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68)
2023(7170)
2022(6156)
2021(5609)
2020(4914)
2019(11689)
2018(11614)
2017(23126)
2016(12697)
2015(14516)
2014(14861)
2013(14836)
2012(13928)
2011(12716)
2010(12858)
2009(12243)
2008(12675)
2007(11592)
2006(9849)
2005(8957)
作者
(37838)
(31991)
(31760)
(30489)
(20076)
(15336)
(14742)
(12538)
(11859)
(11379)
(10637)
(10546)
(10102)
(10035)
(9991)
(9967)
(9923)
(9415)
(9241)
(9209)
(8003)
(7781)
(7778)
(7287)
(7262)
(7131)
(7008)
(6979)
(6462)
(6423)
学科
(57268)
经济(57213)
(37694)
管理(36344)
方法(30196)
(29206)
企业(29206)
数学(26136)
数学方法(25921)
(19185)
(14310)
中国(13895)
(13657)
贸易(13657)
(13311)
(12816)
业经(11360)
农业(11202)
理论(10111)
(9481)
(9317)
财务(9302)
财务管理(9281)
(9068)
地方(9036)
企业财务(8767)
(8085)
银行(8058)
(7593)
(7575)
机构
大学(194473)
学院(193281)
(82780)
经济(81142)
管理(74676)
理学(64898)
理学院(64203)
管理学(63171)
管理学院(62802)
研究(62369)
中国(46892)
(40365)
科学(38284)
(37115)
(34774)
(32386)
财经(30276)
业大(29819)
研究所(29503)
中心(28910)
(28581)
农业(27818)
(27412)
经济学(26547)
北京(25261)
(25005)
师范(24768)
经济学院(24143)
(22529)
财经大学(22408)
基金
项目(124600)
科学(97455)
基金(90584)
研究(90505)
(78521)
国家(77872)
科学基金(66148)
社会(57433)
社会科(54345)
社会科学(54325)
(48608)
基金项目(47701)
自然(42610)
教育(42339)
自然科(41615)
自然科学(41600)
(40967)
自然科学基金(40893)
资助(37960)
编号(37571)
成果(30708)
(28565)
重点(28086)
(26384)
(25559)
课题(25068)
教育部(24527)
科研(24305)
创新(23828)
人文(23795)
期刊
(88004)
经济(88004)
研究(53685)
中国(34573)
(31397)
学报(30729)
(30022)
科学(27251)
管理(24783)
大学(22766)
学学(21543)
农业(21258)
教育(18494)
技术(16270)
财经(15523)
业经(15058)
(14881)
金融(14881)
经济研究(14473)
(13322)
问题(12490)
(11849)
技术经济(10457)
(10204)
商业(10128)
理论(9746)
统计(9680)
(9591)
实践(8787)
(8787)
共检索到276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孟捷  冯金华  
复杂劳动还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的传统难题。本文批判地考察了过往关于复杂劳动还原的理论,尤其是希法亭的理论,在汲取这些理论的合理要素的基础上,重新诠释了教育培训劳动与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的关系。本文提出,应同时立足于两种社会必要劳动的概念,将希法亭和鲁宾所代表的两种理论传统经过适当的修正综合在一个框架里。本文据此设计了可以求解复杂劳动还原系数的新模型。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在经验中识别相关部门是否存在复杂劳动还原的问题,给出了一个简易的解决方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孟捷  冯金华  
复杂劳动还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的传统难题。本文批判地考察了过往关于复杂劳动还原的理论,尤其是希法亭的理论,在汲取这些理论的合理要素的基础上,重新诠释了教育培训劳动与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的关系。本文提出,应同时立足于两种社会必要劳动的概念,将希法亭和鲁宾所代表的两种理论传统经过适当的修正综合在一个框架里。本文据此设计了可以求解复杂劳动还原系数的新模型。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在经验中识别相关部门是否存在复杂劳动还原的问题,给出了一个简易的解决方法。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苏立君  梁俊尚  
本文从理论上解决了复杂劳动还原难题,并将之应用于考察价格偏离价值量的测算。与现有的理论研究的视角不同,本文认为技能形成过程与商品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劳动性质不同,是两个独立的过程。本文将这一思想体现在还原模型中,修正了置盐的模型。此外,本文将"工资品作为货币背后不变的价值尺度",来避免基于"新解释"在总量层面定义的"劳动时间的货币表现"所造成的理论困难,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价格偏离价值量的计算公式,可作为经验研究的新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孟捷  
围绕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净产出价值量成正比的讨论,为从劳动价值论角度解释国民收入增长奠定了基础。单位时间净产出可以分解为净产出价值和劳动生产率,这意味着净产出的增长不仅取决于生产率,而且在特定条件下还取决于净产出价值的增长。依照本文的观点,与生产率进步相伴随的复杂劳动还原,造成了部门乃至社会净产出价值量的增长;由于复杂劳动还原的出现只限于某些部门和某些企业,并不能同时遍及所有企业和部门,这就意味着社会净产出价值量的增长是以生产率在部门及企业之间的结构性差异为前提的。生产率的这种结构性差异越大,促进增长的价值效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孟捷  
围绕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净产出价值量成正比的讨论,为从劳动价值论角度解释国民收入增长奠定了基础。单位时间净产出可以分解为净产出价值和劳动生产率,这意味着净产出的增长不仅取决于生产率,而且在特定条件下还取决于净产出价值的增长。依照本文的观点,与生产率进步相伴随的复杂劳动还原,造成了部门乃至社会净产出价值量的增长;由于复杂劳动还原的出现只限于某些部门和某些企业,并不能同时遍及所有企业和部门,这就意味着社会净产出价值量的增长是以生产率在部门及企业之间的结构性差异为前提的。生产率的这种结构性差异越大,促进增长的价值效应就越显著;生产率的这种结构性差异一旦消失,促进增长的价值效应也就不再发挥作用。对社会净产出价值量的增长条件的分析,为发展一种马克思主义内生增长理论创造了可能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朱清香  胡望斌  
