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89)
- 2023(5993)
- 2022(4979)
- 2021(4623)
- 2020(3882)
- 2019(8365)
- 2018(8325)
- 2017(15249)
- 2016(8801)
- 2015(9574)
- 2014(9965)
- 2013(9450)
- 2012(8814)
- 2011(7962)
- 2010(7838)
- 2009(7126)
- 2008(7018)
- 2007(6367)
- 2006(5404)
- 2005(4979)
- 学科
- 济(28521)
- 经济(28472)
- 管理(21889)
- 业(19855)
- 企(15921)
- 企业(15921)
- 方法(11341)
- 学(10852)
- 数学(9630)
- 数学方法(9469)
- 中国(8747)
- 制(8490)
- 财(8485)
- 农(8251)
- 地方(7225)
- 体(7025)
- 银(6367)
- 银行(6335)
- 融(6179)
- 业经(6176)
- 金融(6172)
- 行(6125)
- 理论(6067)
- 农业(5211)
- 务(5135)
- 财务(5111)
- 财务管理(5094)
- 企业财务(4881)
- 技术(4872)
- 教育(4635)
- 机构
- 学院(121316)
- 大学(121188)
- 研究(48625)
- 济(41596)
- 经济(40466)
- 管理(38922)
- 中国(34659)
- 科学(34176)
- 理学(33182)
- 理学院(32644)
- 管理学(31738)
- 管理学院(31514)
- 农(30935)
- 所(27167)
- 京(26492)
- 研究所(25236)
- 农业(24942)
- 业大(23326)
- 中心(21183)
- 财(20969)
- 江(20203)
- 院(18280)
- 省(17636)
- 技术(16850)
- 范(16649)
- 财经(16246)
- 师范(16237)
- 室(16117)
- 北京(16026)
- 州(15807)
- 基金
- 项目(86272)
- 科学(65588)
- 基金(60724)
- 研究(57175)
- 家(56789)
- 国家(56350)
- 科学基金(45687)
- 省(35134)
- 社会(34006)
- 社会科(32110)
- 社会科学(32100)
- 自然(31671)
- 基金项目(31602)
- 自然科(30976)
- 自然科学(30962)
- 划(30518)
- 自然科学基金(30406)
- 教育(26647)
- 资助(25246)
- 编号(21716)
- 重点(20644)
- 计划(19092)
- 发(18583)
- 成果(18515)
- 部(18084)
- 创(17849)
- 科技(17385)
- 科研(17383)
- 课题(17104)
- 创新(16837)
共检索到184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温为庚 杨其彬 王雨 黄建华 江世贵
用静水试验法研究了复方三氯异氰尿酸对斑节对虾幼体的急性毒性。试验设8个浓度组和1个对照组:0、0.5、1.0、1.5、2.0、2.5、3.0、3.5和4.0(×10-6)每组3个平行。结果表明,24hLC50、48hLC50和安全浓度(×10-6)分别是无节幼体:1.58、1.35和0.29;蚤状幼体:1.71、1.24和0.2;糠虾幼体:2.2、1.46和0.24;仔虾:3.23、2.62和0.53。幼体对试验药物的忍受力由大到小分别是仔虾、无节幼体、糠虾幼体和蚤状幼体。试验结果可为斑节对虾育苗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斑节对虾 幼体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余晓丽 李咏梅 曾地刚 雷爱莹
二氯异氰尿酸钠是一种有机氯消毒剂,可用于水体消毒。本试验测定了该药对鱼(虾)的安全浓度和半致死浓度及对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宋文华 于翔 王雷 富丽静
用生物毒性试验方法进行二氯异氰尿酸钠、溴氯海因、敌杀死对鲶鱼 (9~ 1 1cm )的急性毒性试验 ,结果表明三种药物的安全浓度分别为 0 1 8mg/L、 0 56mg/L、 0 0 0 4mg/L。
关键词:
鲶鱼 急性毒性 安全浓度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程儒仿 李杨 蔡为民
为指导生产上科学用药,实验鉴定了在罗非鱼鱼苗培育阶段引起暴发病的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onas hydrophila),测试了菌毒净(三氯异氰尿酸工业品)对该致病菌的抑杀浓度,同时使用菌毒净片剂和粉剂进行了罗非鱼暴发病的防病实验。结果显示:菌毒净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6.25μg/mL,最小杀菌浓度为12.5μg/mL,使用菌毒净片剂的防病效果好于使用菌毒净粉剂。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 姜令绪 王文琪 杨宁 王仁杰 隋义先
本文主要研究了氨氮和硫化氢对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BATE)幼体的毒性作用。浓度梯度按等对数间距设置,半致死浓度采用直线内插法进行计算。实验结果表明:氨氮和硫化氢对日本对虾幼体的毒性作用显著(F>F0.05),随着浓度的增加,各期幼体的死亡率明显升高;对各期幼体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无节幼体对两种毒性物质的耐受性强于蚤状幼体,但是小于糠虾幼体和仔虾的耐受性。氨氮和硫化氢对日本对虾蚤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295,0.0430;0.724,0.0553;1.072,0.0705mg/L。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马绍赛 曲克明
通过室内毒理实验,研究印染废水(主要有毒物质为苯胺C6H5NH2和苯酚C6H5OH,质量浓度分别为20mg/L和24mg/L)、电镀废水(主要有毒物质为锌、铜和铅,质量浓度分别为1970mg/L、9mg/L和7.5mg/L)、农药废水(主要有毒物质为久效磷和亚磷酸盐二甲酯)及其混合废水对中国对虾(Peanaeuschinensis)无节幼体和仔虾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印染废水、电镀废水、农药废水及其混合物对无节幼体48hLC50(95%可信限区间)和96hLC50(95%可信限区间)分别为2.27%(1.72%~2.99%)、0.29%(0.22%~0.37%)、0.86%(0.64%~1...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 杨其彬 苏天凤 周发林 杨丽诗 黄建华
采用生物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氨氮对斑节对虾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毒性效应与氨氮浓度和中毒时间呈正相关,在海水温度为30℃,pH为8,盐度为34.5条件下,氨氮对斑节对虾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2.63 mg/L、39.68 mg/L、31.65 mg/L、29.94 mg/L,安全浓度为2.99mg/L,对应的非离子氨分别为3.23 mg/L、2.43 mg/L、1.94 mg/L、1.84 mg/L,安全浓度为0.18 mg/L。并在浓度为29.94 mg/L氨氮胁迫下,对斑节对虾免疫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96 h内斑节对虾血清中免疫指标变化为...
