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11)
2023(13294)
2022(11460)
2021(10438)
2020(9185)
2019(21283)
2018(20891)
2017(40337)
2016(21915)
2015(24737)
2014(24904)
2013(24749)
2012(22651)
2011(20815)
2010(21383)
2009(20454)
2008(20437)
2007(18753)
2006(16494)
2005(15130)
作者
(65340)
(54892)
(54791)
(52279)
(34580)
(26278)
(25042)
(21337)
(20516)
(19705)
(18558)
(18495)
(17578)
(17497)
(17147)
(17144)
(16388)
(16173)
(15866)
(15812)
(13724)
(13535)
(13364)
(12547)
(12433)
(12312)
(12137)
(12087)
(11135)
(10736)
学科
(93893)
经济(93779)
管理(70655)
(66464)
(55335)
企业(55335)
方法(44079)
数学(38055)
数学方法(37484)
(27178)
(25854)
中国(24078)
(21520)
(20566)
业经(20055)
(18178)
贸易(18168)
(17629)
地方(16659)
农业(16400)
理论(16337)
(16054)
财务(15987)
财务管理(15948)
(15453)
银行(15420)
企业财务(15078)
(14656)
(14540)
金融(14535)
机构
大学(329658)
学院(326622)
(132776)
经济(129865)
管理(124197)
研究(108560)
理学(106373)
理学院(105148)
管理学(103002)
管理学院(102383)
中国(82565)
(70467)
科学(66814)
(64639)
(55769)
(54411)
(50879)
财经(50575)
研究所(50153)
中心(50041)
业大(48356)
(45464)
北京(44610)
(43875)
师范(43455)
农业(42632)
经济学(40860)
(40118)
(38697)
财经大学(37117)
基金
项目(211813)
科学(167134)
基金(154885)
研究(152907)
(135004)
国家(133961)
科学基金(114898)
社会(97524)
社会科(92485)
社会科学(92457)
(82650)
基金项目(81154)
自然(74825)
自然科(73146)
自然科学(73125)
教育(71882)
自然科学基金(71792)
(69958)
资助(64212)
编号(61815)
成果(51381)
重点(48156)
(47306)
(44179)
(43583)
课题(43287)
(41138)
科研(40820)
创新(40770)
教育部(40697)
期刊
(148351)
经济(148351)
研究(97263)
中国(65459)
(53383)
学报(52494)
(49245)
科学(47412)
管理(46640)
大学(40072)
学学(37372)
教育(35865)
农业(32583)
技术(30333)
(28683)
金融(28683)
财经(26391)
业经(23890)
经济研究(23432)
(22597)
问题(20242)
(18084)
统计(17580)
技术经济(17085)
(16610)
(16299)
(15968)
图书(15891)
理论(15231)
商业(14637)
共检索到492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加封  沈文星  曹福亮  
[目的]分析复合型林产品的内涵与结构体系,探讨其价值链演进的路径、动因与策略,为整合复合型林产品的价值生产体系和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实现其向价值链高价值环节演进提供理论与实践层面的依据。[方法]基于系统论的分析方法,运用价值链理论、产品定位理论与产业集聚理论,探讨复合型林产品的结构维度及其价值链演进的动因与路径,并藉此提出一个整合林业资源生产、生态生产与文化生产的复合型林产品"企业-区域-产业"3层次价值链演进策略模型。[结果]1)复合型林产品是本身兼具多维功能与复合价值的特色林产品,其多种产品形态面向不同的目标市场和消费群组,可以通过市场细分与市场定位获得最优化的资源配置。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包...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段巍  邓若冰  吴福象  
价值链分工模式会影响企业的品牌化路径。基于Lancaster分析框架将企业生产行为重构为不完全信息下的性能供给,并引入要素品牌化来分析下游新兴企业的供给决策。研究发现:产品供给质量与信息扩散速度成正比;要素品牌化可以缩小企业间的技术落差,拓展了产品性能信息扩散渠道,使得产业整体规模扩张;当下游企业具备大规模柔性制造能力时,要素品牌化能促进下游产品企业供给更高质量的产品。为此,以产业链中游为平台塑造W型价值链,是中国高技术行业实现品牌化的关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晗  高煜  
当前我国商贸流通业处于较明显的二元格局,城乡之间存在着市场分割和流通不畅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有学者提出通过连锁经营建立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但现有研究没有深入探讨双向流通的动力机制。文章通过构建一个以超边际分析为基础的迂回生产模型得出,城乡双向流通体系是交易效率改进和分工深化的产物,并在此命题基础上得出,随着双向流通的形成,工农业产品的交易迂回程度、分工水平、专业化水平和市场化水平均会提高。由于工农业在内部分工上的差异,构建城乡双向流通的关键在于科技兴农,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只有当工农业同时实现流通与生产的分离,城乡双向流通体系才得以形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谢加封  沈文星  
通过分析企业品牌竞争力的逻辑起点与内涵,本文认为品牌是一种战略性的资源与无形资产,品牌通过垄断效应使企业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并产生经济租金,品牌竞争力的培育依赖于使用价值的有效嵌入和交换价值的低成本实现;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的价值链管理策略在于通过品牌质量管理实现品牌自然价值的嵌入,通过品牌形象管理实现品牌符号价值的嵌入,通过品牌关系管理提升品牌的交换价值。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永泉  
构建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是我国主动建设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一种可行路径。利用2002~2016年的数据测算32个国家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发现:中国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端,低于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但在细分行业内部:木家具业已经具备主导"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的条件,因此可以按照木家具、造纸与纸制品的顺序依次构建中国主导的木质林产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价值链。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青觉  赵超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从精神层面解决民族问题和实现民族大团结的关键途径。从系统论的角度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特定的内外部环境作用下,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事物的信息输入人脑,并通过人脑的机能进行转换后生成的。这种意识形成后并非消极无为,而是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发挥特定的功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以无形的力量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和共同体成员的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可塑性和变动性,深受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在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强弱有明显的变化。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和主要过程,可以为下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必要的基础。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克  曲祉宁  洪德芳  张超群  李松林  方勇  
