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14)
- 2023(10049)
- 2022(8444)
- 2021(7656)
- 2020(6453)
- 2019(14398)
- 2018(14062)
- 2017(25886)
- 2016(14646)
- 2015(16069)
- 2014(15598)
- 2013(15316)
- 2012(14370)
- 2011(12827)
- 2010(12861)
- 2009(11674)
- 2008(11340)
- 2007(10164)
- 2006(8924)
- 2005(7963)
- 学科
- 济(53054)
- 经济(52969)
- 管理(39085)
- 业(36302)
- 企(29057)
- 企业(29057)
- 方法(23044)
- 数学(20234)
- 数学方法(20023)
- 学(16962)
- 财(15652)
- 农(15649)
- 中国(15100)
- 制(14331)
- 业经(11647)
- 体(10701)
- 贸(10575)
- 贸易(10573)
- 易(10279)
- 地方(10256)
- 农业(10119)
- 务(9421)
- 财务(9397)
- 财务管理(9374)
- 银(9252)
- 银行(9181)
- 融(9158)
- 金融(9151)
- 教育(8976)
- 企业财务(8964)
- 机构
- 大学(210755)
- 学院(207747)
- 研究(81245)
- 济(79512)
- 经济(77656)
- 管理(72717)
- 理学(63246)
- 理学院(62376)
- 管理学(60918)
- 管理学院(60583)
- 中国(57374)
- 科学(55503)
- 农(53653)
- 京(45789)
- 所(44406)
- 农业(43184)
- 业大(41721)
- 研究所(41056)
- 财(35520)
- 中心(34663)
- 江(32617)
- 院(30203)
- 省(28466)
- 北京(28413)
- 财经(28193)
- 农业大学(28091)
- 范(26069)
- 经(25765)
- 师范(25458)
- 技术(25234)
- 基金
- 项目(149171)
- 科学(114417)
- 基金(107411)
- 家(100117)
- 国家(99322)
- 研究(97399)
- 科学基金(81635)
- 社会(60459)
- 省(59453)
- 社会科(57199)
- 社会科学(57183)
- 自然(56992)
- 基金项目(56729)
- 自然科(55682)
- 自然科学(55650)
- 自然科学基金(54706)
- 划(51496)
- 教育(45262)
- 资助(44080)
- 编号(36435)
- 重点(35043)
- 计划(32399)
- 部(31930)
- 发(31823)
- 创(31117)
- 科研(29915)
- 科技(29399)
- 创新(29302)
- 成果(28568)
- 业(27604)
共检索到307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郑佳佳 彭丽莎 张小平 孙健栋 傅罗琴 王一冰 胡彩虹 李卫芬
为研究草鱼养殖水体中添加复合益生菌水质调节剂对水体水质和菌群的调节作用,实验采用氮磷等指标监测水质,采用454焦磷酸盐测序方法分析菌群结构,结果显示,处理组的氨氮、亚硝酸盐氮和总氮浓度一直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处理组硝酸盐氮浓度低于对照组,且在18 d下降了56.59%;处理组的总无机氮含量低于对照组,且在15 d下降了28.75%。处理组正磷酸盐和总磷浓度略低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15 d水样的454焦磷酸盐测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菌群多样性更高,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分别减少了91.21%和21.75%,拟杆菌、放线菌和蓝细菌分别增加了288%、435%和848%。在变形菌门中,α-变...
