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47)
2023(15765)
2022(13495)
2021(12885)
2020(10869)
2019(24848)
2018(24591)
2017(47049)
2016(25245)
2015(28504)
2014(27722)
2013(27412)
2012(24986)
2011(22685)
2010(22590)
2009(20846)
2008(20321)
2007(17749)
2006(15551)
2005(13831)
作者
(70591)
(58947)
(58464)
(55581)
(37590)
(28227)
(26491)
(23012)
(22088)
(20843)
(19969)
(19838)
(18733)
(18571)
(18244)
(18086)
(17613)
(17175)
(16909)
(16903)
(14456)
(14440)
(14054)
(13374)
(13093)
(13023)
(13003)
(12787)
(11716)
(11600)
学科
(99771)
经济(99663)
(80042)
管理(79908)
(67980)
企业(67980)
方法(47568)
数学(41069)
数学方法(40659)
中国(29016)
(28436)
(28119)
业经(22751)
(20884)
贸易(20869)
技术(20700)
(20389)
(20202)
(19708)
(19696)
财务(19643)
财务管理(19613)
企业财务(18784)
农业(18081)
地方(17771)
理论(16550)
(15844)
(15818)
银行(15778)
环境(15191)
机构
大学(357788)
学院(354146)
(147609)
管理(145309)
经济(144764)
理学(126371)
理学院(125050)
管理学(123123)
管理学院(122484)
研究(118874)
中国(91033)
(76879)
科学(71484)
(66328)
(58746)
财经(53786)
研究所(53547)
中心(53365)
(52789)
业大(50745)
(49226)
北京(49212)
(49059)
(45055)
师范(44629)
经济学(44336)
(43113)
农业(41366)
财经大学(40392)
(40300)
基金
项目(243358)
科学(193274)
基金(179587)
研究(178191)
(156529)
国家(155276)
科学基金(134618)
社会(113961)
社会科(108166)
社会科学(108139)
基金项目(95504)
(92205)
自然(87903)
自然科(85978)
自然科学(85958)
自然科学基金(84485)
教育(81204)
(78220)
资助(73887)
编号(70918)
成果(57004)
(54541)
(54047)
重点(53922)
(50798)
创新(49799)
课题(48210)
国家社会(47345)
教育部(47259)
科研(46208)
期刊
(155679)
经济(155679)
研究(105222)
中国(66723)
管理(55936)
学报(53600)
(51386)
科学(51025)
(47226)
大学(41138)
学学(38459)
教育(37746)
农业(33628)
技术(30884)
(30771)
金融(30771)
财经(26416)
经济研究(25872)
业经(24703)
(22525)
问题(19970)
(19216)
图书(18325)
技术经济(18028)
科技(18026)
(17239)
理论(17005)
世界(15944)
现代(15736)
实践(15254)
共检索到517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肃  李延忠  
通过对国家重点大型企业中国中车集团长春轨道客车股份公司1984—2015年间发展的纵向案例的研究,分析和归纳复杂产品系统自主创新动态演化的4个阶段,即以二次创新为起点向集成创新过度,最终实现原始创新,并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走向高阶自主创新和向服务制造业转型的路径特征,提出自主创新的演化是在吸收能力和技术差距的内部驱动、国家战略导向的外部驱动以及偶发驱动力共同推动下进行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对目前复杂产品系统自主创新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苏敬勤  刘静  
本文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从系统集成商的视角对DJ公司进行了探索性案例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归纳提炼出13个影响DJ公司产品创新的观测变量,形成实证研究量表,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118个样本数据,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提取,得出影响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三个主成分因子,即市场控制力、核心技术控制力和动态能力,构成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驱动力主成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海兵  阚玉月  许庆瑞  
