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42)
2023(7141)
2022(5962)
2021(5302)
2020(4275)
2019(9597)
2018(9219)
2017(17248)
2016(9649)
2015(10085)
2014(9650)
2013(9587)
2012(8871)
2011(7963)
2010(7822)
2009(7150)
2008(6878)
2007(5921)
2006(5029)
2005(4409)
作者
(32166)
(26951)
(26896)
(25331)
(17041)
(13428)
(12005)
(10591)
(10362)
(9233)
(9188)
(8860)
(8771)
(8690)
(8562)
(8526)
(8195)
(8089)
(7790)
(7718)
(7036)
(6708)
(6695)
(6190)
(5991)
(5982)
(5907)
(5876)
(5600)
(5523)
学科
(37725)
经济(37673)
(26420)
管理(26225)
(21262)
企业(21262)
方法(17330)
数学(15271)
数学方法(15138)
(11388)
(11131)
(10248)
中国(9292)
业经(8939)
(8727)
贸易(8723)
(8520)
农业(7571)
(7330)
产业(7074)
地方(7057)
(6349)
财务(6346)
财务管理(6337)
企业财务(6105)
(6103)
结构(5995)
技术(5962)
环境(5682)
(5344)
机构
大学(140226)
学院(138837)
(54389)
经济(53554)
研究(51569)
管理(50492)
理学(45442)
理学院(44830)
管理学(43901)
管理学院(43687)
(38891)
科学(37798)
中国(36066)
农业(31500)
业大(30570)
(28675)
(28416)
研究所(26817)
(22368)
中心(22147)
农业大学(20990)
(19827)
(19102)
财经(18869)
(17724)
(17715)
(17438)
经济学(17090)
北京(17053)
(16793)
基金
项目(106363)
科学(82375)
基金(78966)
(74535)
国家(73947)
研究(64805)
科学基金(61356)
自然(43758)
自然科(42832)
社会(42831)
自然科学(42807)
基金项目(42621)
(42233)
自然科学基金(42100)
社会科(40716)
社会科学(40705)
(36525)
资助(31304)
教育(29137)
重点(24897)
计划(24112)
(22661)
(22538)
(22496)
科技(22214)
编号(22010)
科研(21655)
创新(21267)
(21151)
(18860)
期刊
(52782)
经济(52782)
学报(37632)
(33991)
研究(33003)
科学(30103)
大学(26427)
学学(25926)
中国(22790)
农业(22723)
管理(17378)
(16183)
(11980)
业大(11662)
农业大学(9994)
(9606)
经济研究(9538)
业经(9414)
(9284)
金融(9284)
财经(9179)
科技(8524)
技术(8522)
(7919)
林业(7808)
问题(7680)
教育(7069)
商业(6701)
自然(6604)
(6595)
共检索到1872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田娟  孙立威  文华  蒋明  吴凡  刘伟  张明明  
选用初始体质量(3.2±0.16)g的吉富罗非鱼幼鱼(Oreochromis niloticus)4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30尾实验鱼,分别饲喂添加壳寡糖质量分数为0.00%(对照组)、0.10%、0.30%、0.50%和0.70%的饲料8周,考查壳寡糖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前肠组织结构及肠道主要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长性能方面,添加0.30%、0.50%和0.70%壳寡糖组增重率分别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2.53%、16.17%和9.47%(P<0.05);添加壳寡糖各组较对照组饲料系数显著降低,饲料干物质和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升高(P<0.05)。在肠道组织结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斐  黄垚  卢志杰  邹翠云  谭小红  苏友禄  汤开浩  秦真东  林蠡  
壳寡糖(Oligochitosan,OCS),作为绿色饲料添加剂,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物活性功能,如促进生长、抗氧化等,但对石斑鱼免疫调控机制的研究还未解读。本试验通过在基础试验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100、200、400、800、1600 mg/kg的壳寡糖,配制出5种试验饲料并投喂虎龙斑(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 Epinephelus lanceolatu ♂)4周后,分析饲料中添加壳寡糖对虎龙斑的生长、非特异性免疫、肠道菌群多样性以及抗病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壳寡糖能显著提高石斑鱼的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但对肥满度和存活率无显著影响。(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虎龙斑中肠的免疫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壳寡糖可显著提高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水平(p < 0.05),激活炎症因子TNF-α、IL-1β、TGF-β1、TOR、TLR3的表达,提高GPx、CAT、MnSOD的表达来改善抗氧化能力,并增加紧密连接蛋白ZO-1、ZO-2、ZO-3、Claudin-3α的表达。(3)通过微生物组高通量测序来揭示壳寡糖投喂石斑鱼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肠道细菌优势类群丰度和α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 > 0.05);但是800 mg/kg组的益生菌所占丰度增加,细菌群落β多样性差异明显,可改变其群落组成结构。(4)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攻毒7天后,800 mg/kg组的累积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他实验组(p < 0.05),并显著改善肠道形态。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壳寡糖能促进虎龙斑的生长、提高免疫力、改善肠道菌群及增强抗病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红丽  张石蕊  贺建华  
