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80)
- 2023(12270)
- 2022(10137)
- 2021(9458)
- 2020(7801)
- 2019(17867)
- 2018(17974)
- 2017(34662)
- 2016(19242)
- 2015(21644)
- 2014(21741)
- 2013(21252)
- 2012(19037)
- 2011(16966)
- 2010(16714)
- 2009(15131)
- 2008(14695)
- 2007(12653)
- 2006(10931)
- 2005(9553)
- 学科
- 济(73861)
- 经济(73782)
- 管理(54416)
- 业(50844)
- 企(41773)
- 企业(41773)
- 方法(33818)
- 数学(29156)
- 数学方法(28740)
- 农(21728)
- 中国(20220)
- 业经(18010)
- 财(17288)
- 学(17025)
- 地方(15511)
- 农业(14359)
- 理论(12737)
- 贸(12463)
- 贸易(12457)
- 制(12299)
- 易(12076)
- 和(12030)
- 技术(11554)
- 环境(11365)
- 务(11249)
- 财务(11170)
- 财务管理(11153)
- 企业财务(10471)
- 划(10348)
- 教育(10181)
- 机构
- 大学(268383)
- 学院(267309)
- 管理(106833)
- 济(100298)
- 经济(97984)
- 理学(93224)
- 理学院(92219)
- 管理学(90438)
- 管理学院(89992)
- 研究(88488)
- 中国(63806)
- 科学(58499)
- 京(57816)
- 农(48019)
- 所(44809)
- 业大(44083)
- 财(44063)
- 研究所(41245)
- 中心(39479)
- 江(38048)
- 农业(37960)
- 北京(36113)
- 财经(36056)
- 范(35588)
- 师范(35214)
- 经(32815)
- 院(32223)
- 州(31233)
- 技术(29260)
- 经济学(28813)
- 基金
- 项目(190141)
- 科学(147786)
- 研究(137255)
- 基金(136350)
- 家(119865)
- 国家(118840)
- 科学基金(101293)
- 社会(84284)
- 社会科(79729)
- 社会科学(79706)
- 省(75031)
- 基金项目(72924)
- 自然(67213)
- 自然科(65607)
- 自然科学(65592)
- 自然科学基金(64384)
- 划(63168)
- 教育(62284)
- 编号(56754)
- 资助(55935)
- 成果(45438)
- 重点(42293)
- 部(40765)
- 发(40325)
- 创(39306)
- 课题(38523)
- 创新(36664)
- 科研(36516)
- 计划(34914)
- 项目编号(34817)
- 期刊
- 济(107749)
- 经济(107749)
- 研究(75350)
- 中国(48051)
- 学报(46841)
- 农(44706)
- 科学(41412)
- 管理(38424)
- 大学(35031)
- 学学(32974)
- 财(31871)
- 农业(31728)
- 教育(30322)
- 技术(23261)
- 融(19174)
- 金融(19174)
- 业经(18880)
- 经济研究(16593)
- 财经(16532)
- 业(16075)
- 图书(15796)
- 问题(14616)
- 科技(13913)
- 经(13900)
- 理论(13454)
- 版(13405)
- 业大(12830)
- 实践(12593)
- 践(12593)
- 技术经济(12563)
共检索到3776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子晴 曾宪明 李凌云 刘雅夫 徐幸莲
[目的]本文旨在改善传统老母鸡酱卤制品出品率低、肉质坚韧、嫩化时间长及效果不均匀等问题。[方法]采用复合嫩化技术处理老母鸡原料,选取不同木瓜蛋白酶浓度、超声功率、滚揉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以出品率、剪切力值、模糊数学感官得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同时测定其水分含量、质构、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FI)验证趋势,最后利用正交优化确定最优条件。[结果] 3种嫩化技术对盐焗老母鸡食用品质均有显著影响,复合嫩化法处理盐焗老母鸡最优的工艺参数为:木瓜蛋白酶浓度3 U·mL~(-1)、超声功率300 W、滚揉时间1.0 h。此条件下与对照组相比,盐焗老母鸡的出品率提高15.92%,剪切力降低6.92 N,模糊感官得分提高8.17分。[结论] 综上所述,复合嫩化法可缩短腌制时间,有效改善盐焗老母鸡食用品质。该研究结果可为改善老母鸡类酱卤肉制品品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提高淘汰鸡种的综合利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晨 李芳雯 李晶 孔晓慧 王晓明 陈丽 韩敏义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电击晕对肉杂鸡食用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改善动物福利并降低次品率。[方法]以818肉杂鸡为研究对象,选用两种屠宰线链速和50~90 V电压,以直接宰杀为对照组,测定并分析鸡肉食用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击晕组的宰后初期pH值、保水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浆皮质酮激素(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直接宰杀鸡只应激程度最高。鸡只在使用7200只/h、80 V和6260只/h、70 V的参数击晕后,宰后2 h pH值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乳酸堆积较少,糖酵解速率减缓;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保水性最好;CORT、ACTH含量最低,说明该电压下鸡只电晕效果最好、应激程度最小;但该电压击晕后相比对照组嫩度显著变差。