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00)
2023(3904)
2022(3168)
2021(3041)
2020(2368)
2019(5566)
2018(5438)
2017(10477)
2016(5811)
2015(6469)
2014(6405)
2013(6445)
2012(6267)
2011(5446)
2010(5656)
2009(5337)
2008(5303)
2007(4824)
2006(4423)
2005(3932)
作者
(17442)
(14823)
(14540)
(14109)
(9428)
(7136)
(6518)
(5827)
(5767)
(5338)
(5154)
(4868)
(4862)
(4833)
(4758)
(4700)
(4259)
(4201)
(4169)
(4148)
(3778)
(3722)
(3599)
(3440)
(3390)
(3265)
(3210)
(3074)
(3074)
(2968)
学科
(27793)
经济(27764)
方法(13449)
(13137)
管理(11616)
数学(11467)
数学方法(11388)
(9012)
企业(9012)
中国(8274)
教育(7764)
(7710)
(7562)
理论(5948)
农业(5749)
(5430)
(5256)
劳动(5239)
(5090)
地方(4796)
业经(4697)
研究(4561)
(4393)
贸易(4391)
(4262)
(4049)
(3908)
金融(3905)
(3877)
税收(3744)
机构
大学(90255)
学院(85638)
(39163)
经济(38325)
研究(33117)
管理(28602)
理学(24746)
理学院(24460)
管理学(23938)
管理学院(23797)
中国(22349)
(19043)
科学(19030)
(17993)
(16727)
(15481)
研究所(15200)
财经(14487)
经济学(14287)
(13266)
中心(13263)
(13181)
经济学院(12777)
业大(12642)
农业(12251)
(11935)
(11917)
北京(11843)
师范(11765)
财经大学(10872)
基金
项目(55112)
科学(43046)
基金(40704)
研究(39546)
(35878)
国家(35583)
科学基金(29710)
社会(26037)
社会科(24463)
社会科学(24459)
(21026)
基金项目(20436)
教育(19903)
自然(18668)
自然科(18272)
自然科学(18266)
自然科学基金(17960)
(17774)
资助(17289)
编号(15268)
成果(13342)
重点(12912)
(12902)
(11446)
课题(11409)
教育部(11289)
(11153)
国家社会(11080)
大学(11058)
科研(10639)
期刊
(44281)
经济(44281)
研究(30051)
中国(21095)
学报(16092)
教育(13996)
(13965)
(13784)
科学(13331)
大学(11983)
学学(11290)
管理(11035)
农业(9169)
财经(8169)
经济研究(7610)
(7185)
(6732)
技术(6247)
(6167)
金融(6167)
问题(5562)
业经(4888)
(4761)
(4368)
(4323)
统计(4214)
世界(4056)
技术经济(3993)
业大(3965)
经济学(3780)
共检索到132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孟捷  
围绕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净产出价值量成正比的讨论,为从劳动价值论角度解释国民收入增长奠定了基础。单位时间净产出可以分解为净产出价值和劳动生产率,这意味着净产出的增长不仅取决于生产率,而且在特定条件下还取决于净产出价值的增长。依照本文的观点,与生产率进步相伴随的复杂劳动还原,造成了部门乃至社会净产出价值量的增长;由于复杂劳动还原的出现只限于某些部门和某些企业,并不能同时遍及所有企业和部门,这就意味着社会净产出价值量的增长是以生产率在部门及企业之间的结构性差异为前提的。生产率的这种结构性差异越大,促进增长的价值效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孟捷  
围绕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净产出价值量成正比的讨论,为从劳动价值论角度解释国民收入增长奠定了基础。单位时间净产出可以分解为净产出价值和劳动生产率,这意味着净产出的增长不仅取决于生产率,而且在特定条件下还取决于净产出价值的增长。依照本文的观点,与生产率进步相伴随的复杂劳动还原,造成了部门乃至社会净产出价值量的增长;由于复杂劳动还原的出现只限于某些部门和某些企业,并不能同时遍及所有企业和部门,这就意味着社会净产出价值量的增长是以生产率在部门及企业之间的结构性差异为前提的。生产率的这种结构性差异越大,促进增长的价值效应就越显著;生产率的这种结构性差异一旦消失,促进增长的价值效应也就不再发挥作用。对社会净产出价值量的增长条件的分析,为发展一种马克思主义内生增长理论创造了可能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曙东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所谓简单劳动就是指那些事先不需要经过培训和学习,只要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从事的劳动;所谓复杂劳动是指那些事先需要经过培训和学习后,劳动者才有能力从事的劳动。马克思指出:“比重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也就是说,在同一时间内,复杂劳动所创造的劳动价值量数倍于简单劳动。同时,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以简单劳动为标准,对复杂劳动进行量化,进而得出复杂劳动的价值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许光伟  
本文认为 ,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协同劳动是当今时代的基本事实 ,这个基本事实可以归结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公理性假设 ,可以归结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协同创造价值。本文并以生产力二重性质理论作为重建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和现代演绎的叙述方法作为它的现代拓展的方法基础 ,提供较为充分而有力的证明。文章最后并倡导了一个解决劳动创造价值中时间异质因素难题的重要的理论分析工具 :内生生产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忠观  
人口增长理论: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学者比较研究吴忠观[教授西南财经大学人口所成都610074]《财经科学》1997/6FINANCEANDECONOMICS马克思主义人口增长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口增长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孟捷  冯金华  
复杂劳动还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的传统难题。本文批判地考察了过往关于复杂劳动还原的理论,尤其是希法亭的理论,在汲取这些理论的合理要素的基础上,重新诠释了教育培训劳动与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的关系。本文提出,应同时立足于两种社会必要劳动的概念,将希法亭和鲁宾所代表的两种理论传统经过适当的修正综合在一个框架里。本文据此设计了可以求解复杂劳动还原系数的新模型。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在经验中识别相关部门是否存在复杂劳动还原的问题,给出了一个简易的解决方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孟捷  冯金华  
