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39)
2023(10092)
2022(8291)
2021(7505)
2020(6493)
2019(14247)
2018(13993)
2017(27228)
2016(14506)
2015(15985)
2014(15891)
2013(15500)
2012(14051)
2011(12249)
2010(12662)
2009(12277)
2008(12598)
2007(11620)
2006(10363)
2005(9887)
作者
(39727)
(33550)
(33252)
(31334)
(21606)
(15676)
(14917)
(12673)
(12477)
(11995)
(11339)
(11245)
(10855)
(10609)
(10528)
(9951)
(9869)
(9735)
(9574)
(9401)
(8260)
(8119)
(8065)
(7763)
(7534)
(7467)
(7455)
(7239)
(6516)
(6452)
学科
(81073)
(76171)
企业(76171)
管理(67907)
(63868)
经济(63740)
(27905)
业经(27195)
方法(25274)
(23837)
(21338)
财务(21320)
财务管理(21297)
企业财务(20220)
(19476)
数学(17361)
数学方法(17246)
农业(17213)
技术(16428)
(14929)
(14400)
中国(14250)
(14031)
体制(13204)
(12703)
理论(12372)
企业经济(12337)
经营(11857)
技术管理(10992)
(10428)
机构
学院(214034)
大学(208869)
(94683)
经济(93030)
管理(91338)
理学(78089)
理学院(77465)
管理学(76719)
管理学院(76327)
研究(63455)
中国(53001)
(49457)
(42665)
财经(38229)
(34588)
(33791)
科学(33287)
(33207)
(30334)
中心(29611)
经济学(28169)
财经大学(28073)
业大(27777)
商学(26927)
商学院(26704)
北京(26422)
研究所(26380)
(25781)
农业(25613)
经济学院(25339)
基金
项目(133971)
科学(109215)
研究(102549)
基金(101029)
(85889)
国家(84746)
科学基金(75867)
社会(68828)
社会科(65262)
社会科学(65244)
基金项目(53571)
(52135)
自然(47596)
自然科(46543)
自然科学(46530)
教育(45879)
自然科学基金(45825)
(41978)
编号(40929)
资助(39855)
(33181)
(33044)
成果(32822)
(31705)
(30743)
重点(28940)
国家社会(28786)
创新(28675)
(27865)
人文(27440)
期刊
(113479)
经济(113479)
研究(64531)
(44161)
中国(43300)
管理(40236)
(32912)
科学(26825)
学报(24617)
(22349)
金融(22349)
农业(22253)
业经(20816)
大学(20815)
财经(20105)
学学(19982)
技术(19758)
(17313)
经济研究(16829)
教育(16741)
问题(14353)
(13847)
财会(13514)
技术经济(12783)
世界(11699)
现代(11696)
会计(11516)
(10854)
商业(10733)
经济管理(10193)
共检索到329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早  刘靠柱  
本文扩展了经济转型条件下声誉约束机制与国家强制机制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章将导致国家强制失灵的诱因区分为技术性和内生性两类。通过一个动态博弈框架,文章证明,声誉约束的基础性作用主要体现在填补国家强制在技术层面上失灵留下的契约“空隙”,面对机会主义行为诱发的国家强制低效则显得无能为力。进一步地,当国家机会主义盛行时,交易双方企业就会产生寻求政府庇护的激励。文章还发现,在国家强制不到位的情形下,对声誉约束的依赖容易形成不同地区间企业交易行为与交易效率的差异。最后,来自浙江与陕西两省民营企业调查问卷的经验证据进一步为该框架提供了丰富的实质性内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廖进中  程杰  
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如何参与国际期货交易来达到转移价格风险,在国际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的目的?笔者认为,首先应在明确产权的基础上,实行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使其成为真正的法人,以独立交易者的身份进入国际期货市场,并且强化企业的期货投资风险约束机制。从我国现实情况看,采取以下措施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付玉秀,张洪石  
本文分别从管理学与经济学角度对创业企业家的激励机制中的三个方面:风险报酬、控制权、声誉进行深入分析,确定了创业投资风险管理中对创业企业家代理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措施。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军生  
现有的企业理论在解释中国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基于国家声誉的视角为国有企业的理论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框架。中国国有企业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根源于国家声誉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的参与,并成为国有企业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以此试图回答国有企业困境背后深刻的内在原因。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叶祖军  
基于机制设计理论,以丽水市"村集体保证金+农户互保"小额农贷模式为样本,以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为背景,运用重复博弈分析其特殊信任的声誉约束机制;简要比较分别以国家强制、声誉约束为治理特征的外在、内生农村金融制度的优劣,分析指出案例中的信用共同体是推动外在与内生金融制度相联结的桥梁,是促进各参与方实现激励相容的核心关键,认为此案例为化解农户"融资难"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和操作思路,并进而阐述若干启示与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史恩义  李珍  岳泽亮  
企业信贷声誉是影响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数理模型分析表明:信贷声誉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出口;但总的来说,二者关系表现出非线性特征。文章通过界定并测度企业信贷声誉,使用probit和tobit模型并选取工具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1)我国企业信贷声誉水平呈正态分布。(2)企业信贷声誉不仅直接促进企业出口决策,还可以通过影响融资约束这一间接渠道放松企业参与出口的条件,增大出口可能性,这一点在中小型企业中表现尤为明显;此外,企业信贷声誉也通过相同的渠道对出口密集度产生影响。(3)我国企业信贷声誉对出口的影响存在"倒U型"的关系,即随着企业信贷声誉的不断积累,其对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弱,这可能是因为地区市场化水平与信贷声誉机制具有相互替代关系。因此,我们要注重培育良好的企业信贷声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金秋  蔡荣  黄承捷  