关键词:
草鱼 复合益生菌 水质 菌群结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胡佳雯 聂志娟 郑兆伟 李士恒 孙毅 邵乃麟 徐钢春 徐跑
为探究定期添加有效微生物菌群(EM)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池塘养殖水质和菌群结构的影响。本研究在Ⅰ期(4月10号)、Ⅱ期(5月10号)、Ⅲ期(6月10号)和Ⅳ期(7月10号)对实验组(EL)和对照组(L)进行监测,并通过水质理化指标、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每个时期的水质和菌群结构。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池塘中在Ⅲ期亚硝酸氮含量显著降低了0.18 mg/L;实验期水体主要优势菌门为拟杆菌、变形菌、放线菌、蓝细菌等,其中拟杆菌为实验组在Ⅲ期和Ⅳ期的丰度最高菌,丰度分别为42.07%、38.52%,而对照组在Ⅲ期和Ⅳ期丰度最高菌为放线菌,丰度分别为71.83%、31.37%;蓝细菌在实验组的养殖前期丰度较大,但在后期(Ⅲ期和Ⅳ期)丰度小于1%,而对照组在整个采样期,蓝细菌丰度都大于1%;在Ⅲ期和Ⅳ期,实验组水体中分支杆菌属相对丰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d指数显示,实验组在Ⅰ期(4月份)多样性pd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Ⅲ期(7月份)的多样性pd指数及其显著高于对照组。PCoA和聚类结果显示,在养殖实验后期(Ⅲ期和Ⅳ期)实验组相比较于对照组,距离更近,样品间重叠,并聚为一类。分析表明,添加EM菌可以改善养殖水体水质,改变养殖水体的菌群结构,增加水体菌群多样性,减少病原菌的丰度,对蓝藻有一定的控制和抑制效应,养殖水体的微生态系统稳定性有所提高。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桂琳 王晓清 康银 曾丹 刘庄鹏
为研究复合益生菌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生长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实验设1个对照组((Ⅰ组)投喂基础饲料)和3个实验组(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复合益生菌的饲料,添加浓度分别为1000 mg/kg(Ⅱ组)、2000 mg/kg(Ⅲ组)和3000 mg/kg(Ⅳ组)),每组3个重复,饲养初始体重为(175.79±15.32)g草鱼8周后,测定生长和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各实验组均能显著提高草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降低饵料系数,存活率无显著差异,且Ⅲ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饵料系数最低,增重率比Ⅰ组提高了16.32%。复合益生菌显著提高了草鱼肠道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白...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卫芬 张小平 宋文辉 邓斌 梁权 傅罗琴 郑佳佳 余东游
选取体质量约45 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21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3个重复;对照组在水中不添加任何菌,处理组每隔7天分别向水中按照1×108cfu/m3添加芽孢杆菌(Bacillus)菌粉,二组均饲喂基础日粮。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血清球蛋白、白球比、免疫球蛋白M(IgM)和补体C3分别提高了44.62%(P<0.05)、54.59%(P0.05)和45.12%(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
关键词:
芽孢杆菌 草鱼 免疫 抗氧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贺国龙 张恒 刘立鹤 刘军 黄峰 董爱华
分别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枯草(Bacillus subtilis)芽孢(A组实测芽孢数量为2.6×107 cfu/g,B组为4.4×106 cfu/g,空白组为0),饲喂静水水族箱中100 g左右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10 d,测定饲喂枯草芽孢后草鱼粪便、养殖水体中芽孢数量和水质的变化。结果表明:(1)9 d内,水体中芽孢数量A组和B组在前6 d时不断增加,在6 d时达到稳定,其中A组和B组稳定时的含量分别为2.22×106 cfu/g和3.98×105 cfu/g。(2)10 d内,草鱼粪便干物质中的芽孢数量与饲料中的枯草芽孢含量相比,A组和B组粪便中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傅罗琴 孙健栋 邓斌 梁权 张小平 郑佳佳 胡彩虹 李卫芬
为分析草鱼池塘中参与氮代谢的异养细菌比例及其代谢途径,从杭州郊区取得4个草鱼池塘的水样,每个水样通过涂布随即挑选100株菌株进行定性显色试验,并据此选取11株异养菌进行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4个草鱼养殖池塘中NH4+-N和NO2--N的平均水平分别为5.597 mg/L和0.135 mg/L。池塘中可培养的异养菌平均为3.26×105cfu/mL,其中的89.75%参与了氮的不同代谢途径,其中31.25%的氨化菌和33.50%NO3--N(NO2--N)还原菌参与了NH4+-N的生成,32.45%的氨氧化菌参与了NH4+-N的降低;NO2--N生成途径主要包括蛋白质直接转化(11...
