网络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发现江苏装备制造业还没有形成关系紧密的创新网络;通过考察网络中间中心度,发现高校在创新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基于结构洞理论发现苏南地区高校院所与企业占据核心位置的数量多于苏中、苏北地区;用多元回归检验主体间联系对企业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的影响,发现处于高结构洞和中心度位置企业对产品创新有正向影响,处于低结构洞位置的企业对过程创新有负向影响,处于低中心度位置的企业对过程创新有不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企业在创新网络中的位置更多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戚湧 刘军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江苏为例,构建装备制造企业创新网络并对网络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发现江苏装备制造业还没有形成关系紧密的创新网络;通过考察网络中间中心度,发现高校在创新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基于结构洞理论发现苏南地区高校院所与企业占据核心位置的数量多于苏中、苏北地区;用多元回归检验主体间联系对企业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的影响,发现处于高结构洞和中心度位置企业对产品创新有正向影响,处于低结构洞位置的企业对过程创新有负向影响,处于低中心度位置的企业对过程创新有不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企业在创新网络中的位置更多影响的是企业的创新潜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关峻,吴姗,邢李志
投入产出表数据描述了区域经济系统中各产品部门间经济技术关联紧密程度,其基本流量表矩阵形式可作为复杂网络邻接矩阵,从而形成有向加权网络。依据投入产出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构建京津冀三地及整体产业信息传递网络模型,通过平均资源分配法挖掘产业部门间的资源竞争关系,并构建产业竞争网络模型,引入点权分析京津冀区域现代制造业竞争状态,最终提出促进京津冀现代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菲菲 崔金栋 王胜文 高志豪
技术创新的复杂化使得创新生态网络逐步成为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新兴主体形态,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历史复杂性使得研究其发展演化过程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以复杂系统为视角构建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系统地研究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成,揭示我国汽车产业创新4种主要形态的运行机制,展示车企主导型、产业链主导型、产学研联盟主导型和创新生态系统主导型4种类型技术创新网络的演化过程,以期为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网络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晟锴 李春发 孙雷霆 仝自强
为探究军民融合战略背景下,中国航空制造业如何借助全球创新网络实现自主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来→走出去→走上去"的战略意图,从历史沿革角度回顾分析中国军民融合内涵和演变过程,总结航空制造业军民融合"军转民→寓军于民→军民一体化"发展战略范式,在此基础上,借助全球创新网络理论分析军民融合战略背景下技术创新的内外部驱动力。通过对中国大飞机项目的纵向案例分析,探索并提出通过地理、组织和知识边界拓展构建研发网络,是航空制造业实现技术创新追赶和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同时,中国大飞机市场面临全球化背景下寡头竞争格局,在国际化进程中,应采用整合、并购和合作方式优化配置全球创新资源并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主、国际合作为辅的发展思路,建成和完善自主创新体系,突破欧美技术封锁,形成军民技术创新"双螺旋"协同发展格局,进而实现核心技术"走上去"的战略意图。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婷玉
研究目标:测度并分析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创新网络中的地位及融入路径。研究方法:构建世界创新网络,将中国制造业纳入创新价值链中。研究发现:国内需求引致的中国制造业研发支出快速增长,国外需求引致中国制造业研发投入最多的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金砖国家外需引发中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增长的速度最快。中国制造业前向与后向技术关联指数的变动稳中有升,其中前向技术关联一直大于后向技术关联,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创新网络中的供给地位更为显著。研究创新:基于节点、路径、关联三维视角综合评估"中国制造"在世界创新网络中的参与程度,并对其如何嵌入世界创新网络进行动态分析。研究价值:为增强"中国制造"的技术影响力,向"中国创造"与"中国精造"转变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大飞 孙守恒 胡倩
基于生命周期视角,选取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业2001—2020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究多维邻近性及交互性对合作创新网络演化的动态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业合作创新网络演化呈现阶段性扩大特征。区域内部合作创新网络由“单核—边缘型”向“双核—多重点—边缘”型演变,跨区域合作创新网络由“一轴两点”型向“菱形”格局演变;(2)知识邻近性与合作创新网络演化具有倒U型关系,社会邻近性对合作创新网络演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制度邻近性的影响不显著;(3)社会邻近性与制度邻近性具有显著替代效应,知识邻近性与制度邻近性、知识邻近性与社会邻近性交互项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提高合作创新绩效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谷林洲 邵云飞
基于复杂网络视角,构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网络模型,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其网络特征和网络中知识和信息的流动情况。结果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网络具有复杂网络特征,整体网络密度较低,存在派系结构,网络中知识和信息的流动存在失真现象。最后,从合作广度、合作深度和合作效率三个方面提出该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的优化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