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39)
- 2023(11214)
- 2022(9295)
- 2021(8587)
- 2020(6425)
- 2019(14648)
- 2018(14404)
- 2017(27106)
- 2016(14689)
- 2015(16056)
- 2014(15791)
- 2013(15084)
- 2012(14144)
- 2011(12833)
- 2010(12952)
- 2009(11687)
- 2008(11351)
- 2007(9952)
- 2006(9190)
- 2005(8433)
- 学科
- 济(60305)
- 经济(60251)
- 管理(40454)
- 业(35966)
- 企(27246)
- 企业(27246)
- 地方(23706)
- 农(20643)
- 中国(20572)
- 业经(16256)
- 环境(15828)
- 方法(15514)
- 农业(14018)
- 财(13419)
- 数学(12672)
- 数学方法(12464)
- 地方经济(12244)
- 发(11933)
- 学(11674)
- 制(11639)
- 贸(11122)
- 贸易(11109)
- 易(10651)
- 融(10352)
- 金融(10349)
- 银(10122)
- 银行(10110)
- 和(9919)
- 行(9846)
- 划(9430)
- 机构
- 学院(197510)
- 大学(190955)
- 济(76218)
- 经济(74402)
- 研究(72489)
- 管理(70532)
- 理学(59299)
- 理学院(58508)
- 管理学(57526)
- 管理学院(57162)
- 中国(54804)
- 科学(45196)
- 京(41996)
- 财(36581)
- 所(36474)
- 农(33377)
- 中心(33015)
- 研究所(32862)
- 江(31610)
- 范(29880)
- 师范(29617)
- 业大(27897)
- 财经(27428)
- 院(27339)
- 北京(26972)
- 州(26333)
- 农业(25539)
- 经(24623)
- 省(24046)
- 师范大学(23553)
- 基金
- 项目(130814)
- 科学(102279)
- 研究(100151)
- 基金(90254)
- 家(78484)
- 国家(77706)
- 科学基金(66088)
- 社会(62545)
- 社会科(59050)
- 社会科学(59032)
- 省(54897)
- 基金项目(47836)
- 划(44913)
- 教育(44592)
- 编号(42243)
- 自然(40436)
- 自然科(39350)
- 自然科学(39344)
- 自然科学基金(38571)
- 发(35127)
- 资助(34988)
- 成果(34221)
- 课题(30725)
- 重点(29975)
- 发展(28424)
- 展(27935)
- 创(27429)
- 部(26835)
- 创新(25595)
- 年(25480)
共检索到314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阳 陈华森
优化营商环境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和增强创新动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营商环境是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拓展开放型经济和驱动制度改革的前置条件。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川渝陕黔云桂”六省份的营商环境发展状况呈现马太效应,多层次协同推进亟需加强。鉴于此,基于西部现实情境,运用复合治理分析框架,共时性发挥多场域、多机制和多层次的融合联动。即以省域为单位进行善治是跨域治理之基点,省域之内协调推进(点),省域之间有效协同(线),区域内外互动协作(面),“政市社”合作共治体,“点线面体”统筹推进,构建起政府有限有为、市场开放有效、社会担当共治的体制机制,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汉芳 李春根
税收营商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衡量整体营商便利度的主要指标,自然成为优化的重点。为推动东盟区域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各国均把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作为提升区域全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本文基于税收营商环境对双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构成影响的逻辑,提出应重视国际税收营商环境的建设。进一步尝试对东盟区域的税收营商环境评估指标进行分析,从税收营商环境国际协调和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与东盟开展更深入的经济合作提供助力支持和制度机制保障。
关键词:
税收营商环境 东盟 经济增长 优惠税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远记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相辅相成,体现进一步扩大内需,打通经济循环中需求潜力释放的堵点、优化全局统筹协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思维。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社区团购理论溯源与成因符合新业态发展的三要素,即内外经济环境的必然因素、技术进步的演进逻辑和创新营销的原始动力,中国社区团购类型、特点、优势各具特色,但社区团购的品类、组织、供应链等存在不足,建议优化路径从战略、组织、环境、技术几方面入手,更好地顺应需求和供给的平衡。
[期刊] 改革
[作者]
汪发元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经济全球化进入深度调整期而作出的科学决策,是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而采取的积极主动应对策略。要着力解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中的科技创新引领、重点产业优化、财政政策支持、金融政策配套、良性机制形成等问题。应举全国之力做好"卡脖子"技术攻关,行踏实之路促进全面高质量发展,集有限财力打通"双循环"梗阻节点,立全局高度做好金融业配套支持,聚全民之力支持"双循环"协同推进。
关键词: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慧
蓬勃发展的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中强调对外贸易工作思路和重点在于,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2020年,作为一座人均GDP全国排名第一的地级市,无锡拥有着总数位居全省第一的省级公共海外仓,无锡跨境电商发展正式进入快车道。双循环发展格局下,本文着力分析无锡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障碍,进而提出无锡跨境电商创新发展的多种路径。
关键词:
双循环 无锡跨境电商 创新发展 路径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诚 刘守臣 于兆宇
在全球疫情常态化和国际经贸形势不确定背景下,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新模式、新业态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跨境电商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竞争提供新的机会,在带动制造业升级方面的优势逐步显现。本文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角下,分析跨境电商对中国制造业升级作用机制,基于ARMA模型论证跨境电商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并获得结论:跨境电商发展对国内消费升级和技术创新具有驱动力;跨境电商通过消费升级和技术创新两个路径有效助推中国制造业升级,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和制造业升级水平均呈增长趋势;跨境电商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有效预测变量,且二者显著正相关。最后构建跨境电商促进中国制造业升级的路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袁铂宗 祁欣