关键词:
草鱼 养殖水体 氨氮 亚硝酸盐氮 异养菌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姜燕 李存玉 徐永江 柳学周 于超勇 王滨 郑伟 史宝
为研究益生菌制剂对池塘养殖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肠道及环境菌群结构的调控效果,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构建牙鲆肠道、养殖水体、饵料和池塘底泥的16S rDNA基因测序文库,分析不同样品中菌群组成和多样性在益生菌制剂调控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添加益生菌制剂后,池塘底泥和牙鲆肠道的菌群多样性升高,且池塘底泥的依然是最高的;而养殖水体的菌群多样性明显下降,并低于牙鲆肠道的。牙鲆肠道中的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相对丰度呈上升趋势,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相对丰度先上升后下降;池塘养殖水体中NS3a_marine_group代表的菌属相对丰度先下降后上升;底泥中芽孢杆菌属相对丰度变化最为明显,由最初的3.78%增加到33.64%。养殖牙鲆肠道、养殖水体和底泥中的弧菌属(Vibrio)相对丰度在益生菌制剂添加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在水产养殖中,不动杆菌属和弧菌属中的部分菌株通常被认为是重要病原菌。说明益生菌制剂的添加能够一定程度优化鱼体肠道和环境(养殖水体和池塘底泥)菌群结构。相似性分析发现,在饵料不变的条件下,牙鲆肠道与底泥的菌群结构与底泥的更相近;且益生菌产品对池塘底泥和牙鲆肠道菌群的影响较为明显。本研究结果可为池塘养殖过程中微生态制剂筛选和使用提供参考。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颖 丁桂珍 胡传红 缪礼鸿 潘志祥
在养殖水体中加入特定的芽孢杆菌及酵母菌 ,能使其定殖于养殖水体 ,生长繁殖后测定各项水质指标 ,证明其能迅速而有效的降低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并对水中溶氧的影响较小 ,能够有效地改善养殖水体的水质状况。
关键词:
芽孢杆菌 酵母菌 亚硝酸盐 溶解氧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陈营 王福强 邵占涛 王斌
在牙鲆稚鱼中投喂添加由单一鼠李糖乳杆菌P15制备的微生态制剂和黄霉素,在60d的投喂期内,采用平板计数法检测好氧性异养菌的总数、总弧菌数和乳酸菌的数量。结果表明,在投喂菌液和冻干菌粉后,养殖水体和牙鲆肠道的乳酸菌数均呈上升趋势,在30d后乳酸菌数量达到稳定并在肠道内定植。同时,由于乳酸菌的抑制作用,弧菌的数量下降,以肠道中的弧菌最明显。乳酸菌对养殖水体和牙鲆肠道的好氧性异养菌没任何影响。乳酸菌对养殖水体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与抗生素具有相近的效果,表明乳酸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取代抗生素应用在牙鲆的养殖中。
关键词:
乳酸菌 牙鲆 定植 肠道菌群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松 王广军 龚望宝 谢骏 余德光 郁二蒙 魏南 夏耘
为了解蓝藻暴发池塘中细菌群落特征,采集3个地区(广东、云南、贵州)4个淡水养殖场的蓝藻暴发池塘和非蓝藻暴发池塘(对照池塘)水样,并检测其理化因子及生物指标,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其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依据PCR-DGGE指纹谱带的丰度对养殖水体细菌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水体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UPGMA聚类分析。结果发现:蓝藻暴发池塘水体的PO_4-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池塘(P<0.01);而且理化因子与细菌群落的RDA分析表明,PO_4-P与蓝藻暴发池塘细菌群落关系密切。蓝藻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应诗家 许爱红 戴子淳 郗正林 何宗亮 匡伟 赵伟 吴云良 施振旦
【目的】研究饲粮添加芽孢杆菌和载鸭水体应用光合细菌对载鸭水体和鸭产蛋性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地面平养+水池"养殖模式,以2×2因子试验设计,选择同批次连城白鸭和樱桃谷鸭杂交后代蛋鸭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每个重复独立一栏。两处理因子分别为饲粮添加有效活菌含量为8×107 cfu/kg的枯草芽孢杆菌和载鸭水体应用光合细菌至水体有效活菌含量为1.8×1012 cfu/m3。对照组为不应用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光合组为只应用光合细菌,芽孢组为只添加芽孢杆菌,联合组为既添加芽孢杆菌又应用光合细菌。预饲7 d,试验期120 d。试验期间统计每10 d的平均产蛋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金敏 吴志新 曾令兵 王树云 毕鹏 陈孝煊
对黄颡鱼肠道及所处水体菌群的数量和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黄颡鱼各肠段中好氧和兼性厌氧菌数量的对数值分别为5.27±0.74、6.26±0.36、7.56±0.61。厌氧菌数量远大于好氧和兼性厌氧菌,相差约2~3个数量级,双歧杆菌为厌氧菌的优势菌。养殖水体中细菌数量的对数值为4.80±0.73,表明水体中营养盐浓度不高。黄颡鱼肠道与养殖水体中的优势菌基本相同,均为气单胞菌属、肠杆菌科和不动杆菌属。此外,对患细菌性出血病的黄颡鱼肠道菌群的研究结果显示,患病鱼肠道细菌数量显著增加,气单胞菌相比健康黄颡鱼增加18.3%~33.6%,细菌种类明显减少。表明气单胞菌等重要条件致病菌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达...
