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89)
2023(6885)
2022(5329)
2021(4940)
2020(3875)
2019(8462)
2018(7820)
2017(15505)
2016(7823)
2015(8472)
2014(8286)
2013(7990)
2012(7111)
2011(6351)
2010(6605)
2009(6797)
2008(5648)
2007(5121)
2006(4551)
2005(4344)
作者
(20215)
(16481)
(16279)
(15596)
(10297)
(7829)
(7642)
(6553)
(6223)
(5864)
(5616)
(5609)
(5337)
(5121)
(5102)
(4889)
(4887)
(4785)
(4656)
(4537)
(4084)
(3893)
(3841)
(3761)
(3702)
(3655)
(3502)
(3484)
(3247)
(3216)
学科
(27115)
经济(27089)
(26374)
金融(26373)
(26060)
(24635)
银行(24634)
(23852)
管理(21409)
(19934)
企业(19934)
中国(18544)
(12407)
(11577)
方法(11223)
中国金融(11219)
(10806)
保险(10715)
数学(10272)
数学方法(10187)
(8969)
财务(8951)
财务管理(8935)
企业财务(8639)
(8582)
业经(7951)
地方(7617)
(6649)
制度(6648)
(6579)
机构
学院(102191)
大学(99815)
(44618)
经济(43523)
管理(38853)
中国(36652)
理学(31991)
理学院(31741)
管理学(31306)
管理学院(31118)
研究(30441)
(26163)
财经(20271)
(19972)
(19795)
(19630)
金融(19596)
银行(19000)
(18408)
中心(18126)
(17818)
财经大学(15484)
人民(15465)
经济学(15269)
(15235)
科学(14766)
国人(14483)
中国人(14434)
经济学院(13983)
中国人民(13872)
基金
项目(64879)
科学(51485)
研究(51134)
基金(47291)
(39291)
国家(38895)
科学基金(34337)
社会(33818)
社会科(32173)
社会科学(32162)
(25421)
基金项目(24185)
教育(22752)
编号(21175)
(20701)
自然(19924)
资助(19533)
自然科(19500)
自然科学(19498)
自然科学基金(19168)
成果(17379)
课题(14731)
(14556)
重点(14430)
(14396)
(14352)
(14265)
国家社会(14156)
(14119)
项目编号(13564)
期刊
(46930)
经济(46930)
(35778)
金融(35778)
研究(35615)
中国(22031)
(20217)
管理(13514)
(12738)
学报(11287)
科学(10704)
财经(10225)
大学(9751)
学学(9444)
教育(8690)
(8522)
技术(7762)
经济研究(7594)
农业(7358)
业经(7319)
理论(6751)
实践(6167)
(6167)
中国金融(6104)
财会(5584)
问题(5423)
国际(4731)
(4702)
现代(4648)
会计(4486)
共检索到165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涛  
及时有效地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是关系金融稳定的重大问题,本文在介绍了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的前置性措施和实质性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和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对高风险金融机构采取"提供流动性支持—接管—重组—破产"的处置路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保民  
金融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该行业与生俱来的风险性。个体金融风险如不及时得到化解,非常可能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并最终引发系统性风险。因此,对资不抵债的高风险金融机构实施市场退出,是净化金融市场,保证金融体系健康、稳健发展的重要手段。虽然近年来,我国在探索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高风险金融机构的顺利退出。本文结合我国高风险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工作实际,论述了市场退出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总结出的基本经验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性地就市场退出工作应把握的原则、注意事项等提出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星  
七年前,很多人没有想到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会在金融体系最为强大、最为成熟的美国爆发,而且危机的强度和深度在很多方面都超过了1929年大危机。七年后,虽然尚未完全走出危机的阴影,但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当今经济金融体系也展现出了更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荣清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高风险金融机构的处置主要有停业整顿、托管、接管和行政重组四种方式。其中停业整顿主要适用于金融机构风险控制指标不符合有关规定,在规定期限内未能完成整改的情况。行政重组主要适用于金融机构虽然出现重大风险,但财务信息真实、完整,地方政府或者有关方面予以支持,并且有可行的重组计划的情形。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文祖校  
作为反洗钱前沿阵地的金融机构,习惯被动开展反洗钱工作,没有主动根据当前洗钱分子洗钱的新手段,从自身经营、开发的众多金融产品中分析筛选出容易被钻空子进行洗钱活动的产品,开展有重点的反洗钱管控工作。为此,本文基于全面调查,分析金融机构高风险产品反洗钱管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策略。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冬根  