文章以内生性的专业化和分工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内生性产业集群和产业分工网络发展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产业集群、产业分工网络和专业化生产之间的内在关联和作用规律。模型的结论认为,国家(产业)间的制度效率与竞争强度之间存在着循环效应,而这种循环效应能够决定产业集群的布局和配置,决定各国在产业价值链上的位置,并最终决定经济增长的状态。尤其是,一国技术(经济)系统的制度效率的进步将会增加市场交易的需求,进而扩展产业分工的网络规模;而这又将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扩大产业网络的范围,提升该国在产业生产价值链上的位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永庆  张旭  马源春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旅游产业呈现出明显的集群特点和趋势。文章从价值链角度,对旅游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阐明了价值链视角下的旅游产业集群及其动力机制的内涵;其次提炼了旅游产业集群的产业价值链"四链"服务层次与空间价值链"四环"空间结构的特点,并分别采用上海与张家界两个案例进行了论证;最后总结了旅游产业集群两个维度下的动力机制,包括产业价值链延伸扩展机制及空间价值链优化配置机制,前者具体体现在集群要素产业高端化、集群要素产业融合化及集群要素产业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雅卿   沈开艳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重构下多元化的产业政策目标——产业转型升级、战略自主、增强韧性、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分析了各目标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以及对应的产业政策工具,形成两大产业政策模式——部门导向型产业政策和使命导向型产业政策。研究发现,产业转型升级、战略自主、增强韧性的产业政策目标与部门导向型产业政策相匹配;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目标与使命导向型产业政策相匹配,两种模式相辅相成,促进产业政策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实现发展和安全并举。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黎峰  
本文从理论上厘清国内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的内涵及边界,进而拓展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建立双重价值链嵌入下的综合理论分析框架,在对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及世界投入产出表匹配基础上,就中国省级区域双重价值链嵌入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相对于国内价值链,中国大部分省级区域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更深,且2007年以来呈现出明显的价值链攀升势头;(2)沿海地区在双重价值链中更多扮演"加工制造者"角色,内陆地区则是更多扮演"原材料、初级产品供给者"角色;(3)"入世"以来,中国制造部门全球价值链位置呈现"先抑后扬"的发展态势,国内价值链分工和资源整合是推动中国制造部门全球价值链升级的重要因素;(4)市场整合效应、技术进步效应、企业成长效应是国内专业化分工推动全球价值链升级的重要途径。加快中国产业部门全球价值链升级,应更加重视国内资源整合,协调区域专业化分工;更加重视高级要素培育,推动要素禀赋结构升级;更加重视本土关联,提升国内配套能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伟光  张钟元  侯军利  
中国正值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创新是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换的重要驱动力。现实中,不同企业的创新难度和创新效率存在巨大差异,探寻差异根源有助于企业选择合适的创新发展模式。重构创新价值链定义,将其细分为3个模块,并进一步划分为短链、中链、长链结构,以此构建理论模型。研究发现:长链结构创新难度最大,具有知识优势、投资劣势,短链结构相反,中链结构介于两者之间;创新活动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产出等特征,创新效率高的企业更适合采用较长的价值链结构;企业在体系化能力和企业家决策共同作用下,形成了通用性创新模式和差异性创新成长路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永军  
我国金融生态建设存在诸多系统性问题,与经济金融的发展不相适应。本文运用系统论观点分析了金融生态圈内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决定中国金融生态系统的各种深层要素。为促进各子系统的和谐共存、良性互动和均衡发展,当务之急是要树立金融生态建设的系统论观念,完善金融法律环境,努力实现行政金融向市场金融、管制金融向生态金融的转变,提高金融生态主体免疫力和市场竞争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天  谢彦君  
不同于实证主义范式,建构主义坚持多重现实的本体论,认为现实不是既定的,而是通过实践和互动不断地被建构出来的。基于现实的社会建构理论(SCOR),文章从预期体验、在场体验和追忆体验3个阶段对旅游体验的建构主体、建构过程和建构对象进行分析。首先,文章认为,旅游体验是多主体建构的结果,旅游者在与媒介、目的地居民及从业人员互动的过程中建构着自己的旅游体验。其次,旅游体验是以景物体验和标志体验为核心的愉悦性休闲体验。旅游体验包括两种建构类型:初次建构和再次建构。第三,旅游体验对象以旅游吸引物的形式存在,其形成是景观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苏蕾  袁辰  
运用出口技术复杂度测算方法和D-H面板数据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分析木质林产品出口额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关系以及对中国在全球木质林产品价值链中的地位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2005—2015年,发达国家仍处于全球木质林产品价值链的优越地位,中国在全球木质林产品低端分工的地位并未得到显著的改善;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木质林产品的技术比较优势较弱,在木质林产品国际分工中也未处于领先地位;对于中国木质林产品而言,出口增长并未显著改善其在全球木质林产品价值链中较低的地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侯方淼  姚茂元  彭鹏  
文章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出发,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就中国对美国林产品出口贸易进行增加值测算,以此来测度中国对美林产品出口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下的真实获利性。结果发现,传统贸易统计法下的中美林产品贸易存在高估问题,中国对美国林产品出口国内增加值比重仅占出口额的六成左右。林产品出口贸易收益增长并不与其出口总额增长成正比,贸易获利增长幅度远小于贸易数量增长幅度,且获利空间近年来不断缩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