为开发和合理利用绿色饲料添加剂 ,选用 2 8日龄断奶仔猪 90头 ,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3个重复 ,分别施以 5种不同日粮 ,自由采食和饮水 .第 1组为空白对照组 ,第 2 ,3,4 ,5组为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 0 .6 %~ 0 .0 5 %甘露寡糖(商品名为奥奇素 ,Bio- Mos) ,0 .2 %甘露寡糖 ,0 .1%甘露寡糖 ,0 .0 5 %甘露寡糖 +3m g/ kg黄霉素的试验组 ,测定甘露寡糖对仔猪生产性能、抗体水平和肠道菌群浓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1)添加奥奇素组的平均日增重、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而平均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效率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不显著 .各...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崔广鑫  孙娜  王腾腾  陈钰臻  韩慧宗  姜海滨  
本研究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 YB1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力和肝脏抗氧化酶活力以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选取720尾初始体重为(3.6±0.7) g的大菱鲆幼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60尾。4组大菱鲆幼鱼在投喂的饲料中分别添加活菌量为0 (对照)、10~(5)、10~(6)和10~(7) CFU/g的YB1,养殖期为50 d。结果显示:1) YB1添加量为10~(7) CFU/g时,大菱鲆幼鱼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YB1添加量为10~(6) CFU/g组的幼鱼肝脏丙二醛含量下降了42.0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 YB1添加量为10~(6) CFU/g组大菱鲆幼鱼肠道肌层厚度增加最为显著(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宁丽军  陈森  荣华  陈晓瑛  郑佳  张浩田  潘庆  李远友  
为研究不同糖脂比饲料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生理生化指标、肠道菌群组成和抗病力的影响,实验选取平均体质量为27 g的吉富罗非鱼幼鱼为研究对象,分别用等氮等能的5种不同糖脂比饲料[44.2/4(D1)、39.6/6(D2)、35.0/8(D3)、30.4/10(D4)、25.8/12(D5)]饲喂10周,采用营养学、生化分析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展相关测定。结果显示,2周时高糖或高脂饲料组鱼生长较差,但4~10周,所有组间生长无显著差异。10周时低糖脂比D4在脏体比上显著高于高糖脂比D1,而在血清尿素和抗病力上显著低于D1,在肠系膜指数上显著高于高糖脂比D1和D2,在全鱼粗蛋白上显著低于D1和D2。另外,D1不仅在肝体比上高于低糖脂比D5,而且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糖耐受能力上均高于其他各组。与之相比,糖脂比虽在肠道微生物物种丰度和均一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D4在聚类关系上单独一支,其门水平上的衣原体门、绿弯菌门、放线菌门高于其他各组,特别是D2和D1,但厚壁菌门低于其他各组,特别是D2;属水平上,D4组幽门螺杆菌属明显多于其他组,而乳杆菌、双歧杆菌属明显少于除D3外的其他组。研究表明,吉富罗非鱼对不同糖脂比饲料有很强的适应和利用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媛媛  呙于明  王忠  聂伟  
选用336只1日龄雄性爱拔益加(AA)肉仔鸡,研究添加不同水平的木寡糖(0,1、2和4 g/kg)对生长性能及消化道生理学和粘膜形态学部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日粮添加木聚寡糖不影响肉仔鸡生长速度,但含有2g/kg木寡糖的日粮可显著降低肉仔鸡0~7周龄的耗料增重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下降幅度可达4%。木寡糖可以增加回肠内乳酸菌数,增加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为26.3%、20.8%和28.1%,也可以使盲肠内大肠杆菌数减少8%、26.9%和12.0%(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牟玉超  柳茜  卫育良  梁萌青  郑珂珂  徐后国  
本研究共配制了3种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其中,对照组饲料使用15%鱼粉提供部分饲料蛋白,2个实验组饲料分别用鱼水解蛋白和鸡水解蛋白替代了饲料中10%的鱼粉蛋白。对初始体重为4.16 g左右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幼鱼进行了为期12周的投喂,研究了其对大菱鲆生长性能及肠道组织学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鱼水解蛋白组(PHf)的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效率比和蛋白质沉积率较对照组(FM)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鸡水解蛋白组(PHc)(P0.05);PHf和PHc组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黄钦成  谭北平  董晓慧  章双  杨奇慧  迟淑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汤上上  韩凤禄  周利  刘世誉  徐畅  陈立侨  李二超  