本文基于中车集团的纵向案例研究,从企业微观层次系统探讨后发复杂产品制造企业核心技术突破的机制。研究发现:(1)后发复杂产品制造企业核心技术突破的机制包括国家需求基础上的动力牵引机制、坚持"以我为主"的合作创新机制、坚持集中统一领导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及长期主义的知识治理机制;(2)国家需求基础上的动力牵引机制提供创新动力,国家需求为复杂产品提供市场,政府政策提供政策保障,两者共同为后发复杂产品制造企业资源投入提供可能性;(3)坚持"以我为主"的合作创新机制提供创新资源,坚持自主品牌的战略定力和构建关系型交易的合作模式使后发复杂产品制造企业在保证自主品牌的基础上获得外部创新资源,积累自身研发能力;(4)坚持集中统一领导的人才培养机制提供创新型人才,包括坚持集中统一、价值创造为本的人才激励机制;(5)长期主义的知识治理机制提供后发复杂产品制造企业的知识基础,确立为人民服务的隐形宗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江鸿  吕铁  
复杂产品系统的技术追赶难度远高于大规模制成品,其成功与系统集成能力的发展和政府主体的影响紧密相关。高速列车是中国技术追赶最为成功的复杂产品系统产业之一。本文采用演化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制度安排—企业能力"分析范式,将政府与企业视为两类能力主体,通过对该产业技术追赶的纵向案例研究发现,政企能力表现出鲜明的共演化特征,且这种共演化是产业技术追赶的基础机制。具体而言,政府能力塑造了企业能力的变异方向、选择标准与复制概率,企业能力又影响了政府能力的选择标准和复制难度。政企能力经历了替代、互补、分化的共演化过程,在产业层次上相互迭加,形成了完备、先进的系统集成能力结构,进而实现了技术追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洪勇  苏敬勤  
复杂产品系统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我国复杂产品系统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面临发达国家技术封锁策略,基于技术集成等因素考虑构建合作创新网络是复杂产品系统自主创新的现实选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许庆瑞  吴志岩  陈力田  
首先,本研究针对现有研究存在企业自主创新概念界定与划分模糊的问题,基于"能力的本质是知识"的基础观点,从核心技术知识所处边界的角度出发,辨析了二次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的关系。其次,针对目前学界缺乏严谨的转型经济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演进路径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海尔集团的纵向案例研究,分析和归纳了转型背景下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演化的路径特征。研究表明:海尔集团作为以技术引进为起点的企业,其自主创新能力演化是以二次创新能力为起点,向集成创新能力过渡,最终走向原始创新能力的动态累积过程。最后,本研究弥补了自主创新能力演进的驱动因素研究不足的问题,提出吸收能力的构建是这种演化模式下的内在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丽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复杂适应性特征,从创新主体的适应性、区域创新主体之间的耦合性关联以及区域开放三个层面构建了区域创新驱动力模型。运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这些要素对区域创新的驱动作用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创新需求是区域创新的内生动力源;产学研协同创新对区域创新的驱动作用非常显著;体现区内创新主体与外部环境互动的区域开放特征对区域创新的驱动作用尚未发挥出来。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省域层面上创新驱动力的形成提出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许晖   李阳   王冶   韩连胜  
面对多项核电关键核心技术被封锁与国外超大核安全事故发生的双重困境,我国以完全自主、安全可控作为顶层目标,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华龙一号”(HPR1000)。作为一项大型复杂产品系统,“华龙一号”走出了一条区别于“中国路”“中国车”等其他大国重器、大国工程自主创新的道路,为有效揭示大型复杂产品系统自主创新机制提供了典型案例。基于此,本文系统探索了“华龙一号”自主创新的模式、路径以及内在理论机制等。研究发现:(1)“华龙一号”自主创新存在从“并行”到“聚合”的演进模式,并且可以进一步提炼出内生式创造(从0到1突破)、外生式学习(从1到N迭代)、聚变式放大(N×N)3种内在机制;(2)基于实践场域的问题牵引,大型复杂产品系统自主创新过程中知识创造与技术创新存在实践行为的协同互嵌、理论逻辑的累积因果螺旋关系;不同机制下,“知识创造—技术创新”之间存在螺旋起点、方向与边界等维度的差异;(3)大型复杂产品系统自主创新过程中涉及的知识和关键核心技术以集合形态呈现,依据来源可将其概括为原创型、引进型与融创型3类,并且知识集与技术集之间通过差异化的转换与萃取实现双向桥接。本文最终形成的理论框架,既从学理层面揭示了中国核电行业突破“卡脖子”技术集的内在过程机理,又抽象出一条针对其他大国重器创新研发有借鉴意义的“华龙道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艳婷  郑刚  刘雪锋  于亚  
