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92)
2023(14203)
2022(12255)
2021(11755)
2020(9754)
2019(22445)
2018(22117)
2017(42254)
2016(22937)
2015(25634)
2014(25105)
2013(24862)
2012(22849)
2011(20733)
2010(20430)
2009(18721)
2008(18148)
2007(15606)
2006(13403)
2005(11779)
作者
(65219)
(54224)
(53819)
(51299)
(34656)
(26073)
(24402)
(21285)
(20550)
(19218)
(18486)
(18445)
(17202)
(17192)
(16778)
(16717)
(16071)
(15937)
(15588)
(15459)
(13427)
(13330)
(12899)
(12296)
(12094)
(12001)
(11941)
(11852)
(10942)
(10791)
学科
(90347)
经济(90252)
管理(65910)
(62867)
(52680)
企业(52680)
方法(42132)
数学(36675)
数学方法(36295)
中国(26510)
(22707)
(21940)
(20949)
业经(19609)
(18364)
技术(18355)
贸易(18353)
(17930)
(16820)
地方(16248)
农业(15031)
(14929)
银行(14887)
理论(14552)
(14324)
(14281)
环境(14103)
(14045)
金融(14044)
(13656)
机构
大学(323201)
学院(318565)
(131980)
经济(129419)
管理(126435)
研究(112690)
理学(110247)
理学院(108994)
管理学(107225)
管理学院(106644)
中国(83829)
科学(69892)
(69129)
(57979)
(56745)
研究所(52336)
(51672)
中心(49458)
业大(47567)
财经(47331)
北京(43980)
(43748)
(43433)
(41628)
师范(41188)
(41132)
农业(40842)
经济学(40692)
经济学院(36710)
(35675)
基金
项目(224034)
科学(176921)
基金(164836)
研究(162208)
(145039)
国家(143895)
科学基金(123082)
社会(103521)
社会科(98202)
社会科学(98177)
基金项目(87232)
(84791)
自然(80165)
自然科(78374)
自然科学(78354)
自然科学基金(76978)
教育(73267)
(72611)
资助(67773)
编号(63618)
成果(51756)
(50239)
重点(50072)
(48314)
(47597)
创新(45275)
课题(43888)
国家社会(43516)
科研(43121)
教育部(43018)
期刊
(137328)
经济(137328)
研究(95167)
中国(59371)
学报(53149)
科学(49276)
管理(46833)
(46056)
(42206)
大学(39652)
学学(37270)
教育(34044)
农业(32548)
(26302)
金融(26302)
技术(25931)
经济研究(23417)
财经(23104)
业经(20804)
(19808)
(18007)
问题(17937)
科技(16654)
图书(16585)
技术经济(15568)
(15146)
理论(15120)
(14461)
世界(14271)
现代(13900)
共检索到459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培旗  李健  刘淇  王群  
用药浴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复方新诺明对中国对虾幼体的急性毒性、对幼虾生长的影响和中毒的机理。结果表明,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的24h LC50和48h LC50分别为300、355mg/L和232、172mg/L,安全浓度分别为42、12mg/L;用50、100、200mg/L的复方新诺明对幼虾药浴35d,各试验组未见任何临床变化,而100、200mg/L药物浓度对幼虾体长和体重的增长影响极显著(P<0·05),血清AST、AL...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温为庚  杨其彬  王雨  黄建华  江世贵  
用静水试验法研究了复方三氯异氰尿酸对斑节对虾幼体的急性毒性。试验设8个浓度组和1个对照组:0、0.5、1.0、1.5、2.0、2.5、3.0、3.5和4.0(×10-6)每组3个平行。结果表明,24hLC50、48hLC50和安全浓度(×10-6)分别是无节幼体:1.58、1.35和0.29;蚤状幼体:1.71、1.24和0.2;糠虾幼体:2.2、1.46和0.24;仔虾:3.23、2.62和0.53。幼体对试验药物的忍受力由大到小分别是仔虾、无节幼体、糠虾幼体和蚤状幼体。试验结果可为斑节对虾育苗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曲克明  马绍赛  祁铭华  卜雪峰  乔向英  袁笳文  
