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89)
- 2023(12131)
- 2022(10162)
- 2021(9509)
- 2020(7834)
- 2019(18024)
- 2018(18160)
- 2017(35004)
- 2016(19388)
- 2015(21774)
- 2014(22025)
- 2013(21495)
- 2012(19300)
- 2011(17185)
- 2010(17010)
- 2009(15313)
- 2008(14783)
- 2007(12827)
- 2006(11066)
- 2005(9716)
- 学科
- 济(73640)
- 经济(73556)
- 管理(54064)
- 业(52288)
- 企(43168)
- 企业(43168)
- 方法(33480)
- 数学(28599)
- 数学方法(28259)
- 农(21194)
- 中国(20950)
- 财(18290)
- 业经(17809)
- 学(17107)
- 地方(15877)
- 农业(14105)
- 理论(12874)
- 制(12750)
- 贸(12500)
- 贸易(12494)
- 务(12178)
- 和(12124)
- 财务(12099)
- 财务管理(12082)
- 易(12075)
- 技术(11687)
- 企业财务(11459)
- 环境(11347)
- 银(10762)
- 银行(10719)
- 机构
- 大学(270001)
- 学院(268046)
- 管理(106918)
- 济(100896)
- 经济(98608)
- 理学(93202)
- 理学院(92153)
- 管理学(90441)
- 管理学院(89966)
- 研究(89386)
- 中国(64026)
- 科学(58457)
- 京(58196)
- 农(46843)
- 所(45331)
- 财(44756)
- 业大(43718)
- 研究所(41549)
- 中心(39952)
- 江(38551)
- 农业(37027)
- 财经(36465)
- 北京(36272)
- 范(36037)
- 师范(35663)
- 经(33150)
- 院(32353)
- 州(31580)
- 技术(29360)
- 经济学(29315)
- 基金
- 项目(190131)
- 科学(148332)
- 研究(137277)
- 基金(136952)
- 家(120172)
- 国家(119166)
- 科学基金(101857)
- 社会(84615)
- 社会科(80033)
- 社会科学(80011)
- 省(75023)
- 基金项目(73331)
- 自然(67597)
- 自然科(66032)
- 自然科学(66017)
- 自然科学基金(64812)
- 划(63190)
- 教育(62510)
- 编号(56470)
- 资助(55820)
- 成果(45548)
- 重点(42456)
- 部(40766)
- 发(40371)
- 创(39333)
- 课题(38648)
- 创新(36635)
- 科研(36354)
- 大学(34972)
- 项目编号(34955)
共检索到381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缪颖 田维娜 郝长敏 饶雷 曹建康 姜微波
以菜豆豆荚为供试材料,探讨1、5和10g/L壳聚糖涂膜处理对采后菜豆豆荚纤维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涂膜处理能减缓采后菜豆豆荚切割力的增加速度,抑制粗纤维的合成进程。贮藏至第8天,经10g/L壳聚糖处理的菜豆豆荚其切割力比对照组低12.5%,粗纤维质量分数比对照组低7.4%,这是因为壳聚糖涂膜处理能抑制豆荚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增加,从而延缓豆荚纤维化进程。贮藏至第8天,10g/L壳聚糖涂膜处理的豆荚POD、PPO和PAL活性分别比对照组低21.8%、80.0%和31.8%。壳聚糖涂膜处理效果比较表明,10g/L壳聚糖涂膜处理延缓纤维化进程...
