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79)
- 2023(17654)
- 2022(15206)
- 2021(14151)
- 2020(11773)
- 2019(26649)
- 2018(26774)
- 2017(51092)
- 2016(27596)
- 2015(31156)
- 2014(31297)
- 2013(30987)
- 2012(28897)
- 2011(26546)
- 2010(27012)
- 2009(25354)
- 2008(24645)
- 2007(21822)
- 2006(19745)
- 2005(18143)
- 学科
- 济(128981)
- 经济(128852)
- 管理(77950)
- 业(72058)
- 企(58292)
- 企业(58292)
- 方法(49368)
- 数学(41840)
- 数学方法(41402)
- 中国(36375)
- 农(31927)
- 地方(31126)
- 业经(27847)
- 学(27075)
- 财(26521)
- 制(23152)
- 贸(21765)
- 贸易(21749)
- 农业(21566)
- 易(20982)
- 银(20947)
- 银行(20905)
- 行(20189)
- 理论(20134)
- 融(20119)
- 金融(20117)
- 环境(19351)
- 和(19177)
- 地方经济(17858)
- 技术(17526)
- 机构
- 大学(406456)
- 学院(404917)
- 济(167867)
- 经济(164118)
- 管理(154675)
- 研究(142825)
- 理学(132046)
- 理学院(130515)
- 管理学(128300)
- 管理学院(127573)
- 中国(108264)
- 京(88453)
- 科学(87022)
- 财(77766)
- 所(73030)
- 研究所(65930)
- 中心(62985)
- 农(62882)
- 财经(61182)
- 江(60673)
- 业大(57189)
- 北京(56989)
- 范(55644)
- 经(55268)
- 师范(55127)
- 院(51635)
- 经济学(50987)
- 州(49639)
- 农业(48963)
- 经济学院(45483)
- 基金
- 项目(263263)
- 科学(206074)
- 研究(195258)
- 基金(188524)
- 家(163675)
- 国家(162296)
- 科学基金(138105)
- 社会(122377)
- 社会科(115859)
- 社会科学(115831)
- 省(102978)
- 基金项目(99261)
- 教育(89338)
- 自然(87781)
- 划(86732)
- 自然科(85620)
- 自然科学(85601)
- 自然科学基金(84034)
- 编号(80519)
- 资助(78002)
- 成果(66731)
- 发(59865)
- 重点(59369)
- 部(57652)
- 课题(56414)
- 创(54109)
- 创新(50500)
- 国家社会(49743)
- 科研(49452)
- 教育部(49335)
- 期刊
- 济(198094)
- 经济(198094)
- 研究(127869)
- 中国(81326)
- 学报(61385)
- 管理(59781)
- 农(57811)
- 科学(57302)
- 财(56797)
- 教育(48021)
- 大学(46148)
- 学学(43144)
- 农业(40236)
- 融(39103)
- 金融(39103)
- 技术(36550)
- 经济研究(32136)
- 业经(31894)
- 财经(30282)
- 经(25997)
- 问题(25662)
- 图书(21979)
- 技术经济(20866)
- 理论(20106)
- 业(20095)
- 贸(20078)
- 商业(19136)
- 现代(18845)
- 科技(18669)
- 实践(18048)
共检索到621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军辉
党的十九大提出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其目的就是要着力破解当前制约我国不同区域经济体间协同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失衡极易引致区域经济碎片化发展、放大区域间经济绩效的差距并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因此就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水平进行稳态与动态的双重维度测算,并就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理因素进行研究,有助于引入新的变量动态来调整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变化、区域经济发展速度。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现实考虑,运用生态位理论来分析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复杂系统的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动态综合评价以及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变化速度的动态综合评价模型,以期从静态与动态的二重视角对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状态与趋势进行研究,以立体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总体演变的状态与构成我国区域经济多维复杂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关系。最后应用了上文所构建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动态综合评价模型与其变化速度的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分别从生态位占有能力、生态位发展能力与生态位进化能力三个维度进行实证分析,以明晰我国区域要素投入协同发展机制、经济产出协同发展机制以及经济有序度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晶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国家针对新国情提出的重大决策。森林生态系统是森林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系,在大气生态平衡中起着"除污吐新"的重要作用,能够维持生物圈稳定、改善生态环境。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指引下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治污能力,对维护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更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由韩海荣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森林生态系统理论与应用》一书,从种群、群落、森林环境因子等不同角度分析了森林生态系统,探究了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有害生物防治和管理以及生态恢复问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盈 王丽娜
本文认为,要想提升我国商贸流通体系合作和交流水平,就要秉持协同发展的理念,全面促进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的协同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化发展,提高市场运行的统一性。本文简要分析了共生理论基础,并对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予以阐释,最后集中讨论了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商贸流通 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相互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晓钟
经济管理出版社于近期出版的经济学新著《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黎鹏著),以协同学思想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为基本理念,认为区域内各地域单元(子区域)和经济组分之间应该协和共生,自成一体,形成高效和高度有序化的整合,形成区域内各地域单元和经济组分的"一体化"运作与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强调协同发展的区域体系应有统一的联合与合作发展目标和统一的规划,使区际之间有着高度的协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蓝旭鹏