电击晕对鸡只亮度(L~(*)值)、红度(a~(*)值)、黄度(b~(*)值)、弹性均无显著影响。[结论]7200只/h、80 V和6260只/h、70 V击晕更有利于保证动物福利和改善鸡肉品质,实现科学屠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馨月 石金明 李凌云 胡洋健 韩敏义 于小波 徐幸莲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液氮速冻和浸液式速冻对白切鸡食用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常规-18℃鼓风冷冻(AF)为对照,将鲜熟白切鸡分别进行液氮速冻(NF)与浸液式速冻(ICF),中心温度达-18℃后置于-18℃冻库中贮藏1个月,测定不同冻结方法对白切鸡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NF与ICF处理的冻结速率分别约为AF处理的60倍和15倍;NF与ICF的解冻损失分别为3.82%和3.16%,比AF处理均降低30%以上。NF与ICF处理对白切鸡色泽保持效果较好,并延缓冻存过程中pH值的下降,2个处理丙二醛(MDA)含量分别为0.55、0.44 mg·kg~(-1)。解冻后的白切鸡与鲜熟白切鸡相比风味物质含量有差异,NF与ICF处理的白切鸡感官评分显著高于AF。[结论]液氮速冻与浸液式速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鼓风冷冻导致的白切鸡品质劣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文理 费瓴 程先东 潘学文
本文结合纵向一体化战略的理论对中国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企业实施"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向前一体化发展战略,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和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成功模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军 雷阳 黄天然 黄明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不同解冻方式对817肉鸡食用品质和肌原纤维蛋白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鸡胸肉为试验材料,将其置于-20℃冷冻24 h,分别用空气[KQ,(25±1)℃]、流水[LS,(25±1)℃]、超声波[CS,200 W,(25±1)℃]和低温[DW,(4±1)℃]4种方式进行解冻,测定解冻时间、pH值、保水性、色泽、剪切力、水分分布以及肌原纤维蛋白(MP)溶解度、粒径、总巯基含量、二级和三级结构等指标。[结果]与其他处理组相比,LS组解冻时间最短(24.2 min),L~*值最高(53.11),剪切力值最低(17.85 N);LS组解冻、蒸煮和滴水损失率显著低于KQ和DW组,MP溶解度和总巯基含量显著高于KQ和DW组;LS组T_2弛豫时间最短,结合水和不易流动水含量最多,α-螺旋含量和内源性荧光光谱强度最高。[结论]流水解冻的鸡胸肉色泽、嫩度和保水性最佳,肌原纤维蛋白的聚集和氧化程度小,二级和三级结构稳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师俊玲 魏益民 郭波莉 梁灵 张国权
以25个中澳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影响面条品质评价结果的因素,以及客观性品质评价方法在面条食用品质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面条的尺寸、评价方法、加盐与否等都会对参试小麦品种(系)面条品质评价结果的绝对值和相对排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评价小麦品种(系)的面条加工适应性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各个操作步骤的一致性与标准化。用一种方法来评价不同小麦品种(系)所制面条的食用品质时,应采用的较优条件为:用细面条、不加盐、最佳煮制时间的样品准备方式,相同放置时间、相同样品评价前处理方式。当多种评价方法结合使用时,选用宽面条可以较好的保持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在用Q...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牛力 陈景宜 黄明 徐幸莲 周光宏
通过测定解冻汁液流失率、肉色、蛋白质溶解度、肌球蛋白Ca2+-ATPase活力、TBARS值的变化规律,研究冻藏温度(-35、-25和-15℃)和冻藏时间(0、30、60、90、120、150和180 d)对鸡胸肉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温度升高、冻藏时间延长,鸡胸肉解冻汁液流失率、b*值(黄度值)、TBARS值逐渐升高,L*值(亮度值)、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总蛋白溶解度、肌球蛋白Ca2+-ATPase活力逐渐降低(P<0.05);冻藏温度对肌浆蛋白溶解度无显著影响,但随着冻藏时间的延...
关键词:
冻藏温度 冻藏时间 鸡胸肉 食用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解祥学 孟庆翔 刘萍 李德勇 任丽萍
为探究高压静电熟化技术对牛肉食用品质的影响,选择6头中国西门塔尔牛左侧腰大肌,每块均匀分成两部分,分别进行普通和高压静电熟化处理72h,并在0、4、8、12、24和72h测定肉色(L、a*和b*)、过氧化物值(PV)及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熟化72h后取样测定pH、剪切力及蒸煮损失。研究发现在熟化72h后,高压静电处理组牛肉的剪切力值(1.99kg)极显著(P0.05);除了0h,其余小时高压静电处理组肉色L、a*值均高于普通处理,且在12及72hL值显著高于普通处理(P<0.05),在4、8、...
