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98)
- 2023(13600)
- 2022(12033)
- 2021(11184)
- 2020(9457)
- 2019(21363)
- 2018(21377)
- 2017(40856)
- 2016(22262)
- 2015(24931)
- 2014(24592)
- 2013(24192)
- 2012(21822)
- 2011(19600)
- 2010(19468)
- 2009(17926)
- 2008(17160)
- 2007(14686)
- 2006(12815)
- 2005(10935)
- 学科
- 济(89340)
- 经济(89256)
- 管理(66430)
- 业(61118)
- 企(52711)
- 企业(52711)
- 方法(41616)
- 数学(35418)
- 数学方法(34964)
- 农(22866)
- 中国(21242)
- 业经(21234)
- 财(20308)
- 学(19940)
- 地方(19887)
- 环境(17591)
- 技术(16308)
- 理论(15893)
- 和(15498)
- 贸(15390)
- 贸易(15384)
- 农业(15085)
- 易(14898)
- 划(14468)
- 制(13963)
- 务(13304)
- 财务(13231)
- 财务管理(13207)
- 产业(13017)
- 企业财务(12477)
- 机构
- 学院(309899)
- 大学(308796)
- 管理(126856)
- 济(119273)
- 经济(116626)
- 理学(110808)
- 理学院(109677)
- 管理学(107750)
- 管理学院(107242)
- 研究(99723)
- 中国(71163)
- 京(65190)
- 科学(64296)
- 财(51965)
- 所(49442)
- 农(47692)
- 业大(47166)
- 研究所(45481)
- 中心(44893)
- 江(43780)
- 财经(42574)
- 范(41636)
- 师范(41262)
- 北京(40585)
- 经(38601)
- 农业(37470)
- 院(36817)
- 州(36222)
- 经济学(34489)
- 技术(33519)
- 基金
- 项目(220427)
- 科学(173260)
- 研究(161878)
- 基金(158055)
- 家(137272)
- 国家(136142)
- 科学基金(117472)
- 社会(101000)
- 社会科(95765)
- 社会科学(95741)
- 省(88360)
- 基金项目(84655)
- 自然(76663)
- 自然科(74828)
- 自然科学(74812)
- 教育(74080)
- 划(73483)
- 自然科学基金(73409)
- 编号(66874)
- 资助(64702)
- 成果(53061)
- 重点(49090)
- 发(47545)
- 部(47540)
- 创(46609)
- 课题(45774)
- 创新(43372)
- 科研(41951)
- 项目编号(41512)
- 国家社会(40651)
- 期刊
- 济(127081)
- 经济(127081)
- 研究(85774)
- 中国(55439)
- 学报(48021)
- 管理(45139)
- 科学(44834)
- 农(42660)
- 财(38026)
- 教育(35925)
- 大学(35858)
- 学学(33660)
- 农业(30657)
- 技术(27838)
- 业经(22837)
- 融(20343)
- 金融(20343)
- 经济研究(20183)
- 财经(19335)
- 图书(17823)
- 科技(16688)
- 经(16545)
- 问题(16402)
- 业(15877)
- 技术经济(15645)
- 理论(14663)
- 资源(14469)
- 商业(14181)
- 现代(13934)
- 版(13637)
共检索到434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韩春花 姜子元 佟泽华 孙杰 耿佃友
在给出产业集群知识协同能力概念的基础上,构建复杂动态环境下产业集群知识协同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构建基于模糊广义回归神经网络(Fussy-GRNN)的产业集群知识协同能力评价模型并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与已有研究相比,从环境维度、网络维度、文化维度和规制维度等构建的"四位一体"评价指标体系很好地反映了复杂动态环境下产业集群活动的复杂性、动态性、多维性和网络化等特点,可以客观、有效地反映复杂动态环境下产业集群的知识协同能力水平。此外,进一步构建基于Fussy-GRNN网络的产业集群知识协同能力评价模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韩春花 佟泽华 刘晓婷 孙杰 薛晓娜 刘阳如冰
在复杂动态环境下,知识协同行为(KCB)是产业集群创新(ICI)活动的有力支撑,构建复杂动态环境下产业集群创新中的群体知识协同行为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分析复杂动态环境下产业集群创新与群体知识协同行为耦合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了复杂动态环境下产业集群创新中的群体与协同行为模型(CDE-I-KCBM)。与已有研究相比,该模型不仅可以反映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动态演化规律,也可反映复杂动态环境下产业集群创新和群体知识协同行为的内在关联本质,有助于揭示二者的循环反馈关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铁男 蒋国策
由于不确定性与非线性的普遍存在,企业始终处于复杂动态的内外环境震荡之中,本文对企业环境震荡要素和战略协同要素进行识别定位,对基于驱动-响应的战略协同实现机理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企业战略协同策略。
关键词:
复杂动态环境 战略协同 协同策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长森
运用系统原理,结合临港产业集群的特点,从协同主体结构和协同过程两个维度,构建临港产业集群协同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南浔临港木地板产业集群协同能力进行实证分析,考查相关因素对临港产业集群协同能力的影响程度。针对协同企业相容性、物流协同能力等关键影响因素,提出政府引导、构建协同管理平台、注重协同伙伴的选择、引入激励机制及提升协同过程管理等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湖 闫相斌
目前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大都停留在宏观层面的多层次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存在静态不可预测的不足。本文将产业集群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利用agent复杂系统理论,将产业集群的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有机结合,在探索产业集群宏微观交互反馈的同时,详细探讨了产业集群动态能力的构建机理,为研究产业集群行为研究提供新的范式框架。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多agent复杂系统 动态能力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赵振宇 曾勇
针对复杂环境下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面临的保持传统优势市场和开拓新市场的双重需求,从动态能力观点出发,提出基于机会探索和机会开发的双元动态能力模型。针对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构建并分析机会感知能力、适应能力、组织学习的吸收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四个能力维度。为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下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培育可持续竞争优势提供支持。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森 郭伏 刘博峣 屈庆星 王雪霜