对外投资合作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给对外投资的实践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联结点,对外投资合作通过何种实践路径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文章结合我国目前对外投资合作发展趋势,详细阐述了四种以对外直接投资为起点,从国际循环开始最终传递至国内循环的双循环实践路径,并针对目前循环路径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对外投资合作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路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曹秋静
本文以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为理论依据,把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要义,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践中面临生产链条有短板、消费能力待释放、分配领域不均衡、流通环节高成本等关键堵点。为此建议,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举措、以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为支撑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生产 分配 流通 消费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许唯聪 杨婷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有望为中国构建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助力。文章以“经济双循环推进脉络梳理—内在机制与风险约束—路径探讨”的思路展开研究:首先,从强化内生稳定性、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均衡、解决“低端重复建设、高端空心失位”及推动内外循环多元化联动等方面分别梳理了内循环和外循环的推进脉络,探寻了RCEP签署与实现经济内外循环联动之间的契合性;其次,从明确既有困境,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提升内外循环张力等方面分析RCEP促进中国经济双循环发展的内在机制;再次,从激发国内市场“内源式创新”、强化对外贸易纽带、搭建衔接内外循环的桥梁及提升经贸规则话语权四个层面探索了RCEP驱动经济双循环的关键路径;最后为中国构建经济双循环新格局提出可行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经济双循环 RCEP 新发展格局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曹誉波 刘猛
人民币国际化自2009年启动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针对当前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新变化,为服务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有必要重新审视人民币国际化的理论架构和实践路径。参考美元、欧元和日元等主要货币的国际化经验,当前"结算-投资-储备-计价"的路径可能更适用于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熊坚 朱罗娜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视角,分析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机遇及存在的现实困境,探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认为:我国政府颁布的系列利好政策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给海南省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但由于海南经济基础薄弱,内生动力不足,高层次人力资源短缺,面临管理制度和贸易冲突多方面的挑战,复杂的国际关系对自由贸易港的冲击等问题,海南自贸港建设需要以新发展格局为引领,构建自贸港管理制度体系,优化"内循环"结构,强化"外循环"质量,分类设置教育、贸易、旅游产业区,优化生态文明环境,优化市场管理,化解贸易摩擦,加强《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的执法力度,规避国际风险,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娜 石冬雪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依据我国的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竞争与合作新优势的战略选择。2020年,学者们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现实原因、历史溯源、实施路径等方面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进行了深入研究。学术界还应从强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构建,以及深入探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经济各领域的发展等层面加强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冠宇 胡宁宁
文章以我国30个省份为研究样本,运用组态理论和fsQCA方法,探讨了政府关怀、政府效率、公共资源供给、融资信用、法治环境、市场公平和市场开放7个前因条件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协同效应。研究发现,组态框架下的7个条件均不是区域高/非高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识别出驱动区域创新发展的“政府效率-社会环境-开放市场”“社会环境-开放市场”“政府效率-融资信用”“市场参与-政府效率-社会环境”四种组态;区域创新发展驱动路径具有多重并发、殊途同归和非对称性的特点;不同要素之间具有替代关系且存在空间情境差异。
[期刊] 改革
[作者]
袁莉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新发展格局下畅通国内循环、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的生力军。为民营经济发展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区域经济活跃度的有效方式。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民营经济营商环境仍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政务服务效能仍然不高、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尚未形成、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有待提高、发展要素保障不足、部分惠企政策实施效果不理想等。下一步,我国应从如下方面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支持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发展;营造稳定可预期的法治环境,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健全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机制,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关键词:
民营经济 营商环境 公平竞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浩东 潘勇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的背景下,构建顺畅的现代流通体系已经成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基于新格局下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发展现状与不足,考虑政府调控、技术创新和市场改革等驱动因素,本文构建了包含运行体系、保障体系、规制体系、规划体系及产业支撑体系五大子系统的现代流通体系。在体系构建基础上考虑流通体系演变机制,提出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机理,通过流通模式、金融服务等创新措施突破原有发展刚性约束,转变流通支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角色定位,凸显流通助力新格局构建的独特作用。文章最后提出了双循环新格局下现代流通体系的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