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一直是人力资源会计的一大难题,而要进行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又必须从理论上解决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的问题。本文从马克思关于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的论点出发,采用因素分析法和复杂系数法进行还原,进而解决了复杂劳动价值量的计算问题。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钱津  
2018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纪念日。对此,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学术界的最好纪念。笔者经济学的研究就起步于研读马克思的《资本论》,并曾出版过《简纲》和《学习指南》两部著作。我的代表作《劳动论》《劳动价值论》《劳动效用论》均是在研究《资本论》的基础上撰写完成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余斌  
虽然人们是在商品经济时代才认识到抽象劳动,但抽象劳动并不与商品经济属于同样的历史范畴。当人们说复杂劳动是多倍的简单劳动时,其实也是从抽象劳动的意义上来说的。这是因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都有很多具体的形式。显然,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通约也只能是在抽象劳动上而不能是在具体劳动上。在商品的交换中,复杂劳动换算为复合的简单劳动是很清楚的。如果复杂劳动不能换算为简单劳动,那么,复杂劳动的产品就不能用简单劳动的产品——黄金来支付,从而也就不可能有价格和用于交换。而随着人类劳动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一方面简单劳动的内涵会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复杂劳动也必然日益向简单劳动转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徐浪  
教育贡献率的测算长期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致力于研究的一个问题 ,在各种测算方法中 ,比较切合我国实际的是复杂劳动简化法 ,但迄今能够查阅到的文献中对该方法的阐述和应用反映出该方法自身的一些缺陷 ,主要表现在简化系数的确定和教育贡献额的计算公式上。本文针对这些缺陷提出了改进办法 ,并构建出合理、科学、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测算公式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曙东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所谓简单劳动就是指那些事先不需要经过培训和学习,只要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从事的劳动;所谓复杂劳动是指那些事先需要经过培训和学习后,劳动者才有能力从事的劳动。马克思指出:“比重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也就是说,在同一时间内,复杂劳动所创造的劳动价值量数倍于简单劳动。同时,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以简单劳动为标准,对复杂劳动进行量化,进而得出复杂劳动的价值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梅  
收入分配理论研究局限于平均主义、脑体倒挂和收入悬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分配不公问题,必须把研究视野从现象转向本质。我国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中的关键问题是复杂劳动者的投入与报酬之间的逆差。劳动复杂程度的差别应是劳动报酬差别的客观基础。劳动报酬系数的大小与对复杂劳动者的需求成正比,与一国教育水平成反比。正确认识这一规律,制定有利于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转化的政策措施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崔驰  路智雯  戴明  
马克思提出生产商品的劳动可以区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且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然而,从事不同劳动的人在亲社会行为方面是否会有差别?采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通过扩展的独裁者博弈实验(真实的捐赠活动)探讨以不同的劳动方式获得初始禀赋后是否会影响人们的亲社会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简单劳动实验组和复杂劳动实验组中被试的捐赠比例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这说明人们的亲社会行为是广泛存在的,并不显著地依赖于初始禀赋的获得方式,论证了微观个体是受社会因素影响的适度社会化的人。实验经济学可以为马克思主义实证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法,为验证"人是社会的产物"以及研究社会主义分配机制等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忠任  魏峰  
由复旦大学孟捷教授和上海财经大学冯金华教授合著的《劳动价值新论——理论和数理的研究》(以下简称《新论》)一书,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8年11月出版。该书围绕着马克思的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概念,将传统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全书的逻辑顺序是:首先从非均衡视角解读马克思的第二种市场价值概念,然后是系统发展了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创造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任洲鸿  
马克思提出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之间的换算问题,但并没有进行深入而严谨的研究,这是引发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劳动价值论提出质疑和批评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密切结合社会生产劳动日益科技化、知识化和复杂化的时代特征,尝试将复杂性科学相关理论引入"还原问题"的研究发现,所谓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之间的"还原"只具有隐喻的意义,而并非一个真实的过程,作为不同商品之间交换比例的劳动量只能归结为劳动时间。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许光伟  
本文认为 ,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协同劳动是当今时代的基本事实 ,这个基本事实可以归结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公理性假设 ,可以归结为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协同创造价值。本文并以生产力二重性质理论作为重建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和现代演绎的叙述方法作为它的现代拓展的方法基础 ,提供较为充分而有力的证明。文章最后并倡导了一个解决劳动创造价值中时间异质因素难题的重要的理论分析工具 :内生生产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