复杂产品系统追赶难度高且生命周期长,给后发经济体企业构成重大挑战。不同于大多数复杂产品系统面临的本地制度型市场环境(如高铁、大飞机等),海洋工程装备具有全球竞争性、市场强周期性和需求离散等特征,现有技术追赶理论的参考价值有限。为此,本文探讨了中集海工如何从国际并购起步,从依赖国外设计和核心设备进口到实现核心技术突破与市场领先的快速追赶过程。研究发现,中集通过跨国并购高起点进入海工装备市场,采取“自主可控、开放协同、共生共演”的新型追赶模式,先通过市场牵引的资源协同快速集聚复杂产品建造所需的全球创新资源,成功交付我国首批深水钻井平台,获得国际客户认可;继而通过平台支撑的流程协同构建研发设计+工程总承包能力体系,自主掌握总体设计集成关键核心技术;再通过价值引领的战略协同突破关键核心子系统技术,带动国产装备水平提升,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实现较快追赶。本研究对于后发企业打破低端锁定、提升复杂产品系统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韵江  赵宏园  暴莹  
本文以猎聘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研究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资源编排动态演化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新创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经历着纵向资源结构化—横向资源结构化—双向资源结构化的资源获取过程;通过丰富性重组、开拓性重组和多元化重组三种资源配置方式,形成商业模式创新所需要的能力;采取补缺式、桥接式和迭代式的环境撬动方式,实现价值创造;将战略定位与资源编排手段有效匹配,可以实现商业模式在新颖性和效率性方面的创新。本文既丰富了资源编排演化方面的文献,还可以为新创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践行动提供管理启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弘钰  于佳利  
本研究采用单案例研究的方法 ,以王小川研发搜狗浏览器的经历为纵向研究案例,借鉴事件系统理论,选取越轨创新事件强度、空间和时间属性为切入点,系统深入地探索越轨创新事件影响过程的跨层次动态演化机制。研究发现:越轨创新事件的强度属性越强,越会给个体和组织带来冲击。随着时间的延续,越轨创新事件倡导者通过持续地意义建构实现个体创意、团队创造以及组织创新的跨层次动态发展。越轨创新事件主要倡导者所处的地位越高,越有助于增强越轨创新事件的影响,其非正式地位越高,越容易获得组织中其他成员的支持与合作,有助于越轨创新事件由个体创意向团队创造发展;其正式地位越高,越有益于确保越轨创新事件顺利孵化,有助于推进越轨创新事件由团队创造向组织创新发展。本研究贡献在于揭示越轨创新事件的跨层次影响和动态演化,拓展了现有越轨创新后果研究。同时,本研究关注到越轨创新事件倡导者的主观能动性,对员工如何在复杂事件环境中争取创意合法性,推动创意跨层次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靖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只有创新驱动力充足,企业才可能进行自主创新。在企业自主创新的驱动力中,包含着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企业内部驱动力、企业外部驱动力。各种驱动力对企业自主创新起着不同的交互作用,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企业内部的驱动力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根本驱动力,企业外部的驱动力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驱动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砚秋  戴大双  吴刚  
文章结合复杂产品系统特征,从技术能力、机会窗口、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维度建立了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了避免固定权重引起的评价结果失真和不合理现象,采用变权综合的方法将指标权重与评判结果进行综合,并结合实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希宋  赵克非  尚青岩  
二次创新是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学习国外技术最有效的途径,是在引进技术基础上实现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哈尔滨动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多方式、高起点地在引进技术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将技术改造和科研攻关与二次创新紧密结合,产学研联合自主创新、中外企业合作创新,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寇宗来  孙瑞  
参照芯片断供的现实背景,本文在“制造商—零售商”纵向结构框架下考察了技术断供对自主创新激励的影响。技术断供意味着,技术领先的上游国外制造商不能向某个下游零售商提供中间品。分析表明,技术断供前,技术落后的上游本地制造商缺乏自主创新激励的重要原因是创新的“货币外部性”:尽管其技术追赶可以通过压缩国外制造商的抽租能力而让下游厂商获益,但其本身却无法通过赢得下游市场并从中获利。技术断供后,被断供下游零售商只能从本地制造商采购中间品,这种“绑定效应”部分内化了本地制造商的货币外部性,进而会提高其自主创新激励;但与此同时,技术断供也会提高外国制造商为阻止本地制造商技术追赶而实施人才圈定策略的激励和能力。所以,为破解外国制造商的“人才圈定”策略,需要以政府采购等方式对本地制造商进行有相当力度且有持续性的创新政策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