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2)
- 2023(1156)
- 2022(966)
- 2021(818)
- 2020(676)
- 2019(1296)
- 2018(1253)
- 2017(2143)
- 2016(1307)
- 2015(1299)
- 2014(1193)
- 2013(1214)
- 2012(1116)
- 2011(983)
- 2010(1001)
- 2009(897)
- 2008(866)
- 2007(769)
- 2006(658)
- 2005(582)
- 学科
- 管理(4697)
- 济(4340)
- 经济(4333)
- 业(3897)
- 企(3421)
- 企业(3421)
- 方法(1942)
- 数学(1713)
- 数学方法(1699)
- 财(1584)
- 制(1439)
- 学(1436)
- 环境(1217)
- 业经(1194)
- 划(1083)
- 务(1055)
- 财务(1054)
- 财务管理(1052)
- 企业财务(1011)
- 中国(1009)
- 技术(1005)
- 贸(969)
- 贸易(969)
- 易(957)
- 体(911)
- 农(899)
- 体制(801)
- 技术管理(793)
- 产业(760)
- 规划(723)
- 机构
- 大学(19585)
- 学院(18948)
- 济(7580)
- 研究(7438)
- 经济(7436)
- 管理(6645)
- 理学(5972)
- 理学院(5884)
- 管理学(5756)
- 管理学院(5736)
- 农(5370)
- 科学(5333)
- 中国(4867)
- 农业(4389)
- 业大(4160)
- 京(4016)
- 所(4002)
- 研究所(3742)
- 财(3354)
- 中心(3183)
- 农业大学(2910)
- 江(2776)
- 财经(2750)
- 院(2719)
- 室(2671)
- 省(2665)
- 经(2537)
- 经济学(2480)
- 实验(2442)
- 业(2434)
共检索到26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淑兰 陈娟 李杰 刘豪 胡佳平 张黎黎 韩厚伟 孙国祥 王纯
选取体质健康、均重为(180±28)g的大西洋鲑(Salmo salar)420尾,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和3个不同菌剂水平的实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实验组分别投喂添加1%、3%和5%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复合益生菌制剂(BSCP)的基础饲料42 d。结果发现,大西洋鲑投喂1%–5%的BSCP后生长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增重率显著升高(P<0.05),饵料系数和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饲料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呈升高的趋势,5%组蛋白质消化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柳阳 李勇 周邦维 高婷婷 王晓晨 王顺奎
为探讨脂肪和蛋白质水平对工业化养殖大西洋鲑相关消化酶活力、免疫及对水质指标的影响,采用3×2双因素试验设计(3脂肪水平:18%、21%、24%,即F18、F21、F24;2蛋白质水平:38%、48%,即P38、P48),形成6种实验处理的膨化配合颗粒料,每处理3重复,在工业化封闭循环海水养殖(RAS)条件下,选用初重(650.0±45.50)g大西洋鲑720尾进行56 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1)F21可显著提高大西洋鲑胃、肠、肝脂肪酶活力,比低脂肪分别提高11.52%、14.63%、4.31%;P48使肠、肝胰蛋白酶活力分别提高8.23%、8.33%,且发现其活力水平远高于胃蛋白酶。(2)...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袁丰华 林黑着 李卓佳 陆鑫 陈旭 杨其彬
研究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对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生长、消化酶及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把初始菌浓度为10×109cfu/g的凝结芽孢杆菌的粉末制剂分别以0、0.1%、0.5%和1.0%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投喂初始体重为(18.95±0.27)g的尖吻鲈,尖吻鲈养于0.5m3的玻璃纤维桶中,每桶20尾,每组饲料3个平行,养殖时间50d。尖吻鲈的生长在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在0.5%组最大,分别比对照组增加9.54%和4.01%。凝结芽孢杆菌对尖吻鲈的肠和幽门垂消化酶活性没有显著性影响,但胃淀粉酶在1.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姜燕 徐永江 于超勇 柳学周 王滨 郑炜强 官曙光 史宝 陈佳 柯巧珍
