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92)
2023(12259)
2022(10464)
2021(9949)
2020(8452)
2019(19704)
2018(19955)
2017(39395)
2016(21253)
2015(23715)
2014(23905)
2013(23402)
2012(21221)
2011(19017)
2010(19022)
2009(17173)
2008(16664)
2007(14523)
2006(12471)
2005(10837)
作者
(60563)
(50041)
(49888)
(47433)
(32039)
(24190)
(22653)
(19812)
(19030)
(17913)
(17151)
(16690)
(15912)
(15888)
(15512)
(15268)
(15115)
(15093)
(14300)
(14299)
(12476)
(12326)
(12141)
(11465)
(11160)
(11088)
(11088)
(11019)
(10120)
(9895)
学科
(84002)
经济(83916)
管理(62087)
(60528)
(50484)
企业(50484)
方法(43461)
数学(38122)
数学方法(37431)
(24138)
中国(19816)
(18498)
(18411)
技术(18251)
业经(18177)
(16658)
贸易(16652)
(16245)
理论(15683)
地方(15282)
农业(14898)
(13418)
(13273)
环境(12399)
(11914)
财务(11834)
财务管理(11813)
(11752)
企业财务(11142)
教育(11019)
机构
大学(297804)
学院(297414)
管理(122927)
(115016)
经济(112480)
理学(107817)
理学院(106701)
管理学(104545)
管理学院(104028)
研究(94364)
中国(68235)
(63385)
科学(60708)
(49101)
(48038)
(47271)
业大(46963)
研究所(43477)
中心(43035)
(41452)
财经(40399)
北京(39903)
(38684)
师范(38312)
农业(37949)
(36764)
(34379)
(34324)
技术(33630)
经济学(33322)
基金
项目(209347)
科学(164200)
研究(152055)
基金(150938)
(131616)
国家(130562)
科学基金(112611)
社会(93561)
社会科(88740)
社会科学(88712)
(82691)
基金项目(80030)
自然(74971)
自然科(73294)
自然科学(73281)
自然科学基金(71934)
教育(70658)
(69182)
资助(63711)
编号(62802)
成果(49508)
重点(46452)
(45733)
(44054)
(43760)
课题(42774)
创新(41049)
科研(40082)
教育部(39042)
大学(38807)
期刊
(119242)
经济(119242)
研究(82447)
中国(52329)
学报(46798)
管理(44448)
科学(43518)
(43051)
(35513)
大学(35386)
教育(35008)
学学(33278)
农业(31076)
技术(30158)
业经(20661)
(20074)
金融(20074)
经济研究(19191)
财经(18440)
(16487)
技术经济(16451)
图书(16438)
科技(16083)
(15614)
问题(15418)
理论(14687)
统计(14075)
实践(13683)
(13683)
(13305)
共检索到415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国华  谭晶菁  
针对多阶段多方参与的关键共性技术,结合复杂产品特性,引入技术弹性和扩散度,提炼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两种研发模式,构建包含知识转移的技术创新动态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得到政府最优补贴和企业最优努力水平,并对两种模式下的努力水平和各方收益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弹性或扩散度较小时,市场主导模式比政府主导模式更能有效促进产业发展;随着技术弹性和扩散度的增大,政府作为技术研发主导的优势逐渐凸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国华  胡慧中  李施瑶  
聚焦复杂产品,考虑多方合作的共性技术研发模式及研发企业的有限理性特征,引入合作研发效率、扩散度、公平偏好等参数,提炼政府补贴、政府不补贴、政府主导3种共性技术供给模式,构建Stackelberg博弈模型讨论政府最优补贴,比较各种模式下政府的收益。研究结果表明,市场主导的情况下政府提供一定的补贴能够提高产业总产出;政府的最优补贴受到相关参数的影响;公平偏好水平较低、扩散度较高时,政府补贴模式比政府主导模式收益要高。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超发  韦晓荣  谢永平  柴建  杨德林  
重大工程复杂信息系统的技术创新理论目前仍缺乏系统性认识,本文以中国空间站为例,分析了该工程复杂信息系统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模式。第一,分析了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内涵和重大工程复杂信息系统内涵。第二,基于对两者内涵的认识,构建了重大工程复杂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创新理论基础。第三,从技术创新水平提升过程、市场应用的发展历程、创新分工等维度解析了中国空间站复杂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从实施主体、主导要素、创新触发点等角度探明了其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要素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空间站复杂信息系统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2+4+3”模式。第四,结合创新模式的特点、适用范围、推广条件和基础对该模式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阳  唐玉洁  
为破解关键共性技术“卡脖子”难题,主体间合作研发对于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愈发重要,而现有研究较少从合作类型和合作特征角度解读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合作模式。为此,以1985—2021年中国生物技术领域专利数据为研究对象,从企—企合作和产学研合作入手,引入合作规模和技术领域多样性两个特征变量,考察合作模式与关键共性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合作研发正向影响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其中产学研合作的影响作用更显著;(2)技术领域多样性对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存在显著倒U型影响;(3)合作类型显著调节合作规模对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同时削弱了技术领域多样性对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的负面影响。研究结论为相关决策者根据合作类型实现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闫伟  何桢  田文萌  何曙光  