为研究低盐胁迫(盐度3)下,饲料添加不同含量的甘露寡糖(mannan oligosaccharide, MOS)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力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低盐条件下,给实验组对虾(0.68±0.01)g分别饲喂含有2、4和8 g/kg MOS的实验饲料,并将在盐度25和3条件下饲喂0 g/kg MOS饲料的对虾作为海水对照组和低盐对照组,养殖周期42 d。结果显示:(1)相比于低盐对照组,海水对照组、4和8 g/kg MOS组对虾生长性能显著升高。(2)与海水对照组相比,低盐条件下各处理组对虾肝胰腺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硫基转移酶活力显著降低(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成强  曹体宏  李宝山  王际英  郝甜甜  宋志东  王晓艳  孙永智  
本实验以大菱鲆幼鱼(39.69±0.25) g为研究对象,探究由裂壶藻和拟微绿球藻组成的混合微藻替代鱼油对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肠道消化水平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确定混合微藻替代鱼油的适宜比例。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混合微藻,分别替代0、25%、50%和100%的鱼油,制成4组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分别命名为:D1、D2、D3和D4),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实验周期为12周。结果表明:1)随替代比例的提高,大菱鲆幼鱼的增重率(WGR)和饲料效率(FE)呈下降趋势,D1、D2和D3组的SGR和FE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高于D4组(P<0.05);肝体比(HSI)在D1组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随着混合微藻替代鱼油比例的升高,全鱼和肌肉粗脂肪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且D4组显著低于D1组(P0.05),EPA和n-3PUFA含量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3)肠道脂肪酶活力在D3组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D3组肠道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ZM)活力和补体C3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4)肠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酶(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随替代比例的提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在D3组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混合微藻替代50%的鱼油并不会对大菱鲆幼鱼的生长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可以提高肠道的消化性能、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振聪  张莎莎  杨转  熊何健  马英  
利用PCR-DGGE和Illumina测序技术研究了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肠道菌群结构及饲喂鲍内脏多糖后罗非鱼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在罗非鱼肠道中检测到13个门的细菌,其中梭杆菌门(Fusobacteria,77.84%)为优势菌门,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 8.59%)、衣原体门(Chlamydiae, 6.18%)、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5.84%)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 1.20%)为次优势菌门,还检测到Saccharibacteria等8个菌门和一些未知类群。在属的水平上,优势菌属为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Neochlamydia、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分别占77.84%、5.796%、2.64%和1.13%,还有一个紫单胞菌科(Porphyromonadaceae)的未知属,占8.29%。此外还有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等6个菌属和一些未知属。投喂添加鲍多糖的饲料对罗非鱼肠道微生物的构成造成了明显影响,饲喂鲍多糖的处理组和饲喂普通饲料的对照组样品分别聚为两大类。投喂添加鲍多糖饲料后,放线菌门、Saccharibacteria、疣微菌门和TM6_Dependentiae的丰度显著下调;在属的水平上,邻单胞菌属、鲸杆菌属的丰度上调;Neochlamydia、不动杆菌属、分枝杆菌属、Alsobacter、Aquicella、假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Alpinimonas等属的丰度下调。其中分枝杆菌属、Alsobacter、Aquicella和邻单胞菌属的丰度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而鲸杆菌属等有益菌的丰度上调。本研究从肠道微生物的角度来研究鲍内脏多糖对宿主的影响,为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功效评价提供了新思路,也为鲍内脏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益生元的研制等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延娜  卢荣华  杨国坤  张玉茹  秦超彬  吉红  聂国兴  
