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32)
2023(13034)
2022(11500)
2021(10928)
2020(8971)
2019(20372)
2018(20333)
2017(38940)
2016(21097)
2015(23648)
2014(23243)
2013(22708)
2012(20420)
2011(18371)
2010(18322)
2009(16863)
2008(16059)
2007(13928)
2006(12059)
2005(10418)
作者
(59500)
(49145)
(49067)
(46424)
(31247)
(23698)
(22361)
(19253)
(18570)
(17542)
(16794)
(16321)
(15477)
(15443)
(15250)
(15053)
(14878)
(14717)
(14039)
(13902)
(12222)
(11953)
(11804)
(11164)
(10990)
(10942)
(10911)
(10849)
(9868)
(9682)
学科
(77611)
经济(77527)
管理(61897)
(58345)
(49255)
企业(49255)
方法(35848)
数学(30154)
数学方法(29761)
(24037)
中国(20504)
(18841)
业经(18773)
(17840)
(16946)
贸易(16938)
(16486)
地方(16219)
理论(15007)
农业(14677)
(14066)
(13691)
技术(13379)
环境(12756)
(12494)
财务(12420)
财务管理(12400)
(12375)
(11668)
企业财务(11646)
机构
学院(291948)
大学(290859)
管理(117929)
(108889)
经济(106254)
理学(102592)
理学院(101490)
管理学(99661)
管理学院(99145)
研究(94870)
中国(68875)
(62039)
科学(60551)
(48185)
(47113)
(46077)
业大(44619)
研究所(43173)
中心(43058)
(41632)
(39665)
财经(39289)
师范(39286)
北京(38956)
农业(36301)
(35648)
(35109)
(34564)
技术(32302)
师范大学(31523)
基金
项目(204199)
科学(159641)
研究(151008)
基金(146218)
(127089)
国家(126010)
科学基金(108138)
社会(92156)
社会科(87178)
社会科学(87154)
(80487)
基金项目(77731)
自然(71068)
教育(69583)
自然科(69370)
自然科学(69355)
自然科学基金(68078)
(67724)
编号(63555)
资助(59678)
成果(50953)
重点(45428)
(43892)
(43376)
课题(43325)
(42644)
创新(39577)
项目编号(39468)
科研(38840)
大学(37838)
期刊
(119731)
经济(119731)
研究(82485)
中国(51739)
学报(46075)
管理(43303)
科学(42524)
(42361)
教育(35355)
(35298)
大学(34508)
学学(32259)
农业(30361)
技术(26251)
业经(22019)
(21139)
金融(21139)
经济研究(18932)
图书(17746)
财经(17728)
(15482)
问题(15276)
(14996)
科技(14906)
理论(14665)
实践(13738)
(13738)
(13563)
现代(13550)
技术经济(13529)
共检索到415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林青  夏清华  
在复杂产品系统(complex product and systems,CoPS)背景下,专利系统的演化已呈现出与技术系统演化不同的特征和规律。专利自身的战略问题研究不仅是理论上的需要,更已成为产业界的迫切需求。“创新与垄断”这个困扰经济学家和法学家的专利悖论问题却造就了专利竞争优势的时空特性。因此,专利战略的核心在于“定位”。同传统的定位学派和资源基础观相比,组织生态位理论在定位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而新兴的专利引文网络分析也为其研究提供了技术保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俊生  
中朝特殊关系是在半岛复杂战略环境下多方因素平衡的产物,中国需要平衡地缘政治结构、政治经济利益、历史因素与现实利益等,其目的在于维护半岛和平与稳定。这种特殊关系仅反映出中朝关系的侧重点,其中主要为政治关系。当前尽管中韩政治安全关系迅速发展、中朝关系暂时处于低谷,但影响中国进行战略平衡的因素并没改变,中国仍要维护与发展对朝政治关系。这一进程中应始终坚持国家利益原则,向朝鲜传递清晰信号。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任保平   郭晗  
新质生产力是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生产力现代化历史演进的最新表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使数字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形成了全新的生产力“质态”。从战略逻辑来看,在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作为落实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中质量效益战略的客观需要,必须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转换、推动新型工业化。从实践逻辑来看,形成新质生产力就是要使新科技融入新产业,即以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为核心引领,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产业集群为主阵地,以前瞻性布局和培育未来产业为突破点,以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为重要支撑,在新发展阶段培育起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宗仁  王波  蒋小波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派生产物,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有机契合教育强国战略要求,可为提升人力资源供给质量、服务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强劲动力。