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34)
2023(5369)
2022(4374)
2021(3927)
2020(3199)
2019(6925)
2018(6546)
2017(12217)
2016(6814)
2015(7131)
2014(6621)
2013(6494)
2012(5806)
2011(5116)
2010(4786)
2009(4369)
2008(4162)
2007(3447)
2006(2906)
2005(2333)
作者
(22440)
(18760)
(18633)
(17313)
(11697)
(9224)
(8193)
(7363)
(7109)
(6430)
(6352)
(6088)
(6016)
(6014)
(5906)
(5706)
(5630)
(5582)
(5399)
(5314)
(4973)
(4572)
(4334)
(4229)
(4199)
(4095)
(4061)
(3990)
(3893)
(3773)
学科
(23759)
经济(23726)
管理(19177)
(18792)
(13943)
企业(13943)
方法(12049)
数学(11084)
数学方法(10996)
(8434)
(6716)
(6659)
贸易(6659)
(6547)
(6517)
中国(5712)
农业(5702)
业经(5687)
技术(4618)
环境(4515)
(4221)
财务(4219)
财务管理(4214)
企业财务(4023)
(3796)
产业(3771)
(3656)
(3507)
地方(3475)
(3380)
机构
大学(95777)
学院(95548)
(38756)
经济(38232)
管理(36349)
研究(34689)
理学(33117)
理学院(32743)
管理学(32075)
管理学院(31936)
(29394)
科学(25407)
中国(24703)
农业(23912)
业大(22932)
(19417)
(18997)
研究所(18083)
农业大学(16094)
中心(15333)
(14776)
(13012)
财经(12771)
(12670)
(12328)
(12036)
(11874)
经济学(11720)
(11655)
科学院(11520)
基金
项目(75846)
科学(58725)
基金(56629)
(54061)
国家(53629)
研究(46101)
科学基金(44231)
自然(31696)
自然科(30994)
自然科学(30979)
基金项目(30973)
社会(30797)
自然科学基金(30470)
(29754)
社会科(29314)
社会科学(29306)
(25989)
资助(21942)
教育(20041)
计划(17500)
重点(17474)
(16260)
(16027)
科技(15954)
(15904)
编号(15830)
科研(15767)
(15674)
创新(15293)
(14453)
期刊
(34328)
经济(34328)
学报(25894)
(25382)
研究(20701)
科学(20673)
大学(18116)
学学(17858)
农业(17411)
中国(14880)
管理(10840)
(10264)
(9510)
业大(8264)
农业大学(7100)
业经(6931)
(6644)
经济研究(6464)
科技(6141)
(5870)
金融(5870)
财经(5858)
技术(5375)
林业(5371)
问题(5220)
商业(5014)
(4959)
中国农业(4923)
自然(4601)
资源(4576)
共检索到123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京华  张文兵  麦康森  艾庆辉  王小洁  刘付志国  马洪明  谭北平  徐玮  
以初始体质量为(3.01±0.04)g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70 d的摄食生长实验。共配制5种等氮等能饲料,其中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豆粕蛋白替代45%的鱼粉蛋白)配制出基础饲料,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0%、0.5%、1.0%和1.5%的复合诱食剂配制成4种豆粕取代饲料,同时以全鱼粉饲料为对照饲料,研究复合诱食剂对牙鲆摄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豆粕取代饲料中诱食剂添加量为1.0%时,牙鲆的摄食率(P<0.05)、饲料效率(P<0.05)、鱼体脂肪含量(P<0.01)以及肝脏、肠胰蛋白酶活力和肠氨肽酶活力(P<0.01)显著高于不添加诱食剂...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林祥日  
采用群体实验方法,探讨了摄食水平和温度对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幼鱼生长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漠斑牙鲆幼鱼特定生长率(SGRW)与摄食水平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在1%摄食水平下,温度与SGRW呈极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P0.05)。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施兆鸿  彭士明  罗海忠  陈波  傅荣兵  柳敏海  罗海军  