印染废水、电镀废水、农药废水都是常见的 ,易进入近岸海域的工业废水。作者通过室内实验 ,研究了这 3种工业废水及其混合物对中国对虾胚胎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 ,印染废水、电镀废水和农药废水及其混合物对中国对虾胚胎发育孵化有显著影响的最低浓度分别为 1%、0 4 %、1%和0 5 %。对中国对虾胚胎起始半数致死浓度 (95 %可信限 )分别为 2 94 % (2 4 5 %~ 3 5 2 % )、1 19%(1 0 1%~ 1 4 2 % )、2 6 8% (2 31%~ 3 10 % )和 1 38% (0 6 1%~ 3 13% )。以对中国对虾胚胎起始半数致死浓度为指标 ,这 ...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乔延龙  殷小亚  肖广侠  王立平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海洋资源的大规模开发,海洋工程建设产生的悬浮物会对海洋生物生长发育产生影响。为研究悬浮物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幼体的毒性效应,采用室内模拟半静态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悬浮物对中国对虾幼体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高浓度的悬浮物可抑制中国对虾幼体的游泳能力,中国对虾幼体死亡率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悬浮物对中国对虾幼体48 h和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48 h-LC_(50)和96 h-LC_(50))分别为452.21 mg/L和183.74 mg/L,对应的安全浓度为18.37 mg/L。镜检观察结果显示,中国对虾幼体体表有底泥附着,鳃内有大量的悬浮物颗粒物。该研究为深入研究悬浮物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邹礼根  刘超  
采用霍恩氏法进行对虾保鲜剂对小白鼠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虾保鲜剂对雌雄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值)>10g/kg体重,毒性分级属实际无毒级。在加与不加代谢活化系统(S-9)的条件下,利用4个组氨酸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菌株(TA97、TA98、TA100、TA102),采用平板渗入进行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Salmonella typhimurium mammals microsomal enzyme test,Ames),研究对虾保鲜剂的致突变作用,结果表明:对虾保鲜剂对4个菌株诱发的回变菌落数与阴性对照组的回变菌落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均未超过阴性对...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郭莹莹  翟毓秀  张翠  宁劲松  王家林  李敏  
研究以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为实验对象、富含镉的鱿鱼膏作为有机镉的添加原料、CdCl2作为无机镉的添加剂,对比研究了镉的不同形态——无机镉和有机镉在对虾体内的蓄积规律及其毒性。结果表明,有机镉和无机镉在对虾体内有相似的蓄积规律,主要蓄积于虾头脏中,在对虾各组织中的镉含量与养殖时间及饲料中镉浓度都呈正相关,相同浓度的两种形态的镉在对虾3种组织中的蓄积趋势基本相似。但同时间点,无机镉实验组在对虾的3种组织中的蓄积量要高于同浓度有机镉实验组。有机镉实验组比无机镉实验组的死亡率略高。此实验旨在为我国养殖水产品的安全生产、保护食用者的健康安全提供一定的科学数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马绍赛  曲克明  
通过室内毒理实验,研究印染废水(主要有毒物质为苯胺C6H5NH2和苯酚C6H5OH,质量浓度分别为20mg/L和24mg/L)、电镀废水(主要有毒物质为锌、铜和铅,质量浓度分别为1970mg/L、9mg/L和7.5mg/L)、农药废水(主要有毒物质为久效磷和亚磷酸盐二甲酯)及其混合废水对中国对虾(Peanaeuschinensis)无节幼体和仔虾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印染废水、电镀废水、农药废水及其混合物对无节幼体48hLC50(95%可信限区间)和96hLC50(95%可信限区间)分别为2.27%(1.72%~2.99%)、0.29%(0.22%~0.37%)、0.86%(0.64%~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梁忠秀  李健  李吉涛  谭志军  任海  刘德月  
利用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Association of Official Analytical Chemists,AOAC)所推荐的小鼠生物法(mouse bioassay,MBA),测定了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ATHK藻株)毒素粗提液的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毒性;采用浸浴方式,研究了该藻株对中国对虾的急性毒性;采用HE染色方法,分别对有毒藻浸浴处理和毒素粗提液注射处理后96 h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的鳃和肝胰腺石蜡切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该藻株麻痹性贝毒毒性为...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志铮  吕敢堂  许俊  钟爱华  