关键词:
牛肉 高压静电熟化 嫩度 肉色 抗氧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肖梦颖 张瑞栋 张壮 徐晓雪 陈小飞 周宇飞 孔繁华 黄瑞冬
【目的】以16个辽宁省地方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高粱品种食用品质性状及其相关关系,为筛选优质食用高粱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6个高粱品种籽粒中的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粗脂肪、粗蛋白和单宁含量进行测定,同时对这些高粱品种的食用品质进行感官评价,利用快速黏度分析仪(rapid viscoanalyzer,RVA)对高粱淀粉黏滞性进行测定,对其差异性以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从营养品质和感官评价分析,矮子白1、红壳棒、锦粱9-2和分枝大红穗获得的综合评分均较高,且适口性、滋味、气味等指标都表现较好。矮子白2和真白粱籽粒中粗脂肪含量较高且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红壳白1、红壳白2和黄壳白中粗蛋白含量较高且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大白高粱1籽粒中的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所有品种单宁含量均低于0.5%。高粱米粥的感官综合评分与粗蛋白和单宁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和单宁对高粱适口性和滋味有一定的负向作用;支链淀粉对适口性和冷粥质地有正向作用。粗脂肪含量与冷胶黏度、消减值和峰值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总淀粉含量与最高黏度和热浆黏度呈正相关,粗蛋白含量与冷胶黏度、消减值和峰值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与RVA谱的黏度和崩解值呈极显著负相关,而支链淀粉与黏度和崩解值呈极显著正相关。淀粉黏滞性系数与感官评分具有较大的相关性,最高黏度和崩解值的大小与综合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则与综合评分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RVA谱特征值与食味指标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可以通过测定RVA谱特征值间接反映高粱米的食味特征。综合考虑食用品质,高粱地方品种矮子白1和红壳棒是较为理想的食用型高粱品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亚伟 赵丽萍 耿春银 孟庆翔 任丽萍
为探讨借鉴MSA体系建立我国统一的牛肉质量评价及预测标准体系的可能性,在澳大利亚肉类标准体系(MSA)的基础上,利用消费者感官评定试验,通过2×6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了烹饪方法和牛肉品种来源对牛肉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烹饪方式和牛肉品种来源对嫩度、多汁性、风味和整体喜欢程度等各项牛肉感官食用品质指标均具有显著的影响(P<0.001)。煎牛肉的各项食用指标得分明显优于涮牛肉,其中煎牛肉的嫩度、多汁性、风味和整体喜欢程度得分分别比涮牛肉高出16%、12%、12%和15%;同时,和牛、安格斯和荷斯坦奶公犊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剑敏
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在EPC物联网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食用品防伪的服务平台总体架构结构,并结合案例分析,对框架系统运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解决,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EPC物联网 食品 防伪流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盛丰 杨丽娥 陈鲁勇 程美蓉 陈克强 陈国辉
为评价高铁高锌日粮对产蛋母鸡代谢酶活力及蛋品质的作用,以含Fe25 mg,Zn 60 mg/kg 日粮( 对照组) ,Fe 525 mg,Zn605 mg/kg 日粮( 试验Ⅰ组) ,Fe 1025 mg,Zn1210 mg/kg 日粮( 试验Ⅱ组) 饲喂278 日龄罗曼蛋鸡8 周,观察蛋鸡生产性能、酶活力和蛋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蛋黄蛋白质含量提高7.1 % ,蛋白蛋白质含量提高12.7 % ,蛋黄铁含量增加73 .0% ,锌含量增加89 .8% ,但高铁高锌日粮引起蛋鸡生产性能下降。试验结果提示,高铁高锌日粮可大幅度提高蛋中铁锌含量,并有利于提高蛋的营养成分。高铁高...
