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
- 2023(63)
- 2022(35)
- 2021(49)
- 2020(58)
- 2019(89)
- 2018(101)
- 2017(124)
- 2016(124)
- 2015(142)
- 2014(110)
- 2013(126)
- 2012(130)
- 2011(115)
- 2010(124)
- 2009(111)
- 2008(110)
- 2007(124)
- 2006(74)
- 2005(75)
- 学科
- 学(445)
- 水产(326)
- 动物(307)
- 动物学(224)
- 生物(176)
- 土壤(160)
- 壤(160)
- 料(155)
- 及其(140)
- 虫(135)
- 营养(117)
- 害(100)
- 物(96)
- 虫害(96)
- 土壤生物(91)
- 生物学(91)
- 饵(89)
- 饵料(89)
- 化学(81)
- 防(80)
- 饲(78)
- 饲料(78)
- 病虫(77)
- 病虫害(77)
- 治(76)
- 防治(76)
- 植(72)
- 植物(70)
- 物化(68)
- 生物化学(67)
- 机构
- 大学(1902)
- 学院(1809)
- 农(1409)
- 科学(1178)
- 农业(1158)
- 业大(977)
- 研究(970)
- 室(800)
- 农业大学(792)
- 实验(787)
- 实验室(771)
- 重点(746)
- 所(673)
- 研究所(663)
- 业(616)
- 省(548)
- 中国(543)
- 技术(543)
- 水产(486)
- 部(444)
- 生物(443)
- 京(410)
- 资源(387)
- 洋(383)
- 海洋(374)
- 工程(371)
- 科技(371)
- 中心(369)
- 生命(367)
- 院(363)
共检索到2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月欣 刘楠 周德庆
针对丰富的浒苔资源还未得到有效利用的现状,以浒苔为原料,采用复合酶提取法制备浒苔膳食纤维。浒苔在55℃、p H=7.7的条件下,由不同比例的蛋白酶和纤维素酶(5:1、10:1、15:1、20:1和25:1)配制的复合酶进行酶解,提取膳食纤维,测定不同提取条件得到的浒苔膳食纤维在模拟体内的环境下(p H=2.0和p H=7.0)吸附葡萄糖、胆固醇和亚硝酸盐的能力。结果显示,随着复合酶中蛋白酶比例的升高,膳食纤维对葡萄糖和胆固醇的吸附能力先增强后减弱。在蛋白酶∶纤维素酶的比例为10:1时,膳食纤维对葡萄糖的最大吸附值为20.03 mg/g;在蛋白酶∶纤维素酶比例为15:1时,膳食纤维对胆固醇的最大...
关键词:
复合酶 浒苔 膳食纤维 吸附能力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月欣 刘楠 周德庆
针对丰富的浒苔资源还未得到有效利用的现状,以浒苔为原料,采用复合酶提取法制备浒苔膳食纤维。浒苔在55℃、p H=7.7的条件下,由不同比例的蛋白酶和纤维素酶(5:1、10:1、15:1、20:1和25:1)配制的复合酶进行酶解,提取膳食纤维,测定不同提取条件得到的浒苔膳食纤维在模拟体内的环境下(p H=2.0和p H=7.0)吸附葡萄糖、胆固醇和亚硝酸盐的能力。结果显示,随着复合酶中蛋白酶比例的升高,膳食纤维对葡萄糖和胆固醇的吸附能力先增强后减弱。在蛋白酶∶纤维素酶的比例为10:1时,膳食纤维对葡萄糖的最大吸附值为20.03 mg/g;在蛋白酶∶纤维素酶比例为15:1时,膳食纤维对胆固醇的最大...
关键词:
复合酶 浒苔 膳食纤维 吸附能力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盘赛昆 姚东瑞 朱强 王淑军 王艳
以条浒苔为研究对象,以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提取条件,后采用均匀设计确定纤维素酶辅助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条浒苔蛋白质的提取条件为pH 11.0,温度60℃,时间5h;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0,温度30℃,pH 5.5,时间5.5h,加酶量5.0%,纤维素酶处理后再经水提取5h,在此条件下蛋白质的提取率为30.22%~35.74%。为浒苔深加工及资源化利用,测定浒苔蛋白质的功能特性,结果表明,条浒苔蛋白质的等电点pI=3.0,在pH 7时起泡性最好,起泡性随着蛋白质溶液的浓度增加而增强,泡沫稳定性在pH 3和质量浓度2mg/ml时最好,乳化性在4mg/ml时最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仲珊 李华丽 张旭 刘绍伟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酶解pH值对玉米皮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提取玉米皮膳食纤维的最佳条件为复合酶添加量1.2%,酶解温度60℃,酶解55min,pH7.0,提取率可达65.2%.玉米皮膳食纤维优质化挤压条件为物料加水量20%,挤压温度130℃,螺杆转速130r/min,玉米皮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可由15.87%提高到21.65%.