关键词:
菜豆 豆荚 壳聚糖 涂膜 纤维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星 孟飞 郝佳奇 王聪
为研究盐胁迫下壳聚糖促进菜用大豆结瘤机制,探讨了NaCl胁迫下外源壳聚糖对菜用大豆蔗糖代谢及其在根部积累的影响。以菜用大豆品种日本青-快生型根瘤菌HH103共生体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气候箱培养,分析NaCl胁迫下壳聚糖对菜用大豆结瘤与叶、根蔗糖和还原糖积累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T2)导致菜用大豆根瘤数、根瘤鲜质量显著(P<0.05)下降,各胁迫时期的平均降幅分别达36.06%和29.91%;使叶和根的蔗糖含量显著(P<0.05)升高、还原糖含量显著(P<0.05)下降;使叶和根的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升高,中性转化酶(NI)、酸性转化酶(AI)活性下降。壳聚糖处理(T3)后,根瘤数和根瘤鲜质量在各胁迫时期均显著(P<0.05)升高,平均增幅达T2的26.87%和25.63%;叶、根蔗糖、还原糖含量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均较T2显著(P<0.05)升高,其中叶、根的蔗糖和还原糖含量在各时期的平均增幅分别为11.32%,21.32%和10.22%,11.11%。壳聚糖可通过诱导NaCl胁迫下菜用大豆叶、根蔗糖代谢高水平运转,促进蔗糖向根部转移,进而促进结瘤,这可能是壳聚糖提高NaCl胁迫下菜用大豆结瘤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维 周会玲 袁仲玉 张春云 温晓红
【目的】将1.5%(质量分数,下同)壳聚糖(CTS)与0.75g/Lβ-氨基丁酸(BABA)结合使用防治苹果采后青霉病,探讨二者结合后的防治效果及机理。【方法】以"红富士"苹果为材料,设4个处理:①对照,不做任何处理;②0.75g/L BABA浸泡5min;③1.5%CTS浸泡1min;④0.75g/L BABA浸泡5min后再用1.5%CTS浸泡1min。对处理过的苹果果实接种10μL 1×105 CFU/mL青霉病原菌孢子悬浮液,于(22±1)℃贮藏4d后,统计发病率并测量病斑直径的大小。将4种不同处理的苹果晾干后于(22±1)℃贮藏,比较不同处理对苹果几丁质酶(CHT)、β-1,3-葡聚...
关键词:
苹果 β-氨基丁酸 壳聚糖 青霉病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辉 徐学荣 周卫川 胡树泉
菜豆荚斑驳病毒(BPMV)是严重危害豆类植物的一种外来有害生物,根据检疫工作的需要,本文对该病毒的国内外分布状况、潜在经济危害性、寄主植物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可能性和危险性管理难度等方面进行系统概述,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其在中国的传播扩散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BPMV的风险性R值=2.32,属于高度危险入侵物种.本文提出了2种降低风险的管理措施的备选方案,选择其中任何一种方案都能将BPMV传入我国的风险降低到最低.
关键词:
菜豆荚斑驳病毒 中国 风险分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靖靖 洪平静 王晶 陈小倍 季香芝 柴文枝 高春丽 贾海锋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壳聚糖与臭氧对采后葡萄果实保鲜的影响。[方法]以‘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采用壳聚糖与臭氧处理葡萄果实后放置不同的时间段测定果实生理指标,以不经任何处理的葡萄为对照,以期为‘阳光玫瑰’葡萄采后贮藏提供参考依据。根据前人研究得出的结论和我们的的预实验,筛选出1%的壳聚糖与1 h臭氧处理的效果最佳,因此,本试验处理组采用1%浓度的壳聚糖浸泡60 s以及通1 h浓度为4.288 mg·L~(-1)的臭氧。[结果]壳聚糖与臭氧处理能在短期内(0~20 d)减缓‘阳光玫瑰’糖酸含量的降低,但在20~40 d的效果不明显。壳聚糖与臭氧处理对采后‘阳光玫瑰’的醛类、醇类及萜烯类香气物质保留具有一定的效果,并且有助于提高外观品质及内在品质。[结论]与对照相比,处理显著提高了葡萄果实的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壳聚糖与臭氧能维持采后‘阳光玫瑰’的香气,尤其是醛类、醇类和萜烯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彬 吴新华 粟寒 吴翠萍 安榆林 许志刚
