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7)
2023(1837)
2022(1636)
2021(1521)
2020(1404)
2019(2860)
2018(2776)
2017(4906)
2016(2898)
2015(3205)
2014(3331)
2013(3335)
2012(3197)
2011(2884)
2010(3075)
2009(2627)
2008(2646)
2007(2312)
2006(2019)
2005(1825)
作者
(11149)
(9465)
(9206)
(8867)
(5915)
(4570)
(4055)
(3648)
(3582)
(3420)
(3407)
(3253)
(3243)
(3227)
(3052)
(3027)
(2859)
(2829)
(2717)
(2696)
(2536)
(2452)
(2349)
(2175)
(2147)
(2062)
(2047)
(2011)
(1970)
(1957)
学科
(7578)
经济(7574)
(6667)
管理(6638)
(5171)
企业(5171)
(4466)
(3447)
方法(3384)
数学(2865)
数学方法(2813)
(2523)
中国(2510)
财务(2510)
财务管理(2504)
企业财务(2368)
(2353)
(2304)
银行(2282)
(2215)
(2114)
及其(2058)
(2042)
(2019)
(1964)
金融(1964)
(1955)
贸易(1952)
(1851)
地方(1811)
机构
大学(41934)
学院(41837)
研究(17939)
科学(14733)
(13690)
中国(13554)
(12622)
经济(12258)
管理(11777)
业大(11201)
(11107)
农业(10824)
研究所(10167)
(10081)
理学(9784)
理学院(9589)
管理学(9149)
管理学院(9058)
(8255)
中心(7765)
(7667)
(7254)
(7129)
农业大学(7049)
实验(6818)
实验室(6489)
北京(6396)
技术(6355)
(6237)
重点(6155)
基金
项目(30103)
科学(21368)
(20650)
基金(20537)
国家(20516)
研究(16447)
科学基金(15690)
(12286)
自然(12250)
自然科(11932)
自然科学(11924)
自然科学基金(11694)
基金项目(10799)
(10598)
资助(9179)
社会(8757)
科技(8306)
社会科(8243)
社会科学(8241)
计划(7891)
重点(7411)
教育(7171)
科研(6475)
(6272)
专项(6054)
(5646)
(5618)
编号(5455)
(5437)
创新(5416)
期刊
学报(15133)
(14222)
经济(14222)
(12027)
大学(11232)
科学(11181)
学学(10991)
研究(10016)
中国(9514)
农业(7878)
(6344)
林业(5901)
业大(5394)
管理(4326)
(4155)
(4117)
金融(4117)
农业大学(3890)
(3790)
科技(3140)
自然(2819)
技术(2798)
自然科(2552)
自然科学(2552)
(2425)
教育(2389)
科技大(2387)
科技大学(2387)
财经(2305)
农林(2290)
共检索到66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眭亚萍  鲍滨福  孙芳利  段新芳  杨中平  
Chitosan is a non-toxic natural biopolymer derived from chitin,which is the second most abundant natural polymer after cellulose in the world.Chitosan is easily cheated with metal salts and form chitosan metal complexes(CMC).In this study,Masson Pine(Pinus massoniana)as test species,chitosan copper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芳利  段新芳  毛胜凤  吕建全  王建辉  