复杂劳动还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的传统难题。本文批判地考察了过往关于复杂劳动还原的理论,尤其是希法亭的理论,在汲取这些理论的合理要素的基础上,重新诠释了教育培训劳动与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的关系。本文提出,应同时立足于两种社会必要劳动的概念,将希法亭和鲁宾所代表的两种理论传统经过适当的修正综合在一个框架里。本文据此设计了可以求解复杂劳动还原系数的新模型。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在经验中识别相关部门是否存在复杂劳动还原的问题,给出了一个简易的解决方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唐超  
在旅游市场上,旅游消费者与旅游供给者之间发生交换关系,旅游消费者以一定的货币购买旅游供给者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作为一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自然也就是一种商品。而商品所含价值量的大小是由生产这一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商品价值的原理,同样适用于旅游产品。但是,由于旅游产品与一般工商产品相比,具有自身的一些特殊属性,因此,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以及价值量的确定也具有自身的一些特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徐思光  
本文从创造价值劳动的范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结论,以及价值规律的表述三个方面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创新。提出:应把创造价值劳动的范围拓展到人类的一切劳动;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着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科学发展度系数;应把价值规律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改为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着商品价值量,应该把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结论删除。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琨  闫伟  
本文从设定经济增长基本方程出发,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构建闭合增长模型的不同思路,进而对两种增长理论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马克思主义与后凯恩斯主义增长理论都对收入分配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并且都坚持阶级、制度、非均衡的分析方法;然而,两者在所依据的理论基础、经济增长的最终决定因素、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是否存在极限以及增长过程中的市场结构等问题上仍存在明显分歧。与后凯恩斯主义增长理论相比,马克思主义增长理论在理论基础、研究视阈及内在逻辑一致性等方面都更具优势。全面比较马克思主义与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增长理论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艳  严金强  李韵  
在将马克思表达技术进步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做出外延和内涵区分的基础上,本文提出马克思外延资本有机构成决定的内生经济增长只能是半内生经济增长,而内涵资本有机构成决定的经济增长才是内生的经济增长。在将内涵可变资本定义为表达技术进步影响劳动复杂程度的价值体系之后,本文具体探讨了马克思内生经济增长的理论逻辑,并进行了模型化分析。在这一宏观分析框架下,本文将内生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区分为复杂劳动的转化机制、创新机制、激励机制和累积机制,从而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奠定了微观基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艳  严金强  李韵  
在将马克思表达技术进步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做出外延和内涵区分的基础上,本文提出马克思外延资本有机构成决定的内生经济增长只能是半内生经济增长,而内涵资本有机构成决定的经济增长才是内生的经济增长。在将内涵可变资本定义为表达技术进步影响劳动复杂程度的价值体系之后,本文具体探讨了马克思内生经济增长的理论逻辑,并进行了模型化分析。在这一宏观分析框架下,本文将内生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区分为复杂劳动的转化机制、创新机制、激励机制和累积机制,从而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奠定了微观基础。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彭必源  
马克思在劳动还原理论上的贡献是 :提出了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科学概念 ,指出了不同复杂程度的劳动创造的价值与不同复杂程度劳动力的价值的区别 ,阐明了劳动复杂程度划分标准的客观性和相对性。马克思的劳动还原理论 ,也受到西方学者所谓人为制造劳动时间的差别、是一种随意性解释及不能解释个人天赋的影响等多种责难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晓蓝  张璐  
习近平劳动观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厚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思想,生逢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世界处于百年之未有大变局的思想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习近平劳动观的三重维度分别是劳动价值观、劳动认识观、劳动实践观,三者分别回答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中国劳动人民需要什么样的劳动、怎样认识劳动以及怎样践行劳动这一系列具有时代价值的重大问题。习近平劳动观是新时代劳动者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并且使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都得到了丰富和新的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吉廷   朱进东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已经深深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给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应用空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是资本、商品、劳动力等要素跨越国界的过程,也是全球生产、消费和分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劳动价值理论是否仍然具有解释力?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如何解读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现象?在全球生产链的格局下,劳动价值理论应该如何应用和发展?对此,阐释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重要价值,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新与发展路径,包括全球价值链下的劳动价值理论调整、应对新兴技术的劳动价值理论的挑战、环境问题与劳动价值理论的融合以及劳动价值理论的现代化转变等,旨在为如何应用这一理论分析全球经济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