关键词:
铁 锌 酶 蛋品质 产蛋母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卞能飞 孙东雷 巩佳莉 王幸 邢兴华 金夏红 王晓军
【目的】探索花生烘烤食用品质评价方法,筛选评价指标,建立预测模型,为花生食用品质育种提供依据。【方法】以51个不同品质类型花生品种(系)的籽仁为试验材料,测定烘烤籽仁的食味指标、外观指标、质构指标和营养指标等食用品质相关指标27项,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对花生烘烤食用品质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聚类分析对51个花生品种(系)的烘烤食用品质进行分类,通过回归分析建立花生烘烤食用品质预测模型和鉴定指标的筛选。【结果】51个花生品种(系)27项指标的变异幅度不同,变异系数为5.86%—39.65%。各单项指标均存在与之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的指标,175组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140组达极显著水平。主成分分析将27个单项指标转换为5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其贡献率分别为35.70%、20.63%、10.07%、8.19%和6.38%,代表了全部数据80.97%的信息量。综合评价分析表明,51个花生品种(系)烘烤食用品质综合值F平均为0.76,徐花甜29的F最高(F=1.51),烘烤食用品质最好,徐花15号的F最低(F=0.03),烘烤食用品质最差。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1项指标与F显著相关。对花生烘烤食用品质综合值F进行聚类分析,将51个品种(系)划分为3类,第一类属于烘烤食用品质较好,包含徐花甜29、冀花甜1号、临花16号和徐花甜30共4个品种;第二类属于烘烤食用品质一般,包含33个品种(系);第三类属于烘烤食用品质较差,包含14个品种(系)。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花生烘烤食用品质预测模型为:Y=0.979+0.021X7+0.081X21+0.009X20-0.034X19-0.074X27(R2=0.953),筛选出5个烘烤食用品质鉴定指标,分别为百仁重、蔗糖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山嵛酸含量。对不同类别花生特征分析可知,4个烘烤食用品质较好品种的百仁重中至高,蔗糖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中,脂肪含量低,山嵛酸含量低至中,根据预测模型,此类品种仍需进一步改良以提高蛋白质含量和降低山嵛酸含量。【结论】百仁重、蔗糖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山嵛酸含量可作为鉴定花生烘烤品质的指标,可以确定优质烘烤花生品种应具备籽仁中大粒、高油酸、高蔗糖、高蛋白、低脂肪和低山嵛酸等性状。
关键词:
花生 烘烤 食用品质 综合评价 指标筛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温利 田明礼 安玥琦 李温蓉 李大鹏 刘茹 熊善柏
为探究不同养殖模式对草鱼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的影响,选用2种养殖模式(普通池塘养殖和种植青草养殖)下的草鱼为材料,分析其肌肉品质(色度、质构、蒸煮损失)、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和特征风味(游离氨基酸、游离脂肪酸、核苷酸及其降解产物和挥发性风味物质)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与普通养殖草鱼相比,种植青草养殖草鱼肌肉的白度、质构特性和持水力均有所提高,提升了草鱼肉的色泽以及口感;且种植青草养殖草鱼肌肉中必需氨基酸和n-3、n-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使其营养品质更高;此外,种植青草养殖草鱼中带有异味的1-己醇、壬醛、1-辛烯-3-醇和辛醛含量显著低于普通养殖草鱼,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等呈味氨基酸含量则更高,具有更佳的食用品质。结果表明,种植青草养殖草鱼的营养和食用品质更优于普通养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游敏 陈劲松 陈俨俨 杨平 张春晖 黄峰
【目的】明确不同比例番茄添加对炖制牛肉食用品质的影响,揭示番茄直接添加是否对炖制牛肉脂质和蛋白氧化具有抑制作用,为番茄和牛肉成分互作机理与标准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向炖制牛肉中按比例添加0、50%、100%、150%、200%番茄后继续炖制20 min,评估不同番茄添加比例对牛肉的pH、色泽、嫩度的影响;测定牛肉中氨基酸和核苷酸含量,对番茄炖牛腩的滋味进行评价;并对牛肉的脂质和蛋白氧化程度进行探究。【结果】随着番茄添加比例增大,牛肉的pH显著下降、亮度值下降且红度值上升、剪切力值下降且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 fragmentation index,MFI)上升,说明添加番茄炖制可赋予牛肉深红色、改善嫩度。在牛肉炖制过程中添加番茄显著提高了汤汁中天冬氨酸、谷氨酸和脯氨酸等鲜味和甜味氨基酸含量,牛肉中谷氨酸、组氨酸等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也显著提升;同时,牛肉中5′-AMP、5′-GMP和5′-IMP的含量下降。在炖制过程中添加番茄降低了牛肉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降低了总巯基,提高了游离巯基含量,对羰基值无显著影响,并抑制了牛肉中席夫碱的生成,说明在炖制过程中添加番茄可显著抑制牛肉的脂质氧化程度。番茄添加对炖制牛肉品质改善和氧化消减在一定比例范围内具有浓度效应,结合感官分析,添加比例为100%、150%和200%时牛肉感官评价无显著差异,但结合牛肉及汤汁中氨基酸、核苷酸含量和牛肉脂质及蛋白氧化相关指标发现,在牛肉炖煮过程中添加200%的番茄具有更佳的食用品质和较高的氧化抑制作用。【结论】添加番茄炖煮可赋予牛肉鲜艳的色泽,提高牛肉嫩度和鲜味、甜味氨基酸含量,加速了牛肉核苷酸的释放,番茄直接添加炖制可抑制牛肉的脂质氧化和蛋白氧化,番茄炖制对牛肉具有品质改善和氧化消减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