以4年生新伐毛竹为试材,以褐腐菌棉腐卧孔菌为试菌,对壳聚糖铜配合物(CCC)、壳聚糖锌配合物(CZC)及相应的金属盐(氯化锌)和铜铬硼(CCB)、ACQ处理材的耐腐性能、力学性能及胶接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CCC处理的竹材对棉腐卧孔菌的耐腐性能不及CCB和ACQ处理材;但是,随着CCC处理浓度的增加,处理材耐褐腐性能明显增加,当处理材中金属离子保持量达到5.141kg.m-3时,腐朽后质量损失低于6.1%。2)CZC处理毛竹试材的耐腐效果低于CCC、CCB和ACQ,略高于氯化锌处理材,当CZC中金属离子保持量高于5.091kg.m-3时,处理材的质量损失在26.4%~29.0%之间。3)...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芳利  段新芳  毛胜凤  文桂峰  王珊珊  
以4年生新伐毛竹为试材,以白腐菌彩绒革盖菌为试菌,对壳聚糖铜配合物(CCC)、壳聚糖锌配合物(CZC)及相应的金属盐(氯化锌)和铜铬硼(CCB)处理材的抗流失性和耐腐性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金属配合物在竹材中固着率略高于CCB,明显高于相应的金属盐,具有较强的抗流失性能;CCC处理的竹材对彩绒革盖菌的耐腐性能高于CCB处理材,当CCC处理材中金属离子保持量达到6·35kg·m-3时,腐朽后质量损失为0;CZC处理毛竹试材的耐腐效果和CCC效果相当,明显高于氯化锌处理材,当防腐剂中金属离子保持量高于2·41kg·m-3时,CZC处理的竹材都达到最耐腐等级,且随着防腐剂中金属离子保持量的提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高强  魏美才  刘卫星  
采用酸碱法对马尾松毛虫蛹中甲壳素的提取及壳聚糖的制备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虫蛹甲壳素提取的最佳工艺为——1)脱矿物质:盐酸质量分数为3%,处理温度为35℃,处理时间为20h;2)脱有机物质(蛋白质):NaOH质量分数为5%,处理温度为70℃,处理时间为10h;3)脱色:H2O2质量分数为11%,处理时间为2.5h,处理温度为85℃。在此工艺下所得甲壳素产品为白色片状固体,其产品质量指标达到食品级甲壳素标准。虫蛹壳聚糖制备的最佳工艺为:NaOH质量分数为55%,浸泡时间为6h,浸泡温度为100℃。所得壳聚糖产品为白色片状固体,其水分含量为3.73%,灰分为0.89%,脱乙酰度为93.22%,黏...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陆清儿  刘新轶  王宇希  杨仲景  
研究了壳聚糖及其复合物对钱塘江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生长及鱼体成分的影响,试验为期60 d。结果显示:添加壳聚糖、壳聚糖复合物A和壳聚糖复合物B均有较好的促长效果;与对照组相比,三角鲂平均体增重分别提高15.91%(P(0.01)、19.19%(P(0.01)和21.65%(P(0.01),饲料系数分别下降13.85%(P(0.01)、16.41%(P(0.01)和17.95%(P(0.01)。添加壳聚糖、壳聚糖复合物A和壳聚糖复合物B使三角鲂肥满度分别较对照提高6.17%(P(0.05)、5.73%(P(0.05)和7.05%(P(0.01),可食部分增加。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罗自生  张莉  
【目的】探讨壳聚糖添加纳米SiOx复合物涂膜处理对鲜切竹笋的保鲜效果。【方法】在(4±1)℃下,1%壳聚糖/纳米SiOx复合物涂膜处理对鲜切竹笋品质和生理的影响。【结果】鲜切竹笋贮藏期间,呼吸速率和乙烯释释放速率逐渐降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迅速增加,促进总酚积累增加,导致亮度(L)值减小,褐变指数(BI)上升。壳聚糖/纳米SiOx复合物涂膜处理不仅抑制了鲜切竹笋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而且还延缓了PAL、PPO和POD的活性,从而保持较高的L值和较低BI水平。【结论】壳聚糖/纳米SiOx复合物在鲜切竹笋保鲜上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维  周会玲  袁仲玉  张春云  温晓红  
【目的】将1.5%(质量分数,下同)壳聚糖(CTS)与0.75g/Lβ-氨基丁酸(BABA)结合使用防治苹果采后青霉病,探讨二者结合后的防治效果及机理。【方法】以"红富士"苹果为材料,设4个处理:①对照,不做任何处理;②0.75g/L BABA浸泡5min;③1.5%CTS浸泡1min;④0.75g/L BABA浸泡5min后再用1.5%CTS浸泡1min。对处理过的苹果果实接种10μL 1×105 CFU/mL青霉病原菌孢子悬浮液,于(22±1)℃贮藏4d后,统计发病率并测量病斑直径的大小。将4种不同处理的苹果晾干后于(22±1)℃贮藏,比较不同处理对苹果几丁质酶(CHT)、β-1,3-葡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段新芳  孙芳利  朱玮  赵砺  