关键词:
玉米皮 膳食纤维 挤压技术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安凤平 宋江良 黄彩云 宋洪波
在分析茶渣主要成分含量基础上,研究以酸、碱处理和脱脂制备茶叶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结果表明,酸的种类对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H的影响显著.在考察HCl溶液的pH、温度及时间对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单因素影响规律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酸提取工艺,优化的结果为:pH为1、温度90℃、时间1.5 h,获得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31.27%的初品,初品得率为58.30%.采用NaOH溶液对初品进一步处理,在研究pH、温度及时间对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单因素影响规律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碱提取工艺,优化的结果为:pH13.5、温度90℃、时间3h,获得水不溶性膳食纤...
关键词:
茶叶 茶渣 水不溶性膳食纤维 提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桂玲 黄象男 朱怀梅 常忠义 高红亮
用半纤维素酶对大豆膳食纤维进行水解,研究其不同水解条件及水解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50℃下,pH4.8时,大豆膳食纤维的酶水解液对大肠杆菌、假单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对乳酸菌的抑菌效果也较明显,其最低抑菌浓度(MIC)为5.9%。由于大豆膳食纤维水解液来源丰富,制备较易,将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新型天然食品防腐剂。
关键词:
大豆膳食纤维酶解液 半纤维素酶 抑菌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邹春阳 吴文娟
【目的】以稻草、芦草和竹子中不同结构单元木质素为研究对象,借助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技术,原位、实时探究不同结构单元分离木质素与酶吸附的动态行为,为木质素对生物质酶水解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对木质纤维素的高效利用进行定向调控。【方法】原料化学成分参照标准方法测定,分离木质素结构经红外、凝胶渗透色谱和碱性硝基苯氧化表征,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木质素薄膜表面形貌,借助QCM-D技术分析纤维素酶在木质素薄膜上的吸附行为。【结果】分离木质素均为GSH型木质素,纯度高,含糖量约10%,分子质量接近,约5 000;硝基苯氧化结果显示,稻草、芦草和竹子中木质素结构单元存在差异,竹子中木质素未缩合单元得率最高,为444.4 g·kg~(-1),S/G比为1∶0.6,芦草、稻草中木质素S/G比均为1∶1.1;经QCM-D分析,竹子木质素薄膜对纤维素酶吸附速率最快、吸附量最大,芦草和稻草木质素薄膜对纤维素酶的吸附速率和最大吸附量相近;停止通酶后,用缓冲液冲洗,纤维素酶附着在木质素上难以被洗脱。酶吸附过程中3种木质素表面均具有较好的黏弹性,且黏弹性差异不大。【结论】稻草、芦草和竹子中木质素对纤维素酶均有明显吸附作用,来源不同的木质素但结构单元相同,对纤维素酶吸附能力相同;木质素结构单元不同,对纤维素酶吸附能力不同。纤维素酶在木质素薄膜表面上结合紧密,难以脱附,S/G比较高的木质素,其纤维素酶吸附能力较强,在纤维素酶水解中产生更多无效吸附,导致葡聚糖转化效率降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艳 房玉林 张昂 代玲敏 刘树文 来疆文
【目的】探讨酸法与酶法提取葡萄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组合,并比较8种酿酒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差异。【方法】(1)用HCl提取葡萄皮渣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以HCl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4因素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酸法提取葡萄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2)以纤维素酶液提取葡萄皮渣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4因素包括纤维素酶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确定酶法提取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3)采用酸法和酶法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比较8种酿酒葡萄皮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结果】(1)酸法提取葡萄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蒋康杰 吴文娟 黄丽菁 李家全 黎孔燕
【目的】以杨木、桉木和相思木木质素为原料,探究纤维素酶在不同材种木质素及模拟底物上的吸附行为,为木质纤维原料预处理技术选择和酶水解转化成本降低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二维核磁方法分析提取木质素的组成结构,应用旋涂法制备木质素及木质素/纤维素生物传感器,并对酶吸附前后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利用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技术原位、实时探究不同材种木质素吸附纤维素酶影响底物酶水解的规律。【结果】杨木、桉木和相思木分离木质素纯度高,均为GS型木质素(杨木、桉木和相思木木质素S/G比分别为1.09、1.73和1.22),木质素结构单元之间的主要连接方式是β—O—4结构。AFM显示,底物水解过程中纤维素酶可均匀分布在底物及木质素表面且结合紧密,酶水解后桉木木质素粗糙度高于杨木和相思木。经QCM-D分析木质素吸附纤维素酶的能力大小为杨木<相思木<桉木。【结论】原料酶水解过程可分为吸附、快速水解、缓慢水解和水解平衡4个阶段。同结构单元类型的木质素对纤维素酶表现出的吸附能力不同,较高S/G比的木质素与纤维素酶之间的非生产吸附越多,导致酶与纤维素之间吸附位点减少,达到最大转化率所需时间更长,水解程度较低。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钱慈 周益平 郭明
