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59)
- 2023(14431)
- 2022(12386)
- 2021(11526)
- 2020(9760)
- 2019(21470)
- 2018(21693)
- 2017(40385)
- 2016(21904)
- 2015(24559)
- 2014(23971)
- 2013(22766)
- 2012(20814)
- 2011(18918)
- 2010(19229)
- 2009(18091)
- 2008(17555)
- 2007(15947)
- 2006(14088)
- 2005(12257)
- 学科
- 济(85503)
- 经济(85408)
- 管理(70050)
- 业(63051)
- 企(55648)
- 企业(55648)
- 方法(36508)
- 数学(30441)
- 数学方法(29760)
- 中国(23084)
- 农(22629)
- 业经(21234)
- 技术(21142)
- 财(19612)
- 学(19512)
- 地方(18616)
- 理论(17778)
- 制(17567)
- 环境(16011)
- 划(14760)
- 贸(14595)
- 贸易(14583)
- 农业(14396)
- 易(14114)
- 和(13972)
- 银(13907)
- 银行(13878)
- 技术管理(13697)
- 体(13337)
- 行(13333)
- 机构
- 学院(303611)
- 大学(299701)
- 管理(118557)
- 济(117684)
- 经济(115040)
- 理学(102142)
- 理学院(101087)
- 管理学(98869)
- 研究(98579)
- 管理学院(98340)
- 中国(74308)
- 京(63179)
- 科学(62136)
- 财(53600)
- 所(49366)
- 农(49000)
- 江(47422)
- 中心(45907)
- 业大(45091)
- 研究所(44793)
- 财经(42045)
- 范(39905)
- 师范(39425)
- 北京(39037)
- 农业(38465)
- 州(37979)
- 经(37899)
- 院(36164)
- 技术(36036)
- 经济学(34681)
- 基金
- 项目(205855)
- 科学(163079)
- 研究(151130)
- 基金(147184)
- 家(128755)
- 国家(127718)
- 科学基金(110503)
- 社会(95154)
- 社会科(90235)
- 社会科学(90211)
- 省(84503)
- 基金项目(77250)
- 自然(71495)
- 教育(70740)
- 自然科(69991)
- 自然科学(69974)
- 划(69672)
- 自然科学基金(68679)
- 编号(62100)
- 资助(59969)
- 成果(50235)
- 创(47512)
- 重点(46391)
- 发(44862)
- 课题(43791)
- 创新(43606)
- 部(43547)
- 国家社会(38887)
- 项目编号(38697)
- 科研(38690)
共检索到454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韩春花 佟泽华 刘晓婷 孙杰 薛晓娜 刘阳如冰
在复杂动态环境下,知识协同行为(KCB)是产业集群创新(ICI)活动的有力支撑,构建复杂动态环境下产业集群创新中的群体知识协同行为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分析复杂动态环境下产业集群创新与群体知识协同行为耦合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了复杂动态环境下产业集群创新中的群体与协同行为模型(CDE-I-KCBM)。与已有研究相比,该模型不仅可以反映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动态演化规律,也可反映复杂动态环境下产业集群创新和群体知识协同行为的内在关联本质,有助于揭示二者的循环反馈关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韩春花 姜子元 佟泽华 孙杰 耿佃友
在给出产业集群知识协同能力概念的基础上,构建复杂动态环境下产业集群知识协同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构建基于模糊广义回归神经网络(Fussy-GRNN)的产业集群知识协同能力评价模型并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与已有研究相比,从环境维度、网络维度、文化维度和规制维度等构建的"四位一体"评价指标体系很好地反映了复杂动态环境下产业集群活动的复杂性、动态性、多维性和网络化等特点,可以客观、有效地反映复杂动态环境下产业集群的知识协同能力水平。此外,进一步构建基于Fussy-GRNN网络的产业集群知识协同能力评价模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佟泽华 韩春花
知识协同行为和非知识协同行为是知识管理领域新的研究主题,探讨其内在影响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数据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深入分析和探讨了环境扰动对知识协同行为和非知识协同行为的影响机理。实证研究表明:环境扰动正向影响非知识协同行为的产生,而环境扰动对知识协同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良性非知识协同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而恶性非知识协同行为对企业创新绩效有一定反向影响,知识协同行为对组织创新绩效有着显著正向影响;良性非知识协同行为对知识协同行为有较强的正向影响,而恶性非知识协同行为反向影响良性非知识协同行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季 唐孝文 王茂光
随着全业务运营时代的到来,产业融合正在不断加深,客户需求不断升级,以商业模式创新为核心的主动和深层次转型成为国内电信运营商的战略重点。本文从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要素出发,在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商业模式创新野关键要素模型冶,并对模型中关键要素进行了阐释。同时,基于野关键要素模型冶阐述了如何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
关键词:
电信运营商 全业务运营 商业模式 创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佟泽华 韩春花 刘晓婷 孙杰
[目的/意义]零知识协同行为(Zero-KCB)作为知识协同行为中的一种特例,在创新活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探究零知识协同行为的内在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方法/过程]文章创新性地提出了"零知识协同行为"(Zero-KCB)的概念,并建构了"零知识协同行为模型"(Zero-KCBM)。最后,从哲学视角对Zero-KCBM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结果/结论]研究表明,Zero-KCBM很好地描述了在创新活动中,知识主体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与他人的双向、多向及单向的协同合作获得)进行"自我知识协同"并趋于"有序"的行为过程;Zero-KCBM不仅很好地验证了布鲁克斯的经典知识(增长)方程,同时也揭示了"个体(价值)"与"协同合作(即社会价值)"的对立统一规律;零知识协同行为具有"自我协同(有序)性""伴随衍生性""内隐性""动态性"等特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培哲 菅利荣 刘勇