首先分析了中卫模式产业集群特点及核心企业与卫星企业之间质量协同管理内容,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方法从质量战略、策划与管理体系协同,质量知识与信息协同,质量形成过程质量协同,质量协同管理结果等四个维度建立质量协同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5级评分法确定了不同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运用序关系分析法(G1)确定各指标权重,给出质量协同管理水平的评价方法;最后以某机床产业集群中某个核心企业及相应的卫星企业为应用对象,对质量协同管理水平进行评价,分析质量协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宋英华 卢婷婷 方丹辉 王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公共安全需求日益增长,应急产业正快速成长。应急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创新是其首要驱动力,协同创新网络是其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依赖。基于应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构成分析,构建协同耦合、创新动力、沟通学习、联合互补、评价反馈等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应急产业发展现状及特征,构建应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利用灰色多层次综合评价法对湖北省随州市应急专用车产业集群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如何提升应急专用车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提出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孙峰
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设置与发展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因高职教育自身发展需求而产生的内部驱动力,二是因外部产业经济环境需求而产生的外部驱动力。从产业集群与专业群协同的视角设置专业群,是高职院校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开门办学的新途径。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设置原则是:适度超前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立足于本区域的特色产业集群、考虑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群设置的统筹安排和相互衔接、实现资源与需求导向相结合。
关键词:
专业群 产业集群 协同发展 高职教育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培哲 菅利荣 刘勇
以知识转移为视角,从关系契约管理和非正式网络管理两方面设计复杂产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管理机制,提出关系契约管理和非正式网络管理在复杂产品产学研创新活动中会协同发生作用,能有效促进创新主体间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移,保证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乌云娜 杨益晟 冯天天
从质量链管理视角研究了大型复杂项目多个参建方情况下的质量管理问题。通过对比供应链质量管理和质量链管理的差异,给出宏观质量链的定义与概念,论证工程建设项目引入质量链管理的必要性。阐述了质量链的构建方法与运行机理,提出了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层级分解方法,总结了各层级的质量关键链。进而研究了大型复杂项目质量层级协同优化理论,分析了宏观质量能力协同要素,提出质量链质量能力协同优化概念模型,并指出了宏观质量管理措施。
关键词:
质量链 质量能力 协同 大型复杂项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真 杜建国 孟庆峰
针对复杂工程供应链决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构建协同决策机制来提高决策的效率与效果。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协同决策机制应遵循多方协作、有效沟通以及利益共享等原则,并对协同决策机制的实施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提出支撑工程供应链协同决策的平台框架结构,旨在为复杂工程供应链建立高效的协同决策机制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工程供应链 协同决策 实施策略 技术保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振华 赵黎明
协同和竞争的并存是企业之间的一种普遍现象。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协同竞争是现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通过对企业之间协同竞争的概念及其系统复杂性的解释,研究了协同竞争机制的作用机理,认为协同和竞争是两种在逻辑上完全相反的关系,协同竞争系统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协同与竞争这两种机制的相互作用,其稳定性则主要取决于这两种机制之间的动态平衡。针对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差距,我国企业由传统战略向协同竞争转变需要改变传统的竞争方式,扩大竞争战略的制定空间,提高竞争战略的弹性程度并追求更加具有扩展性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
企业 协同竞争 复杂性 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铁骊
在今天变动频繁和资源紧缺的商业环境下,组织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和满足消费需要,必须有能力对自己所拥有的可用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动态能力是指为了适应外部快速变化的环境而用于融合、建立和重整企业内外资质的能力。复杂变革环境使动态能力的重要性得到特别强调,其不稳定性的提高使动态能力的内涵呈现出新特色。经验数据表明,不同变革程度的外部环境下,动态能力将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内涵。因此,结合复杂环境的特点,探讨该环境下动态能力所呈现的新内涵,将有助于构建动态能力的系统结构体系,掌握动态能力通过融合组织功能资质来增强企业竞争优
关键词:
复杂变革 动态能力 内涵演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嘉 李红旭 胡丹丹
企业牵头引领联盟合作创新是国家发展所需、企业立身之本。在此背景下,基于协同创新理论,利用584份CEO与CTO填写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关系治理能力对联盟知识转移的影响,并探讨目标协同的中介作用和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关系治理能力与联盟伙伴目标协同正向影响知识转移;联盟伙伴目标协同在关系治理能力与知识转移之间具有显著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是重要的情境变量,能够正向调节联盟伙伴目标协同与知识转移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