从进口美国大豆中挑选具有典型斑驳症状的种子,在隔离温室内种植。出苗后,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进行菜豆荚斑驳病毒(bean pod mottle virus,BPMV)的血清学检测。对BPMV血清学反应阳性的幼苗进一步采用反转录(RT)PCR方法和测序方法进行鉴定。结果从大豆幼苗中筛选并鉴定出菜豆荚斑驳病毒。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志龙 高振江 吴薇 凌刚
采用清洗 +壳聚糖涂膜及不清洗 +壳聚糖涂膜的处理方法进行了鸭蛋保鲜对比试验 ,溶液壳聚糖质量浓度 ρ(壳聚糖 )分别为 5 ,10和 2 0 g/L。 2 5℃ ,相对湿度 2 0 %~ 2 5 %条件下贮藏 2 7d ,结果表明 :鸭蛋失重率与贮藏时间成线性关系 ,ρ(壳聚糖 )较高时鸭蛋失重率较低 ,且蛋黄指数较高。不清洗 + ρ(壳聚糖 ) 2 0g/L涂膜处理效果最佳 ,失重率比对照组低 3 0 % ,蛋黄指数 0 36 8,较对照高 0 0 17;清洗 +涂膜处理各组均有鸭蛋变质。壳聚糖涂膜具有一定保鲜作用 ,但 ρ(壳聚糖 ) 5~ 2 0 g/L时 ,抑菌效果不佳 ,建议保...
关键词:
壳聚糖 鸭蛋 保鲜 蛋壳处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芳利 段新芳 毛胜凤 吕建全 王建辉
以4年生新伐毛竹为试材,以褐腐菌棉腐卧孔菌为试菌,对壳聚糖铜配合物(CCC)、壳聚糖锌配合物(CZC)及相应的金属盐(氯化锌)和铜铬硼(CCB)、ACQ处理材的耐腐性能、力学性能及胶接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CCC处理的竹材对棉腐卧孔菌的耐腐性能不及CCB和ACQ处理材;但是,随着CCC处理浓度的增加,处理材耐褐腐性能明显增加,当处理材中金属离子保持量达到5.141kg.m-3时,腐朽后质量损失低于6.1%。2)CZC处理毛竹试材的耐腐效果低于CCC、CCB和ACQ,略高于氯化锌处理材,当CZC中金属离子保持量高于5.091kg.m-3时,处理材的质量损失在26.4%~29.0%之间。3)...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芳利 段新芳 毛胜凤 文桂峰 王珊珊
以4年生新伐毛竹为试材,以白腐菌彩绒革盖菌为试菌,对壳聚糖铜配合物(CCC)、壳聚糖锌配合物(CZC)及相应的金属盐(氯化锌)和铜铬硼(CCB)处理材的抗流失性和耐腐性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金属配合物在竹材中固着率略高于CCB,明显高于相应的金属盐,具有较强的抗流失性能;CCC处理的竹材对彩绒革盖菌的耐腐性能高于CCB处理材,当CCC处理材中金属离子保持量达到6·35kg·m-3时,腐朽后质量损失为0;CZC处理毛竹试材的耐腐效果和CCC效果相当,明显高于氯化锌处理材,当防腐剂中金属离子保持量高于2·41kg·m-3时,CZC处理的竹材都达到最耐腐等级,且随着防腐剂中金属离子保持量的提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眭亚萍 鲍滨福 孙芳利 段新芳 杨中平
Chitosan is a non-toxic natural biopolymer derived from chitin,which is the second most abundant natural polymer after cellulose in the world.Chitosan is easily cheated with metal salts and form chitosan metal complexes(CMC).In this study,Masson Pine(Pinus massoniana)as test species,chitosan copper ...