以知识转移为视角,从关系契约管理和非正式网络管理两方面设计复杂产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管理机制,提出关系契约管理和非正式网络管理在复杂产品产学研创新活动中会协同发生作用,能有效促进创新主体间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移,保证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杜运周 孙宁 刘秋辰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创新活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但是创新对就业可能产生挤出效应。如何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同时,实现就业优先战略,是一个复杂系统管理问题,需要发展新的方法论。巴伦和肯尼(1986)提出中介效应模型,为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机制提供了可能。然而,传统线性中介模型难以解释多个变量相互依赖导致的多重并发因果和等效性等因果复杂性问题。通过将组态视角和复杂性关系引入中介模型,混合QCA与回归分析方法,本文构建了复杂中介模型,提出了复杂中介分析流程。复杂中介模型拓展了传统线性中介效应模型,为细粒度地分析复杂中介问题、悖论问题等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论,也为开发其他复杂模型、分析复杂系统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借鉴。本文以“什么样的营商环境促进创新活力,协同新质生产力和就业优先”为例说明如何应用这种模型分析复杂系统问题。研究发现5种营商环境生态可以促进创新活力,赋能新质生产力。其中,法治或政务环境较好、市场和创新环境良好的城市营商环境生态,驱动了创新,进而促进就业。但其它2种城市营商环境生态中,由于法治或政务环境不良,在促进创新的同时,挤出了就业。这说明,需要着力优化法治或政务环境,发挥市场和创新的组合作用驱动新质生产力,进而带动就业增长。研究发现对中国城市优化营商环境,在发展创新主导的新质生产力的同时,改善就业具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杜维 马阿双
针对联盟企业失败知识协同创新的决策问题,运用微分博弈,动态分析主导企业和跟随企业在不同情况下的最佳收益,得出联盟企业失败知识协同创新的帕累托最优成立的条件,并引入失败知识扩散难度系数,分析失败知识协同创新的独特性,得出失败知识扩散难度系数对企业收益的影响呈递减的凹函数。
关键词:
联盟企业 失败知识 协同创新 微分博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永周 贺海涛 刘旸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的共享与扩散,实现资源的互补与优化配置,产生创新的非线性效应。本文在阐述协同创新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产学研知识资源的特性,提出知识势差是知识转移的内生动力,知识耦合是知识创造的自然基础,构建以知识资源匹配、知识转移与创造、知识协同创新为主要阶段的过程模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玉梅
知识创新运行过程涉及多方面主体要素行为,受到内部、外部动力与障碍因素的共同影响,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市场价值为目标要素,形成了一个由知识创新构思子系统、知识创新构思评价子系统、知识创新研发子系统、知识创新商业化子系统、知识创新反思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协同发展的复杂知识创新运行过程的网络协同系统。知识创新运行网络协同模型,揭示了知识创新运行各子系统之间的结构及其运行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给出促进知识创新运行过程良性循环的对策。
关键词:
知识创新 要素分析 网络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砚秋 戴大双 吴刚
文章结合复杂产品系统特征,从技术能力、机会窗口、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维度建立了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了避免固定权重引起的评价结果失真和不合理现象,采用变权综合的方法将指标权重与评判结果进行综合,并结合实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永龙
环境是独立于企业组织的外生权变因素,现代企业组织面对日益动态化的复杂性环境的制约,组织必须基于对其环境的科学分析,更加具有战略适应性。如此组织必须积极进行创新才能与之匹配。本文阐述了环境变动与组织创新的互动性关系,提出了创新的四种形式。
关键词:
环境 动态复杂性 组织战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蔡皎洁 张玉峰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产业集群网络创新的重要动力资源。面对日益激增、多结构化的企业数据,如何从中获取潜在的、高质量的知识模式,将决定产业集群网络创新的能力。本文从语义挖掘的角度构建了产业集群网络创新模型,重点分析了产业集群网络创新模型的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本体论、知识挖掘等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对分布式、异构化数据进行语义分析与集成,在语义集成的基础上阐述了实施智能知识挖掘的过程,说明了产业集群网络系统具备智能获取数据中的概念和概念间关系的能力,论述了知识获取在构建产业集群网络创新模型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知识 知识挖掘 产业集群网络 创新模型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斌 韩菁
市场导向与多主体协同关系密切,是提升创新扩散效率的主要驱动要素。本文首先从协同关系和创新收益两个层面,构建空间结构和有效预期的演化机制,生成复杂网络模型,对多主体协同的创新扩散过程进行动态仿真。其次通过细化市场导向理论在用户需求、竞争驱动和职能协同等不同维度的作用路径,深入分析了市场导向对多主体协同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市场导向对多主体协同的影响与网络结构动态特征具有高度相关性;(2)少量的用户需求与竞争驱动导向对多主体协同的效益提升最为显著,职能协同导向的影响则呈现周期性"倒U型"波动特征;(3)用户需求导向对多主体协同的创新收益驱动效应最明显,竞争驱动导向的推动效果次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谢荣见 孙剑平 周小虎
为提高集群创新环境下组织隐性知识的共享、吸收与创造,研究集群创新环境下隐性知识扩散效果因素、集群创新体制因素、集群创新主体因素等影响因素,基于三类影响因素建立集群创新环境下隐性知识扩散框架图,并以安徽省汽车产业集群为例,建立基于结构方程(SEM)的隐性知识扩散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分析各影响因素对隐性知识扩散效果的作用关系,为促进集群内隐性知识扩散、提高集群环境下组织隐性知识的共享和知识创新提供决策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