为研究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消化道的菌群结构、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力特征,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系统分析了大黄鱼胃、幽门盲囊和肠道中菌群组成及分布,并对比研究了工厂化养殖和网箱养殖模式下的消化道菌群;同时,结合生化分析方法解析2种模式下消化道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力特征。结果显示,2种养殖模式下,菌群多样性随消化道延伸呈下降趋势;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f))、Fructobacillus、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等代表的菌属为共有优势菌群。其中,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Anaerostipes等的丰度随消化道延伸呈下降趋势,而乳杆菌科、E01_9C_26_marine_group(o)所代表的菌属及黄杆菌属等则相反;普氏菌属(Prevotella_9)、乳杆菌科代表的菌属为2种模式养殖大黄鱼的主要差异菌属。工厂化养殖条件下,幽门盲囊和肠道中的菌群组成及其参与营养和免疫相关代谢通路的基因数目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胃部的菌群组成和相关代谢通路基因数目存在明显差异;而网箱养殖大黄鱼胃部与幽门盲囊和肠道的菌群结构及相关代谢通路基因数目间的差异相对较小。2种养殖模式下的大黄鱼消化道菌群与饲料菌群相近。另外,胃和幽门盲囊也具有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说明,整个消化道还具有一定的化学免疫屏障作用。本研究结果将为大黄鱼健康养殖提供基础参考,并为消化道菌群生理功能探讨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柴仙琦 冷向军 李小勤 单玲玲 宋宏斌
为考察抗菌肽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饲料利用和免疫能力的影响,分别在基础组饲料中添加0 mg/kg(对照组)、300 mg/kg、400 mg/kg和500 mg/kg抗菌肽,投喂平均体重为(0.8±0.1 g)的凡纳滨对虾6周。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后,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降低饲料系数12.5%(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晓勇 张颖 齐茜 赵明军 麦丽开 孙大江
在杂交鲟(Acipenser baeri♂×Acipenser schrenkii♀)幼鱼日粮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0、0.05%、0.1%、0.25%、0.5%)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粉剂,分别在培育实验的第15天和第30天采集样本,分析其对幼鱼摄食、生长、肠道消化酶活性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饲料中添加0.25%枯草芽孢杆菌粉剂时,杂交鲟生长最好,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54.31%(P<0.05)和28.61%(P<0.05),饵料系数降低了36.02%(P<0.05),也显著低于其他各实验组(P<0.05)。各实验组肠道蛋白酶、淀粉酶...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樊英 王晓璐 于晓清 刘洪军 叶海斌 王淑娴 刁菁 胡发文 菅玉霞
#N/A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新明 李健 刘淇 王群
以凡纳滨对虾 (Litopenaeusvannameiboone)为试验材料 ,将细菌J 10添加到饲料中投喂对虾 ,测定其对凡纳滨对虾血清酚氧化酶 (PO)、抗菌活力 (Ua)和溶菌活力 (Ul)、溶血素活性和血清中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 ,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用副溶血弧菌进行人工攻毒 ,免疫保护率达到 4 0 %。结果表明 ,细菌J 10可以增强凡纳滨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解俊 彭程远 金珊 赵青松 陈寅儿 王锡波 王国良
应用浓度为108CFU/ml的0.4%甲醛灭活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ea,经超声波破碎后对乌鳢进行腹腔注射,剂量为0.5ml/尾,对照组同法等量注射灭菌生理盐水。分别于实验第0、3、6、9、12、15、18、21天抽取乌鳢血液,测定其血细胞数、血清总蛋白含量及血清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活性。结果显示,注射灭活鱼诺卡氏菌后,乌鳢血细胞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实验第12天时注射组血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总蛋白含量在实验第9天后均高于对照组;血清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溶菌酶等活性在实验时间内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灭...
