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76)
2023(13875)
2022(11752)
2021(10975)
2020(9016)
2019(21012)
2018(20621)
2017(39745)
2016(21818)
2015(24754)
2014(25092)
2013(24734)
2012(23445)
2011(21349)
2010(21597)
2009(19925)
2008(19867)
2007(17915)
2006(15656)
2005(14211)
作者
(64431)
(54162)
(54076)
(51152)
(34277)
(26069)
(24719)
(21076)
(20400)
(19328)
(18424)
(18300)
(17361)
(17283)
(16877)
(16666)
(16446)
(15987)
(15767)
(15488)
(13545)
(13524)
(13288)
(12395)
(12322)
(12225)
(12144)
(11992)
(11053)
(10882)
学科
(97371)
经济(97293)
管理(56039)
(53973)
方法(41491)
(40823)
企业(40823)
数学(35395)
数学方法(34878)
(31232)
中国(28205)
地方(27488)
(24574)
业经(21687)
农业(19768)
(19131)
(18435)
贸易(18421)
(17788)
(16654)
理论(16011)
(14685)
环境(14557)
(14469)
银行(14437)
(14137)
金融(14133)
(13925)
地方经济(13840)
(13800)
机构
学院(314535)
大学(309493)
(124603)
经济(121706)
管理(115611)
研究(110236)
理学(98570)
理学院(97298)
管理学(95256)
管理学院(94640)
中国(83167)
科学(70681)
(67214)
(59631)
(57857)
(57619)
研究所(52090)
中心(50702)
(49810)
业大(48155)
农业(45316)
(45183)
师范(44713)
财经(44710)
北京(42931)
(40340)
(40203)
(39788)
经济学(37232)
(35825)
基金
项目(204852)
科学(159200)
研究(150199)
基金(143644)
(125409)
国家(124282)
科学基金(104964)
社会(92430)
社会科(87421)
社会科学(87394)
(84067)
基金项目(75891)
(69823)
教育(69517)
自然(67330)
自然科(65666)
自然科学(65648)
自然科学基金(64385)
编号(62909)
资助(60056)
成果(51089)
(49592)
重点(46623)
课题(44853)
(43918)
(42095)
发展(39411)
创新(39235)
科研(39146)
(38764)
期刊
(145343)
经济(145343)
研究(92638)
中国(66183)
(54193)
学报(49839)
(46378)
科学(46135)
管理(40975)
教育(37992)
大学(37155)
农业(37113)
学学(34859)
技术(28847)
(28302)
金融(28302)
业经(26307)
经济研究(22957)
财经(21348)
(20036)
问题(19923)
(18318)
统计(16121)
技术经济(15829)
图书(15767)
资源(15499)
(15453)
(15117)
商业(15069)
(14750)
共检索到480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立中  谭申  
文化遗产作为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国内外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而复合型文化遗产是一种具备多元价值和内涵的遗产类型,其旅游产品开发应根据复合型文化遗产资源禀赋及其特征而定。文章以福建马尾船政文化遗产为例,运用文化景观理论和文化再生产理论,并结合问卷调查、因子分析和参与观察等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作为复合型文化遗产的船政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路径选择,以此丰富文化遗产旅游研究案例,具有一定的理论建构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竑  戴光全  
作为"老祖宗"创造并流传给后人的财富,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不断深化,文化遗产与旅游产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京传  
长期以来,文化遗产旅游一直是我国文化旅游的主体。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已经开始优化转型,旅游需求也正在转化升级。在此背景下,我国传统的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或因开发方式的粗放而与新时期效益与质量导向型集约发展方式相背离,或因其类型、层次的单一而不能满足日益多元化的旅游需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学成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文化遗产资源向旅游产品的开发转化已成为一种重要趋势。如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敦煌莫高窟和乐山大佛等世界级文化遗产资源,现在都已开发成为具有明显区域带动效应的王牌旅游产品。实际上,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欧美等一些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就已经开始推广和发展文化遗产旅游。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艳平  
在保护的前提下并受制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我们获得了一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性质的概念。不仅在内容方面而且在认识路径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表现出与常规旅游资源的较大差异。对于舶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我们需要用"认识路径"这样的关键词来固化保护意识。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徐红罡  
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发展都逃脱不了这样的一个发展模式:遗产被“发现”、被包装后推向市场,开始走入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起到了地区经济的带动效益,但最终又不免陷入“过度商业化”的困境。本文总结了遗产地旅游商业化的动态过程,通过旅游开发中。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转化,对遗产资源开发的商业化作了理论阐述,提出文化遗产旅游商业化“路径”依赖的假说,并建立遗产地旅游商业化发展的理论模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振春  朱冠梅  
