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67)
2023(9670)
2022(7536)
2021(7088)
2020(5601)
2019(12347)
2018(12445)
2017(21541)
2016(12742)
2015(14055)
2014(13936)
2013(12283)
2012(10775)
2011(9861)
2010(10099)
2009(9384)
2008(8775)
2007(7832)
2006(7028)
2005(6595)
作者
(31857)
(26391)
(26225)
(25236)
(16472)
(12518)
(12094)
(10311)
(9981)
(9502)
(8800)
(8705)
(8373)
(8358)
(8296)
(8076)
(8034)
(7860)
(7726)
(7504)
(6708)
(6526)
(6344)
(6053)
(6032)
(5939)
(5885)
(5831)
(5285)
(5239)
学科
(36239)
经济(36193)
管理(28624)
(25772)
教育(20493)
(20287)
企业(20287)
中国(19405)
(13783)
方法(10994)
理论(10613)
业经(10596)
(9743)
(9209)
(9133)
农业(9099)
数学(8993)
数学方法(8805)
教学(8378)
发展(8233)
(8110)
(7834)
地方(7712)
(7206)
贸易(7199)
(6993)
技术(6475)
(6246)
银行(6229)
(6196)
机构
大学(159863)
学院(157291)
研究(59171)
(54651)
经济(53182)
管理(50624)
理学(42893)
理学院(42321)
管理学(41208)
管理学院(40893)
中国(38510)
(35416)
科学(34513)
教育(32279)
(32203)
师范(31994)
(29495)
研究所(26666)
师范大学(26135)
(26131)
(25785)
中心(25584)
(24864)
北京(23180)
技术(21981)
(21416)
业大(21333)
(20532)
财经(20019)
职业(19683)
基金
项目(101044)
研究(82436)
科学(80490)
基金(68532)
(59391)
国家(58739)
社会(49945)
科学基金(49165)
社会科(46893)
社会科学(46884)
教育(45800)
(41459)
编号(37007)
(36808)
基金项目(34376)
成果(32892)
课题(28999)
自然(28988)
自然科(28357)
自然科学(28345)
自然科学基金(27799)
资助(26737)
(25154)
重点(24618)
(23532)
(23176)
项目编号(22319)
规划(22033)
(21697)
(21346)
期刊
(65737)
经济(65737)
研究(58284)
教育(55094)
中国(43190)
(25095)
学报(23558)
科学(20648)
(19929)
管理(19732)
大学(19059)
农业(17632)
技术(17076)
学学(15987)
职业(14247)
(13376)
金融(13376)
业经(11752)
经济研究(10939)
(9533)
财经(9421)
(9254)
论坛(9254)
技术教育(9095)
职业技术(9095)
职业技术教育(9095)
图书(8768)
(8262)
(8017)
问题(7998)
共检索到254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钟景迅  赵巾慧  
20世纪70年代开始,基于补偿弱势少数族裔群体的肯定性行动政策在美国高等教育中全面实施,其主张各院校要招收与黑人、拉美裔等人口比例相近的少数族裔学生,以实现生源多元化。经过多年实施,该政策为当代美国种族平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了美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教育政策之一。肯定性行动是一个关系到立法、司法、行政等极其复杂的政治议题,多年来,不同的政治派别及团体曾就肯定性行动的实施与否和具体实施方法等展开了激烈而复杂的政治角力,这也导致美国不同级别的法院、不同地区的政府曾就肯定性行动出现截然不同的判决和做法。时至今日,应如何实现多元化、哪些群体才是多元化应惠及的目标,这些困扰肯定性行动多年的关键问题,在新时代的美国必将会引起更复杂的政治角力,美国高等教育多元化的目标实现也必定会更加艰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地生  
肯定性行动政策自出台以来在美国就争议不断。为对美国高等教育公平现实有更全面的认识,文章以罗尔斯正义理论切入肯定性行动政策实践,透过正义理论分析该政策实践遭遇的纷争,探寻理论与政策实践的契合度,揭示理论和政策背后的公平实质。肯定性行动(平权运动)在实践中遭遇的争议与自由主义平等在理论上的争执是一脉相承的,肯定性行动的实质符合罗尔斯的正义原则。肯定性行动政策在美国社会的趋势是:一个社会总是存在相对的弱势群体,这个群体也会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肯定性行动惠及的群体必然会从族群、性别向阶层转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玉  
美国高等教育"肯定性行动计划"政策旨在扶助社会弱势群体,体现了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它蕴涵了两个层次的政策价值选择。美国国内对该政策合法性的争论以及政府近年来政策倾向的改变,制约了该政策的有效性程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希伟  
在巴西"种族熔炉"神话的背后,黑人、混血种人等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同白人相比处于一种十分弱势的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巴西社会弱势群体的高等教育诉求得到全面回应,公、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纷纷开启基于种族的高等教育肯定性行动。由于肯定性行动本身即构成一种"反向歧视",加之推进速度与力度过于急促,巴西高等教育肯定性行动引发了激烈的争议。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丽萍  钟点  
