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91)
- 2023(6906)
- 2022(5880)
- 2021(5306)
- 2020(4394)
- 2019(9251)
- 2018(9129)
- 2017(17704)
- 2016(9293)
- 2015(10194)
- 2014(9750)
- 2013(9482)
- 2012(8549)
- 2011(7858)
- 2010(7863)
- 2009(7226)
- 2008(6718)
- 2007(5989)
- 2006(5153)
- 2005(4508)
- 学科
- 济(45942)
- 经济(45915)
- 管理(23194)
- 业(22243)
- 企(17748)
- 企业(17748)
- 地方(14859)
- 方法(13525)
- 农(12020)
- 数学(11252)
- 数学方法(11147)
- 业经(11069)
- 中国(10848)
- 地方经济(9799)
- 产业(9639)
- 贸(8159)
- 贸易(8154)
- 农业(8002)
- 易(7828)
- 制(7484)
- 技术(7269)
- 学(6729)
- 体(6667)
- 环境(6554)
- 和(6300)
- 融(6186)
- 金融(6185)
- 财(6109)
- 结构(5697)
- 发(5690)
- 机构
- 学院(127459)
- 大学(122221)
- 济(56336)
- 经济(55236)
- 管理(48371)
- 研究(46266)
- 理学(41704)
- 理学院(41234)
- 管理学(40605)
- 管理学院(40360)
- 中国(33025)
- 科学(27235)
- 京(25341)
- 所(23185)
- 财(21663)
- 研究所(21051)
- 中心(20727)
- 农(20203)
- 江(19300)
- 业大(17590)
- 范(17293)
- 财经(17257)
- 院(17234)
- 师范(17161)
- 经济学(16651)
- 州(15699)
- 农业(15685)
- 经(15543)
- 北京(15486)
- 经济学院(14992)
- 基金
- 项目(88211)
- 科学(70749)
- 研究(67535)
- 基金(62653)
- 家(54307)
- 国家(53908)
- 科学基金(46477)
- 社会(43821)
- 社会科(41736)
- 社会科学(41732)
- 省(37013)
- 基金项目(33134)
- 划(29973)
- 教育(29744)
- 自然(28049)
- 编号(27996)
- 自然科(27399)
- 自然科学(27393)
- 自然科学基金(26879)
- 资助(24259)
- 发(22526)
- 成果(21626)
- 重点(20490)
- 创(19731)
- 课题(19649)
- 发展(18801)
- 部(18577)
- 展(18519)
- 创新(18450)
- 国家社会(18139)
共检索到1901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晓涛
近年来,国际上产业保护主义抬头,对高技术等关键产业的干预尤为严重,以中日韩为主的东亚生产网络受到严重冲击,中日韩产业合作面临诸多挑战。中日韩现有产业链供应链存在明显的脆弱性,体现在三国自由贸易协定水平偏低、政治互信程度不足、生产网络依赖性偏弱等。通过构建包括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等多指标体系,对中日韩产业优势与产业合作分析可知,除受外部干扰较大的信息通信产业外,中日韩三国在食品、工业等很多传统领域具有很好的合作基础。当前,要多措并举稳住中日韩产业合作;运筹大国博弈,巩固中日韩信息通信产业等重点领域合作;深耕中日韩食品、工业等传统领域合作,选择合作基础好的领域重点开拓;抢抓科技革命新机遇,开拓中日韩新兴领域合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晓涛
以中日韩为代表的东亚生产网络,是当今全球高技术产业链的重要一环。美国对日韩与我国开展高技术合作保持高度警惕,通过战略结盟与“长臂管辖”对日韩进行拉拢和施压,阻碍日韩高技术企业的自主决策。中日韩都是全球高技术供应链体系的建设者和受益者,维护中日韩高技术产业链稳定符合日韩利益。面对当前复杂的外部局势,稳住中日韩高技术产业链对我国意义重大。要加强中日韩政府层面沟通协调,发挥好企业层面的积极作用,重点在信息通信、绿色环保、医疗健康、汽车工业等高技术领域加强合作,并妥善处理好中日韩合作中的美国因素,在信息通信等关键领域要敢于博弈、善于博弈,巩固中日韩现有合作成果,拉紧中日韩利益纽带。
关键词:
中日韩 高技术产业 东亚生产网络 中美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卿
