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8)
- 2023(10559)
- 2022(8452)
- 2021(7725)
- 2020(6238)
- 2019(13751)
- 2018(13414)
- 2017(24697)
- 2016(12706)
- 2015(14267)
- 2014(13726)
- 2013(13517)
- 2012(12616)
- 2011(11763)
- 2010(11613)
- 2009(11076)
- 2008(10591)
- 2007(9103)
- 2006(8411)
- 2005(7783)
- 学科
- 济(77561)
- 经济(77505)
- 管理(33120)
- 业(27698)
- 方法(24666)
- 数学(22089)
- 数学方法(21961)
- 企(21123)
- 企业(21123)
- 中国(21070)
- 地方(17934)
- 农(15087)
- 贸(14753)
- 贸易(14744)
- 业经(14569)
- 易(14363)
- 地方经济(12937)
- 学(12502)
- 财(11698)
- 制(11142)
- 环境(10900)
- 融(10278)
- 金融(10277)
- 农业(10006)
- 银(9980)
- 银行(9978)
- 产业(9755)
- 行(9748)
- 发(9552)
- 关系(8995)
- 机构
- 学院(187304)
- 大学(186989)
- 济(96276)
- 经济(94847)
- 研究(72955)
- 管理(66523)
- 理学(56503)
- 中国(56230)
- 理学院(55855)
- 管理学(55103)
- 管理学院(54736)
- 财(40096)
- 京(39476)
- 科学(39023)
- 所(36103)
- 经济学(32732)
- 研究所(32547)
- 财经(32161)
- 中心(31194)
- 经(29430)
- 经济学院(29244)
- 江(26507)
- 院(26158)
- 北京(25555)
- 农(25462)
- 范(24601)
- 师范(24441)
- 财经大学(23839)
- 科学院(22419)
- 业大(21903)
- 基金
- 项目(119608)
- 科学(95808)
- 研究(90516)
- 基金(89459)
- 家(77510)
- 国家(76963)
- 科学基金(65780)
- 社会(62816)
- 社会科(59799)
- 社会科学(59786)
- 基金项目(45498)
- 省(43557)
- 教育(40384)
- 自然(38100)
- 自然科(37249)
- 自然科学(37238)
- 划(36797)
- 资助(36625)
- 自然科学基金(36582)
- 编号(34410)
- 发(28243)
- 国家社会(28038)
- 成果(27821)
- 部(27684)
- 重点(27330)
- 中国(25875)
- 创(24820)
- 教育部(24493)
- 课题(24420)
- 发展(24046)
共检索到296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金融危机一波未平,主权债务危机又来袭,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区域一体化的逐步抬头,世界经济前景难以乐观。中国尽管成功地避开了金融危机,但是中国过去三十年经济持续增长严重依赖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发展中积累的一些问题开始凸显:产业低端化、环境压力大、通货膨胀、贫富差距拉大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型升级。为此,《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编辑部邀请了相关专家,就这个问题谈谈他们的想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任碧云 王智茂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进程的加快和改革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矛盾也日益凸现。这些矛盾主要表现为:产能过剩与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流动性过剩和对外贸易顺差的不断加剧以及经济增长和失业率居高不下并存。这些矛盾的存在,集中体现了转型时期中国经济运行的特殊复杂性。这些矛盾并存所产生的影响,充分显示了解决问题的紧迫性。我们应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汇率政策和外贸政策的相互配合使用,实现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有序进行。
关键词:
产能过剩 流动性过剩 政策协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佟家栋 谢丹阳 包群 黄群慧 李向阳 刘志彪 金碚 余淼杰 王孝松
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在兴起一股"逆全球化"思潮,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这股思潮将深刻影响全球经济格局,对中国的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造成重大影响。为了推动对"逆全球化"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研究,我们在《中国工业经济》高端前沿论坛(2017·春季)暨"‘逆全球化’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研讨会嘉宾演讲的基础上,策划了本组笔谈。我们邀请9位知名学者深入探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逆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方案。这组笔谈试图解释并回答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为发挥中国积极引导经济全球化进程向着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提供理论探索。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佟家栋 谢丹阳 包群 黄群慧 李向阳 刘志彪 金碚 余淼杰 王孝松
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在兴起一股"逆全球化"思潮,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这股思潮将深刻影响全球经济格局,对中国的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造成重大影响。为了推动对"逆全球化"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研究,我们在《中国工业经济》高端前沿论坛(2017·春季)暨"‘逆全球化’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研讨会嘉宾演讲的基础上,策划了本组笔谈。我们邀请9位知名学者深入探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逆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方案。这组笔谈试图解释并回答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为发挥中国积极引导经济全球化进程向着更加包容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佟家栋;谢丹阳;包群;黄群慧;李向阳;刘志彪;金碚;余淼杰;王孝松
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在兴起一股“逆全球化”思潮,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这股思潮将深刻影响全球经济格局,对中国的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造成重大影响。为了推动对“逆全球化”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研究,我们在《中国工业经济》高端前沿论坛(2017?春季)暨“‘逆全球化’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研讨会嘉宾演讲的基础上,策划了本组笔谈。我们邀请9位知名学者深入探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逆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方案。这组笔谈试图解释并回答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为发挥中国积极引导经济全球化进程向着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提供理论探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从长周期看,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属于推动世界经济形态从工业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的危机。从这个角度看,当代中国转型属于与世界经济转型重叠、同步的转型。在这样一种世界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面临着从长期以来的"跟从"角色向"自主"角色转变。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获得追赶战略的巨大成功之后,也遭遇到与今天中国类似的世界经济转型期。由于日本没有实现从"跟从"到"自主"角色的转换,从此长期陷入增长的困境之中。要推动中国成功地完成转型,需要跨越三大障碍:一是既得利益的障碍,二是成功导致惯性思维的障碍,三是转型动力不足的障碍。