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45)
2023(11389)
2022(10257)
2021(9740)
2020(8197)
2019(18605)
2018(18715)
2017(35964)
2016(19638)
2015(21857)
2014(21451)
2013(20965)
2012(18802)
2011(16822)
2010(16514)
2009(15109)
2008(14152)
2007(12010)
2006(10273)
2005(8656)
作者
(54840)
(45246)
(45031)
(42610)
(28535)
(21690)
(20337)
(17967)
(17192)
(15968)
(15374)
(14922)
(14034)
(13978)
(13906)
(13728)
(13661)
(13484)
(12820)
(12653)
(11369)
(10917)
(10799)
(10284)
(10184)
(10061)
(9981)
(9805)
(9018)
(8994)
学科
(71637)
经济(71556)
管理(53930)
(49885)
(41790)
企业(41790)
方法(34356)
数学(29573)
数学方法(29203)
(19561)
中国(18451)
(17838)
(16786)
业经(16251)
地方(15547)
(13493)
贸易(13484)
理论(13096)
(13083)
农业(13065)
(12236)
环境(11974)
(11873)
技术(11575)
(11378)
财务(11314)
财务管理(11293)
企业财务(10613)
教育(10533)
(10272)
机构
学院(262701)
大学(262220)
管理(105826)
(97277)
经济(94988)
理学(92293)
理学院(91294)
管理学(89576)
管理学院(89130)
研究(85345)
中国(61778)
科学(56346)
(55718)
(43390)
(42791)
(42117)
业大(41381)
研究所(39475)
中心(38460)
(36477)
(35405)
财经(35172)
师范(35054)
北京(34969)
农业(33152)
(31940)
(31532)
(30743)
技术(29125)
师范大学(28194)
基金
项目(188504)
科学(147128)
研究(137882)
基金(134922)
(117838)
国家(116863)
科学基金(100167)
社会(83863)
社会科(79318)
社会科学(79298)
(75052)
基金项目(72533)
自然(66664)
自然科(65092)
自然科学(65078)
自然科学基金(63859)
教育(63104)
(63052)
编号(57669)
资助(55308)
成果(45593)
重点(42008)
(40318)
(40156)
(39308)
课题(39044)
创新(36551)
科研(36309)
项目编号(35635)
大学(34922)
期刊
(104767)
经济(104767)
研究(73987)
中国(46500)
学报(43757)
科学(39416)
(38157)
管理(37600)
大学(32427)
(31783)
教育(31397)
学学(30419)
农业(27253)
技术(22852)
业经(18810)
(18243)
金融(18243)
经济研究(16778)
图书(15751)
财经(15749)
科技(13660)
(13521)
(13292)
问题(13273)
理论(13263)
实践(12479)
(12479)
(12262)
资源(12208)
技术经济(12056)
共检索到369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劲松  巨江  张宽地  吕宏兴  
【目的】解决复杂地形条件下天然河道间断水面线计算问题。【方法】采用预测-校正求解方法,在一维河床冲淤变形计算模型基础上,增加了急流均匀流水深与临界水深判断公式,为解决河道正坡、倒坡交替出现,突扩、突缩频繁发生的复杂地形条件下水面线计算的不连续性问题,并将该方法在黄河羊曲水电站河段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建立了解决复杂地形条件下天然河道水面线计算模型,并将该模型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用该模型计算的水面线与实测水面线吻合较好,可满足工程设计的精度要求。【结论】将该研究应用于黄河羊曲水电站天然河道的水面线计算,得到了原河道各级流量下的水面线,可供其上、下游水库梯级开发的水能规划部门参考应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洪林  于贵瑞  牛栋  
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太阳辐射计算方法 ,考虑地形和大气衰减因子 ,通过组件技术实现GIS与太阳总辐射计算模型集成 ,建立了太阳潜在总辐射计算模型。同时利用我国 10 7个气象观测站的多年逐日太阳辐射资料 ,假设多年中有 1d为晴朗无云的天气 ,即取多年中的最大太阳总辐射值为该计算日的潜在日总辐射值 ,进行模型检验 ,证明该方法可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果岳  王峰  李建平  
以六盘山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开挖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为研究对象,采用以TSP203为主的超前地质预报系统进行了研究应用,减少了隧道开挖时地质灾害情况的发生,大大地提高了掘进速度,保证了工期,提高了经济效益。通过TSP203在六盘山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现场试验,证明了TSP203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系统能够在复杂地质情况下取得良好的超前预报效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维东  杨梓  林洋  金明星  李艳朋  刘从坦  张邀丹  