信息不对称是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政治资本和集体声誉在理论上能够传递企业经营信号从而缓解信息不对称的制约。本文利用江苏省150家民营大米加工企业的调查数据构建企业资产增速模型以测算企业融资约束指数,并使用Probit模型分析政治资本和集体声誉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结果证实了政治资本和集体声誉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显著,并且集体声誉在企业缺乏政治资本时的作用更明显。该结论表明,在中国金融市场制度仍不完善的背景下,民营企业可以通过与地方政府建立联系获取更多资源来缓解融资约束;同时,企业通过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控制以获得集体品牌的使用资格也有助于获得发展需要的资金。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薛新红  王忠诚  
文章在理论模型中证明了当存在产品质量信息摩擦时国家软实力的发展对出口利润的影响。当进口商面临在不同国家的同类产品之间做出购买决策时,特别是这些出口国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国家质量声誉时,国家软实力会起到类似广告促销的作用。实证分析中利用中国2004~2006年企业微观出口样本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在不被施加任何约束的条件下,中国国家软实力的发展不但提升了企业的出口利润总额,也提升了出口利润增长率。但是,由于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速度落后于国家软实力的发展,随着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出口持续时间的延长,企业的出口利润增长率不升反降;在出口利润增长率陷入恶性循环时,出口导向型的企业和发展战略都会面临挑...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苗妙  张新  魏建  
知识经济时代,专利制度已成为我国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提高专利纠纷的和解效率,对于降低企业诉讼成本、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2001—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专利诉讼案件的研究发现,融资约束和声誉机制在企业诉讼和解以及上诉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又有所差异。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程度越弱,当事人越不易和解且越倾向于上诉,而融资约束较强的上市公司出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同样也难以达成和解且倾向于上诉;注重声誉的公司在调解阶段往往不易和解,但在判决阶段也不轻易选择上诉。这一发现对厘清企业的专利诉讼动机,从司法层面促进专利纠纷的解决,设计与完善"激励相容"的司法调解制度和上诉制度具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郝云宏  
企业家是指直接经营企业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命运的经营者。企业家约束有自我约束与外在约束之别,其中外在约束有表现为企业内部的财产关系约束和组织关系约束以及企业外部的市场关系约束,因此,企业家约束实际上主要是一种建立在相关利益关系博弈过程基础上的制度建设。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匡桦  李富有  张旭涛  
农户作为农村地区资金主要需求者,资金主要来源于无(低)息的亲戚朋友借款和高利息的非正规金融市场借款,缺乏价格适当的借款途径。在隐性约束与声誉约束双重机制并存的农村金融市场,引入"隐性约束"和"声誉约束"变量,围绕农户借款选择行为构建局部均衡模型,分析双重约束机制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通过实地调研问卷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基于农户自身特征,解释双重约束条件下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露  黄英君  
为了推动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我国近几年加大了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和推广力度,影响农户投保行为的主要因素已有所改变。但无论如何,农业保险的需求主体是农户,农户投保行为的选择直接决定农业保险发展的深度与广度。本文围绕农户投保选择行为,引入"隐性约束"和"声誉约束"两个变量,分析双重约束机制对农户投保行为的影响。同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解释双重约束条件下农户投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得出保险公司在运行过程中所设置的一些"隐性约束"对农户投保行为的挤出效应是真实存在的,并提出了应对"隐性约束"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文彬  李国平  王奕淇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以科斯产权理论为基础,以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和市场交易机制为前提,实现内部化外部成本的制度安排。现阶段关于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研究多集中在排污权初始分配的研究上,对二级交易市场的研究较少。文章将排污权交易企业分为购买者、让渡者和自足者三类,分别对三者在排污权交易制度调整前后两阶段的行为选择进行分析,随后讨论了排污权交易制度稳定性对环境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的排污权交易制度有利于环境绩效的提升。文章最后提出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进而提升环境绩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余鑫  陈园  
声誉对企业家而言,无疑是一种重要的激励因素。管理学认为,追求良好的声誉,是企业家成就发展的需要,或者说是马斯洛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经济学则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假设出发,认为企业家追求良好声誉是为了获得长期利益,是长期动态重复博弈的结果。企业家声誉机制的作用机理即在于此。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巨荣良  
科层制企业组织形式下,一般是通过纵向一体化行为来克服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企业网络组织形式下,成员企业通过良好的合作能够带来很多市场与科层组织所没有的价值,但由于机会主义、"搭便车"行为及成员间的欺骗,使得网络组织的成员合作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为了维持合作关系的稳定与良好运行,以获取更大的网络协作效用,客观上要求建立网络组织成员合作的激励机制,而声誉正是网络组织成员合作的一个有效激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