作为国家治理中应对社会差距和不平等的常见政策回应,肯定性行动政策在实践层面和学术研究中都备受关注,也提出诸多需要解释或回答的问题。本文在政策起源路径上对巴西肯定性行动政策的分析表明,巴西"种族民主"向身份政治的转变带来了种族政策的重要转型,使肯定性行动政策成为其种族政策的优先选项。在身份政治的话语体系和思考框架中,肯定性行动政策获得了新的动力和正当性。这不仅强化了优惠政策的政治逻辑,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肯定性行动政策在支持证据不足且质疑或反对持续存在甚至增加的情况下,仍能不断扩大或被创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文静  
美国"肯定性行动"作为一项向弱势群体倾斜的补偿性政策,在美国教育公平的争论中扮演着极为特殊的角色。本研究认为,影响人们对肯定性行动政策基本态度的关键因素并不是利益或组织归属,而是不同群体的政策目标与价值偏好,即人们因为信仰系统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联盟,从而影响了该政策的制定及变迁过程。支持实施肯定性行动和支持废除肯定性行动的两个联盟是该政策变迁中的两个基本联盟。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占军  
本文使用金登的多源流政策过程理论,从公共问题的确定及议程的形成、备选方案的提出、政策企业家的作用几个方面,分析了加州大学取消肯定性行动的政策制定过程。作为一项公共政策,肯定性行动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治气候和舆论,当政治氛围发生变化,公共问题进入政策议程,备选方案得以确定,政策企业家抓住政策窗开启的机会,最终促成了新政策的出台。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齐顺利  
为了帮助马来人追上经济上处于优势的华人,马来西亚建国之初推出了肯定性行动。随着马来人在现代经济部门的就业结构与全国族群结构相一致,马来人与华人之间的经济差距大大缩小,这有助于马来西亚社会的稳定,但也导致了马来人过于依赖政府,没有完全建立起与他族公平竞争的自信心,不利于族群间的和谐相处及马来西亚的长远发展。马来人和华人在经济领域的结构性差异得到根本性改善之后,马来西亚有必要从"争取族群之间利益分配平等"的观念逐步转向"争取个人之间竞争机会平等"的观念。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许可峰  
"肯定多样性"是"肯定性行动"与"多元文化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是美国族群政治与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三阶段。它既是美国少数族群与主体族群之间政治和法律博弈的结果,也有着深刻的文化、教育和经济意蕴。其核心观点是:多样性不是问题,而是资源。这对于我们理解和处理民族及其文化多样性问题、发展民族教育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对于内地高等教育民族班(校)教育而言,我们应努力促进各民族大学生在教室内外的正式与非正式互动和交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慧  谢莉花  李依瞳  
德国职业教育在以高校教育为主体的全球性高等教育扩张过程中并未落于下风,仍体现出其强大的体系功能,一方面根据社会发展需求持续升级教育内容、完善职业进修教育层次,坚持以授予职业型资格为本体任务,形成体系内部独立且畅通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则通过延展体系边界,建立多种职业教育类学校以及形成混合职业教育和高校教育的多元教育形式。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在坚守类型特性的同时,延展出不同的附加形态和功能回应高等教育扩张,在当今社会依然生机盎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梅  郑枫  
当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强大趋势。但需要警惕的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不能异化为一种西方文化主宰下的"教育寻租",以损害发展中国家大学的民族性。因此,我国大学的发展应坚守与弘扬我国大学的民族性才能够从借鉴走向超越,从依附走向自主,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关键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所帅  
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简称PIRLS)是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全球性学生阅读素养跨国(地区)和历时比较评价研究,每五年举行一次,2016年进行了第四轮阅读素养评价。回顾PIRLS阅读素养评价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坚守与创新是其永恒的追求,通过梳理分析PIRLS阅读素养评价的设计理念和具体做法,可以为我国的母语阅读素养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童兵  
最近有机会集中阅读近几年《中国高等教育》,掩卷细悟,觉得复刊35周年的《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特色是:坚守主流,精耕细耘。这里的"主流",就是高举高校坚持立德树人宗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旗帜。这里的"精耕",就是努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到中国高等教育,紧紧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五个发展"治国理政战略布局,紧紧结合教育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军  黄梅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就是教育投入的问题。本文结合介绍美国高等教育的募款机制、类型和方式,对创建我国高等教育的募款机制和募款方式作一尝试性的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