教育强国背景下,职业教育需以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为着力点、以深化产教融合为切入点、以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为落脚点、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关键点,推动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着眼于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结合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逻辑依据与战略任务,职业院校应坚持立德树人为本,推动教学理念现代化;坚持产教融合为先,推动教学模式现代化;坚持内涵式发展为根,推动教学治理现代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颂吉  魏后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乡村发展困境、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受城市偏向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在改革开放以来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未得到有效构建,乡村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尤其表现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滞后。由偏向到融合符合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基本原则,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城乡关系政策演进的必然逻辑。基于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有效破解乡村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加快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磊   袁子昕   魏华  
科技作为人类改造世界的重要力量,既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也深刻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演进机制。回顾人类文明历程,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科技发展与高等教育的互动关系,两者之间日益相互促进、深度融合,内蕴着教育与科技之间适应和引导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当前,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正成为新经济形态,成为影响未来经济发展走向的关键性力量,这不仅带来了人力资源需求的改变,而且深刻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高等财经教育须主动应对数字经济带来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学术话语等方面的重大挑战,着力从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和未来前景出发,探索学科建设的跨界融通、人才培养的交叉融合、科研高地的新型平台、改革发展的评价创新、教育治理的组织变革等实现路径,深度实施“新财经”战略,推进高等财经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朋波  
特斯拉开放专利的做法既是主动选择的结果,也是被市场倒逼后的应对之举。美国时间2014年6月12日,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马斯克在公司官方博客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我们所有的专利属于你》的博文,宣称"我们本着开源运动的精神,开放了我们的专利,目的是推动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任何人如果出于善意想要使用特斯拉的技术,特斯拉将不会对其发起专利侵权诉讼"。之后,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倪亚丽  
文章分析了百万高职扩招背景下高职精准思政的特点,认为目前的高职思政教育存在定位、体系、导向与实施四方面的不精准,指出实现精准思政应遵循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铸魂育人为核心,守正创新为主线、与时俱进为原则,精准识别为前提、精准制定为主旨,精准滴灌为硬核、精准评估为旨归的逻辑。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以下精准思政的实践路径:强化意识,营造工作新生态;创新转型新范式,拓建新平台;筑牢基石,加强队伍建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欣  
在供应链金融环境下,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通过综合考量融资服务、供应链协同运作、供应链金融体系、企业资本操作以及市场波动等因素,国有企业追求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和风险的最小化。为此,国有企业需建立稳健的融资体系,优化供应链协同,充分利用供应链金融工具,制定精准的投资战略规划,提升资本运作效率,并加强市场风险管理。这些举措有助于国有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玉元  
乡村振兴背景下“稳住农业基本盘”的提出具有扎实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具体体现为是对中国共产党“三农”工作百年实践的经验借鉴、对马克思主义农业基础地位思想的守正创新、对农业在统筹“两个大局”中重要地位的深刻思考。乡村振兴背景下“稳住农业基本盘”的理论内涵主要表现为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坚持乡村振兴正确方向三个方面。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光磊  张梦时  
审批与监管的关系是"放管服"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主要关系。它反映了"政府—市场"关系的调整,具有优化营商政务环境与推动政府职责体系建设的双重功能。在探索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过程中,对于审批与监管两大环节的合理有效对接问题,还缺乏深入的理论探讨与现实经验。由于审管关系的演进一直主要表现为围绕着审批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所以对监管问题的探索相对薄弱。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最终实现,应由监管能否有效承接来决定。审管关系应以"规范—协同"作为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总体来看,今后在认识上应将创新监管方式提至更重要的地位;要基于对权责的梳理,实现审管之间的功能耦合;将审批事项与流程的标准化作为监管工作协同开展的基础,并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实现行使过程规范化;尝试在传统审管关系结构中引入多元参与主体,优化政务服务;探索失信惩戒与大数据技术的实践应用,为优化营商政务环境提供新的路径选择。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光磊  张梦时  