为研究黑水虻油替代豆油在草鱼生产实践中的效果,本实验以黑水虻油替代草鱼基础饲料中0(SO)、25%(BSO25)、50%(BSO50)、75%(BSO75)和100%(BSO100)的豆油并配制成5种等氮等脂的饲料,饲喂草鱼[初始体质量(13.37±1.07 g)]56 d后检测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肠道和肝脏组织结构及肠道菌群组成等变化。结果显示,各组之间草鱼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饲料系数(FCR)、肥满度(CF)、脏体比(VSI)和肝体比(HSI)变化均不显著。与SO组相比,BSO25和BSO50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增加,SM75和SM100组的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降低,BSO50、BSO75和BSO100组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上升。BSO100组肝细胞呈现为不规则形状,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均显著高于SO组。BSO100组群落多样性指数Sobs、Shannon和丰富度指数Chao、Ace均显著高于SO组。研究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黑水虻油替代饲料中100%的豆油虽然不会影响草鱼的生长,能提高草鱼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但在BSO100组中,草鱼肝脏受损,长期饲喂会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草鱼饲料中黑水虻油不应全部替代豆油,建议替代比例不超过7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凡  文华  蒋明  刘伟  刘波  田娟  杨长庚  
【目的】研究不同碳水化合物(CBH)水平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其适宜添加水平。【方法】以CBH质量分数分别为20%,27%,34%,41%和48%的5组等脂纯化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4.77±0.52)g的吉富罗非鱼幼鱼10周,测定并分析其对吉富罗非鱼幼鱼体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鱼体营养成分、血脂含量和血清转氨酶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饲料CBH质量分数的升高,罗非鱼幼鱼的体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先上升后下降,在41%CBH组达到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余4组(P<0.05);饲料系数以27%CBH组最低;肝体比、脏体比随着饲料CBH水平上升而显著升高...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汤菊芬  黄瑜  蔡佳  丘金珠  孙建华  徐中文  简纪常  
通过在饲料中分别添加2×10~7 CFU/g的芽孢杆菌制剂、中草药芽孢杆菌制剂、复合微生态制剂和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研究4种微生态制剂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肠道菌群及抗病力等的影响。结果显示:(1)饲料中添加4种微生态制剂均可显著提高罗非鱼的增重率(P0.05),而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对罗非鱼促进生长效果最佳。(2)饲料中添加4种微生态制剂可以显著提高罗非鱼肠道中的细菌总数、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P<0.05),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4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娇   刘崇万   朱晓华   杨志强   李潇轩   杨洪生   李昊泽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胰酶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生长性能、生化指标与肝肠组织结构的影响,选用初始体质量为(8.00±0.50)g的大口黑鲈 63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 3个重复,每个重复 35尾。对照组只投喂基础饲料,5个实验组添加不同浓度的胰酶(P250组、P500组、P750组、P1000组、P1250组),配制成 5 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实验周期为70d. 结果显示:(1)随胰酶添加量的增加,鱼体生长性能先升高后下降,其中P750组的终末均重、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且和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2)与对照组相比,血清总蛋白与白蛋白含量均有所上升,分别在P500组和P750组最高;P500组和P750组的血清甘油三酯与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随胰酶添加量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P750组谷草转氨酶活性最低、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3)与对照组相比,P500组和P750组肝脂空泡化面积显著降低、绒毛宽度显著上升;P500组绒毛数量显著提高。综上,饲料中添加胰酶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生化指标、肝脏抗氧化与肝肠组织结构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且胰酶呈现剂量效应。综合分析及以增重率为指标,建议大口黑鲈饲料中胰酶适宜添加量为679mg/kg。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