将IG(Information Gain)方法引入高维复杂产品质量特性识别,根据复杂产品制造过程的特点,将产品样本数据集中质量特性与样本质量类别建立联系,构建基于IG的相关性识别模型判别两者之间相关性及质量特性的有用性,从而去掉原始样本数据集中的弱相关特征及冗余特征,识别出对于产品质量具有直接关键影响的关键质量特性。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比较有效消除在原始样本数据集中的冗余和不相关特征,适合用于高维复杂产品关键质量特性识别。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闫伟  何桢  田文萌  
在复杂产品的关键质量特性(critical-to-quality characteristics,CTQ)识别中,传统方法应用于不平衡数据时会表现出有偏性,即对占类别比例较小的不合格产品识别的性能明显劣于占比例较大的合格样本。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信息增益(information gain,IG)算法的复杂产品高维不平衡数据集CTQ识别方法,利用改进IG算法评价标准降低不平衡数据中有偏性的影响,从而有效识别CTQ。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不平衡数据关键质量特性识别性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娟茹  杨瑾  
分析了关键干系人知识共享的社会化行为、外部化行为、组合化行为和内部化行为与复杂产品研发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假设,构建了理论模型,并以复杂产品研发项目为调查对象,运用SPSS 18.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社会化行为、外部化行为、组合化行为和内部化行为均对复杂产品研发有显著性的正面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敏  方荣贵  银路  
本文从参与主体、供给组织的形式与结构等方面对处于不同产业生命周期阶段中的共性技术研发联合体的供给模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以半导体产业为例,通过典型案例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为不同产业生命周期阶段中的共性技术研发联合体的组建和运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航  
文章提出了一种将产品设计工具与项目管理工具集成运用的系统化产品开发模型。首先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候选的开发项目进行选择。然后将设计结构矩阵与关键路径法集成运用对产品开发的实施过程进行规划管理。最后,案例证明了该模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刚  刘靖东  陈向东  王玉娟  
本文首先总结了复杂产品体系资源结构特性中的技术宽度与技术深度,然后根据已有研究得出航天企业复杂产品体系的群技术选择方法,最后提出了航天企业复杂产品体系技术开发过程中的技术资源选择框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浩宇  孙启明  
文章基于复杂网络的理论方法,采用2012年投入产出数据构建了京津冀三地及地区间产业复杂网络模型,从关联结构和强度两个维度识别了京津冀各地区及地区间关键产业,进而将关键产业划分为区域核心关键产业、局部关键产业和潜在关键产业,并且对各地区域关键产业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北京的区域关键产业最多,其中现代服务业占近7成,美中不足的是科技研发和服务业未能有效带动其他地区的产业升级发展;天津的区域关键产业分布呈现能源、制造和服务业三足鼎立的局面,但其区域关键产业大多为局部关键产业,仅带动了本地区发展,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伟  付振通  
采用元分析法归纳了影响复杂产品系统创新中知识获取的关键因素,建立基于WSR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知识可表达性、知识嵌入性、知识的异质性、激励机制、沟通机制、动机与意愿、知识吸收能力、知识转移能力、知识识别能力和知识挖掘能力是复杂产品系统创新中知识获取的关键影响因素,IT能力和知识搜索能力对知识获取的影响不显著。结论将为提炼复杂产品系统创新中的知识获取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升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绩效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尹建华  王兆华  
以复杂产品的模块化生产为主线,复杂产品制造商、模块化供应商和用户共同构成了模块化制造网络。本文结合复杂产品的制造过程,提出了3种模块化制造网络的运作模式,分析了各种模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并就其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晔武  
产业集群内的知识创新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从实证的角度出发,通过案例剖析产业集群内部的创新过程,提炼出复杂产品产业集群的创新过程模式——模块化结构的复杂产品产业集群创新过程模式,分析总结了该模式集群创新系统的三个特点,最后归纳出模块化结构的复杂产品集群所拥有的三个基本特征。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岸达  何桢  何曙光  
为了解决复杂产品关键质量特性(CTQs)识别问题,提出基于过滤(Filter)算法与包裹(Wrapper)算法的改进混合特征选择算法。首先应用Filter算法对复杂产品质量特性进行排序,接着应用Wrapper算法识别关键质量特性。提出一种新的方法FNO,确定Wrapper阶段所选关键质量特性数。应用过滤算法ReliefF构建混合算法ReliefF-W。算例分析表明,ReliefF-W能够有效进行CTQ识别。与一种传统混合算法相比,ReliefF-W能够在保证学习算法有较好预测精度的同时,识别出更少关键质量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