壳聚糖金属聚合物 [如壳聚糖铜聚合物 (CCC)和壳聚糖锌配合物 (CZC) ]是壳聚糖和金属盐类反应生成的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用CCC和CZC与铜铬砷 (CCA)分别处理马尾松和毛白杨边材 ,进行木材防腐试验 ,结果表明 :CCC和CZC对褐腐菌棉腐卧孔菌的防腐性能与CCA相比 ,CZC达到最耐腐等级 ,防腐效果接近CCA ,其锌离子临界保持量为 0 780kg·m- 3(腐朽后质量损失 1 18% ) ,但CCC防褐腐效果明显不如CZC ;CCC对白腐菌彩绒革盖菌的防腐性能达到最耐腐等级 ,防腐效果接近CCA ,其铜离子临界保持量为 0 82 4kg·m- 3(腐朽后质量损失2 ...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志龙  高振江  吴薇  凌刚  
采用清洗 +壳聚糖涂膜及不清洗 +壳聚糖涂膜的处理方法进行了鸭蛋保鲜对比试验 ,溶液壳聚糖质量浓度 ρ(壳聚糖 )分别为 5 ,10和 2 0 g/L。 2 5℃ ,相对湿度 2 0 %~ 2 5 %条件下贮藏 2 7d ,结果表明 :鸭蛋失重率与贮藏时间成线性关系 ,ρ(壳聚糖 )较高时鸭蛋失重率较低 ,且蛋黄指数较高。不清洗 + ρ(壳聚糖 ) 2 0g/L涂膜处理效果最佳 ,失重率比对照组低 3 0 % ,蛋黄指数 0 36 8,较对照高 0 0 17;清洗 +涂膜处理各组均有鸭蛋变质。壳聚糖涂膜具有一定保鲜作用 ,但 ρ(壳聚糖 ) 5~ 2 0 g/L时 ,抑菌效果不佳 ,建议保...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桂军  李腊梅  马红霞  曹永建  
【目的】制备热处理含铜马尾松防霉变木材,并探讨其防霉变机理,为防止热处理马尾松木材霉变及提高其使用寿命和扩展其应用领域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案,用含铜浸渍液(含铜量分别为4.38%,5.35%,6.35%,7.70%,8.70%)加压预处理马尾松木材,运用液相还原反应原理,结合常规木材热处理技术,在木材内原位生成纳米单质铜,制得热处理含铜马尾松材。以蓝变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 V. Tiegh)、桔青霉菌(Penicillam citrinum Thom)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Pers.)为靶标菌,测定热处理含铜马尾松材的霉变防治效力,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X射线衍射分析(XRD)表征热处理含铜马尾松材的防霉变机制。【结果】热处理含铜马尾松防霉变木材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含铜量6.35%浸渍液处理马尾松材,高温220℃热处理3 h。热处理含铜马尾松防霉变木材对蓝变菌、黑曲霉菌和桔青霉菌的霉变防治效力较强,其中对蓝变菌和黑曲霉菌的霉变防治效力高达100%,对桔青霉菌的霉变防治效力达75%,但对绿色木霉无霉变防治效力。XPS和XRD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含铜马尾松防霉变木材内生成了纳米铜。【结论】获得了霉变防治效力较强的热处理含铜马尾松木材,其霉变防治机理是木材中生成了纳米铜。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蓝蔚青  谢晶  
在单一生物保鲜剂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3因素3水平的L9(33)正交试验,将壳聚糖、溶菌酶和茶多酚进行复配,以感官评分、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细菌总数、硫代巴比妥酸(TBA)含量和pH等作为评价指标,评定带鱼冷藏期间的品质变化,从中筛选保鲜效果最佳的复合型生物保鲜剂.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冷藏带鱼保鲜效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壳聚糖、溶菌酶、茶多酚;10.0 g.L-1壳聚糖、0.3 g.L-1溶菌酶和3.0 g.L-1茶多酚为复合保鲜剂的最佳配比;带鱼经最佳配比的复合保鲜剂处理后,在(4±1)℃下贮藏,其TVB-N含量、细菌总数、TBA含量和pH明显低于未经处理的冷藏对照组,感官值也显著优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段新芳  孙芳利  朱玮  赵砺  