关键词:
鱼诺卡氏菌 乌醴 非特异性免疫指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尚卫敏 朱根廷 陈任孝 孙玉轩 钱前 潘瑜 王朝明 罗莉
为考察不同类型酸化剂对草鱼生长及生理机能的影响,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0.21%磷酸、柠檬酸、乳酸和复合酸,饲养初始体重为(10.33±0.03)g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0.21%柠檬酸、乳酸和复合酸均显著提高草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降低饲料系数(P0.05),磷酸组Mg和Cu,柠檬酸组Mg、Mn、Fe和Cu,乳酸组Mg、Fe和Cu,复合酸组Ca、Mg、Fe、Mn、Cu和Zn含量显著提高(P<0.05);...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耀武 陈万光 李文辉 郭黛健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1.0%和2.0%的复方中草药制剂,连续投喂56 d后,通过测定供试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的生长性能、血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酶活性、酚氧化酶活性,比较了复合中草药制剂对罗氏沼虾促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0.5%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罗氏沼虾的生长影响显著(P<0.05),添加1%和2%的中草药制剂对罗氏沼虾的血细胞的吞噬活性、溶菌酶活力、酚氧化酶活力影响极显著(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董晓亮 李成林 赵斌 胡炜 韩莎 李琪
以养殖刺参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强度盐度胁迫对刺参生存、生长及体腔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ZM)活性及抗菌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度16实验组刺参存活率最低,为66.7%,与其他各实验组及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盐度≥22时,刺参能够全部存活,实验组刺参生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盐度≤20时,刺参生长表现为负增长。2)刺参体腔液中SOD、LZM活性及抗菌活力随时间变化呈现总体降低的趋势。实验开始时,各实验组SOD、LZM活性及抗菌活力均为最高值,30d时,各实验组SO...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段亚飞 张家松 董宏标 王芸 张真真
为了研究副溶血弧菌对斑节对虾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分别对斑节对虾注射生理盐水和副溶血弧菌,于不同时间点测定肝胰腺和鳃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和溶菌酶(LSZ)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感染副溶血弧菌后,肝胰腺和鳃中T-AOC活性分别于12和6 h达到最大值(P<0.05);肝胰腺和鳃中ALP活性整体均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未出现...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树青 李日美 杨奇慧 谭北平 董晓慧 迟淑艳 章双 刘泓宇
为研究不同锌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生长、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抗病力以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实验以ZnSO_4·7H_2O作为锌源,在对虾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20、40、60、80、100、150 mg/kg有效锌配制成7种等氮等脂饲料,分别投喂初始体质量为(0.45±0.01) g的健康凡纳滨对虾幼虾8周。结果显示:(1)随着饲料中锌水平的提高,对虾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存活率(SR)和蛋白质效率(PER)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饲料系数(FCR)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60 mg/kg组WGR和SG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0 mg/kg组FCR最低,PER和SR最高,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 80~150mg/kg组虾体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40~80 mg/kg组虾体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3) 40~150 mg/kg组对虾血清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饲料中添加锌提高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酚氧化酶(PO)、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同时显著降低了血清中的丙二醛(MDA)含量,表明锌可改善凡纳滨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5)在人工急性感染哈维氏弧菌的实验中,随着锌水平的提高,对虾存活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锌添加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80 mg/kg组存活率最高,抗病力最强。(6)在对虾肠道物种多样性分析中,40和100 mg/kg组对虾肠道有效OTU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锌水平的增加,Ace指数和Chao1指数均显著提高,而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无显著变化。研究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添加适宜水平的锌可促进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生长、提高抗病力;当饲料中缺乏锌时,对虾的生长和抗病力较差;而过量的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对虾的生长,但未出现不良病症。以增重率作为评价指标,饲料中添加94.46 mg/kg锌可显著改善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生长;以抗病力作为评价依据,凡纳滨对虾幼虾饲料中锌的最适添加量为80 mg/kg。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福艳 欧阳贤华 黎建斌 黄彩林 李大列 雷爱莹 黄婷 黎铭 梁万文
【目的】探讨酵母多糖-中草药复合制剂对罗非鱼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结构的影响,为罗非鱼的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基础饲料中添加3个不同水平的酵母多糖-中草药复合制剂(0.05%、0.10%和0.20%)分别饲养罗非鱼,56 d后测量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存活率)、血清生化指标(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血清抗氧化指标(总抗氧化能力、过氧化氢酶、丙二醛和一氧化氮)、血清免疫指标(补体C3、C4,淀粉酶和溶菌酶)、肠道结构(绒毛高度和肌层厚度)。【结果】0.2%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白蛋白含量、谷丙转氨酶浓度、谷草转氨酶浓度、总抗氧化能力浓度、过氧化氢酶浓度、补体C3浓度、补体C4浓度、溶菌酶活性和绒毛高度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37%、3.50%、17.42%、31.47%、32.47%、21.29%、121.43%、6.26%、13.06%、19.50%和25.25%,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罗非鱼饲料中添加酵母多糖-中草药复合制剂,能有效提高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改善肠道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不同饵料对克氏原螯虾仔虾养殖水质、生长、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的影响
饲料中可消化淀粉对大口黑鲈生长、体组成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黄芪多糖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杜仲对草鱼鱼种生长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配合饲料和活饵料对刀鲚幼鱼生长、存活和消化酶、非特异性免疫酶、代谢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饲料中浒苔添加量以及处理方法对幼刺参生长、消化率、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的影响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花鲈非特异性免疫力及抗病力的影响
多糖、寡糖、蛋白酶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活性及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发芽小麦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低聚壳聚糖对福瑞鲤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