关键词:
黄颡鱼 肠道 水体 菌群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信娣 陈瑛
将红螺菌科的红假单胞菌应用于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 ingii)养殖水体,测定水化学环境因子和微生态群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光合细菌可稳定养殖水体pH,去除氨氮、亚硝基氮、总氮,降低COD,改变水体氮磷比;光合细菌能有效控制异养细菌、弧菌、气单胞菌数量,对真菌的增殖也有一定抑制作用,避免养殖水体水质恶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润端 宁为民 温崇庆 闵冠杰 朱锋 王成桂 薛明
为探索糖蜜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其水体菌群的影响,本研究利用16S rDNA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了添加糖蜜调节水体碳氮比的处理组(C/N = 16.0)与无添加的对照组(C/N = 8.5) 2种模式下第4、13和34天时水体菌群结构差异,并通过PICRUSt2对菌群功能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糖蜜添加尽管对对虾体长和体质量无显著性影响,但可显著提高对虾存活率;第4天时水体菌群Shannon多样性与均匀度均显著上升,但第13与34天时均显著下降。添加糖蜜后,处理组α-变形菌纲和放线菌门丰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蓝细菌门和γ-变形菌纲丰度则显著低于对照组,β-变形菌纲丰度在第4和34天时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拟杆菌门丰度在第4和13天时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对照组。科水平上,处理组第4、13和34天时微杆菌科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第4天时红杆菌科、黄杆菌科和海仙菌科丰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德沃斯氏菌科、产碱菌科和束缚杆菌科丰度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第13天时海仙菌科和环杆菌科丰度分别极显著高于和低于对照组,脱醌菌科丰度在第34天时显著高于对照组。添加糖蜜后处理组芽殖杆菌属和脱醌菌属等优势属的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海仙菌属等丰度则显著下降。菌群功能预测结果显示,第34天时,丰度前20的代谢功能项在处理组的富集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糖酵解/糖异生等8项属于碳水化合物代谢或能量代谢的功能均高度富集。以上结果表明,糖蜜添加可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优势菌群相对丰度,优化水体菌群结构,并增强其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通路功能,从而提高对虾存活率。本研究为糖蜜作为有机碳源应用于对虾生物絮团养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士恒 聂志娟 沈雷 邵乃麟 孙毅 徐钢春 徐跑
为探究定期添加EM对蟹鲈混养养殖水质和菌群结构的影响,实验对混养水体进行了Ⅰ期(4月10号)、Ⅱ期(4月20号)、Ⅲ期(4月30号)和Ⅳ期(5月10号)的监测,并通过水质理化指标、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每个时期的水质和菌群结构。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实验期间水体主要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蓝细菌门,其中对照组蓝细菌门的相对丰度在Ⅲ、Ⅳ期显著高于实验组;实验组Ⅰ期最优势菌属为Limnohabitans(20.34%),其余时期皆为微小杆菌属(56.33%、38.11%、17.88%);对照组Ⅰ期最优势菌属为红育菌属(10.37%),Ⅱ期为微小杆菌属(47.67%),Ⅲ期和Ⅳ期皆为分枝杆菌属,分别为36.01%和42.27%;Sobs和PD指数显示:实验样品在Ⅰ期、Ⅱ期差异不显著,但在Ⅲ期和Ⅳ期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于对照组,添加EM的实验组在整个监测期总氮(TN)显著降低,氨氮(NH_(4)~(+)-N)在Ⅰ期差异不显著,在Ⅱ期、Ⅲ期和Ⅳ期显著降低。关联分析显示,总氮是对菌群群落影响程度最大的环境因子,其中添加EM实验组的优势菌属微小杆菌属与总磷(TP)呈正相关,与TN、NH_(4)~(+)-N、NO_(3)~(-)-N、NO_(2)~(-)-N呈负相关,为池塘氨氮、总氮降解的益菌属;本研究表明蟹鲈混养模式下定期添加EM可以改善养殖水体水质,有效抑制蓝细菌,且显著优化菌群结构,具有显著的水体原位修复功能。实现了经济效应和生态效益的双赢,为形成典型池塘混养模式的水质原位生态调控技术奠定基础,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EM 菌群结构 丰富度 原位修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