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30)
2023(10563)
2022(8834)
2021(8173)
2020(6524)
2019(14968)
2018(14522)
2017(28430)
2016(15083)
2015(16998)
2014(16821)
2013(16836)
2012(15891)
2011(14246)
2010(14528)
2009(13758)
2008(13069)
2007(11773)
2006(10921)
2005(10368)
作者
(42082)
(34862)
(34314)
(32372)
(22168)
(16703)
(15861)
(13614)
(13124)
(12555)
(11761)
(11716)
(11038)
(10968)
(10921)
(10694)
(10110)
(10053)
(10020)
(9810)
(8687)
(8375)
(8311)
(8022)
(7878)
(7790)
(7732)
(7697)
(6935)
(6808)
学科
(65193)
经济(65130)
(46311)
管理(43970)
(38362)
企业(38362)
(30935)
银行(30926)
(29582)
(29431)
金融(29429)
中国(26158)
地方(22961)
方法(21782)
(21601)
(20652)
数学(19010)
数学方法(18895)
(17950)
(16406)
财务(16380)
财务管理(16349)
业经(16091)
企业财务(15726)
农业(12996)
(12025)
中国金融(11460)
地方经济(11245)
(10990)
制度(10989)
机构
学院(205641)
大学(202559)
(87345)
经济(85288)
管理(76287)
研究(71521)
中国(68351)
理学(63279)
理学院(62546)
管理学(61734)
管理学院(61328)
(46161)
(44332)
科学(39967)
中心(35794)
(35626)
财经(34853)
(32950)
(31456)
(31418)
(31390)
研究所(31336)
银行(30259)
北京(28972)
(28400)
(28282)
(27005)
经济学(26800)
师范(26744)
(26228)
基金
项目(125066)
科学(98244)
研究(96289)
基金(88983)
(75087)
国家(74350)
科学基金(64632)
社会(60832)
社会科(57825)
社会科学(57813)
(50246)
基金项目(47325)
教育(43049)
(41344)
编号(40004)
自然(39702)
自然科(38694)
自然科学(38690)
自然科学基金(37972)
资助(36468)
成果(32924)
(32673)
课题(28178)
重点(28063)
(27253)
发展(26877)
(26507)
(26420)
(25319)
创新(24787)
期刊
(105400)
经济(105400)
研究(71012)
(49627)
金融(49627)
中国(48255)
(38678)
(30001)
管理(29809)
科学(25261)
学报(25119)
教育(21866)
大学(19910)
学学(18607)
农业(18597)
财经(17888)
业经(17531)
技术(17367)
经济研究(16315)
(15081)
问题(13327)
理论(11074)
财会(11001)
国际(10612)
会计(10547)
(10187)
(10184)
现代(10149)
(10051)
实践(9959)
共检索到347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朱亮峰  
我国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就是一种复合金融工具。这种复合金融工具在发行成功入账时要拆分为负债工具和权益工具两类。期末,要对负债工具计付利息,并摊销折溢价,利息按借款费用进行处理;当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股权时,要确认股本,注销相应的债券摊余价值,并分摊一定的权益工具余额;分配给已转换为股权的股东的股利,计入利润分配;复合金融工具期满赎回时发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本文以实例阐述了发行复合金融工具的核算过程。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吕宇  陈明  
A股上市银行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进行资本补充时,可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补充附属资本,并在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后,补充核心资本。确定可转债发行方案一是要确定可转债价格,既要通过合理确定票面利率、贴现率和利率结构科学计算纯债价值,又要通过合理确定转股价格和隐含波动率科学计算转股期权价值,从而叠加确定可转债上市后可能的交易价格;二是要确定可转债优先配售给老股东的比例,从而既保障老股东权益,增加其申购动力,又将可转债发行对正股股价的影响控制在较小范围,维护上市银行良好的资本市场形象。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景柱  
可转债兼具股性和债性,其价值由纯债券价值、转换价值和期权价值三部分体现,主要由期权价值决定。股价走势决定可转债期权价值,是影响可转债价值的重要因素。可转债具有弱市抗跌、牛市滞后上涨的特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林志新  丁利  孙家明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法发行的,在一定期间内根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票的公司债券。本文结合实例,对可转换公司债券期满不转换、到期按时转换、到期前赎回或回购而停止转换和修改转换条款促使提前转换四种情况的核算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罗贞  和苏超  
本文利用2012-2015年非金融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数据,研究了公司财务指标、公司治理特征以及信用评级对公开发行债券和非公开定向发行债券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财务风险越小、内部资金越充足,越倾向于选择公开发行债券。但是作为公司质量衡量的标准——信用评级,对融资工具选择没有显著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信用评级在债券市场的作用,本文研究了信用评级对债券投资者成本定价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信用评级对融资成本有显著影响,但定向发行债券的投资者在对债券定价时更依赖于自身对发行人信息的判断,较少受到市场公开信息,如信用评级的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嘉颖  
随着《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的颁布,公司债逐渐成为上市公司从证券市场获得融资的重要方式,为此,文章对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的现状、特征、发行条件等进行了分析,剖析了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便为上市公司选择公司债融资方式提供借鉴。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娥平  彭浩然  
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能否转股成功依赖于转换条件的设计 ,转换条件是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核心。从我国两种不同发行主体国有企业非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转换条件 ,可以看出其中有异同点。转股价格是能否成功转换的关键因素 ,必须建立合理的转股价格。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翟淑萍  顾群  
基于全流通背景和上市公司集中的股权结构特征,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决策机制,结果表明在股权流通的背景下,通过可转债方式融资并成功转股,需要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盈利前景,否则融资后会降低控制性股东的融资收益,这一条件使得可转债融资方式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但可转债灵活的条款设计和转股前较低的资金使用成本受到了一些暂时难以进行增发融资的上市公司青睐——可以通过缩短初始转股期、降低初始转股价、放松向下修正转股价条款、严格赎回条款与回售条件等手段,提高可转债转股的可能性,从而间接地实现股权融资的目的。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刘娥平  
公司使用可转换债券筹集外部资金既是作为普通债券的替代,增加转换特性来降低利息率从而保持现金流量,也是转换条款建立“延迟股权”,通过转换,以高于现行股票的价格出售。本文研究发现,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是为了减少由于股东和管理者以及股东和债权人之间冲突所引起的代理成本;为了降低由发行普通债券带来的高额预期财务危机成本和普通股发行中经常出现的严重负面公告效应;以及在投资者和管理者对公司面临的风险认识不同时,使其价值不易受公司风险变化的影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碧秀  
一、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融资动因(一)基于代理成本下可转换债券融资的选择1.债权性代理成本与可转换债券融资。企业通过负债方式融资后,由于股权和债权在证券利益和优先性方面存在差异,债权人只能获得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小清  韩玉启  
在转轨时期,中国政府对金融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就是要实现银行信贷、股票、公司债券等金融工具的市场化。但是,对转轨时期的政府来说,在金融市场化改革中,一方面要把握好各个部分的市场化次序,另一方面,它作为效用最大化者,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汪兴涛  蔡晓燕  
可转换公司债券首创于19世纪中叶的美国,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从1992年深宝安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探索到1997年《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直至1998年8月南宁化工与吴江丝绸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在我国走过了一段坎坷的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学伟,李志毅  
本文结合我国现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与国内外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的经验,分析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特点与利用可转换债券融资的利弊,对我国公司特别是非上市国企利用可转换债券融资在发行设计与融资决策时应考虑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