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1)
2023(8626)
2022(6771)
2021(6414)
2020(5153)
2019(12058)
2018(11470)
2017(23341)
2016(12055)
2015(13685)
2014(13707)
2013(13322)
2012(11999)
2011(10869)
2010(11255)
2009(11084)
2008(10547)
2007(9861)
2006(9005)
2005(8656)
作者
(33209)
(27344)
(27241)
(25734)
(17546)
(13144)
(12672)
(10488)
(10318)
(10069)
(9162)
(9111)
(8853)
(8755)
(8632)
(8613)
(8148)
(8034)
(7893)
(7571)
(6804)
(6799)
(6362)
(6283)
(6275)
(6230)
(6201)
(5877)
(5493)
(5349)
学科
(47498)
经济(47444)
(47109)
(43345)
企业(43345)
管理(42773)
(33923)
银行(33778)
(32155)
(29896)
金融(29896)
(21723)
方法(20810)
中国(19690)
(19435)
数学(16851)
数学方法(16708)
(16121)
财务(16091)
财务管理(16068)
企业财务(15475)
(14114)
业经(14025)
业务(12402)
中国金融(11790)
(11685)
制度(11684)
(11659)
贸易(11644)
(11271)
机构
学院(170019)
大学(167759)
(73299)
经济(71666)
管理(68129)
理学(57502)
理学院(57024)
管理学(56353)
中国(56212)
管理学院(56037)
研究(51351)
(38767)
(34932)
(31388)
财经(30566)
银行(30147)
(28157)
(27614)
中心(27492)
科学(26669)
(25987)
(24692)
(24512)
金融(24052)
(23510)
财经大学(23113)
经济学(23054)
(22716)
北京(22383)
研究所(21778)
基金
项目(102011)
科学(80870)
研究(76546)
基金(75338)
(63378)
国家(62830)
科学基金(55514)
社会(49436)
社会科(47210)
社会科学(47197)
(39285)
基金项目(39171)
自然(35297)
教育(35001)
自然科(34500)
自然科学(34495)
自然科学基金(33948)
(32377)
资助(31868)
编号(31291)
成果(25609)
(22991)
重点(22793)
(22364)
(21684)
课题(20962)
(20882)
创新(20744)
教育部(20619)
人文(20383)
期刊
(80682)
经济(80682)
研究(55417)
(48300)
金融(48300)
(33525)
中国(32671)
管理(28521)
(21450)
学报(20563)
科学(19855)
大学(16539)
财经(16529)
学学(15734)
(13891)
技术(13884)
业经(13606)
教育(13365)
经济研究(13119)
农业(12384)
理论(10395)
财会(9889)
问题(9878)
国际(9689)
(9562)
实践(9424)
(9424)
商业(8996)
会计(8870)
现代(8540)
共检索到276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焦卢玲  毕毅  李卢霞  
复杂产品系统企业采用基于项目的组织结构是由复杂产品系统自身的特性决定的,也是成功经验的总结。商业银行推动传统公司业务转型,向大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是自身业务转型的客观需要,也是应对同业竞争压力的理性选择。一揽子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本质上是一种复杂产品系统,适宜采用基于项目的组织结构并同时进行战略执行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知识管理能力和绩效管理能力建设。此外,商业银行推动公司金融业务转型的过程也是企业新旧能力更迭的过程,需要相机采用适宜制度设计与策略安排以推动新能力形成。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鹏  
本文研究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如何推进公司金融业务的转型,在考察德国、日本、印度、韩国等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后贷款、存款、利差及利息收入等发生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与趋势。分析表明,利率市场化将对中国商业银行公司金融业务的利差收入、业务结构、服务管理、风险管理等产生重要影响。为更好地应对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必须加快转型,调整优化业务结构,推进综合化、国际化经营,加强业务与产品创新,打造独具特色的经营模式,通过公司金融业务的转型,推动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俞洁芳  何嗣江  
本文运用系统论原理探讨了消费者需求系统的动态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从“为谁经营(who)”,“经营什么(what)”,“怎样经营(how)”三个方面,分析了商业银行拓展个人金融业务应遵循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真  
本文从分析商业银行开展土地金融业务的重要意义入手,探讨了当前商业银行开展土地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商业银行快速、健康发展土地金融业务的具体应对措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玲玉  
在经济下行期,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整体上升,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平稳运行构成威胁,也制约了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金融业务的战略转型。基于此,本文以风险预警为切入点,重点分析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风险预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体系建设、指标完善、手段创新、处置建议、考核激励、信息共享等方面提出解决思路。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汪洋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化,个人金融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总体经营格局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对其作一些战略性思考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首先针对普遍存在于我国商业银行中轻视对私业务的问题,着重讨论了个人金融服务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的重要性,并结合我国当前和未来几年的经济形势对个人金融服务中几个需要着重发展的业务领域的前景作了展望。同时也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金融服务业务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牛大勇  李柏洲  
随着汽车金融公司的崛起,我国汽车金融服务领域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商业银行在该领域的原有优势地位也受到挑战。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其在价值链中的比较优势,根据汽车产业价值链的特点,积极制定相应的汽车金融业务发展战略。本文提出商业银行的汽车金融业务战略设计框架,具体包括建立汽车金融专门机构并培育汽车金融专业化团队,适时推出汽车金融业务创新产品,围绕汽车产业价值链拓展汽车金融业务,力争与保险公司建立战略联盟,适时与汽车金融公司由竞争转向合作关系,积极与我国具有汽车自主品牌的汽车金融公司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邵敏   刘芳  
<正>我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已走到新旧模式切换的关键节点。2023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采取有力措施,更好地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也提出了“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的总要求。
关键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红梅  丁忠民  
以国内10家商业银行作为样本,以银行总资产、人力资本为投入项,个人贷款利息收入、手续费收入为产出项,参照2009—2011年10家样本银行的经营数据,采用前沿的非参数分析方法——数据包络分析(DEA)对样本银行个人金融业务X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参考期间内国内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规模效率、配置效率与纯技术效率接近生产可能性边界,但仍存在着X低效率与技术低效率的问题,且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涂宏  
一直以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仅是商业银行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助力实现高水平改革开放和科技强国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自身转型创新的内在需要。在此背景之下,研究商业银行科技金融不仅是落实国家“双创”战略的重要体现,更是对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发展路径的积极探索,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简要阐述了商业银行科技金融的新形势,从组织架构、产品创新等方面比较分析了同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体制机制、专业化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当前商业银行发展科技金融的主要策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佩  
多年以来,商业银行交叉金融业务的创新探索和膨胀发展,在丰富投资产品种类、满足多样化投资需求和活跃金融市场交投等方面成效显著、功不可没。然而该类金融业务最原始的内在动因毕竟还在于摆脱政策规制、实现监管套利,繁荣的表象背后,脱实向虚、刚性兑付、资产出表、规模虚增和期限错配等问题日渐凸显,加之交叉金融业务横跨机构、市场和行业的天然属性,都决定了其蕴含的金融风险具有系统性、结构性特征,且交叉感染、链式传播,风险危害性远大于一般金融业务。本文在归纳揭示交叉金融业务风险特征的基础上,引入传染病模型对金融风险交叉传染进行仿真推演和风控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了管控风险的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淑芳  
<正>商业银行开展养老金融业务的背景及机遇人口老龄化推动养老产业迈入新阶段。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超过2.6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已接近五分之一(1)。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预测,到2050年,我国老龄产业的产值将突破100万亿元。可以预见,伴随着养老产业的发展、中产阶级人数增加及人均收入的提高,未来我国将会释放出大量养老需求,由此带来的养老金融需求规模巨大,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