2004 年8 月在浙江华兴海水种苗有限公司以养殖日龄40 d 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幼虾作为实验动物,开展了Hg2+、Zn2+、Cr6+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的急性毒性和加和等毒性强度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Hg2+对凡纳滨对虾幼虾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 415、0 .357、0 .264、0 .209 mg/L;Zn2+对凡纳滨对虾幼虾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35. 362、22 .709、17 .041和13 .569 mg/L;Cr6+对凡纳滨对虾幼虾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4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克俭  
本文研究了中国对虾经锌和氨氮的毒性作用后肝胰脏内部结构发生的变化和损伤。结果表明,当锌和氨氮的不同浓度试验液对对虾经不同时间的中毒试验后,构成对虾肝胰脏肝小管的细胞组成、肝小管结构等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和损伤。在低浓度的锌和氨氮试验液的毒性作用下,构成肝小管管壁的分泌细胞增多,吸收细胞减少,且分泌细胞内形成较多的分泌小泡;当经高浓度的试验液作用后,不但肝小管管壁内的吸收细胞减少,分泌细胞增多及产生大量分泌小泡,而且因分泌细胞的破裂解体导致部分肝小管损伤或破坏。文中并就对虾肝胰脏在锌和氨氮的毒性作用下发生的变化与肝胰脏自身的解毒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  杨其彬  苏天凤  周发林  杨丽诗  黄建华  
采用生物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氨氮对斑节对虾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毒性效应与氨氮浓度和中毒时间呈正相关,在海水温度为30℃,pH为8,盐度为34.5条件下,氨氮对斑节对虾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2.63 mg/L、39.68 mg/L、31.65 mg/L、29.94 mg/L,安全浓度为2.99mg/L,对应的非离子氨分别为3.23 mg/L、2.43 mg/L、1.94 mg/L、1.84 mg/L,安全浓度为0.18 mg/L。并在浓度为29.94 mg/L氨氮胁迫下,对斑节对虾免疫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96 h内斑节对虾血清中免疫指标变化为...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娟  曲克明  刘海英  李健  马德林  
研究了正常溶氧(5.5~6.0 mg/L)和过饱和溶氧(10~12 mg/L)条件下亚硝酸盐和氨氮对中国对虾的急性毒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正常溶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对中国对虾的48 h LC_(50)值和96 h LC_(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69.43 mg/L(58.53~82.36 mg/L),43.80 mg/L(37.57~51.06 mg/L),非离子氨对中国对虾的48 h LC_(30)值和96h LC_(50)值(95%可信限)分别为1.36 mg/L(1.15~1.61 mg/L)和0.98 mg/L(0.83~1.16 mg/L);而过饱和溶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对中国对虾...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彭自然  臧维玲  高杨  江敏  徐桂荣  丁福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汝少国  李永祺  姜明  刘晓云  
通过对0.10mg/L久效磷处理的中国对虾细胞超微结构的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1.中毒的肝胰脏细胞内质网严重水肿、扩张、囊泡化,片层结构水肿;线粒体内嵴局部瓦解;肝管微绒毛出现空缺区域及药物中毒的退化结构;脂滴电子密度不匀。2.中毒的肌肉细胞肌原纤维萎缩、间隔增大,肌浆网水肿、扩张,部分肌浆网膜破裂,线粒体内嵴膨胀,细胞质中出现中毒坏死巢。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庞敏  高春蕾  王宗灵  唐学玺  
以雌性ICR小鼠为研究对象,尾静脉注射虾夷扇贝毒素24h后处死,通过脑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甲苯胺蓝染色以及钙结合蛋白S-100免疫染色,研究了虾夷扇贝毒素对小鼠浦肯野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尾静脉注射虾夷扇贝毒素的小鼠小脑浦肯野细胞细胞质有明显变化,同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核有收缩而用钙离子结合蛋白S-100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虾夷扇贝毒素作用后,小鼠浦肯野细胞的S-100蛋白表达增多,而其他组织则没有明显变化。浦肯野细胞形态学以及细胞内钙离子结合蛋白的变化说明虾夷扇贝毒素可能对神经细胞有毒性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