审批与监管的关系是"放管服"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主要关系。它反映了"政府—市场"关系的调整,具有优化营商政务环境与推动政府职责体系建设的双重功能。在探索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的过程中,对于审批与监管两大环节的合理有效对接问题,还缺乏深入的理论探讨与现实经验。由于审管关系的演进一直主要表现为围绕着审批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所以对监管问题的探索相对薄弱。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最终实现,应由监管能否有效承接来决定。审管关系应以"规范—协同"作为进一步的发展方向。总体来看,今后在认识上应将创新监管方式提至更重要的地位;要基于对权责的梳理,实现审管之间的功能耦合;将审批事项与流程的标准化作为监管工作协同开展的基础,并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实现行使过程规范化;尝试在传统审管关系结构中引入多元参与主体,优化政务服务;探索失信惩戒与大数据技术的实践应用,为优化营商政务环境提供新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于法稳   林珊   孙韩小雪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促进共同富裕,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共同富裕背景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生态逻辑体现了良好生态环境保障生态产品的基础性,为生态产品的生产和供给提供了可能性;经济逻辑体现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塑造协调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性和全面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可行性;社会逻辑则体现了社会公众的参与性和共享生态红利的公平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可借鉴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涌现了一批典型案例。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评价机制、市场机制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八个方面提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推进策略: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全社会形成对生态产品的价值认同;完善核算规范,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可比性;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甄别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内容;根据生态产品属性,选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强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保障生态产品供给的持续性;实施考核机制,促进生态产品不断增值;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共同富裕;健全制度保障体系,高质量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杜艳艳  
智慧图书馆产品是图书馆智慧化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是图书馆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如何利用智慧图书馆产品助推图书馆数字化转型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究。首先,从产品支撑、资源聚合、数据汇集、精准服务、创新模式五个层面,阐述了图书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智慧图书馆产品的重要价值。随后,从解决方案、提升能力、创造业态、变革模式、转变目标、重构生态六个维度,探讨了图书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智慧图书馆产品的实践逻辑;最后,从提升智慧图书馆产品性能、推动智慧图书馆产品推广普及、促进图书馆创新实践、构建协同高效的共治机制、树立智慧图书馆建设典范、持续提升用户数字素养等方面,提出了图书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智慧图书馆产品的推进路径,以期推动图书馆数字化转型,促进智慧图书馆的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于淼   李亚欣   朱方伟   姜孟彤  
转型经济背景下,大企业战略性内部创业被认为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京博控股集团2010~2022年的战略性内部创业实践,运用探索性的纵向案例研究方法,开展了整合内部创业理论与制度逻辑理论的共演研究。研究发现,转型经济背景下大企业开展战略性内部创业,关键在于实现创业“机会—资源—制度”动态整合框架下的适应性共演。具体而言:(1)在利用导向的内部创业阶段,由母体组织和内创单元共同推动“发现型机会开发—突破式资源行动—制度逻辑转型”的适应性共演,突破创业资源不适配的障碍;(2)在探索导向的内部创业阶段,由母体组织和内创单元共同推动“创造型机会开发—延拓式资源行动—制度逻辑发展”的适应性共演,发挥创业资源调用的优势。本文由此构建了战略性内部创业与制度逻辑变迁的两阶段共演模型,该模型一方面解释了大企业如何通过变迁主导制度逻辑,保障内部创业“机会—资源”有效互动;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大企业通过内部创业推动主导制度逻辑变迁的组织更新过程。研究在做出交叉理论贡献的同时,也为我国推进大企业内部创业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