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35)
2023(8587)
2022(6876)
2021(6826)
2020(5343)
2019(12687)
2018(12819)
2017(22198)
2016(13618)
2015(15652)
2014(16030)
2013(14457)
2012(12898)
2011(11780)
2010(12389)
2009(10742)
2008(10559)
2007(9689)
2006(8586)
2005(7710)
作者
(35077)
(28945)
(28868)
(27776)
(18457)
(13848)
(13293)
(11257)
(11236)
(10759)
(10017)
(9730)
(9363)
(9314)
(9019)
(8980)
(8821)
(8605)
(8545)
(8310)
(7433)
(7336)
(7149)
(6925)
(6697)
(6657)
(6549)
(6510)
(6007)
(5846)
学科
(40204)
经济(40171)
管理(30903)
(27101)
教育(22898)
(22556)
企业(22556)
方法(19273)
中国(17949)
数学(16908)
数学方法(16302)
理论(14638)
教学(12780)
(12695)
(10461)
业经(9721)
(8892)
农业(8227)
技术(8024)
地方(7722)
(7482)
学法(7463)
教学法(7463)
(7350)
(6533)
(6503)
贸易(6496)
研究(6378)
学理(6342)
学理论(6342)
机构
学院(173787)
大学(173371)
管理(58073)
研究(57828)
(53688)
经济(51913)
理学(49520)
理学院(48846)
管理学(47214)
管理学院(46871)
(38788)
中国(37217)
科学(36105)
教育(34681)
(34428)
师范(34181)
(29471)
(28996)
技术(27458)
师范大学(27340)
研究所(26158)
(25816)
中心(25786)
北京(25534)
职业(25093)
(25012)
业大(24342)
(23852)
(21372)
财经(20022)
基金
项目(110487)
研究(90085)
科学(86520)
基金(71716)
(61433)
国家(60710)
教育(52301)
科学基金(51055)
社会(50274)
(48147)
社会科(47121)
社会科学(47105)
编号(41979)
(41574)
成果(36900)
基金项目(36069)
课题(33604)
自然(31618)
自然科(30907)
自然科学(30904)
资助(30440)
自然科学基金(30255)
(28765)
重点(26836)
(25179)
项目编号(24992)
规划(24794)
(24530)
(23847)
(23235)
期刊
教育(64433)
(62432)
经济(62432)
研究(59302)
中国(48417)
学报(25078)
技术(23774)
(23723)
管理(22381)
科学(21898)
(20750)
大学(20564)
职业(18348)
学学(17325)
农业(16454)
技术教育(11936)
职业技术(11936)
职业技术教育(11936)
业经(11865)
(11618)
金融(11618)
(10162)
论坛(10162)
图书(9868)
经济研究(9220)
财经(9179)
(9117)
(8866)
统计(8823)
(8315)
共检索到272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廖嗣德  赵风雨  
近些年来 ,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在培养复合型教育人才方面 ,正处在积极探索阶段。本文对复合型教育人才的素质要求、培养模式及培养途径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肃  王含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对复合型人才,特别是经管类专业与理工类专业复合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文章列举了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类型,指出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并对其含义进行分析,接着以长春理工大学经管学院为例,对学院基本情况及推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进行探讨,最后得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长春理工大学经管学院推行的基本思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云助  
地方高校要针对过于专业化取向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根据"通识为基、能力为本、人文为魂、服务为重"的人才培养基本原则,合理设计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实践取向的综合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型。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重霄  
本文根据中国经贸发展现状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办学宗旨,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贸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能力分析、课程设置及实习环境进行了探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邹淑珍  张春琴  李以镔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不是供给过多造成的人才过剩,而是技术型人才的缺失,是高级技术人才的断层,这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而造成这种结构性矛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高等教育本身的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就业结构的变化是技术本科教育发展的机遇。在阐述技术本科的概念基础上,分析技术本科教育发展的原因,并就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些抛砖引玉式的探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万云慧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同德语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密切,并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这为德语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德语本科专业学生相对"过剩"的现象。文章对中国矿业大学德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跟踪调查,就德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市场、就业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素质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的德语教学基本思想,探讨了德语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宝琴  安洁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文章在充分分析理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三种主要模式——双学位制、主辅修制及选修课制,着重从实现校内人才流动、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堂教学和强化综合素质教育五个方面探讨理工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梅春才  
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问题是当今共同关注的课题。高师外语专业作为培养外语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培养人才方面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只有从本专业实际出发,大胆探索,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充分重视第二课堂活动才能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娟  
21世纪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培养复合型的外语专业人才是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文章阐述了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含义和培养途径,探讨了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并提出了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余劲松  梁红英  
二十世纪末期以来,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经济学和法学的交叉融合在学术研究层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济学研究方法对法律现象的分析有助于研究不同规则下人们面临的激励,进而有助于法律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同时具备经济学和法学知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何敏蓉  余劲松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对未来就业者的知识结构、胜任多种职业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许多社会、经济、科技问题都需要从多学科的角度,运用多种知识、理论和方法解决,传统的专业化人才单一型的知识结构已经难以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剑桥  
目前,我国需要法学复合型人才。“经济学+法学”复合型人才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经济学+法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势在必行,对促进国家的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周红  
积极开启合作交流对话机制是高校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是高校资源共享的必然选择。以多校联盟机制为基础创建一套科学、合理且规范的长效培养机制有助于实现高校合作的多样化,形成系统化的管理特色。以互换交流为平台,创设学科交叉渗透和素质融合的综合能力培养模式有助于提升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研究证明,依托高校地域优势,实现区域内高校之间的合作,有助于全面发挥教学资源的优势因素,形成互惠多赢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章武媚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培养大批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于一体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成为社会的必须。高等职业教育有义务在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压缩型"模式和复杂的复合型培养模式不适合当下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于是,适宜的多专业融合模式就呼之欲出。复合型高技术人才培养的多专业融合模式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的整合和渗透与人才素质的综合和拓展上。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多专业融合模式应在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建构、实践环节的整合、教学能量的复合和教学机制的配套上作出努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纪宝成  
商科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对一国经济的起飞至关重要。规划21世纪的中国高等商科教育,应在知识经济、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商科教育已有成绩的基础上,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国际视野、本土意识、现代理念、实践价值和办学特色,来创新办学思路和改革教学模式,以此引领高等商科教育发展的未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