关键词:
斑节对虾 氨氮 免疫指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乔延龙 殷小亚 肖广侠 王立平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海洋资源的大规模开发,海洋工程建设产生的悬浮物会对海洋生物生长发育产生影响。为研究悬浮物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幼体的毒性效应,采用室内模拟半静态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悬浮物对中国对虾幼体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高浓度的悬浮物可抑制中国对虾幼体的游泳能力,中国对虾幼体死亡率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悬浮物对中国对虾幼体48 h和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48 h-LC_(50)和96 h-LC_(50))分别为452.21 mg/L和183.74 mg/L,对应的安全浓度为18.37 mg/L。镜检观察结果显示,中国对虾幼体体表有底泥附着,鳃内有大量的悬浮物颗粒物。该研究为深入研究悬浮物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贤德 孙成波 王平 古文光 阮德雄 黄海立
研究不同盐度条件下亚硝酸氮(NO2--N)对斑节对虾的急性毒性,为不同盐度条件下亚硝酸氮的调控提供依据。采用常规生物毒性实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盐度为25的条件下,24h LC50、48h LC50、72h LC50和96h LC50分别为91.4,69.1,56.5,43.5mg·L-1;盐度为20的条件下,分别为59.1,53.1,41.0,36.8 mg·L-1;盐度为15的条件下,分别为35.5,31.1,21.5,14.3mg·L-1;盐度为10的条件下,分别为22.1,18.4,16.0,14.2mg·L-1;盐度为5条件下,分别为12.4,7.1,3.6,0.2mg·L-1;...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培旗 李健 刘淇 王群
用药浴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复方新诺明对中国对虾幼体的急性毒性、对幼虾生长的影响和中毒的机理。结果表明,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的24h LC50和48h LC50分别为300、355mg/L和232、172mg/L,安全浓度分别为42、12mg/L;用50、100、200mg/L的复方新诺明对幼虾药浴35d,各试验组未见任何临床变化,而100、200mg/L药物浓度对幼虾体长和体重的增长影响极显著(P<0·05),血清AST、AL...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蔡生力 刘福军 冯普刚
为探讨南美白对虾 (Penaeusvannamei)在幼体发育过程中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需求及饵料对卵、无节幼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对南美白对虾卵和无节幼体脂肪酸的组成进行测定和分析 ,并比较幼体阶段主要脂肪酸含量及其变化。在卵脂肪中占主要比例的脂肪酸为棕榈酸、棕榈油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和DHA ,而在无节幼体中则为棕榈酸、棕榈油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EPA和DHA。在从卵到无节幼体的发育过程中 ,除EPA和DHA占总脂肪酸比例有较明显的上升外 ,其他脂肪酸所占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总体变化特点为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逐渐下降 ,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上升。亲虾饵料沙蚕 (Nereisspp ...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洪琪 顾功超
近年来中国对虾(Penaeus orientalis)工厂化育苗技术的进步,已能使海捕亲虾与养殖越冬亲虾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产卵,然而虾卵孵化之后能否健壮地生长以及如何提高变态存活率,幼体的饵料起着关键的作用。生物饵料虽然效果好,但受到培养技术及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因此,目前育苗生产中的饵料仍以豆浆、蛋黄为主,辅以少量的生物饲料与配合饵料,以致幼体的抗病力差,变态存活率低。所以研究适合于中国对虾幼体营养需求的配合饵料很重要。至今有关日本对虾幼体营养的研究屡见报导,而中国对虾幼体的营养研究还未有报导。对虾营养的研究方法有分析虾体成分、梯度或正交法设计饲料试验以及能量代谢试验等。周洪琪(199...
关键词:
中国对虾幼体 能量代谢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英杰 张志峰 廖承义 马爱军 孙谧
中国对虾幼体发育阶段氨基酸组成的研究马英杰,张志峰,廖承义,马爱军,孙谧(青岛海洋大学,青岛266003)(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关键词中国对虾,幼体发育,氨基酸THESTUDYONTHECOMPOSITIONOFAMINOACIDINL...
关键词:
中国对虾,幼体发育,氨基酸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磊 蒋玫 沈新强 王云龙
为了评估某印染工业园区印染排放尾水对海洋生物的毒性,以甲壳类(脊尾白虾、三疣梭子蟹)、鱼类(半滑舌鳎、鲻鱼)、贝类(缢蛏)、螺类(泥螺)幼体为实验对象,在96h急性毒性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毒性单位分级体系、潜在生态毒性效应指数法研究了印染排放尾水对海洋生物幼体的毒性。结果表明,本实验印染废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仅苯胺的含量超过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但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其余水质指标均符合两类排放标准。本实验的印染排放尾水对受试海洋生物幼体的96h-LC50顺序为:半滑舌鳎>脊尾白虾>鲻鱼>三疣梭子蟹>缢蛏>泥螺;对受试生物幼体的毒性单位平均值为4.16,属于中毒水平;对受试...
关键词:
印染排放尾水 海洋生物幼体 毒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