当前,中日韩合作面临难得的机遇期。朝鲜半岛形势总体缓和,为推进区域合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南北首脑三次会晤并签订系列协议文件,为双方合作奠定了制度基础。朝美矛盾有所改善,提振了各方推进半岛无核化与和平机制构建并行的信心。中朝、中韩、中日关系积极向好,利于区域合作深入发展。展望未来,中日韩合作依旧充满挑战,首要面临的问题是美朝互信不足,推动无核化谈判面临不确定性。美朝政策骤变随时可能重新干扰地区合作进程。韩日矛盾、中日竞争如不能妥善处理,也将影响中日韩三方合作深度。鉴此,三国合作依旧要把维护稳定的地区环境放在首位,努力推进朝美、朝韩对话取得新进展。积极创新合作思路,拓宽合作领域,不断推进中日韩务实合作,夯实三国关系基础。探索合作新途径,共同开辟第三方和第四方市场。持之以恒推进地区国家间互信建设,创建地区安全合作机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徐长文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国与日本和韩国经贸关系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中日关系“政冷”,经济也开始变“凉”,中韩经贸快速发展成为中国对外经贸发展的一大亮点。而日本与韩国的经贸发展呈徘徊状态。为扩大经贸关系三国曾提出就建立中日韩FTA进行研究,但是研究了5年,尚无结论。现在进行双边FTA的研究,中韩进展迅速,日韩进展缓慢,中日尚未进行正式研究。
关键词:
经贸关系 FTA “政冷经热”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晓涛
中日韩生产网络是我国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在逆全球化和疫情的冲击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区域化、近岸化、本地化趋势,日韩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与北美和欧洲生产网络相比,中日韩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高,我国在中日韩生产网络中的核心地位也还不突出。当前,中日韩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面临着美国因素的挑战,日韩自身也更关注维持产业竞争优势和产业链自主可控。同时,中日韩产业合作面临新机遇,包括我国的超大规模市场和大量高技术人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RCEP等经贸合作协议的推进等。未来,要积极寻找中日韩利益共同点,构建优势互补、协同高效、开拓创新、利益相容的中日韩产业链供应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东群 韦正林 李先德
东盟和中日韩是世界大米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区域,其进出口在国际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际大米市场价格近期大幅上涨,本区域内一些国家相继宣布了限制大米出口的措施,以满足国内需求,进一步加剧了国际价格的上涨,给东盟一些大米进口国带来恐慌。中国作为大米高产国,在稻谷种子和生产技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与东盟开展合作。从长期来看,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内国家实现大米安全的根本保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春江 付兆刚
长达8年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已结束。目前,中国、新加坡、泰国、日本等部分国家已完成协定核准,标志着成员结构最多元、覆盖人口最多的区域自由贸易区建设即将正式成立。RCEP与东亚区域合作进展方面,中国、日本和韩国之间互相签署关税承诺,三国的贸易合作有了广阔的平台和基础,带来包括拓宽贸易合作领域、加速贸易合作进程、系牢贸易合作关系的新机遇。但受到日韩态度、历史原因、地缘政治和技术出口限制等因素影响,尤其日韩迫于美国压力,不断寻找政治和经济上的平衡点,使得RCEP框架下中日韩贸易合作面临许多新挑战。中日韩应该携手共进,充分挖掘RCEP区域协定的制度红利,构建后疫情时代利益共同体,扩大三边合作基础,发挥大国稳定器作用,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彦
以中日韩高端制造业合作为例,探索和重构具有"区域特色"和"高质发展"的区域价值链分工体系,既有助于RCEP合作的可持续发展,亦是构建"国内-区域双循环"大格局中的前沿课题。研究发现,中日韩高端制造业区域价值链合作的基础夯实,但链主地位之争、竞合关系调整、外部不确定因素等关键问题可能演变为风险。中日韩三国可在合作中探索"高融合新理念""多层次新模式""多维度+双循环新路径"三位一体的"中日韩+X"区域价值链合作新框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美云 宋宇 王晗懿
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是经济增长问题,出口复杂度可以较好的解释并预测经济增长。基于从已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日韩吸取经验的构思,从出口复杂度视角对中日韩进行实证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日韩出口复杂度的积极影响因素主要是研发投入、人力资本、高层次产品内分工参与强度和基础设施,而这一切可以归结为技术创新能力。在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过程中,中国在制度、市场规模及潜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人力资本的优势不明显,基础设施、研发投入方面略微弱势,高层次产品内分工参与强度具有明显劣势,物质资本积极作用的发挥需引起重视。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姜跃春