本文以旅游者问卷调查为基础,对曲阜世界文化遗产旅游深度开发进行了研究。认为文化遗产旅游的深度开发应该有两个纬度的内容基于遗产特性的产品体系的深化与扩展以及旅游产品质量的提升。用因子聚类归纳了曲阜文化遗产内涵的产品表现形式,分析了产品体系开发的路径;通过满意度分析,明确了完善旅游服务质量的对策,进而提出了文化遗产旅游深度开发的基本框架模型。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刚  肖海  石惠春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个国家、民族现存的文化记忆以及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的独特的发展标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下,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快速变异甚至消失。应该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旅游价值,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现状及影响因素,在对其旅游开发时,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调查评估,要注重传承人的人才队伍建设,政府要发挥行政保护作用,建立健全法规和各部门的协调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慧茗  何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进入21世纪以来备受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赣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并回顾了相关学术研究情况;接着对赣北非遗旅游开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赣北非遗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角度,从完善各级非遗名录体系、开展非遗资源普查工作、建设非遗数字化工程、开拓非遗保护资金融资渠道、建立非遗传习基地以及在创意中进行保护等方面提出了保护策略,力求找到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实现有效的旅游开发,达到合理管理、保护和传承赣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建梅  王佳欣  
文化旅游是重要的旅游形式之一,也是区域旅游市场关注和发展的重点领域。京津冀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且差异化程度高,但三地文化旅游的发展极不平衡。要改变这种现状,实现资源共享、市场互通、客源互送,既需要三地在文化旅游产品创新开发方面有所突破,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旅游企业的主体作用。以京津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为例,分析三地区域合作机制创新和文化旅游项目创新路径,实现京津冀文化旅游协同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江川  张伟强  
本文旨在以开平碉楼世界文化遗产景区为例,通过活动偏好市场细分的方法,研究核心产品主导下的旅游产品谱系开发问题。从理论上阐述了丰富旅游产品谱系的必要性及开发方式,介绍了开平碉楼旅游开发现状,基于活动偏好将开平碉楼游客市场划分为五类,探讨旅游目的地产品谱系开发和营销的若干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珍  闫宣任  
基于QFD模型,探索和分析了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旅游风险认知状况。在计算风险影响水平的过程中,采用了风险叠加的办法,综合考虑了风险技术特征自身的相关关系,使结果更具客观性和可信性。研究发现,对于平遥古城而言,游客更加关注绩效风险;同时导游的解说服务这一风险技术特征的认知值最高。表明作为文化旅游景区,文化价值的开发和文化知识的讲解是非常重要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邢利娟  张建忠  
特色小镇建设是国家提出的一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形式。2016年山西省三镇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阳城县润城镇便是其中之一。润城镇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遗产,具备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结合驱力理论、可接受的改变极限理论和昂普分析理论,从开发目的、资源分析、市场形象定位和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梳理润城镇古堡型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开发思路,并提出打造仿古式文化旅游度假景区,开发新型旅游产品;活化古堡空间功能,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博物馆;借助节庆、赛事和民俗演艺活动,搭建复合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平台;全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促进利益共享等润城镇古堡型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策略。以期为山西省及其他类似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文化遗产保护和特色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薇  黄黎敏  
本文针对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品开发存在不和谐音的问题,提出了培育生态型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是调节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平衡器,是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记忆并延续文化遗产生命力的最佳选择。从文化遗产生态系统真实性生存、完整性保护、持续性利用、市场性调节、绿色性产出、发散性传播诸方面探讨了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内在的相适宜性。本文认为,通过培育生态型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形成和谐共生机制,对于遗产有效保护和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孔旭红  段艳丽  
文化遗产分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强调一个民族或群体的精神层面,但是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过于重视其文化生产的层次而忽略了观念层次。文章提出了精神文化遗产的概念,分析了其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并以安仁古镇为例分析了如何保护与利用精神文化遗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