"高风险金融交易"作为一类特殊的法律行为,是国际金融法的规制对象。"高风险金融交易"法律行为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创新概念,是对那些具有为追求高额利润回报而自愿冒高风险的共同性特征的风险投资、远期、期货、期权、互换、对冲基金等在逻辑上可以被归纳为同一类从事金融投资与交易的法律行为的概括和提炼,它在逻辑上属于类型概念,具有开放性,其外延将随着新的从事同类金融交易的法律行为的不断产生而延伸。提出"高风险金融交易"法律行为概念,不但是为了适应法律规制的需要,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国际金融法学的研究水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金凤  王聪  耿艳丽  
2020年4月,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5月合约期货跌至负值交割,这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讨论。文章基于“原油宝”事件的回顾,深入剖析该产品的交易逻辑,并对此事件背后隐藏的高风险金融产品供需错配问题追本溯源,找到解决错配实现复位的举措。研究认为,解决高风险金融产品供需错配问题应从金融市场创新方面,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从全面了解各种金融产品风险方面,提升对外投资专业素养;从加强机构风险管理方面,启动全方位风险防范;从金融风险规避方面,强化投资者保护意识;从规范金融产品监管方面,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维护,最终缓解或解决金融产品供需错配的问题。研究从供需视角对高风险金融产品的错配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并提出复位建议,创造有效需求,优化供给结构,以期更好地维护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与秩序,并保护境内外高风险金融投资者的利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向民  
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有必要建立健全我国的金融机构有序处置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积累了宝贵的风险处置经验,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但与市场化、法治化的有序处置机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随着我国金融业进一步开放,越来越多的非国有乃至国际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应当改变此前以行政手段和政府兜底为主的风险处置做法,立足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巴曙松  王劲松  刘家鹏  刘睿  
危机状况下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方式的选择是一个容易引发争议的理论难题。本文分别从市场化和行政化两种视角,考察了特定机构与市场规模之比与危机处置效果间的关系,建立了一个综合两种模式的一般化处置模型。在同时考虑市场措施和行政手段的情况下,对最优的风险处置路径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显示,总体市场规模越大,在风险处置过程中应更多地借助于市场化的处置方式。而在市场失灵或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如单一机构的影响对市场冲击巨大),需考虑使用行政手段作为及时的补充,这样更有利于提升问题机构的危机处置效果。同时,运用论文的分析框架,通过对不同市场发展阶段的划分,可以得到市场发展不同阶段对应的最优处置方式。该结论适用于一般...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敖希颖  
2020年3月9日至3月18日,美国股市发生四次熔断。如果依据理论上的定义,全球已深陷金融危机。资产价格在几个月内下跌超过30%即被视为金融危机。股市暴跌、金融机构破产倒闭、信用紧缩、失业率上升是金融危机的显著表征。毫不夸张地说,全球正在或即将面临下一次金融危机,金融机构破产倒闭可能是下一步不得不面对的问题。2019年,受中美贸易战和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包商银行被接管,锦州银行和恒丰银行被战略重组。2020年,受新冠肺炎全球疫情的影响,世界宏观经济受到重创。我国城市和农村商业银行的先天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晖  
本文阐述了经济外部性和金融风险负外部性,金融风险的负外部性导致了本轮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发生。在应对金融危机中,针对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中美两国均基于切断或控制金融风险负外部性的风险源和风险的传递采取了政府主导下的行政重组、市场化并购、市场化重组、市场化破产4种模式。长远看要建立全球货币、财政和监管等全球治理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吴晋科  
构建以存款保险为核心的有序风险处置机制是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实践经验,我国《存款保险条例》赋予了存款保险早期纠正和风险处置的职能,但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明确的市场化风险处置机制。根据存款保险风险处置机理,运用激励相容的理念,探讨运用存款保险机制处置金融机构个案风险的问题。研究认为,在现有制度框架下推进存款保险风险处置工作存在认知不统一、触发机制不明确、市场理念落地难、新机制构建难等问题,进而提出在金融改革整体框架中纳入存款保险因素、明确风险处置的触发机制、构建激励相容的市场化处置机制等政策措施,对加快构建以存款保险为平台的风险处置框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玉梅  王昌昊  王倩  
近年来,我国民间融资中各参与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逐渐加剧。博弈模型分析表明: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民间融资中介的风险控制能力越弱、借款人的违约风险越大和违约成本越小,借款人的还款概率就越低。信息不对称导致委托代理问题,破坏权利义务的对等关系,弱化自律他律效果,引发民间融资高风险。只有将公正、平等、诚信等金融伦理核心理念贯穿于民间融资各主体及融资全过程,才能有效防范民间融资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