鉴于天然河道分汊口地形、水力条件复杂,流量分配不易控制,在实际工程中,拟建堰闸横向组合型拦河建筑物来调节侧汊流量。采用物理模型方法,在不同流量及闸门开度条件下,研究了新型拦河建筑物闸段过流对分汊河道水流特性的影响,利用经验公式对闸门流量系数进行了计算,并且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闸段过流时侧汊分流比明显小于全断面过流,且闸门开度和来流流量均影响分流比大小。随闸门开度增大,侧汊分流比增大,且流量越小,增幅越大;当闸门开度相同时,流量越大,侧汊分流比越小。由于水力因素复杂性和拦河建筑物非对称性,拦河建筑物上游水位、流速分布不均,闸门开度相同,流量增大,上游水位最高点向闸段侧偏移;流量增大,闸门开度增大,上游流速峰值向闸段侧偏移;在总流量为3000m3·s-1附近,上游水位不随闸门开度变化。闸门开度一定时,流量越大,闸后消力池内Fr越大,消能效果越好。总流量为4600m3·s-1时,Fr在2.5~4.5之间,产生不稳定水跃;总流量为3000m3·s-1和1500m3·s-1时,Fr在1.0~1.7之间,产生波状水跃。利用三种现行公式计算的流量系数与实测值相比误差较大,现行公式对流量系数的影响因素考虑欠缺,本研究引入闸孔侧收缩系数ε对现行公式进行修正,该修正公式的计算值均在±10%误差范围内,结果较为精确。本试验结果不仅丰富了新型拦河建筑物附近的水流运动理论,也对河道整治、新型拦河建筑物设计等相关工程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臧晶  郭倩倩  李成华  付立冬  
为提高复杂条件下多玉米籽粒的识别与统计效果,以图像处理为手段,在非均匀光照校正和噪声滤除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图像阈值搜索范围和新的阈值判别准则,以寻找最佳阈值。采用改进的最大类间方差(Otsu)算法对玉米籽粒图像进行分割,结合基于连通区域的面积法对籽粒数目进行统计。试验结果表明:研究的新算法不仅缩短了运算时间,并且有效的去除了非均匀光照和噪声等因素的干扰,提高了玉米籽粒识别与统计的准确率。通过对50幅玉米籽粒图像进行算法测试,得出籽粒识别的平均准确率达到97%,说明了研究提供的籽粒分割与统计方法准确率高,对于种子千粒重等物料特性分析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耀亭  
以水泥项目建设的实践经验为例,对边设计边施工或无设计图纸项目的招标投标问题从工程量清单编制、合同计价方式选择、不平衡报价控制、工程变更及市场价格调整、合同条款设定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与办法,对复杂项目的招标投标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刚  郭维东  梁岳  张云清  石志强  
利用MATLAB强大的计算和绘图功能,编程计算了河道糙率,阐明了利用实测数据进行编程计算的全过程,并针对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所做物理模型实验,计算了模型河段糙率,分析了其糙率值的合理性。同时,也利用本程序计算分析了局部水头损失系数对糙率的敏感度,提出局部水头损失对糙率也有很大的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关勖  仝纪龙  莫欣岳  潘峰  谢南洪  
【目的】在使用AERMOD模式进行复杂地形区域大气预测时,控制气象条件与污染源源强等参数相同,采用分辨率更高的DEM地形数据可使得预测结果更加精确。【方法】设置气象条件相同,对于同一无组织面源,在复杂山地、复杂河谷2种地形条件下分别进行不添加地形数据、添加90 m×90 m精度地形数据、添加30 m×30 m精度地形数据的大气预测。【结果】在复杂山地地形条件下,不添加地形数据、添加90 m×90 m精度地形数据下预测结果与添加30 m×30 m精度地形数据下最优预测结果相关性分别为24.0%与52.4%;在复杂河谷地形条件下,不添加地形数据、添加90 m×90 m精度地形数据下预测结果与添加30 m×30m精度地形数据下最优预测结果相关性分别为48.7%与89.3%。【结论】在使用AERMOD模式进行大气预测时,若面源为复杂山地地形,建议采用30 m×30 m精度地形数据,以提升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卓甫  杨志勇  王道冠  张坤  
在我国,河道砂石目前已是稀缺资源,但由于河道砂石权属安排研究及相应规范性文件的缺失,导致河道采砂管理秩序混乱,河势稳定和堤防等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论文探讨了河道砂石的双重属性、河道采砂的系统性,以及在不同属性下河道砂石利用管理的差异;剖析了目前一般河道砂石权属安排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国务院颁布的《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的实施效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河道采砂权属安排的客观要求和基本原则,提出了河道砂石权属安排的制度框架,包括:河道砂石处分权应归河道管理机关,河道采砂管理实行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河道砂石收益权原则上属沿河县市级人民政府共有,收益分配方案以河道管理机关为主负责确定。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施少华  林承坤  杨桂山  