如何跨越这些障碍,是当代中国转型遇到的新挑战、新难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宗博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对外开放都先后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互动性在性质、内容和形式上,都相应地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总体而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关性具有非对称、不平衡的性质。中国经济在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对世界经济资源的依赖性不断增强,经济发展中的风险增多。规避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风险,确保与世界经济的良性互动,就成为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世界经济 中国经济 相关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编者按:贵金属白银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长期以来一直是经济史研究高度关注的对象之一。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已从财政史、货币史、社会史等视角对中国历代白银的使用情况、功能发挥、政策变迁,以及其与贡赋经济、国家财政转型、传统经济近代化,乃至世界经济等方面的关系有过深入探讨,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
关键词:
经济史研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清华大学“宏观经济”课题组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抓住了“刺激内需”这一宏观调控的主题,实施了以“政府主导型”投资为主要标征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配套的金融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从1999年第四季度起,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出现重要转机,突出表现在,内需回暖、出口强劲反弹、引进外资得到恢复性增长,并且,结构调整的步伐有所加快,就业有所扩大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了8%这一相当高的增长率,标志着连续三年贯彻落实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取得了实质性成效,政策目标基本实现。2000年中国经济的全面回升,也有国际经济环境相对改善等因素。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洋 纪玉山
"中国模式"和经济"新常态"作为近年来出现在理论界和公众视野的热点词汇,前者承载着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以来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模式和经验总结;后者是决策层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分析和研判。"中国模式"在引领中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高速增长的巨大成就的同时,其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也是导致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推动"中国模式"的转型升级以使其妥善应对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是关系未来中国经济能否在"新常态"时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议题。而转变经济改革的驱动机制、具体方式与策略,以及经济增长方式和宏观经济政策,是推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模式"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车伟 赵文 王博雅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依靠要素投入的旧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而要保持经济增长,就必须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与传统经济相比,创新经济生产率更高,增长动力更强,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同时,创新经济还能够更好地协调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满足差异化消费需求,体现了新一轮产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变革,代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创新经济在创造新就业岗位的同时,还带来了就业方式和就业形态的变化,这部分就业因此可以被称为新就业。测算结果表明,2017年创新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例约为15. 2%,与2007年的8%相比增加了近一倍;新就业占总就业的比例约为10. 5%,与2007年的5. 4%相比也增加了几乎一倍;创新经济对增长和就业的贡献不断增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新机遇,大力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和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是当前经济转型背景下实现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创新经济 新动能 新就业 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厉以宁 辜胜阻 高培勇 刘世锦 刘伟 洪银兴 樊纲 洪永淼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为了系统地总结和提炼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本刊特邀部分著名经济学家撰写了这一组文章,以飨读者。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家干 王世杰
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势头有所放缓,产业结构升级也面临诸多困难,而中国房地产价格依然居高不下。通过对房地产业的解析,可以发现房地产业并不是蕴涵高附加值的高端产业,尽管这个行业存在暴利。中国经济的房地产化是阻碍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摒弃房地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思维,才真正有可能使中国产业结构成功升级。
关键词:
产业升级 房地产 三次产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苗庆红
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40年间,中国经济经历了举世无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双重转型。独特的经济转型构成了影响中国税制变迁的重要制度环境。中共历届三中全会不仅决定了经济转型的关键时间节点,而且决定了中国税制改革变迁的路径。配合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中国税制改革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和推进,中国税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税制改革将从配合市场机制的形成和完善,逐渐转变到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的现代税收制度的建设上。本文最后从目标和内容上阐述建立现代税收制度的宏观路径和微观举措。
关键词:
经济转型 税制变迁 现代税收制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尹正萍
经济全球化使商品、技术、信息、人才、资本等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使各国经济互相交织、互相依存。但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首先和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引导和推动的,它必然更有利于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中国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在产业、金融、人才、信息等方面面临着严峻挑战,使我国经济安全受到影响。因此,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维护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成了新世纪国人应当十分重视的紧要问题。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经济安全 挑战 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