采用酸性染料酸性橙Ⅱ对经壳聚糖处理的毛白杨原木木粉、苯醇抽提木粉以及木材主要组分进行染色 ,并用等物质的量的强碱、弱碱、强酸、弱酸以及水和有机溶剂处理相同质量经壳聚糖处理的原木木粉与壳聚糖染色试样 ,测定其助染效果和确定其助染机理。结果表明 :壳聚糖处理能显著提高酸性染料对毛白杨原木木粉、苯醇抽提木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上染率 ,其助染机理是与木材组分结合的壳聚糖分子的氨基与酸性染料上的磺酸基以离子键结合 ,形成磺酸盐 ,从而提高了上染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航  罗永康  胡素梅  陆伟  
以感官评分、挥发性盐基氮、菌落总数、K值为指标,研究比较了鱼肉酶解物和壳聚糖为原料的涂膜液对鲤(Cyprinus carpio)(4℃)冷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贮藏期间,对照组的感官评分显著低于各涂膜组(P<0.05)。贮藏后期,鱼肉酶解物组能延缓TVB-N值的升高,壳聚糖涂膜组能够显著抑制TVB-N值的升高(P<0.05)。鱼肉酶解物可作为一种新的可食性涂膜材料,用于延长鲤鱼的贮藏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春妙  肖锦程  于俊杰  张明胤  宋长友  唐永凯  
选取0.5、1.0、2.0 mg/L的壳聚糖和25、50、100 mg/L的纳米碳铜分别加至铜绿微囊藻液中,检测藻液中藻细胞浓度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探讨壳聚糖和纳米碳铜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果;比较100 mg/L纳米碳铜与100、500 mg/L硫酸铜在除藻过程中藻液的pH值、溶解氧、铜离子的残留量,进一步验证纳米碳铜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抑藻效果不明显;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纳米碳铜则具有明显的抑藻效果,144、360、480 h时,添加100 mg/L纳米碳铜组的藻细胞浓度显著低于其他组的,且72~480 h时,其藻细胞浓度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显著降低;48~240 h时,添加100 mg/L纳米碳铜组的藻液叶绿素a质量浓度和铜离子残留量均显著低于添加100、500 mg/L硫酸铜组的,且pH值变动小。这表明100 mg/L纳米碳铜可有效抑制铜绿微囊藻,且水体中铜离子的残留量较少,pH值变动小,可广泛用于水产养殖中。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春妙  肖锦程  于俊杰  张明胤  宋长友  唐永凯  
选取0.5、1.0、2.0 mg/L的壳聚糖和25、50、100 mg/L的纳米碳铜分别加至铜绿微囊藻液中,检测藻液中藻细胞浓度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探讨壳聚糖和纳米碳铜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果;比较100 mg/L纳米碳铜与100、500 mg/L硫酸铜在除藻过程中藻液的pH值、溶解氧、铜离子的残留量,进一步验证纳米碳铜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抑藻效果不明显;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纳米碳铜则具有明显的抑藻效果,144、360、480 h时,添加100 mg/L纳米碳铜组的藻细胞浓度显著低于其他组的,且72~480 h时,其藻细胞浓度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显著降低;48~240 h时,添加100 mg/L纳米碳铜组的藻液叶绿素a质量浓度和铜离子残留量均显著低于添加100、500 mg/L硫酸铜组的,且pH值变动小。这表明100 mg/L纳米碳铜可有效抑制铜绿微囊藻,且水体中铜离子的残留量较少,pH值变动小,可广泛用于水产养殖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