以当归Angelica sinensis提取残渣为原料制备新型膳食纤维,对当归膳食纤维(angelica dietary fibre,ADF)进行了化学成分测试及产品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能分析,开展新型ADF吸附胆酸钠的热力学及体外模拟对金属离子吸附率的研究。结果表明:成功获得了新型ADF,其水分含量为1.32%,蛋白质质量分数为5.47%,粗脂肪质量分数0.57%,总灰分质量分数5.24%,持水力为3.2 g.g-1,溶胀力为1.3 mL.g-1,结合水力为0.105 1 g;结构特征分析表明:ADF与当归残渣是不同的纤维;ADF对胆酸钠的最大吸附量为40μg.g-1,其吸附机制符合Freund...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丽玲 罗佳倩 常霞 林军 黄帆 李高阳
为探究不同柑橘膳食纤维的性能差异及提高柑橘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率,利用酶解法制备4种柑橘皮渣膳食纤维(脐橙、苹果柚、沃柑、柠檬),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对纤维形态结构进行表征,并测定理化性质及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主成分分析评价不同柑橘纤维综合品质。结果显示,酶法制备的柑橘纤维性能存在品种差异,柠檬纤维总纤维含量(67.63±0.46)%最高,脐橙纤维组成比例最好,沃柑、脐橙纤维水合性能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最强,苹果柚纤维在4种纤维中表现出最高表观黏度。综合评价从高到低排序为:脐橙纤维、沃柑纤维、苹果柚纤维、柠檬纤维。结果表明,酶法制备的4种柑橘膳食纤维均有较好生理活性,其中脐橙纤维综合品质最佳,作为食品添加剂有较广应用前景。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费岚 邵飞 贾睿 胡乐琴 何培民
从腐烂浒苔和浒苔暴发区域的海水中筛选出具有纤维素分解能力的菌株,采用刚果红染色法进行粗选,得到8株透明圈较大的菌株。将8株菌株分别接种到3种不同碳源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6 d后,分别测定滤纸(FPA)酶活力、羧甲基纤维素(CMC)酶活力与水解浒苔纤维素的效果。8株菌株中得到H3、H4、H6、Q1四种产酶较好的菌株并鉴定。3种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的条件下,H3的CMC酶活力最高,为56.98 U/mL。H3与H4的浒苔水解效果较好,还原糖得率分别为10.4%和12.8%。
关键词:
浒苔 纤维素降解 菌株 酶活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关怡 尹娣 杜茜 沙艺琛 赖姗姗 赵超
为寻找新纤维素酶和纤维素酶基因资源,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唯一碳源,从湿润木屑中分离和筛选获得1株高产纤维素酶目的菌株LYW-1。对该菌保守序列ITS进行扩增和测序后,提交NCBI并与相近物种ITS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基于亲缘关系构建系统发育树。将ITS rDNA保守序列比较分析结果与形态学观察结果相结合,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栓菌属(Trametes)。以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底物,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纤维素酶活力,分析pH、温度及培养基中同碳源、氮源对该菌产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LYW-1在pH 7.0、37℃、淀粉为碳源和乙酸铵为氮源时为最适培养条件,总酶活力达到最大。
关键词:
栓菌属 纤维素酶 酶活力 产酶条件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春花 王富丽 纪以欣 徐啸 师钰博 赵志磊
针对白洋淀抗生素水污染研究现状并依托当前科研项目,设计了采用水热法合成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基底、钴镍铁层状氢氧化物(CoNiFe-LDH)修饰的复合气凝胶(CMC/CoNiFe-LDH)吸附水中环丙沙星的研究型实验。实验使用SEM、XRD、FTIR等对CMC/CoNiFe-LDH的形貌、物相、基团等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pH、反应时间、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条件下CMC/CoNiFe-LDH对环丙沙星的吸附量为298.32mg/g。该教学实验涉及分析化学、材料化学、仪器分析等课程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及实验动手能力,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宋超 胡成硕 章龙珍 赵峰 刘鉴毅
以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幼鱼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人工饲料和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ra)饲喂点篮子幼鱼,实验周期90 d,对比两种饲料对点篮子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和消化酶活性影响。结果显示,人工饲料组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相对增长率及肌肉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比内脏重和比肝重均显著高于浒苔组(p<0.05),而粗灰分、比肠重、比肠长显著低于浒苔组(p<0.05);人工饲料组幼鱼胃中胃蛋白酶活性,前肠和中肠的胰蛋白酶活性,幽门盲囊、肠和肝脏的脂肪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浒苔组,而幽门盲囊和肠的淀粉酶活性则显著低于浒苔组(p<0.05)。饲喂浒苔的点篮子鱼幼鱼虽然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