在人工育苗条件下,对0~36日龄舟山本地牙鲆仔稚幼鱼的摄食形为和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水温19~22℃时,初孵仔鱼~15 d属于仔鱼期,16~35 d为稚鱼期,36 d起转为幼鱼期。牙鲆全长与日龄的关系式为Y=1.028 2+0.7011x-0.018 4x2+0.000 6x3,R2=0.992;肛前长与日龄的关系式为Y=0.179 7+0.371 7x-0.012 1x2+0.000 2x3,R2=0.960;体高与日龄的关系式为Y=0.615 6-0.069 6x+0.022 4x2+0.000 3x3,R2=0.988。舟山本地牙鲆孵化后3 d开始开口摄食,试验用生物饵料为轮虫、卤虫无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鲍宝龙  苏锦祥  殷名称  
试验结果表明:(1)2日龄真鲷、牙鲆仔鱼初次摄食,在6~7日龄和5~6日龄,不能建立外源性营养的仔鱼分别进入PNR期,而卵黄囊均在此前1~2天已耗尽。混合营养期分别为3~4天和1~2天。(2)真鲷和牙鲆仔鱼在不同饥饿阶段初次摄食率的变化式型是:开始较低,此后逐步上升,高峰期出现在卵黄囊接近耗尽时,此后开始下降。记录到的最高初次摄食率分别为86.7%和35%。(3)牙鲆仔鱼体长的增长率随延迟投饵天数的增加而降低,牙鲆仔鱼的存活率与延迟投饵天数的关系也是如此。延迟2天投饵对真鲷仔鱼的存活率影响不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利民  李益云  万瑞景  庄志猛  
实验对人工饲养条件下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早期发育阶段摄食节律进行研究。在水温14.4~17.6℃条件下,初孵仔鱼约经5~6d开口摄食,开口饵料为经120目筛网过滤的褶皱臂尾轮虫(Bruchionus plicatilis),17~20d投喂卤虫无节幼体(Artemianauplii),21d后开始投喂桡足类(Copepoda)直至幼鱼阶段。通过对1 090尾仔、稚、幼鱼的测定、统计结果得出:饵料充足时饱食个体占65.8%,日间摄食率达93.7%,10日龄后[全长大于(5.20±0.24)mm],牙鲆日间的摄食率达100%,空胃个体主要出现在10日龄前。仔、稚鱼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龚小玲  鲍宝龙  姜秀凤  苏锦祥  段晓英  
本文主要在实际观察值的基础上,利用发育反应方程C=KWY与功能反应Holling、Ivlev方程对2~10日龄的牙鲆仔鱼的摄食能力进行了计算与预测。其结果表明:牙鲆仔鱼在2~6日龄、轮虫饵料密度不超过3000ind· L-1的水体中,摄食强度不超过 17 μg· h-1;随着日龄的增加,摄食强度迅速增强,在 4、6、 10日龄、饵料密度为3000ind·L-1的水体中,摄食强度分别是1.35、1.68、3.89μg·h-1。牙鲆仔鱼的摄食发生率随仔鱼的发育而加大,仔鱼在 2日龄、饵料密度为 15 000 ind·L-1的水体中,其摄食发生率仅为 0.69μg·h-1,而在 10.4日龄时,同饵...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继红  吴桃  徐东  高亚平  唐望  
采用室内静水法,研究了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残饵、鱼类粪便、鱼类养殖网箱沉积物及微藻的摄食行为,分析了基于虾夷扇贝的鱼+贝多营养层次的综合养殖(IMTA)模式的可能性。研究结果显示,虾夷扇贝对鱼粪、残饵及鱼类养殖网箱沉积物都可摄食,但对微藻的滤水率和摄食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ANOVA,P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龚小玲  鲍宝龙  苏锦祥  
研究了牙鲆仔鱼在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混合饵料期的摄食能力及饵料选择性指标,结果表明,在开口后的第8天、第10天、第11天以轮虫为喜好性饵料,且最适的密度为10ind/mL,在开口后第10天对卤虫无节幼体开始有了一定的摄食能力;在开口后的第13天以后以卤虫无节幼体作为喜好性饵料;在开口后第15天开始放弃对轮虫的选择,可以以卤虫无节幼体作为唯一的食物来源;在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混合饵料期,轮虫的最适密度是7~10ind/mL,卤虫无节幼体的最适密度是5~7ind/mL。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梁萌青  于宏  常青  陈超  
将甘氨酸 +丙氨酸 +组氨酸 +精氨酸、甘氨酸 +丙氨酸 +组氨酸 +精氨酸 +甜菜碱、甘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甘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 +甜菜碱作为摄食促进物质 ,分别添加到真鲷配合饲料中饲喂真鲷 ,探讨摄食促进物质对真鲷摄食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摄食促进物质不仅可促进真鲷的摄食性 ,增加其摄食量 ,还可以提高真鲷的增重率、饲料效率、蛋白效率。添加甜菜碱对促进真鲷的摄食性无作用 ,但可促进真鲷的生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继红  吴桃  高亚平  唐望  