关键词:
马尾松 防白蚁 家白蚁 壳聚糖铜复合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聪 杨恒山 董永义 马玉露 贾俊英 包金花 郑毅
采用蛭石栽培,以菜用大豆为试材,研究外源壳聚糖对NaCl胁迫下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及叶绿体活性氧(ROS)代谢的影响,以期探明NaCl胁迫下壳聚糖调控菜用大豆光合作用的生理机制。结果显示:NaCl胁迫下,外源壳聚糖通过诱导非气孔因素显著缓解了菜用大豆在胁迫中期(第6~12天)净光合速率(PN)的下降;外源壳聚糖显著抑制了叶绿体O-·2的产生速率及H2O2含量的上升,显著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在胁迫中期(第6~12天)的活性。无盐条件下,外源壳聚糖在处理早期对上述各指标产生了显著影响,中、后期该作用消失。上述结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发河 张美姿 吴光斌
【目的】枇杷果实采后生命活动旺盛,衰老速度快,常温下极易变质腐烂。低温贮藏虽然可以有效延长贮藏期,减少腐烂,但会出现果皮难以剥离、果肉木质化并褐变、质地糙硬少汁等品质劣变现象,这是造成冷藏枇杷商品性丧失和损失的主要原因,已成为其市场拓展的限制因素,是当前枇杷果实在冷链集散和流通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探讨外源NO处理对冷藏枇杷果肉木质化劣变进程的作用机制,并分析木质化劣变与能量代谢的关系,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采后枇杷果实低温品质劣变进程调控的分子生物学机理和贮运保鲜技术奠定基础。【方法】将‘解放钟’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果实在密闭容器中用0(对照组)、15和25...
关键词:
枇杷 果实 木质化 能量代谢 一氧化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沈建国 高芳銮 蔡伟 金晶 廖富荣 吴祖建
【目的】针对进境大豆种子上症状相似的菜豆荚斑驳病毒(Bean pod mottle virus,Bpmv)和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建立同时快速检测2种病毒的多重rt-pcr技术。【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Bpmv、smv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以复合感染Bpmv、smv的大豆种子为材料,提取dsrna作为模板进行多重rt-pcr的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和循环数的优化。利用优化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分别对健康大豆种子、Bpmv、smv及2种病毒复合感染的大豆种子进行检测,测定该方法的特异性。利用健康大豆种子提取的dsrna,将从复合...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颖 于志明 张扬 唐睿琳
通过分析pH值对CTS-Ag与酸性染料反应产物的性能影响,揭示CTS-Ag的固色机理。采用不同抗菌染色工艺制备抗菌染色薄木,分析其颜色、耐水性、耐光性以及防霉抗菌性能。结果表明:CTS-Ag与酸性染料能在酸性条件下发生酸碱中和反应,酸性越强,染料的上染率越高,固色效果越好;抗菌染色薄木与直接染色薄木之间的色差,工艺B>工艺C>工艺A;抗菌染色薄木的水洗色牢度,工艺C>工艺A>工艺B;工艺A制取的抗菌染色薄木的日晒色牢度变差,工艺B、C制取的抗菌染色薄木的日晒色牢度得到改善;抗菌染色薄木的抗菌防霉性能,工艺A>工艺C>工艺B。
关键词:
载银壳聚糖 抗菌 染色 固色机理 薄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段新芳 孙芳利 朱玮 赵砺
采用酸性染料酸性橙Ⅱ对经壳聚糖处理的毛白杨原木木粉、苯醇抽提木粉以及木材主要组分进行染色 ,并用等物质的量的强碱、弱碱、强酸、弱酸以及水和有机溶剂处理相同质量经壳聚糖处理的原木木粉与壳聚糖染色试样 ,测定其助染效果和确定其助染机理。结果表明 :壳聚糖处理能显著提高酸性染料对毛白杨原木木粉、苯醇抽提木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上染率 ,其助染机理是与木材组分结合的壳聚糖分子的氨基与酸性染料上的磺酸基以离子键结合 ,形成磺酸盐 ,从而提高了上染率。
关键词:
壳聚糖 毛白杨 酸性染料 木材染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