始于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西方经济模式受到种种质疑和挑战,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世界经济重心正在加速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大国将为世界带来种种机遇。在此背景下,美日两国围绕"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纷纷调整其亚太政策。美国希望调整该地区合作"制度"规范亚太合作进程,日本希望通过呼应美国TPP战略来干预亚太一体化进程。东盟国家希望通过启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强化在亚太一体化进程中的主导地位。中日韩FTA谈判不仅有利于三国的经济利益,也将对亚太区域合作进程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在积极参与区域合作的同时,还必须加速本国的经济结构、发展模式的调整。
关键词:
亚太区域合作 TPP RCEP 中日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崔大沪
文章对中日韩区域内贸易竞争力的动态演变及区域内产贸业的分工变化作了实证分析,并对中日韩区域内经济合作的模式进行探索,认为中国经济崛起,将促使中日韩经济竞争共进,从产业间的互补走向产业内的互补,促使中日韩三国取得共赢。
关键词:
中日韩 区域经济合作 贸易自由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晓波 刘文革 王磊
本文利用联合国服务贸易数据库2000-2010年中日韩之间的双边服务贸易数据,分别测算了日中、日韩、中韩之间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实证考察了日本服务贸易对各国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日中与日韩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均明显高于中韩且细分部门互补,日本服务贸易发展对各国的经济增长都有实际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日中 日韩 中韩 服务贸易 VAR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大伟
目前,日本在最终产品的研发、营销、品牌等环节以及高技术中间产品的生产环节具有明显优势;韩国在平板电脑、手机等部分产品的品牌营造环节以及液晶面板等部分高技术中间产品的生产环节开始追上甚至超越日本;我国在大部分最终产品的加工组装环节上保持优势,但在中间产品的生产环节与最终产品的研发、营销、品牌构建等环节与日韩相比整体上仍有差距。未来,我国提升价值链位势路径,除要向高附加值的中间产品生产环节延伸外,更要注重通过"软环境"的构造,向处于价值链高端的最终消费品的研发和品牌构建环节攀升。
关键词:
中日韩 全球价值链 软环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肖竹缘 孙恒忠
东亚经济合作顺应了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强这两个重要趋势。本文试图对在“10+3”框架下日益引人注目的中日韩合作的理论基础和经济互补性以及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中日韩 区域合作关系 基础与前景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谭红梅 王琳
RCEP落地意味着当前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形成,并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作为亚洲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巨型自贸协定,RCEP必将促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同时,RCEP作为亚洲地区三大经济体中日韩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在为三国经贸合作深化、经贸潜力释放、中日韩FTA成功落地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三国面临贸易结构变化加剧区域竞争、加大开放造成部分行业冲击、金融水平提高带来货币合作困难等挑战。中日韩三国应把RCEP变成经贸合作的起点,并据此引领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发挥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和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增长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
RCEP 中日韩 经贸关系 自贸协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