采用室内静水法,研究了虾夷扇贝、栉孔扇贝、长牡蛎、紫贻贝及菲律宾蛤仔对不同浓度、质量的牙鲆粪便、残饵、沉降物的摄食行为,从摄食生理角度,分析了基于滤食性贝类的鱼+贝IMTA养殖模式的可能性。研究结果显示,这5种贝类对鱼粪、残饵及网箱周围沉降物都可摄食,但是,不同贝类对食物可获得性的反应不同。菲律宾蛤仔、长牡蛎、栉孔扇贝的摄食率显著高于其它2种贝类;5种贝类的吸收率、吸收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饵料对贝类的摄食行为影响显著。吸收效率(AE)都随有机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对有机物的吸收率(AR)与有机物浓度(POM)呈线性正相关关系。颗粒物TPM浓度达到26.24,21.64,27.00 mg/L时,...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叶世洲  雷思佳  胡先勤  
在 30℃水温下进行摄食生长实验 (实验周期为 5 6d) ,设饥饿、 1%、 2 %和饱食 4个摄食水平 ,研究了摄食水平对中华鳖幼鳖 (2 96 6 0~ 396 0 9)g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摄食水平对中华鳖幼鳖的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 (P ...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牟金婷  谢尚端  雍朋政  孙金辉  徐永健  李景  
选取体质良好、活力强的大海马(Hippocampus kuda Bleeker),体重(3.075 g±0.16 g)、体全长(11.55 cm±0.31cm)。设置18℃、23℃、28 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CT组:自然变温),每组3个重复,实验周期28 d。结果显示,大海马在23℃时生长速率最快,摄食活跃;28℃大海马反应最迅速(5.8 s±0.74 s),摄食量最大(153.92 g±10.33 g),活动频繁,泳速大;而18℃和自然变温条件下对食物的反应不敏感,多缠绕在附着物上,摄食时呈聚集式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常青  关长涛  梁萌青  曹宝祥  刘宁  姜泽明  刘晓静  
以初始体重为49.83±0.17g的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30d的摄食生长实验。共配制6种等氮等能饲料,其中5种饲料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豆粕蛋白替代30%的鱼粉蛋白)配制出基础饲料,分别在基础饲料中不添加摄食促进物质和添加0.3%的商品诱食剂、二甲基-β-丙酸噻亭(DMPT)、甜菜碱和柠檬酸配制成5种豆粕替代饲料,其余1种为鱼粉不替代饲料作为对照组,研究摄食促进物质对许氏平鲉摄食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豆粕取代饲料中添加甜菜碱和柠檬酸时,许氏平鲉的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以及肝脏、肠胰蛋白酶活力都显著高于不添加摄食促进物质组(P<0.0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肖梁  马有智  方维焕  
Intake and growth performance of Trionyx sinensis were investigated by feeding with the additive containing special IgY against Aeromonas hydrophila from egg yolk of laying hens immunized with an inactivated Aeromonas hydrophila(HZD111).The results showed the titer of the special IgY additive was 1:...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曾本和  周建设  王万良  张忭忭  刘海平  旺久  牟振波  
为了探索水温对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 Lloyd)存活、摄食和生长的影响,以同一批繁殖体长(48. 37±0. 58) mm,体质量(1. 13±0. 05) g的5月龄异齿裂腹鱼幼鱼为研究对象,设6个温度处理组(7、12、17、22、27和32℃),养殖36 d。结果显示:水温为7~22℃,各实验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水温高于22℃后,实验鱼存活率显著降低。水温为22℃,实验鱼摄食率显著高于其余实验组。水温为17℃时,实验鱼体质量增长率显著高于其余实验组。水温与饲料系数、体质量增长率、体长增长率、特定生长率均为抛物线关系。结果表明:异齿裂腹鱼幼鱼在12~22℃水温范围内均可存活、摄食及生长,最适温度为15. 15~17. 2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