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河道岸线变化的主要因素 ,它们分别是河岸崩塌 ,泥沙淤积及人类活动等 ,其中河岸崩塌是河道岸线演变的最主要原因。总的来说长江中下游干流河势是稳定的 ,但五个河段有各自演变特点和规律 ,其中宜昌—枝城段河道与河床比较稳定 ,岸线顺直 ,但葛洲坝和三峡水利枢纽建成后对河床的冲刷作用较大 ;荆江段是长江著名的河曲段 ,其冲淤变化较大 ;城陵矶至湖口段为节点和分汊河床组成 ,一般来说节点较为稳定 ,而分汊河床不太稳定 ;湖口至江阴河段岸线一般较为稳定 ,但弯道河床变化较大 ;河口段不但受江流作用影响 ,还受潮流与波浪等共同影响 ,所以河口河床演变迅速 ,主要表现为汊道主泓迁移摆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俊华  李寿德  
目前国内外关于排污权交易方面的研究很多,但是大多数学者在排污权交易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讨论中忽略了排污权交易对产品市场结构的影响问题。实际上,在中国市场体制并不完善的条件下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有可能导致排污权交易市场以及产品市场的扭曲,必须对此加以研究。文章建立了排污权交易条件下的古诺离散动态系统模型,分析了排污权交易条件下古诺市场动态均衡及其稳定性问题。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当排污权交易价格、厂商调整产量的相对速度、边际污染治理成本以及边际生产成本等参数发生变化时,纳什均衡点失去稳定性,经倍周期分叉后出现混沌状态。厂商调整产量的相对速度越慢,厂商的利润越稳定;厂商的边际生产成本、边际污染...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汤孟平  周国模  施拥军  陈永刚  吴亚琪  赵明水  
以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为例,基于DEM在群落尺度上分析不同地形条件下群落物种多样性和胸高断面积的差异。对单一地形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常绿阔叶林群落中,坡度过大或过小均可引起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和胸高断面积下降,中等坡度时物种多样性和胸高断面积最高;胸高断面积随坡向的变化比物种多样性敏感,自东坡经南坡过渡到西坡,胸高断面积呈降低趋势,东坡的物种多样性和胸高断面积最高,西南坡最低;物种多样性和胸高断面积随地表粗糙度增加呈降低的趋势。对组合地形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坡向和坡度的不同组合,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不大,但与胸高断面积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各坡度级中,西南坡胸高断面积均最低;坡向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凯  张建华  冯全  孔繁涛  韩书庆  吴建寨  
为实现自然条件下棉花叶片的精准分割,提出一种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优化算法和K-means聚类算法混合的棉花叶片图像分割方法。本算法将棉花叶片图像在RGB颜色空间模式下采用二维卷积滤波进行去噪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彩色图像从RGB转换到目标与背景差异性最大的Q分量、超G分量、a*分量;随后在K均值聚类的一维数据空间中,利用PSO算法向全局像素解的子空间搜寻,通过迭代搜寻得到全局最优解,确定最佳聚类中心点,改善K均值聚类的收敛效果;最后,对像素进行聚类划分,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沁   代朝辉   卢渊   伊向艺   陈文玲   刘旭   吴元琴  
非常规油气储层物性特征差、应力条件复杂,水力压裂是提高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效率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研制了轴向应力独立加载的全直径岩心水压致裂超声波检测装置,实验装置包含多套独立加压系统,可以模拟实际地层的复杂应力条件,并根据声发射实时检测岩石破坏特征。基于实验装置开展了30°、45°、60°天然裂缝的岩心进行复杂应力条件下的水力压裂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含45°天然裂缝的岩心相较于其他角度稳定性最差,压力达到14.1 MPa时产生破裂,声发射特征明显;天然诱导应力干扰下,水力裂缝逼近时扩展路径发生偏移,随着天然裂缝角度增大,偏移更加明显。该实验装置可以为复杂应力的储层增产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廉顺国  孙艳敏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的洪水灾害是在下游水量明显减少、洪峰流量也不断减小的情况下发生的。即使是水量比较小的普通洪水,也能造成下游滩区大面积受淹、控导工程决口、桥梁被冲毁、房屋倒塌等严重灾害。小水致灾的形成机理主要是:河道游荡,引发“横河、斜河”;小水淤积,河床抬高,行洪能力下降;人与河床争地,造成滩区阻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