低碳化是旅游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转型方向,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区域经济可以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文章认为,要实现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必须完善制度安排,提高低碳旅游发展的保障力;坚持资源规划与产业链构建并重,强化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力;扩容以低碳旅游为核心的旅游形态,增强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旅游业 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珍香 段丹华 张培 王欣菲
文章把京津冀区域系统视为一个特殊的复杂巨系统,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系统耗散结构特征,认为增加"负熵流"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基础;基于协同学理论,从区域系统功能结构、空间结构两个维度,剖析了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的内在驱动机制——竞争与协同之间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京津冀区域 协调发展机制 复杂系统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文宗川 吴兴阳
通过对智能物流系统基本内涵和国内外智能物流系统领域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归纳总结出智能物流系统具有多层次性、规模巨型性、非线性、复杂性、开放性、动态性等特点,符合开放复杂巨系统特征,认为智能物流系统是一个开放复杂巨系统。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智能物流系统的发展机理,提出智能物流系统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开放、驱动力是非线性相互作用、路径是分形,以期为智能物流系统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智能物流系统 开放复杂巨系统 发展机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静
区域产业经济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内容,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产业经济布局,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优先发展示范区域,新时期重构区域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新格局,将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由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院长刘秉镰教授主编的《中国区域产业经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7月版)一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力年 滕福星
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抓住初级协同和高级协同这两个关键环节,坚持资源耦合、区域开放、目标一致、结构匹配等推进原则,促使各个经济要素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互惠共赢,加速系统结构状态的优化,是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关键环节 推进原则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钱洪伟 郭晶 李甜甜
近年来,我国突发事件呈多发态势,亟需由强有力应急科技系统支撑的应急产业作为保障。基于应急科技系统的复杂性特征,从四大主体属性及三大体系架构出发,对应急科技系统复杂属性进行分析。通过对我国应急科技系统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刺激反应模型、回声模型、涌现模型,以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为例研究应急科技系统发展机制,提出应急科技进步促进应急产业长效发展的实践启示。研究发现,应急科技系统具有复杂适应系统的7个特征,是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在应急科技系统中,政府、事业单位、应急企业等主体通过自适应行为不断积累经验并革新内部模型;应急科技系统发展遵循复杂适应系统刺激反应机制、资源交互机制、受限生成机制;应急科技系统发展历程表明,其存在并遵循上述发展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柳春青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秦皇岛经济实现科学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契机。未来,秦皇岛将被打造为首都行政、医疗、文化教育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区,首都教育医疗体育资源转移基地和秦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发展示范区。本文简要概括了秦皇岛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系统分析了该市发展潜力和存在的各种风险,从产业升级、园区建设、企业发展、设施规划、环境治理、政府服务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琳 吴珊
文章运用扩展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揭示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动态特征和变化趋势。首先,简析协同发展的内涵,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表现特征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确定评价标准;然后,运用扩展的DEA方法对我国不同空间尺度2002-2011年间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水平进行动态评价与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总体处于中级水平,东、中、西部梯级差异明显;十年间,东部与西部协同发展水平呈缩小趋势,而东部与中部间呈扩大之势。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DEA 动态评价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晓刚
区域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职业教育的支撑,职业教育要谋求大发展也离不开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两者相互依存。目前,北京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对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区域经济将呈现出新的特征和发展态势。研究了首都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问题,对促进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关键词:
区域经济 职业教育 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之红 常学洲 张志华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北省的高等教育迎来了机遇和挑战。分析河北省高等教育现状,探析河北省高等教育与京津冀区域的发展关系,制定河北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京津冀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涂智寿
文章运用灰色理论对重庆邮政物流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邮政物流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总体上相互协调,但也存在邮政网点布局不合理、投递线路不够优化、邮政物流效率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对区域经济持续增长造成了一定制约。为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形成重庆邮政物流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局面,必须进行结构调整:一要优化邮政线路,大力发展农村邮政物流;二要促进重庆邮政物流多元化发展,扩大其在重庆现代物流中的比重;三要降低邮政物流成本,提高邮政物流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